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和日麗
選更合適的車 掙更多的錢
2019年已悄然過去,這一年裡,輕卡行業發展變化較大,對其發展影響最大的非「大噸小標」事件莫屬,「大噸小標」事件已過去七個多月了,「藍牌十噸王」車型怎麼樣了?
「當你還沒有察覺到改變時,改變已悄然發生」,這是2014年輕卡行業的真實反映。
2014年,市場上開始出現「藍牌十噸王」車型,「藍牌十噸王」車型採用加高加厚的直通梁車架、加寬加厚制動蹄片、大噸位前後橋、8.25R16輪胎、加寬貨箱等(後面還匹配8檔、10檔變速箱),大幅提升了車型的承載能力,在輕卡行業引起了激烈的反響。
2015年-2016年,受國四排放升級、黃標車置換等因素影響,輕卡置換用戶較多,部分用戶開始掉頭購買「藍牌十噸王」車型,「藍牌十噸王」車型銷量快速提升,各輕卡品牌開始真正重視起這類車型。
2017年-2018年,輕卡行業各品牌全面推廣重載版車型,「藍牌十噸王」車型集中爆發上市。
各種「藍牌十噸王」車型應接不暇,給輕卡行業掀起了一股「重載稱王」風,甚至出現「藍牌十五噸王」、「藍牌二十噸王」的宣傳口號,「藍牌十噸王」車型儼然成為眾多用戶購車的首選車型,給人一種「非重載車型不買」的錯覺。
受「大噸小標」事件的影響,2019年是「藍牌十噸王」車型生死存亡的一年,「藍牌十噸王」車型銷量急速下降。
「藍牌十噸王」車型從2014年誕生,至今已有6個年頭,因深得部分輕卡用戶喜愛,積累了大量的用戶。
從「藍牌十噸王」車型銷量可以看出,2016年-2018年銷量快速增長,累計保有量已超過25萬臺,市場保有量較大。
「藍牌十噸王」車型之所以發展這麼快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是上牌政策未執行到位,給了「藍牌十噸王」車型可乘之機。
其次是輕卡廠家之間的競爭較量,對輕卡廠家來說銷量最重要,是為了抑制競品也好還是為了搶奪市場也罷,各輕卡廠家大力推廣重載車型無疑加快了「藍牌十噸王」車型的發展。
最後是物流行業之間的競爭,當一部分用戶購買「藍牌十噸王」車型提升物流運輸效率後,勢必會影響到運輸價格,最後會導致其它用戶必須購買同類車型才能掙錢。
「藍牌十噸王」車型用戶保有量較大,且發展趨勢較好,若非政策叫停,未來肯定依然存在,而且會愈演愈烈。
只要物流市場有競爭,市場用戶就有需求,輕卡廠家為提升競爭力、提高銷量肯定會繼續開發,只有在上牌那一關卡死才能完全消除「藍牌十噸王」車型,所以「藍牌十噸王」車型生於市場需求,死於政策執行。
從2019年1-11月「藍牌十噸王」車型的銷量來看,上半年喜勢驚人,下半年雖不太好,但仍有不低的銷量,一個月竟然有兩三千臺銷量,不知是消化庫存還是政策放鬆,。
對於物流行業來說,「藍牌十噸王」車型無疑是入侵者,嚴重破壞了物流運輸生態平衡,「藍牌十噸王」車型有著媲美中卡的承載能力,卻能享受進城便利,這種不平衡一方面影響了常規藍牌車型的競爭局面。
另一方面又對長軸距黃牌車型造成困擾,對少部分用戶來說是狂歡,對大部分用戶來說是擔憂。
對於「藍牌十噸王」車型來說,我認為「戛然而止」是其最好的歸宿,還物流運輸行業一個健康的生存環境,也給輕卡行業一個健康的競爭環境,將車型重點放在車輛經濟性、可靠性上。
對於「藍牌十噸王」車型用戶來說,兩軸貨車十八噸內可上高速是一大利好消息,可以暫時消除對高速入口查超的擔憂。
但這項政策也表明了只是暫時的,能夠執行多久不可知,而且下高速後查超、道路查超照常進行,另外隨著車管所將車輛自重加入年檢必檢項目,「藍牌十噸王」車型年檢通過難度越來越大,用戶只能過一年算一年。
對於計劃購買「藍牌十噸王」車型的用戶來說,建議取消該計劃,要麼回歸標載、要麼升級駕照轉黃牌,可能當地「藍牌十噸王」車型暫仍可以好好地存活,但能夠存活多久仍未可知,何必圖一時之利,換一直擔心呢。
「藍牌十噸王」車型是輕卡行業發展不健康的照妖鏡,也是物流行業競爭不健康的照妖鏡,「藍牌十噸王」車型的減少或消失,有利於輕卡行業和物流行業的健康發展,只有健康的車型才能創造健康的行業。(文/卡家號:風和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