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1月28日鎮江訊(郭蓓蓓 錢飛 平之) 11月26日至27日,來自新華社、解放日報、新華日報、浙江日報、安徽日報等32家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的記者,齊聚丹陽,參加「長三角媒體看丹陽大型採風活動」。他們訪企業、走鄉村、進社區,零距離感受產業興、生態美、鄉風淳的「丹陽小康 「。
產業興,打造10條產業鏈
「整個工廠見不到工人,看上去就像一座花園。」27日上午,採風團記者一走進魚躍集團就禁不住發出陣陣感嘆。
「作為中國醫療器械領域的龍頭企業,魚躍在德國、義大利、北京等地設立了10大研發中心、7大製造中心和56家辦事機構。」魚躍醫療副總經理袁振介紹,發展至今,魚躍集團旗下現有2家上市公司、80多家控股公司,形成了完整的全球研發、生產、營銷、服務網絡。目前,魚躍正在加速「勾勒」一座包含生命科技研究院、大健康產業加速器等在內的生命科技產業園,目標是在丹陽打造全球醫療器械產業小鎮,形成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群,成為「中國的圖特林根」。
在被業內稱為「隱形冠軍」的僅一公司,記者們被這家公司「不考勤、不處罰」的理念所折服。公司副總裁吳立亞說,僅一致力於全自動包裝解決方案,為藥品、乳品、保健品行業客戶提供服務,多年來與哈藥集團、寶潔、雀巢、安利等世界知名企業展開合作,並設計製造了幾百條生產線。
在肯帝亞集團,「不怕水、不怕火」的黑科技地板吸引了記者們的目光。肯帝亞相關負責人說,目前肯帝亞在在全國範圍內擁有2000多家專賣店,產品暢銷美國、德國在內的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先後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名牌」、「出口免驗企業」和「江蘇省質量獎」等榮譽,並堅持與國內外知名院校、科研機構合作,始終保持技術優勢。「截止2019年,集團專利數量累計突破200項,地板類專利數量位居行業前列。肯帝亞產品現已通過『Floorscore』認證、『FSC體系認證』、『CARB』認證、『GREENGUARD』認證等多項國際權威認證。
2019年,肯帝亞創新研發的防火防水生物質地板榮登中科院主辦評選的『2019最具創新力的黑科技TOP20』榜單。」
在陳道明形象代言的明月鏡片和丹陽眼鏡城,記者們更是流連忘返。
「一切工作圍繞10條產業鏈下功夫。」丹陽市經發局副局長趙順群說,目前已完成《丹陽市實施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意見》初稿,推行「鏈長制」,由市委、市政府相關領導擔任全市產業鏈「鏈長」「副鏈長」,打造汽配、眼鏡、新材料、醫療等10條產業鏈,加快促進轉型升級,實現丹陽經濟高質量發展。
「走進工商名城丹陽,感受到了朝氣和希望。」澎湃新聞記者袁傑說,和很多蘇南縣市一樣,丹陽過去這些年也經歷了痛苦的產業轉型,對落後產能的犧牲,換來的是新的強勁發展動能。如果說眼鏡產業給丹陽這座城市帶來了極高的辨識度,那麼醫療器械等新興產業的崛起,將讓丹陽再次崛起於滬寧線,崛起於長三角。「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丹陽工業曾經發過『一次力』,引領鄉鎮工業發展之潮流。今天近距離感受丹陽的龍頭企業、黑科技、『隱形冠軍』……感覺到丹陽工業「第二次發力」正在到來。」
生態美,鄉村振興闊步行
「相傳,村莊上空有成群鸞鳥聚集飛翔,鸞集翔村由此得名。」上午10時左右,初冬小雨裡雖然寒意陣陣,但擋不住記者們體驗鸞集翔美麗村居的熱情腳步。
鸞集翔村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鸞集翔村不斷加大人居環境整治力度,生活汙水全部進入汙水管網,經過處理的尾水可達一級B類標準。村中水系都進行了清淤,並用石頭護坡。村莊北側景觀苗木基地,正在規劃和南邊的超力生態園、北邊的獨山七峰湖景區連接,打造鄉村休閒一日遊。「鸞集翔村先後被評為『鎮江市美麗宜承村莊』、『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和『全國文明村』。」
在丹陽,鄉村振興正全面穩步推進。丹陽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荊健康說,首先是,抓產業: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第二是,聚人才:引進省「雙創」人才1人、鎮江市「金山英才」人才12人、丹陽市「丹鳳朝陽」人才16人,累計資助1300餘萬元;第三是,美生態:以綠色發展為引領,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推進農業農村綠色發展。積極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完成166個行政村2816個自然村的村莊清潔行動;第四是,興文化:建成12個鎮級文明實踐所,192個村級文明實踐站,1000餘個文明實踐崗,按照「四個一、三室兩堂一站"的要求,推動文明實踐所、站標準化建設。
「對於我來說,對丹陽的認知是眼鏡城、木業城、工業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記者顧紅豔說,這次走進丹陽,最大的感觸是這裡沒有我們印象中的那種高爐林立的固有場景,無論是智能工廠僅一智造、魚躍醫療,還是風景秀麗的訪仙鎮紅光村,都在傳達一個信息,這是一個山清水秀、風光宜人的江南水城,「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在這裡隨處可見。
鄉風淳,文明之種一脈傳
在上海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裡,三名戰士荷槍露宿街頭的雕塑,引起記者們的關注。紀念館工作人員介紹,這是電影《南京路上好八邊》裡解放軍戰士紀律嚴明的情景再現。「為了使上海這座亞洲最大的城市,在解放時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上海戰役總前委在這裡進行近一個月的戰前工作部署。」
如果說,「戰士荷槍露宿街頭」體現的是人民解放軍對人民的深情之愛,那麼,雲陽街道白雲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則時刻將對群眾的關心放在心上。
白雲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說,中心設有黨員關愛室、便民服務大廳、黨群公開欄等七室一廳一欄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及居家養老服務綜合服務中心、殘疾人之家等配套設施。「建立了『紅·網格』責任制和『融·網格』合作機制,將支部黨員及志願者下沉到網格,全方位服務好社區所有居民。」
新安晚報記者徐琪琪說,看了上海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和白雲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真正感受到,政府和群眾心連心,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這裡一脈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