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寧甘溝驛鎮:生態美百姓富產業旺鄉村興

2020-12-17 瀟湘晨報

通訊員 王彥霏

會寧縣甘溝驛鎮堅持以農林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推動鄉村旅遊產業與國土綠化提升改造深度融合,大力實施產業結構調整,發展鄉村旅遊,助力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姑娘上樓房,手拿鑰匙箱,打開了龍鳳箱,畫紙麼揭幾張,打開了龍鳳箱,畫紙麼揭幾張……」一首山歌,唱響鄉村故裡的非遺文創新浪潮,一手一剪,剪出指尖上的傳統文化。走進甘溝驛鎮穀倉·田家坪村,淳樸自然的民風和著獨具特色的農耕人文景觀,處處彰顯出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蘊。在穀倉·田家坪村剪紙非遺文化展館,記者看到,有著非遺剪紙文化四代傳承的該村村民田俊堂正在教孫兒學習剪紙藝術。甘溝驛鎮田家坪村村民田俊堂告訴記者,「我家的剪紙到現在是第六代了,我是第四代,兒子女兒兒媳婦是第五代,這個小孫子是第六代,現在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好,精氣神也提上去了,我要把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2020年,會寧縣共投資2000萬元資金用於穀倉·田家坪村田園綜合體和美麗鄉村建設,進一步加強鄉村旅遊規劃、促進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開發鄉村旅遊產品,助力鄉村旅遊事業提檔升級的同時,也催生出一大批敢拼敢闖敢幹的致富能人,今年57歲的田家坪村村民田乾更是藉助鄉村旅遊發展平臺,將自家自產自釀的土家味香醋搬上了鄉村文旅「殿堂」。甘溝驛鎮田家坪村村民 田乾說,「我的這個醋剛起步,原先是老人的土方子,自己做著吃的,這一次是藉助政府打造的這個旅遊景點,把這(門手藝)拿著出來讓大家都嘗一下,認識一下,這個醋沒有任何添加劑,純糧食釀造,綠色健康。下一步,(還想)藉助這個大好形勢,把這個場所打造改善一下,把醋繼續往好了做,把品牌打出去。」

民生無小事,細節總關情。為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增進民生福祉,甘溝驛鎮黨委鎮政府緊緊圍繞精品鄉村休閒旅遊打造、國土綠化監管經濟組織減壓降溫、國土綠化提升改造等民生需求,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特色經濟林建設,實現改善生態與改善民生互利共贏。會寧縣文兵農機專業合作社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會寧縣文兵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文兵說,「我們合作社現在監護G247線國土綠化面積3000畝,每年除雜草澆水要花去人工費大概要40萬,今年開始我們合作社響應美麗鄉村建設,轉變了思路,發展了林下經濟,改種了萬壽菊,這樣一來,咱們合作社又省去了除草的費用和澆水的費用,每年每畝還能收益500到1000元,也為美麗鄉村建設貢獻一份力量,一舉多得,也增加了農民收入。」

如今的會寧縣甘溝驛鎮依託生態資源優勢,創新發展思路,搖身一變,已經成為生態美、產業興的代名詞,實現了從建設美麗鄉村、管理經營美麗鄉村到打造文化旅遊休閒小鎮「三部曲」的循序推進,形成了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良好局面。會寧縣甘溝驛鎮鎮長沙顯江說,「2020年以來,我們甘溝驛鎮黨委鎮政府在抓好脫貧攻堅工作的同時,搶抓機遇,抓住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利時機,在鎮區實施了鎮區風貌提升改造項目,野毛溝治理項目,田坪村鄉村旅遊示範村建設項目,還有國土綠化改造提升項目,還有牡丹園的改造提升項目,通過實施這些項目,大大改善了我們鎮區的基礎設施和面貌,為下一步我們抓好鄉村振興鄉村旅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來源:中國甘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生態美 產業興 百姓富(大國小家·扶貧印記)
    2019年8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給福建省壽寧縣下黨鄉的鄉親們回信,祝賀他們實現了脫貧,鼓勵他們發揚滴水穿石精神,走好鄉村振興之路。73歲的王光朝見證了下黨鄉通公路後的巨大變化。「路通了,好日子來了。」他說。在下黨鄉下黨村,古村落改造成了商業步行街,街上的舊房子修葺一新,變成了民宿、店鋪、餐館。王光朝在這條街上開了一間茶館。「以前我的茶葉只能挑到相鄰的鄉鎮去賣,現在就不愁銷路了。」
  • 會寧詩人眼中的甘溝驛鎮、太平店鎮、丁家溝鄉、中川鄉
    絲路遺珠幹改甘,駝鈴烽火越千年。芒硝漸遠堆銀地,細岔寬梁變水田。兩道縱橫古驛幽,民間藝術競風流。田歸先抖一身土,再剪悠悠日月稠。      【注】:「兩道」指貫穿甘溝驛鎮的國道309線和省道247線。「民間藝術」指甘溝驛鎮1995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民間剪紙)之鄉」。
  • 美鄉村 旺產業 富百姓 解鎖鄉村振興的「宜昌密碼」
    思想引領「綠」,做好鄉村振興文章走進夷陵區樟村坪鎮「雲上西寨」景區,多彩民宿、翠綠山巒與美麗花海構成了一幅世外桃源的畫卷。面對宜昌化工產業轉型升級,擁有亞洲第二大磷礦儲量的樟村坪鎮畫風變了:從賣礦石到「賣」房子,發展避暑康養、鄉村休閒旅遊。樟村坪鎮的「畫風」轉變是宜昌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生動例證。
  • 生態美產業旺百姓富 鄉村振興繪就新畫卷
    同時,將民俗文化元素貫穿鄉村風貌提升工作,深入挖掘獨具駱越壯鄉特色的雙頭鳥圖騰等民俗元素,打造傳統民俗特色村落,奮力繪就「生態美產業旺百姓富」的新畫卷,讓廣大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編印建築風格導則後,把選定的建築元素廣泛運用於羅波鎮百鎮建設項目、兩江鎮棚戶區改造(舊城綜合整治)項目及近年來實施的各項外立面改造方案中,使鄉村風貌改造工作逐漸形成「風貌各具看點,細節有機統一」的駱越建築風格。   把雙頭鳥、壯錦紋樣、銅鼓、繡球等駱越文化元素廣泛運用於鄉村風貌建築改造提升、城市路燈節能品質改造提升、鎮村出入口景觀騎樓改造提升等。
  • 助農團團丨開陽雙流鎮白馬村:黨旗飄 產業興 百姓富
    助農團團丨開陽雙流鎮白馬村:黨旗飄 產業興 百姓富 2020-12-06 13: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16會寧「最美鄉鎮」投票評選,為家鄉正名!
    2、郭城驛鎮(Kuo Cheng Yi Zhen)位于靖遠縣南部,會寧縣北部,距離靖遠黃河36公裡,距離會寧縣城75公裡。屬於黃河灌溉區。素有"會寧小江南","會寧重鎮","會寧北大門"之稱,是會寧北部經濟與文化交流中心。郭城驛鎮現轄11個行政村,59個自然村,全鎮總人口3.6萬人,其中鎮區居民人口達1.2萬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總面積329平方公裡。
  • 梅河口中和鎮開啟美麗鄉村建設「高級模式」
    邊角地塊、房前屋後、街頭巷尾,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農村小角落被一番精心改造後,處處蘊藏著鎮村幹部的匠心。破輪胎、舊水缸、碎磚瓦、老照片,這些幾近廢棄的物品變身為「寶貝」。如今,走進梅河口中和鎮處處透露著新農村的新景象,鄉村振興的腳步在這裡愈發鏗鏘。年初以來,中和鎮東下村逐步擴展以微菜園、微庭院、微森林、微牆繪等為主要內容的微景觀建設,大膽探索、大膽嘗試、大膽創新,以新思路、新理念,挖掘出了大能量。原生態、鄉土味、有創意的做法,開啟了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的「高級模式」。
  • 高舉旗幟: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
    貴州大力激發乾部群眾激情幹事創業的精氣神,搶抓重大國家戰略帶來的重大機遇和有利條件,立足近年來發展打下的堅實基礎和獨特優勢,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闊步向前。盤州市淤泥鄉巖博聯村黨委書記餘留芬(中)在高粱種植基地與村民查看高粱長勢。
  • 鄉村振興徐州探索:人居整治兼顧生態美與產業旺
    周鐵根還表示,徐州統籌「環境優」和「產業旺」,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把產業興旺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關鍵支撐,真正使綠水青山成為可感可觸的金山銀山,努力走出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在邳州,銀杏種植主要分布在鐵富、港上、官湖等鄉鎮,周邊五六個鄉鎮栽種面積達40萬畝。近年來,為了發展鄉村旅遊,姚莊村通過公共空間治理陸陸續續拆除違章搭建106處,清理村莊道路4500餘米、排水溝2200餘米。360多畝土地被重新收回公有,並通過鎮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公開拍賣、發包,每年增加村集體收入30餘萬元。
  • 內蒙古鄂託克旗烏蘭鎮:生態美助力百姓富
    因此,我們進一步整合農村牧區資源,建立肉羊產業聯合體,通過嘎查黨支部引領帶動、企業管理運營、畜種改良和開展嚴格的禁牧禁墾等方式,逐步改善草原生態。」鄂託克旗烏蘭鎮黨委書記王曉春說。從傳統放牧到以草定畜,從粗放式放養到精細化圈養,烏蘭鎮邁出生態美助力百姓富的穩健步伐。
  • 產業興 生態美 鄉風淳 長三角媒體眼中的「丹陽小康」
    產業興,打造10條產業鏈  「整個工廠見不到工人,看上去就像一座花園。」目前,魚躍正在加速「勾勒」一座包含生命科技研究院、大健康產業加速器等在內的生命科技產業園,目標是在丹陽打造全球醫療器械產業小鎮,形成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群,成為「中國的圖特林根」。
  • 「黃鹿」歸來讓鄉村變美變富
    原標題:「黃鹿」歸來讓鄉村變美變富   「黃鹿」歸來讓鄉村變美變富   離村外出打工30多年的夏恆元,去年底義無反顧地從城裡回到了位於濟南南部山區的老家黃鹿泉村
  • 甘肅會寧:特色產業成為全面小康的「壓艙石」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會寧縣把產業興旺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依託農業種養殖發展富民經濟著力強化體系支撐供銷對接和多產融合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特色產業已成為全縣全面小康「壓艙石」烏雞養殖在侯川鎮已經有
  • 重慶日報重磅關注北碚探索「生態美、百姓富」高質量發展之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北碚區堅持當好生態衛士,擦亮了山水之城的生態底色,探索「生態美、百姓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自2019年7月全面啟動林長制試點工作以來,北碚區嚴格落實「5+1」運行機制,按照「一山設一長、一長一辦公室」工作機制,建立區級、鎮級、村級林長組織體系,明確三級林長共196名。全區劃分林長制巡查責任網格80個,對應配置網格護林員160名,實現網格護林員管理全覆蓋,實現了「山林有人管、事情有人做、責任有人擔」。
  • 甘肅會寧博士最多的三大姓!
    其中丁家溝鎮10位、中川鎮14位、侯家川鎮10位、新添堡回族鄉2位、党家峴鄉7位、楊崖集鎮17位、太平店鎮20位、翟家所鎮11位、老君坡鎮12位、平頭川鎮10位、八裡灣鄉23位、柴家門鎮23位、甘溝驛鎮14位、河畔鎮26位、韓家集鎮22位、四房吳鎮15位、新塬鎮10位、土門峴鎮6位、劉家寨子鎮9位、漢家岔鎮20位、頭寨子鎮24位、新莊塬鎮23位、郭城驛鎮25位、土高山鄉11位、草灘鎮6
  • 新洲:產業興鎮 旅遊活鎮
    「以鄉村振興為主線,堅持『生態固本、產業興鎮、旅遊活鎮』發展思路,進一步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日前,竹谿縣新洲鎮舉行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安排部署新一年工作,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 「決勝2020」鳳岡縣田壩村:走出一條「生態美、茶業強、百姓富」的...
    「我家有10畝茶園,今年靠賣茶青純收入有10多萬元,相當於過去種植烤菸、水稻、玉米的好多倍,感謝各級黨委政府幫助我們發展茶產業,現在覺得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村民熊偉說。田壩村村民熊偉給茶園施肥多山少水,十年九旱,曾經種植傳統農作物的田壩村一度是鳳岡縣最窮的地方。
  • 且看今日天中,百姓富生態美—— 一城...
    志願者在驛城區胡廟鄉植樹。 弓華靜 攝出門見景、開窗見綠,山在城中、城在林中。如今的駐馬店,水是源頭活水,山是綠野青山,一個百姓富與生態美的富美天中以嶄新姿態徐徐展開。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以來,駐馬店積極開闢國土綠化新陣地,把森林特色小鎮和森林鄉村建設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鄉村旅遊相結合,突出當地資源稟賦,努力打造一批能叫得響的品牌。陽豐彩葉花木小鎮,究竟「特」在哪?「區域面積8400畝,森林覆蓋率89%。」
  • 磐石市富太鎮 發展思路清 扶貧產業旺
    磐石市富太鎮 發展思路清 扶貧產業旺 作者:張春和    編輯:王佳堯    來源:江城日報    2020-06-10 08:05
  • 花樣揭密沭陽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億元村
    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2020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鎮億元村名單公示》,農業農村部擬推介91個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和136個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宿遷市沭陽縣顏集鎮、新河鎮、廟頭鎮、廟頭鎮聚賢村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