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規模很大,往往一個省份放到其它地區就是一個中等體量甚至較大體量的國家的,對於一個省份來說,內部也有很多城市,不過,由於中國這幾十年發展太快了,可謂滄海桑田,所以現在各個省份內部的城市格局,和之前相比變化也太大了,在1935年,民國政府曾經統計了一下全國城鎮人口超過50000的城市名單並制定了一個表,就以江西省為例,來看看當時與現在的城市格局有何不同?
這是江西省人口5萬人口以上城市的名單。
咱們就來解讀一下,首先南昌第一,這個不解釋,南昌2000多年來都是江右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江西最富庶的鄱陽湖平原地區的中心地帶,從來就是江西第一大城市,不過,當時南昌城市人口也只有不到28萬,僅僅相當於今天的十分之一,當時中國工商業之弱,可見一斑。
不過這第二名可能很多人就大跌眼鏡了,竟然是景德鎮,人口有14萬之多!景德鎮今天在江西仍然是一個地級市,不過是江西「四小市」之一,絕對稱不上江西第二大城市,景德鎮當時是什麼情況呢?
這其實是說明了景德鎮的特殊地位,這個城市有一個稱呼: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城市。由於有特殊的陶瓷業,所以在封建時代,景德鎮有著很罕見的人口規模,鼎盛時期(清嘉慶年間)人口竟然能到25萬!是全國「四大名鎮」之一,民國時期雖然已經衰落,但仍然保留了部分工業,是贛東北地區的中心,所以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景德鎮的情況屬於特例中的特例
這第三嘛,是九江,今天九江在江西的總體經濟實力(看GDP總量)排第三,實力強勁,在地方論壇中九江網友和贛州網友經常因「誰是老二」和贛州爭得頭破血流,不過就城區人口來說,九江比贛州還是差很多的,甚至第三也不是,九江總量高即是因為更發達,人均gdp高,也是因為還有湖口、瑞昌、永修等一批實力強悍的縣市。不僅是現在,在古代,九江的經濟地位在江西省內也並不算太突出。
不過,在1935年,九江穩居第三,而且遠超上饒,贛州等地,這是因為九江的特殊地位,1862年九江開埠,江西的經濟格局迅速由以贛江為軸轉到以長江為軸,九江崛起,之後迅速成為江西最為重要的工商業城市和對外交流窗口以及長江流域重要的城市之一,九江成為「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一也是在此時,所以九江城區急速擴張,成為江西第三!
然而九江的底氣比起重慶、漢口等市鎮還是差很遠,加上產業基礎不足,又屢遭兵禍,所以後來衰落,不過,江西省內的「昌九」經濟格局延續至今,而且九江的工業實力至今仍然相當強悍。
1930年的九江
這第四名就更特殊了,也不是贛州!而是寧都,寧都這估計絕大多數非江西省的朋友估計聽都沒聽過,因為寧都現在都不是「市」了,而是「縣」,屬於贛州,然而在1935年的時候,寧都的城市人口竟然超過贛州!
這個情況就很有意思了。
實際上寧都是個特殊的地方,你今天去寧都會發現這個地方的人更習慣自稱為「寧都州」人,所謂「寧都州」是古代行政區劃,古代的「寧都」屬於「直隸州」(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升為直隸州),這是和府同一級的行政區劃,所以古代寧都和贛州是平級的!
寧都自古以來都是贛東南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民國和解放初期是地區專署,還兩次成為江西省省會(分別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江西省省會」和「抗戰時期江西臨時省會」,所以當時底氣根本不差,也不輸贛州城。
所以,贛州只排第五名。
而和贛州幾乎相同的還有瑞金,瑞金現在也是縣級單位,不過和寧都不同,瑞金是縣級市,因為特殊的歷史,瑞金大部分人還是知道的。瑞金和寧都不同,古代開始就是贛州的下轄縣。這其實說明當時贛州地區的經濟並沒有發展起來,所以贛州主城並不大,各城市仍有封建農業城市的特點,所以一些大縣的縣城仍然能和舊府城抗衡。
而還有3個城市人口超過5萬的分別是:建昌,南豐和鄱陽。
這3個地方現在也是縣級單位,這個建昌地名在江西已經消失,它其實是古代的建昌府,府城是南城縣,民國初年廢府存縣,所以南城有時候仍被習慣性稱為「建昌」,現在的南城和後面的南豐一樣,都屬於撫州的下轄縣。
而鄱陽是舊饒州府府城,屬於重要農業地區,至今鄱陽縣都是江西人口第一大縣,這麼一個地區即使工業並不發達,在當時撐起一個人口5萬的城市也是沒問題的。
鄱陽饒州府文廟
這就是江西當時所有人口5萬以上的市鎮,大家可能有所發現,除了南昌,九江,贛州和景德鎮外,現在江西地級市市區所在地全都沒上榜,以極為尷尬的撫州為例吧,現在的撫州地級市包括了清代的撫州和建昌兩個府,在1935年,這一地區的兩大規模最大的市鎮是南城和南豐,撫州主城臨川並不在內;而贛南地區也是,寧都和瑞金能和贛州分庭抗禮。這在今天是不可想像的。
至於上饒、吉安、宜春等大市的主城區,連5萬的門檻都沒跨過去。這種城鎮分布和今天的江西大相逕庭。
這實際反映出的是當時江西的經濟並不發達,地方上缺乏工商業中心,僅有的一點工業也只是在贛北地區,打造出了南昌、九江兩大有一定近代工業的城市,以及傳統的名鎮景德鎮,而江西其它地區呢?和封建時期的經濟方式基本沒有區別,所以地方上很難出現工商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