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我熬夜看了兩遍賀歲片《囧媽》。一早發了篇聊聊徐崢最新電影《囧媽》裡的翻譯彩蛋:
機緣巧合,我在微博上找到了《囧媽》英文字幕的翻譯姚典娜(Dianna)。看到有這麼多朋友喜歡她的翻譯,她寫了篇字幕翻譯的心得。經她授權,我也轉載過來分享給你。
文 / 姚典娜(Dianna)
電影製片
《囧媽》《一齣好戲》字幕翻譯
做《囧媽》之前我沒想到會得到如此多的關注!前幾天跟公眾號「英語學習筆記」的作者 Eric 聊了一下午,發現原來大家對英語、翻譯如此有熱情。於是我就寫了些心得和大家分享。
1. 不想做字幕組的製片不是好鏟屎官
我叫姚典娜,拼音就是渾然天成的 Dianna。這個名字可能就註定了我的人生要為中英雙語交織這事兒做點貢獻。
我媽是大學英語老師(我通常叫她趙老師),因此從小我就近水樓臺先得月,有很多機會跟老外一起叭叭,比如領外教們逛市場啥的。13 歲,我跟著娘親移民去了紐西蘭,大學先是選擇學醫,後來忍不住改成了電影研究。
我並不是科班出身的翻譯也不是英語專業畢業,我本職工作是個電影工作者——製片,副業是鏟屎官,貓狗雙全。由於有雙語背景,又熟悉劇本、對白,經常被圈裡的朋友拉來做一些業內的翻譯工作。比如《決勝時刻》《一齣好戲》就也是我做的英文字幕翻譯,這次做《囧媽》是巧合也是緣分。
Jules、Rainbow、Action,猜猜誰是誰?
2. 為什麼翻譯《囧媽》?
製片是我的本行,翻譯是我的愛好,非常特別、重要的愛好。可能受我媽薰陶,對不同文化的研究欲望一直存在於血液裡,翻譯便是一個最好的途徑。
我視翻譯工作為學習和創作的過程:不僅是中英雙語的直接轉換,首先要研究劇本或者影片的內容、分析中心思想、做背景資搜,才能淋漓盡致地把導演或者編劇創造的世界觀用英文表現出來。同時還要突破文化的差異,讓外國友人也 get 到笑點淚點。每做一次翻譯,我都會成長很多,我很享受這個愛好。
如今海外發行也成了多數國產電影的一部分,想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的故事、文化,字幕翻譯尤為重要,我希望通過我的一點努力可以讓業內更重視中譯英的翻譯。
我一直自詡是個逗比,因此一直期待有部喜劇可以做。喜劇很難,難在對白裡藏有包袱,把它們譯成英文要知道外國友人們的笑點在哪、如何轉換。另外和筆譯不同,電影字幕翻譯要考慮到畫面時長,讓觀眾能夠在有限的畫面中儘量抓住對白的主要信息。
這樣的翻譯,本質上也是創作,我期待這種「有點難」的創作。
說回《囧媽》,說是緣分,因為電影裡的媽媽讓我一下子想到了我媽,都是那麼永遠硬核永遠發光。她也愛上臺,唱歌、陶笛都不在話下。同時,我老家是哈爾濱,對俄羅斯的感情也更深,我媽那輩人上學都是學俄文。因為能夠感同身受,對電影對白的理解也更深,翻譯的結果也多了人情味。
3. 我們是如何翻譯《囧媽》的?
翻譯《囧媽》不是我一人的功勞。我要特別感謝小夥伴楊雨塵,她閱片無數,語言底子深,絕對是前途無量的編劇!特別感謝我媽趙毓琴女士,後面會說到她有多麼硬核強悍。
工作之餘,前後用了 1 星期完成的字幕,如果再多給些時間,相信還可以做得更好。因此也歡迎大家多提意見!
聊聊一些翻譯背後的思路和心思。
翻譯之前首先要確定影片的「調性」,然後根據這個調性確定翻譯大方向。
《囧媽》是喜劇片,因此整體翻譯風格要在傳情達意的基礎上,做到好玩兒,終極目標就是必須得讓人笑出來。
人物的對白設計我們參考了許多經典英美喜劇片。這一次主要參考了美式風格的片子,因為覺得比英式笑點更符合影片的氣質。第一次看完片子,腦袋裡蹦出許多經典的喜劇角色,比如《冒牌天神》裡的金凱利,《怪物史萊克》裡的驢。這些經典形象的語言特點對我們的翻譯很有啟發。
另外要有基本常識,比如不要想當然,要多和片方負責人溝通,以確保自己完全理解了導演的意圖;比如翻譯中不能出現髒字,否則可能無法通過審查。
綜合以上考慮,翻譯字幕的時候我們的順序基本是:
接下來就通過一些具體的例子,聊來哦我們是如何創作的。
梗 1:當李宗盛遇上碧昂絲
電影中張璐先說了這樣一句:
中文臺詞套用了李宗盛的《山丘》歌詞。
我和小夥伴一起利用搜索,以「擁抱」為主題,搜索英文世界裡的流行歌曲。關鍵詞搜索了 embrace, hugging, in your arm, in my arm…歌手搜索了 Taylor Swift, Rihana, Beyonce。最後找到了 Halo 裡這句,也使得下一句自然而然說成:
這個小心思可能觀眾不會注意到,但我認為是值得的。既然做了,就拿出態度來,把它做好吧。
梗 2:你媽逼得我媽逼著我讓你做我助理
看到這句話總結了幾個點:1)要有個髒點的暗語 2)要表達對助理郭貼的鄙視。
思來想去真的很難。先把直接意思鋪了出來,然後發現:哎!這個 Assistant 裡正好有個 Ass!就抖個小機靈吧!
梗 3:列車員大哥的人設
列車員的形象是人暖話不多,翻譯的時候我們儘量讓他的語言少而精。比如這句東北話「別扒拉我」,雨塵就想出了這個:
列車員大哥還有個人設:電影迷。中文對白裡他提到過《蜘蛛俠》、《鐵達尼號》和《鐵道遊擊隊》,英文裡我還加了 Inception(《盜夢空間》)、Peter Pan。
借梗用梗,利用了一下蜘蛛俠,把「其它人扒火車」譯成了:
看到換包廂的橋段,我想到了《盜夢空間》,正好和後面的《鐵達尼號》呼應:
最後一個電影梗就是 Peter Pan:
梗 4:軍事用語
還有個徐伊萬被踹飛出來之後,跟列車員喊了一聲「別動」,英文翻譯成了FREEZE!
梗 5:天鵝湖跟伏爾加河
這段我覺得沒法直接譯,翻來覆去看了幾遍,決定先把伏爾加河定好位置,然面前頭找個跟伏爾加河呼應的。這個呼應的梗要麼是江河湖海、要麼是出名的地標,還要能代表俄羅斯。
Bang! 非「天鵝湖」莫屬了呀!不到黃河不死心就變成了鴨子和天鵝湖的故事:
梗 6:能喝酒
誰最能喝?活在水裡的唄:
梗 7:鍋貼?創可貼!
這裡只能利用拼寫梗了...
梗 8:俄羅斯辣妹和中文成語
「露水姻緣」
「萍水相逢」
「一丘之貉」
這都什麼跟什麼啊... 譯出意思不難,難在譯得好玩。這裡我給自己定了幾個目標:
1)搞笑。光這一點就很難達到。
2)一目了然。我不想做成書面解釋的那種一長串英文單詞,那樣的話, 一個洋妞用東北腔拽文言文的搞笑意境就全沒了。曾經考慮過找莎士比亞的措辭,但,對於老外觀眾來說也是有點難讀懂。
3)見招拆招,以梗化梗。最好能用另一個「次元」的梗還原這裡的梗。
最終總結了幾個解決方案:1)用耳熟能詳的歌名或者歌詞 2)用耳熟能詳的電影名或者角色名 3)耳熟能詳的名人4)耳熟能詳的名著。
第 3 個方案還是劃掉了,怕說錯話得罪人。1 和 4,歌名和書名非常朗朗上口的還是少一些。左思右想,用了第 2 方案。於是就有了 Jack and Rose,Shrek and Donkey,Leon and Mathilda。
「露水姻緣」的場景是娜塔莎想要勾搭徐伊萬,所以搜了些一見鍾情的片子,最後選中了列車員也提過的《鐵達尼號》。
「萍水相逢」主要的意圖是說:咱們目前階段不用往深裡說吧,最多是個朋友,很純潔。於是找了些有關「朋友」的片子,比如木蘭木須、大白、無牙和小嗝嗝:
翻譯過程中的頭腦風暴
最後選擇了最有喜感的史瑞克和驢。
「一丘之貉」總結出來娜塔莎要表達的重點是我們同病相憐,類似經歷,所以應該互相取暖。最後選了《個殺手不太冷》,一是取他眾所周知,二也暗喻了一下最後不可能在一起。
借著娜塔莎小姐姐的這個人設,跟列車員一樣喜歡電影,後頭「物是人非」也用了個電影名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不過「棄如敝履」還是難倒我了。最後用 Miss XX 句式給意思順下來了,靈感來自《實習醫生格蕾》的 McDreamy、McSteamy。不過這裡是個小遺憾。敝履的「破鞋」(劈腿搞外遇)含義,終究沒包含進去。
梗 9:不是每個娜塔莎都是黑寡婦
徐伊萬在這裡只是想強調這姑娘看起來單純美麗,跟他媽媽說的搶劫犯截然相反。翻譯的方向是:找個特別女魔頭或者凌厲能打的女性角色來做這個反差。
想了一圈兒沉睡魔咒、灰姑娘、白雪公主裡的女巫和皇后,都覺得差了點什麼。最後明白,不一定非得是反派呀,於是想到了黑寡婦。第一能打,第二名字聽著就霸氣!而且查了一下黑寡婦這個角色實際的名字,竟!然!也!是!娜!塔!莎!
梗 10:前方高能!一江春水向東流和《獅子王》
這句真的太費力了,腦細胞至少死一半。
我看到這段的時候先笑噴了,然後就哭了。這咋翻譯呢。多少個關鍵詞!俄羅斯洋妞說中文、東北腔、還是學古漢語!的原文是連中國人也感受咬文嚼字的一句,但又得耳熟能詳,意思一目了然!要搞笑!主要還有個核心意思:我要忘記一切煩惱向前看!
遵循前面用影視臺詞的規律,基本上所有小夥伴的閱片量被我榨乾了,要麼意思不夠(比如《冰雪奇緣》裡的 Let it go),要麼知名度不夠,反正哪哪都不對!
我記得當時逼死了一眾小夥伴,給了一堆方向去找參考:失戀放下的經典片段、絕地逢生的經典片段、家裡死人後釋懷經典片段、復仇成功經典片段.
中間周周轉轉想到了《哈姆雷特》,然後想到《獅子王》不就是哈姆雷特的的動畫版嗎?!各位,趕緊找找辛巴復仇成功後說過什麼,找了半天發現沒啥臺詞,只有狒狒說了一句「是時候了」,然後辛巴就登基了...
這時瞥到頭腦風暴那張紙上寫的丁滿彭彭,嗯?辛巴初遇丁滿彭彭的時候,也有過一段「忘記過去」的經歷來著。來找一下那時候都說過什麼?
哈哈,Hakuna Matata!是不是有點扯?
然後就越想越覺得,對啊!就是這個感覺,太對了啊!1)眾所周知,英文觀眾一看會笑 2)符合娜塔莎咬文嚼字不說人話的風格 3)前面鋪墊過,娜塔莎是個影迷,二度支持人設 4)Hakuna Matata 的意思符合語境:忘記一切煩惱向前看吧!
雖然自我感覺良好,但當是還挺打怵的,還想了幾個後備方案,比如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最後,Hakuna Matata 被片方接受了,並且很喜歡!
我當時覺得人生高光被點亮了。我對電影的愛始於《獅子王》,小時候看只覺得這個東西很有魅力、很吸引我、很神奇。這次,竟然就是《獅子王》子緊要關頭給了我靈感。
那一刻,電影、英文、《獅子王》、閱片量、我的經歷、我的笑點、大家的認可,結合在了一起,我想召喚神龍!
後面還用到了類似的說法,比如 Let it go,begin again,這都是頭腦風暴的產出。
梗 11:《紅莓花兒開》歌詞
影片最後唱了一首《紅莓花兒開》,我和雨塵第一次看到這段中文歌詞,決定好好給寫一首,要美要押韻。憋了一整晚湊了一首出來,美滋滋發給片方發給我媽顯擺。
結果我媽沒提任何修改意見。不到一小時,直接重新翻了一遍: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又一次感受到被學霸支配的服氣...我媽是東北人,對俄羅斯感情深刻,這些歌她從小唱到大。再加上她是哈工大英語教授,因此說有就有。真是心服口服,姜還是我媽辣!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翻譯心得,希望對學習英語、翻譯的你也有所啟發。如果你有什麼問題、建議,也歡迎你告訴我——我的微博是@Miss錦鯉。我之後會常在微博上跟大家溝通交流,有時間或許也會研究一下公眾號什麼的。
最後送上愛狗的照片,希望和我們的翻譯一樣,給不得不宅在家裡的你帶來一絲溫暖:
PS:這篇文章的所有讚賞將轉給 Dianna,感謝她的分享!也感謝她家的狗子做題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