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尿臭是上火?小心尿路感染!跟爸媽沒做好這件事有關

2021-01-19 騰訊網

最近在後臺收到媽媽留言:

「女寶10個月,夜裡發熱鬧騰好一會兒才睡著,就沒吵醒換尿布,第二天帶娃看醫生,結果是尿路感染」

很多爸媽覺得: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會尿路感染?實際上3歲內寶寶很容易中招,它佔兒童泌尿系統疾病的8.5%,還經常被誤認為是「感冒」而延誤治療。

今天我們邀請福建省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黃文華醫生,和大家聊聊寶寶尿路感染的那些問題。

寶寶為啥容易尿路感染?

1、私處清潔不及時

男寶寶如果不注意清洗包皮,可能引起包皮龜頭炎,導致反覆尿道炎症

女寶寶會陰部衛生沒有及時清潔,也容易引起尿路感染。

*因為生理結構的不同(尿道短、尿道口離肛門近等),女寶寶發生尿路感染的機率會更高。

2、先天性原因

先天性的泌尿系統的畸形、尿道的梗阻,前者常見的有膀胱輸尿管反流、腎積水、重複腎等,後者常見的是尿路結石、包莖。

怎麼判斷寶寶是尿路感染?

因為寶寶年齡小,沒法很好表達出來,只能不舒服的哭鬧,加上症狀與感冒相似,就很容易被誤認為是感冒,而耽誤了治療。

所以如果寶寶有下面情況時,要注意可能是尿路感染了

無故發燒

很多尿路感染的寶寶,都有明顯症狀就是發熱,但沒有其他感冒症狀,如果合併有上呼吸道感染時,才考慮有其他症狀(咳嗽、流鼻涕)出現。

不吃奶、食慾變差,哭鬧不安,嘔吐等表現

尿頻、尿急、尿痛、小腹痛的表現

比如尿尿次數增加,但每次尿的不多,尿尿有臭味,出現尿布疹等情況。

尿路感染沒有及時處理,可能會引起腎臟的感染,如果寶寶的症狀已經這麼明顯,爸媽們一定要及時帶娃就醫。

寶寶尿路感染,該怎麼護理?

1、及時就醫

寶寶尿路感染需要配合藥物治療,常見的治療手段是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進一步損害腎臟。

PS:要在醫生指導建議下使用藥物,不要自行用藥造成抗生素濫用、隨意停藥引起反覆發作。

對於有先天性泌尿系統結構畸形的寶寶,除了口服抗生素,認真隨訪,通過手術治療是根本

2、保持清潔

對於男寶寶的包莖或包皮過長,應該翻開包皮進行清洗清潔。男寶寶如果有嚴重的包莖、排尿不暢,需要及時治療。

女寶寶外陰的清潔特別重要,記得由前向後擦洗,不要用擦完屁股沒洗的毛巾再擦洗外陰,這樣容易把屁股上的細菌帶到外陰處,引起感染。

3、多喝水

平時注意讓寶寶多喝水、多排尿,從而對進入尿路的細菌進行衝刷排出。

日常預防做好這幾點

1、及時更換紙尿褲

紙尿褲沒有及時更換也是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之一,所以一定要勤換紙尿褲,建議每隔2~3小時更換一次,或者寶寶有拉就馬上換,減少寶寶皮膚和大小便接觸時間。

2、不給寶寶穿開襠褲

寶寶穿開襠褲,私處沒有遮擋保護,容易引起感染,要給孩子穿好紙尿褲或純棉內褲。

另外女寶寶更容易感染,夏天給女寶寶穿裙子時,要注意穿好內褲,必要時可以加一條輕薄打底褲,減少感染風險。

3、重點部位清潔到位

和護理時一樣,男寶寶和女寶寶的私處部位,一定要清理乾淨。

關於尿路感染常見疑問

Q:寶寶尿路感染和上火有關係嗎?

A:寶寶尿路感染和我們通常說的「上火」沒什麼關係。

Q:寶寶尿路感染能自愈嗎?

A:輕微的尿路感染可以自愈,絕大部分有症狀的尿路感染是不能自愈的,寶爸寶媽們要重視,及時帶孩子就醫。

Q:寶寶尿路感染反反覆覆有原因嗎?

A:寶寶尿路感染反反覆覆很可能是有先天性的尿路結構畸形,建議及時就醫。

—本文審稿醫生—

相關焦點

  • 頻頻出現蛋白尿?可能跟這3件事有關
    當腎功能出現異常時,會讓患者出現蛋白尿的問題。有些患者在控制蛋白尿的時候,發現蛋白尿總是反反覆覆,不見根治。 其實腎病患者尿蛋白反覆,與外在的一些行為因素脫不了干係,除了要控制好飲食,還要定期去醫院做檢查,以免病情的復發。 為什麼蛋白尿會反覆發作?
  • 女性更容易出現尿路感染?想要預防,這4個措施來幫忙
    生活中有不少女性出現了尿路感染這種情況,而在尿路感染之後身體的不良症狀明顯,可能會有尿頻尿急、排尿疼痛、尿道口出現分泌物等情況,因此,在預防疾病的時候要了解相關的常識,知道女性為何會尿路感染,才能避開誘發疾病的危險因素,防止尿路感染出現影響女性健康。那麼,女性為何容易尿路感染呢?
  • 寶寶可以把尿嗎?
    該月齡的寶寶出現哭鬧難入睡的症狀,除了以上原因外還有其他原因:1、飢餓或過飽,寶媽應該堅持按需餵養的原則,寶寶吃得過飽也同樣容易引起睡得不踏實,所以進食要適量,不宜吃得太飽立即就睡。2、寶寶胃腸道消化系統都非常稚嫩,容易有胃酸反流、腸絞痛、脹氣等問題,如果寶寶大聲哭鬧,很可能和胃腸道不適有關。
  • 尿路感染抗菌藥物的合理選用
    尿路感染,簡稱尿感,是指病原體在尿路中生長、繁殖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尿感的發病率很高,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發病率僅次於呼吸道感染。  根據病人的基礎疾病,可分為複雜性和非複雜性(單純性)尿路感染。
  • 女性尿路感染能自愈嗎?
    ■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 吳士良為何女性容易尿路感染?完全是因為其特殊生理性結構引起的,因為女性的尿道跟陰道,包括離肛門口和直腸非常近,所以非常容易受到汙染,逆向引起感染。幾乎所有的女性泌尿系感染,都是源於女性的陰道炎症,再加上一部分直腸汙染引起的,基本上都是逆向引起的感染。
  • 尿常規中除了白細胞,還有什麼指標提示尿路感染?
    尿常規中除了白細胞,還有什麼指標提示尿路感染?收錄於話題#瑞金感染·每日一問22個尿常規中「白細胞」增多提示尿路感染,除此之外,尿中「亞硝酸鹽」陽性也可提示某些細菌感染,或者細菌計數升高甚至鏡檢見真菌等微生物也提示存在感染。
  • 尿點還沒到,就憋不住,是腎不好還是尿路感染?
    #百裡挑一#尿點全程無尿點,是影視片獲得高評分的標配。不過,有些人,會在等待尿點的過程中,突然感覺憋不住。這是怎麼啦?是腎功能出了問題,還是發生了尿路感染呢?咱們現在來解析。突然憋不住尿,這種問題的根源,通常發生在膀胱。咱們的尿液,在排出體外之前,儲存在膀胱。膀胱就像1個堅固的儲水袋,但是,容積有限。當尿液蓄積到150到200毫升的時候,就會產生尿意。
  • 尿路感染多見於女性,需要注意良好衛生習慣,避免造成感染問題!
    泌尿系感染又分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主要是指腎盂腎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並可根據有無基礎疾病,尿路感染也可分為複雜性尿感和非複雜性尿感。一般而言,患有尿路感染的女性也會出現急性尿道症候群,慢性尿道症候群,無菌性菌尿和腎周膿腫。另外還有衣原體、支原體、真菌和寄生蟲性尿路感染也是有不同細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在不同人群中也會有更年期尿路感染,兒童尿路感染,老年人尿路感染。
  • 吃蘆筍後,有人尿很臭,有人尿不臭,到底尿臭是好事還是壞事?
    吃蘆筍後,有人尿很臭,有人尿不臭,究竟尿臭是好事還是壞事?眼下,正是蘆筍大豐收的好時節。在南方一些蘆筍的種植基地,到處都是冒新芽的蘆葦,特別討人喜。這種臭味有點像硫磺味、腐爛的菜葉味、臭雞蛋的味道。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吃完蘆筍後排出的尿會很臭?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目前有一些科學實驗表明,吃完蘆筍排尿時會有臭味,元兇可能是蘆筍所含的蘆筍酸。蘆筍酸,是一種具有特徵性的含硫化合物,經過人體代謝後就會使尿液帶有一些類似硫磺的味道。
  • 尿路感染,抗菌藥物怎樣合理選用?
    尿路感染,簡稱尿感,是指病原體在尿路中生長、繁殖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尿感的發病率很高,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發病率僅次於呼吸道感染。根據病人的基礎疾病,可分為複雜性和非複雜性(單純性)尿路感染。複雜性尿感指病人同時伴有尿路功能性或結構性異常或免疫低下。根據感染發生部位分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主要為腎盂腎炎,後者主要為膀胱炎。
  • 尿路感染一個不起眼的病,讓我從鬼門關走了一遭
    產科醫生不大高興,讓我回診所再留一次尿。可能因為彼時我已經喝了大量的水,也或是診所的檢測不專業,總之結果是沒有尿路感染。於是我遵照醫囑繼續多喝水,多運動。 這次發病前貌似就有徵兆 尿路感染一直都是我身旁揮之不去的陰霾。每當我忙一點,累一點,或是某幾天忘了喝水,就會發作,尤其是夏天。以往都是吃點藥,喝點水,症狀就會消失。
  • 注意這幾點,或能幫你預防尿路感染
    每天都會排尿,這是一個正常的新陳代謝的過程,可以排出體內的一些廢物,正常人排尿都是很順暢,且沒有異常的感覺,而有些人在排尿的時候就可能會出現疼痛,或是頻繁排尿等不正常的情況會出現,那這些是什麼原因,我們該如何改善這些情況。尿頻、尿急、尿痛,這是尿路感染?
  • 女性尿路感染總是反覆發作?多半是這4個原因導致!最好早點預防
    尿路感染是成年女性最常見的一種病,據調查,大概有90%的成年女性都曾患上過這種疾病,甚至有些人還會反覆的發作。而對於女性來說,一旦患上尿路感染,就會出現尿頻、尿急和尿痛的現象;幾乎隔一個小時就要上一次廁所,甚至有時候短短的十幾分鐘就需要去小便一次。
  • 狗狗喝了很多水,但尿少,這正常嗎
    一、上火了。狗狗如果頻頻喝水,排出的尿量卻非常少,甚至尿味比較重,顏色還有點黃,那就說明狗狗上火了。主人需要反思一下,購買的狗糧是不是太鹹了,平時有沒有經常給狗狗吃剩飯剩菜或者大量的肉類。過於油膩或者過鹹的食物都會引起狗狗上火的,狗狗也會因此而大量的喝水,主人需要認識到這一點。
  • 陳以平教授運用膏方治療復發性尿路感染
    陳以平教授運用膏方治療復發性尿路感染 2020-09-22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新型把尿」正在傷害孩子,父母別只圖省錢省事,這件事別再做了
    說起給孩子"把尿",很多人覺得那是老一輩才會做的事,現在還有誰給孩子"把屎把尿"? 可小王沒高興幾天,發現寶寶有點不對勁了:小便越來越頻繁。明明還沒到把尿的時間,寶寶就尿了一床。
  • 困擾不少女性的疾病,尿路感染,可能反覆發作,出現症狀需要就醫
    導語:根據相應調查研究尿路感染是最主要的細菌感染疾病之一,每年至少10%的女性會發生過至少以一次尿路感染而30%以上的患者會出現尿路反覆感染的問題。所以了解尿路感染症狀,並且了解尿路感染的具體治療方式就顯得非常重要。
  • 把屎把尿危害大!如廁訓練黃金期,脫掉紙尿褲,這幾招就夠
    把屎把尿危害大把屎把尿既不利於寶寶脊椎和髖關節發育,也可能導致脊柱側彎、駝背等情況,還容易造成尿道、肛門括約肌的損傷,引發痔瘡和脫肛。開襠褲也不能穿首先,穿開襠褲寶寶私處很容易受傷,而且寶寶喜歡隨地坐,容易引起生殖器感染。最後也不利於隱私保護。
  • 出現蛋白尿就是腎病了?未必,或與這3類情況有關
    蛋白尿指的是尿蛋白含量超標的尿液,最為典型的表現就是尿中出現泡沫。在很多人眼裡,尿中有泡沫的就是蛋白尿,就是預示著腎臟健康出現了問題。這種想法太過於片面了,並不是尿液中有氣泡就肯定是蛋白尿,以下這三種情況都是正常的現象,沒必要太過於擔心。
  • 寶寶可不可以把尿?
    不建議給寶寶把尿,任何時候都不要把尿。把尿是中國老一輩傳統的育兒方式,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已經證明把尿對孩子危害極大。具體危害如下:1、 把尿對孩子的脊椎不好。孩子出生時脊柱是筆直的,在孩子抬頭、坐和走路這三個階段脊柱會形成3個自然彎曲。把尿容易傷害到孩子脊柱,造成人為彎曲,可能會導致孩子脊柱側彎、駝背甚至癱瘓。2、 把尿會影響孩子尿道括約肌和肛門括約肌的正常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