關於對重卡的認知,我們每天在各大網站或視頻平臺接收到最多的信息是個商用車品牌中的旗艦車型,這些車型無論是外觀還是配置,普遍都要高於或優於其它(性價比)車型,同時這些車型也代表著商用車廠家的技術實力和研發能力的展現,也是眾多卡友津津樂道的車型。
與之對比的,是商用車品牌中的性價比車型,通常來講就是走量的低端車,這些車的特點就是配置低,舒適性差,但價格也要優惠很多,是很多中短途用戶所青睞的回本利器。通過這一現象,我們不難發現,無論哪一個商用車品牌,關於產品譜系,多多少少要有一些不足,通常在高端旗艦和低端走量車型之間,還少一款集性價比和舒適性於一身的綜合車型,而隨著這一需求的增加,導致部分商用車車企開始推出這種綜合車型,今天我們就來盤點兩款在配置上接近旗艦車型,而在售價上卻低於旗艦車型的這類車。
全新天龍KL
全新天龍KL代號為D320,2019年正式推出,這款車在剛剛上市之初,憑藉其更優的駕乘空間和多款動力可選,以及低於旗艦價格的優勢迅速在牽引車市場獲得成功,使得青睞東風商用車的用戶在選車時多出了一個更佳的選擇,同時也為用戶在運輸效率上助力很多。
天龍KL的升級主要來自三個地方,分別是全新外觀、全新內飾和更豐富的動力可選。
外觀升級部分包括整個駕駛室造型,最為明顯的要屬整個前格柵和保險槓,進風口更大,雙飛燕logo也更大,整體造型較以前更為細膩。
組合大燈融入了透鏡燈,同時還標配了LED日間行車燈,在增加辨識度的同時為安全行車提供更多保障,並且LED光源壽命更長,維護成本會降低。
傳統的分體式後視鏡也升級為一體式後視鏡,優化風阻係數,不僅美觀、並且對線束的布置更合理,同時支持電動調節和電加熱功能。
由於採用了低地板駕駛室,天龍KL首先在駕乘空間上得到了提升,例如儲物空間,駕駛室內部空間較上一代車型有明顯提升,同時右側的駕駛室還預留了一個儲物箱,可以用來放隨車工具。
包括主駕座椅在內的方向盤以及整個中控臺都經過全新設計,體現了人性化、時尚化和智能化的特點,不僅做到了全旗艦車型考慮,同時也更加貼合新用戶的真實需求。
天龍KL 在剛剛上市之初,只能提供Dci雷諾和東風ISZ康明斯兩款發動機,但隨著DDi龍擎發動機的推出,使得天龍KL不僅率先具備國六排放標準,同時也是眾多商用車品牌中動力可選最豐富的一款車。
另外,在整個動力鏈中,天龍KL的發動機和變速器全部與沃爾沃合作,這代表著龍擎發動機和龍擎變速器不僅在技術上更先進,同時在經濟層面以及出勤率方面,都有著其它同競品品牌所不具備的優勢。
陝汽德龍X5000
德龍X5000,是介於X3000和X6000之間的一個全新車系,主打標載運輸市場,這款車的誕生,彌補了陝汽車型譜系中的空缺,使得陝汽德龍系列在整個重卡市場中更具競爭力。
X5000瞄準的不僅是標載市場,同時也更加契合了年輕用戶的需求,一經上市,X5000便可提供琺瑯紅、星空藍、活力橙三種顏色,另外,X5000噴漆全部採用金屬噴漆,顏色和光澤度更好。
鋼琴質感的前格柵開口更大,面積也更大,更大的進風量,為發動機的通風散熱提供更多風量,散熱效果更好。X5000不僅是全新的外觀,同時它最大優勢在於整車優化後的風阻系,包括A柱和導流罩,也包括重新設計的一體式後視鏡,整車做到了更小風阻,隨著一系列優化,X5000整車風阻係數降低了4%。
與天龍KL一樣,X5000一樣採用了低地板駕駛室,這樣在優化車內空間的同時,駕駛室整體不會太高,不僅減低了一部分風阻,還減輕了一部分重量。
駕駛室內部除了保留原有的格拉默座椅外,真皮質感的多功能方向盤,握感舒適,功能豐富,除了可以控制定速巡航和一些常規功能外,還可以通過方向盤上一個按鍵來喚醒語音助手,駕駛體驗更好。
中控臺標配一個手機支架,所有功能按鍵全部設計成鋼琴按鍵式,質感增加,操作起來也更加方便。另外一塊兒10寸的多媒體智能交互系統是X5000標配,該系統可提供語音交互功能。
時間進入2020年,X5000已經可提供具備國六排放標準的國六發動機,並且這臺發動機同時還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那麼這臺濰柴發動機最大的特點是由原來的W13.550E508升級為W13.550E608,國五升級國六。排放雖然升級為國六,但功率和扭矩卻相同,最大功率還是550馬力,最大扭矩還是2550N.m。另外,W13.550E608的B10壽命和間隔保養裡程依舊是180萬公裡和10萬公裡,總體來說,排放標準升級了,整體性能卻得到了保留。
與發動機匹配的變速器來自法士特,該變速器是法士特全新開發的高端輕量化變速器,型號C12JSDQXL260TA,變速器採用了全鋁外殼,重量更輕,同時內部齒變成斜齒,全磨齒,噪音更小,傳動效率更高。
結語
綜上,這兩款車都是在配置上無限接近旗艦車型的全新車系,而在價格上,卻跟旗艦拉開了距離,還有關於舒適度,除了駕駛室構造跟旗艦不一樣外,基本和旗艦車型的舒適度沒有區別。假如你是用戶,想買一臺價格不高,但同時配置豐富的牽引車,這兩款車將會是不錯的選擇。
圖/文:劉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