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什麼時候正式上市?聚焦未來成長性 中芯國際上市交易倒計時

2020-12-16 IT專家網

中芯國際(688981.SH,00981.HK)在科創板上市交易進入倒計時。

目前已確定發行價,並於7月6日進行了網上路演。在網上投資者交流會上,中芯國際與投資者就該公司業務狀況、財務狀況、發展戰略、公司治理等方面進行了溝通。

對於2020下半年後疫情時代的發展情況,中芯國際董事長兼執行董事周子學稱,隨著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IOT(物聯網)等行業的需求發展,半導體行業需求旺盛。半導體產業是全球化的產業,需要全產業鏈的共同努力。中芯國際保持合法合規營運,今年營運目標和擴產計劃不受影響。

投資者也關心,中芯國際何時盈利水平可能大幅度改善?對此,周子學回應稱,未來隨著通信消費等市場的不斷發展,以及公司產能的布局完善並不斷推出新的工藝平臺,公司規模及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

那麼中芯國際股票是否具有中長期投資價值?海通證券投資銀行總部副總經理孫煒稱,「公司主業經過較長時間的經營,已經具備了核心的競爭力;而且公司在經營、財務等方面採取穩健的風格,大大降低了投資者的投資風險。今後隨著公司戰略規劃的不斷實施,公司還將取得更快的發展。」

未來成長性受關注

7月5日,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確定發行價格為27.46元/股,對應的發行前市盈率為83.44倍,綠鞋行使前發行後對應的市盈率為109.25倍,綠鞋全額行使後發行後對應的市盈率為113.12倍。

不過,中芯國際具重資產屬性,一般採用PB估值。截至2019年底,中芯國際淨資產為435.73億元,發行前市淨率為3.44倍,綠鞋行使前發行後對應的市淨率為2.20倍,綠鞋全額行使後發行後對應的市淨率為2.11倍。截至7月2日,可比公司靜態市淨率平均值為4.27倍,公司發行價對應的市淨率低於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對此,有投資者提問,公司的發行價和市盈率是否合理?「參照目前新股發行市場的情況,考慮到公司前期的經營業績,行業的發展狀況和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以及公司未來的成長性空間,我們認為發行價和市盈率是合理的,相信能夠為市場所接受。」海通證券總裁助理、投資銀行總部總經理姜誠君回應稱。

就如何判斷中芯國際未來股票走勢?孫煒認為,公司股票上市後走勢受到眾多因素影響,不僅有公司生產經營業績等內在因素,也包含市場、行業的國際國內等因素,因此較難做出準確判斷。「但是,相信公司上市後一定會兢兢業業,努力經營,回報各位股東。」

中芯國際主要從事為客戶提供0.35微米至14納米多種技術節點、不同技術平臺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業務,以及設計服務與IP支持、光掩模製造、凸塊加工及測試等配套服務,從而實現收入和利潤。

就業績來看,2017年度~2019年度,中芯國際營業收入分別為213.9億元、230.17億元及220.18億元。但該公司研發投入及新產線投產後的折舊費用較高,使得歸母淨利潤相對較低,各期分別為12.45億元、7.47億元及17.94億元,各期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73億元、-6.17億元及-5.22億元。

根據中芯國際披露的研發進展,第一代FinFET(F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 的簡稱,指鰭式場效應電晶體)14納米於2019年四季度進入量產,12納米目前進入客戶導入階段,第二代FinFET仍在研發中。「 2020年一季度14納米製程產品貢獻1.3%營收,後續將根據客戶需求穩步爬坡。」周子學稱。

市場也頗為關注中芯國際的持續經營能力及未來成長性。

中芯國際財務長、執行副總裁、聯席公司秘書兼執行董事高永崗稱,公司未來將長期堅持市場化和國際化的機制,致力於境內外市場和客戶的拓展、邏輯及差異化特色工藝技術平臺的開發、客戶服務的提升、生產運營的優化等,不斷強化自身競爭力,為更多的境內外客戶提供更加優質、創新、值得信賴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及配套服務。

「公司在持續經營能力方面不存在重大不利變化或風險因素。公司將以本次發行新股並在A股上市為契機,以公司發展戰略為導向,通過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施,鞏固和增強公司在集成電路行業的優勢地位,幫助公司提高市場競爭力,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增加新的利潤增長點,持續提升公司價值並實現投資者利益最大化。」高永崗稱。

中芯國際此次募投項目預計使用募集資金為200億元。若本次發行成功,按發行價格27.46元/股計算,超額配售選擇權行使前,預計募集資金淨額為456.52億元;若超額配售選擇權全額行使,預計募集資金淨額為525.03億元。

周子學表示,對於超募資金公司將按照相應法律法規,用於主營業務,如研發投入或者項目建設。

本次募投項目的實施有利於公司產能升級、研發能力提升和資本結構優化,將有效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能力,促進公司主營業務的持續穩定發展。

行業機遇與挑戰

集成電路產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也是資金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科技產業,集成電路製造是集成電路產業的核心環節。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智能駕駛、5G等新興市場的不斷發展,全球集成電路行業市場規模整體呈現增長趨勢。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統計,全球集成電路行業銷售額由2012年的2382億美元增長至2018年的3933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8.72%。

「憑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豐富的人口紅利、穩定的經濟增長及有利的產業政策環境等眾多優勢條件,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市場增速明顯高於全球水平。」周子學稱。

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由2012年的2158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6531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20.27%。其中,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分別為4336億元、5411億元及6531億元,增速分別達20%、25%及21%。

那麼,影響行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分別有哪些?

就機遇而言,周子學認為,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新應用推動市場需求持續旺盛,二是技術水平逐漸提高,三是集成電路產能向中國大陸轉移,四是集成電路產線愈加昂貴加劇頭部企業集中趨勢,五是產業政策的有力支持。

周子學認為,有三個方面,一是與國際頂尖技術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就集成電路晶圓代工行業而言,在先進工藝線寬這一關鍵指標上,中國大陸企業在生產設備和技術人才等方面與業界龍頭企業還存在一定差距。

二是高端專業技術人才不足。儘管近年來國家對高端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逐步加大,但人才匱乏的情況依然存在,已成為當前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三是資金實力不足。集成電路行業,尤其是集成電路晶圓代工行業,從前期設備的投入,工藝的研發到人才梯隊的培養,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對於動輒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生產線的投入,大多數企業的資金實力無法滿足大規模擴產的需求。

就中芯國際自身來說,周子學認為存在兩個方面的競爭劣勢,一方面是持續資金投入需求。隨著終端市場的快速發展和行業技術的迭代革新,公司需持續拓展產品種類,順應行業發展方向,通過技術升級推動產品結構升級,由此將帶來較大的資金投入壓力。公司需拓展融資渠道,以進一步提高市場佔有率、盈利能力以及可持續發展能力。

另一方面是產能規模瓶頸。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大陸集成電路市場持續攀升,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市場。2017年度~2019年度,中芯國際的年產能(約當8英寸)分別為528.91萬片、539.32萬片及548.25萬片,尚需進一步提升產能,以抓住市場關鍵機遇,提高市場佔有率並更好地滿足終端市場需求。

相關焦點

  • 中芯國際上市交易倒計時
    > 要聞速覽 1、滬指漲近6%站上3300點,兩市成交額逾1.5萬億 2、小米金融:與山東被立案偵查的「小米金融」無任何關係 3、微貸網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警方立案偵查 4、眾安在線:預計今年上半年淨利潤不低於1.89億元 5、智慧銀行解決方案提供商「恆銀金融」擬更名為「恆銀科技」 6、中芯國際科創板上市交易進入倒計時
  • 中芯國際什麼時候上市 中芯國際688981風險提示
    據最新消息顯示,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將於7月7日開啟新股申購,股票簡稱為中芯國際,申購代碼為787981,股票代碼為688981,那麼,中芯國際什麼時候上市呢?下面小編就帶投資者們來簡單的了解一下相關的信息吧。
  • 中芯國際暫停在香港的交易
    原標題:中芯國際暫停在香港的交易 摘要 【中芯國際在香港暫停交易】中芯國際在香港暫停交易。
  • 中芯國際上市,只是A股大跌的替罪羊
    很多人將今日的大跌歸咎於中芯國際上市,這是不客觀的。牛市的基本特徵之一是頻繁出現大陰線震倉,中芯國際上市大融資,只不過成為了資金震蕩的工具而已。還有媒體將中芯國際的上市比作2007年10月的中石油上市,並根據此推斷股市已經見大頂。這是一種刻舟求劍的看法。
  • A股新坐標:中芯國際
    上市當天,中芯國際開盤暴漲246%,截止發稿,其科創板達到總市值5918億元。股價氣勢如虹的背後,折射出資本市場對其未來的強烈預期。不過,今日中芯國際與部分科技股形成「蹺蹺板」走勢,其強大的吸虹效應,某種程度上導致了今日半導體板塊的集體下行。市場擔心中芯國際上市後,巨大的成交金額會對科技股,尤其是半導體板塊形成「抽血」效應,進而壓制科技股行情。
  • 股票配資:中芯國際科創上市在即,會翻幾倍?
    中芯國際(688981.SH)將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交易。該公司境內發行股票總數為168,562萬股,其中104,023.1223萬股於2020年7月16日起上市交易。證券簡稱為"中芯國際",證券代碼為"688981"。
  • 開盤暴漲245%,中芯國際披荊斬棘閃電上市,市值直逼7000億
    7月16日,中國規模最大的集成電路晶片製造企業,中芯國際正式登陸科創板,成為國產半導體第一股。集成電路「巨頭」入場,開盤漲超245%,股價報95元,成交額超46億,A股總市值達7000億。贏得開堂彩。7月14日晚中芯國際發表通告稱,其將於7月16日在科創板上市。此次股票發行價為27.46元,境內發行股票總數為16.86億股,其中10.4億股7月16日起上市交易。預計中芯國際此次將融資462.87億元。據悉,此次融資規模是十年來國際股市IPO第一。
  • 全天成交近500億,中芯國際首日上市為什麼引發A股大跌?
    按照滬市當天6794.7億元的成交量能分析,中芯國際一家上市公司的單日成交量就佔據了滬市市場7%的成交量水平。由此可見,在中芯國際強大的吸金效應影響下,實際上對不少上市公司來說,起到了較強的資金分流效應,這也是引發7月16日A股市場大跌的原因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在中芯國際首日大漲的背後,其實中芯國際股票價格的估值與定價也並不便宜。
  • 中芯國際今日科創板上市!板塊熱度太高 專家提示風險!晶片股會怎麼...
    原標題:萬眾翹首,中芯國際今日科創板上市!板塊熱度太高,專家提示風險!晶片股今天會怎麼走? 摘要 【中芯國際今日科創板上市!板塊熱度太高 專家提示風險!
  • 一周概念股:中芯國際成功登陸科創板上市,產業鏈企業業績預告一覽
    集微網消息,本周內,半導體行業最熱議的話題無疑是中芯國際回歸A股掛牌上市。作為中國內地技術最全面、配套最完善、規模最大、跨國經營的集成電路製造企業,中芯國際對於國內半導體產業的意義不言而喻。與此同時,半導體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的熱潮還在持續。本周內,科創板審核工作有序進行,天科合達科創板IPO獲受理,芯海科技、藍特光學科創板IPO成功過會。
  • 中芯國際股價應聲下跌
    16日晚上,上交所發布關於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有關事項的監管工作函,涉及對象為上市公司、董事、中介機構及其相關人員。  中芯國際16日早上發布公告表示,「公司目前正積極與梁博士核實其真實辭任之意願,任何關於上述事宜的進一步公告將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及《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適時作出」,並表示任何公司最高管理層人事變動,以公司發布公告為準。  受消息影響,16日中芯國際股價異常波動。截至當日收盤,中芯國際A股股價收報55.20元,跌幅5.53%。
  • 中芯國際:全資子公司中芯控股訂立合資合同暨關聯(連)交易
    中芯國際:全資子公司中芯控股訂立合資合同暨關聯(連)交易 時間:2020年12月04日 20:50:45&nbsp中財網 原標題:中芯國際:關於全資子公司中芯控股訂立合資合同暨關聯A股代碼:688981 A股簡稱:中芯國際 公告編號:2020-020 港股代碼: 00981 港股簡稱:中芯國際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
  • 中芯國際抽光股民鮮血,跌跌不休的「牛市」
    "吸血鬼"中芯國際A股在當天最大的新聞點,就是中國晶片巨頭——中芯國際正式於科創板掛牌交易,整個金融圈瘋狂的"它"終於登陸A股。中芯國際從受理上市申請到完全登陸科創板僅用時46天,但募集資金卻高達532.3億元。
  • [HK]中芯國際:海外監管公告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首次...
    [HK]中芯國際:海外監管公告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 股)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意向書附錄(二)》 中芯國際 : 海外監管公告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 時間:2020年06月30日 14:50:47&nbsp中財網 原標題:中芯國際:海外監管公告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 股)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意向書附錄(二)》 中芯國際
  • ...路透:中芯國際上市反成追趕臺積電的絆腳石;MLCC大廠村田岡山...
    (校對/零叄)5.路透:中芯國際上市反成追趕臺積電的絆腳石中芯國際科創板上市成為A股半導體新王,不少投資者認為藉由市場估值的差異,中芯國際或許有望挑戰全球市值最高的晶片廠臺積電,但有觀點認為,中美關係緊張下,上市反而成為中芯無法趕上臺積電的絆腳石。
  • 比茅臺珍貴的中芯國際,為何上市當日暴跌25%?
    7月16日,萬眾矚目的半導體代工廠中芯國際(SH688981) 在科創板上市,對標臺積電的中芯國際收盤漲幅201%,市值5917億元。然而當天港股中芯國際的股價暴跌25%,市值1649億港元,AH的市值差距大的可怕。
  • 資金「出逃」科技股迎接中芯國際?券商:未來市值或達6500億元
    「科創板中中芯國際產業鏈的個股此前炒作的比較充分,中芯國際上市是明牌,上市會存在對市場和板塊吸血的可能性,很多炒到很高的個股也有獲利盤迴吐的需求。」一私募人士表示。科創板股票集體大跌今日盤面整體比較慘烈。
  • 中芯國際「芯」速度:股價3個月翻倍,機構高呼未來6500億市值可期
    來源:財聯社今日盤中,港股中芯國際續刷股價新高。截至發稿,漲幅超9%,錄得26.350港元每股。觀其近三月股價漲幅,已然翻倍。股價之外,中芯國際不斷刷新的,是科創板的上市速度紀錄。6月22日,據上交所官網消息,中芯國際提交科創板擬上市公司註冊。值得注意的是,僅在3天前,中芯國際科創板首發過會,通過註冊制審核。值得注意的是,從6月1日上市申請正式獲得受理之日,到成功過會,中芯國際僅用時19天。國元證券認為,「中芯國際速度」同時具有天時與地利優勢。
  • 信達證券方競:中芯國際是半導體發展的「軸」
    方競特別指出:「中芯國際是整個(中國)半導體發展的一個軸,把這個軸做好了,我們相配套的製造、設備、材料公司都能做好。像一些材料公司,比如安集科技,就是因為跟中芯國際的密切配套才實現了國產替代的突破。」還有一些封測業非上市公司,比如甬矽電子也很有特色」。半導體製造方面,方競強調了梁孟松的到來對於中芯國際的改變。「在梁孟松到來之前,中芯國際(與臺積電、三星)的差距是逐年拉大的。他到來之後,中芯國際的研發採取了「跳代」的方式,直接跳到14nm,往後繼續向N+1、N+2發展,可以說中芯國際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整個半導體產業鏈的突飛猛進。」
  • 中芯國際發生了什麼?
    正是他力排眾議,保證對14納米製程的改良能完美達成,帶領中芯不但於正式投入後用了僅僅298天就將14納米製程的良品率從3%巨幅提升至95%以上,更成功同時研發了12納米製程。至中芯2019年14納米製程成功量產時,比14納米功耗降低20%、性能提升10%、錯誤率降低20%的中芯12納米製程也進入了客戶導入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