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
新華社再次聚焦順德村改
以《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廣東順德村級工業園改造啟示錄》為題
報導了順德村級工業園改造
以下為報導全文
今年上半年,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經濟激流勇進、逆勢增長。經濟發展呈逆勢增長好勢頭,前三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56.5億元,同比增長3%。
順德,是曾經的廣東「四小虎」之一,也是我國的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在疫情之下,順德經濟卻走出逆勢上揚的態勢。究其原因,是順德銳意改革,始終以製造業為根本,堅持高質量發展。
桂畔湖上空俯瞰欣欣向榮的順德新城區。/珠江商報記者林安迪攝
啟示一:
將改革進行到底
順德為何以村級工業園改造為切入點探索「再市場化改革」?順德幹部認為,改革進入深水區,越需要大膽改革,村級工業園改造是改革的「硬骨頭」和「牛鼻子」,牽一髮動全身,本質上是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只能成功不許失敗,必須將改革進行到底。
順德,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腹地,經濟發展迅速,已連續八年蟬聯全國百強區第一名,培育了家電、機械裝備兩個產值超兩千億產業集群。
「全國看廣東,廣東看順德。」改革開放初期的這句話,印證了順德銳意改革的形象。40年來,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順德一直敢闖敢試。
當年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蓬勃景象奠定了順德民營雄厚、產業門類齊全的工業強區地位。隨著時代的發展,為數眾多的村級工業園逐漸成為歷史的包袱、發展的沉痾。曾經因率先推進市場化改革而成就民營經濟崛起的順德,如今再次面臨新的發展難題:土地枯竭,將無地可用。順德提出:繼續改革!向村級工業園開刀,向空間要動力!
9月22日,倫教對自改項目順匯園進行拆除。/珠江商報記者朱德文攝
2018年,廣東省委深改組賦予順德率先建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的重大使命。這是順德千載難逢的機遇,激發了廣大幹部群眾、企業家的自豪感、光榮感和使命感。順德以敢啃硬骨頭的精神,為全省高質量發展趟出一條路子。
村級工業園改造是改革的無人區、沒有先例可循。「把改革的重點放到解決實際問題上來,哪裡阻礙高質量發展,就從哪裡改革突破,以實踐匡衡政策,以實踐拓展高質量發展空間。」區委書記郭文海說,推進過程遇到的多種困難和問題,不能成為前進的攔路虎,要把困難和問題當成考驗和歷練,通過改革創新去突破、去跨越。
郭文海說,村級工業園改造確是一塊非常難啃的「硬骨頭」,兩規不符,用地政策突破難;長租期、低租金,眾多園區業主、企業等既得利益群體阻力大;堅持「工改工」為主,利益難平衡;村民訴求多樣,改造意願難統一;多重矛盾交織,幹部隊伍信心不足。面對重重困難,我們堅定地認為,只要方向對,不怕困難多。要以對順德歷史、當下和未來負責的擔當和勇氣,堅決啃下這塊「硬骨頭」。
在村改過程中,積累了一系列的實踐經驗。如,堅持「工改工」為主,以改革突破的思維有效管控工業用地成本。統籌封閉運作13.5萬畝村級工業園改造收支,以工改商(住)項目收益平衡工改工、工改綠項目投入。建立工業用地容積率調節機制,實施單一主體歸宗改造視同收儲,允許工業廠房分割轉讓,嚴格限制自然人購買工業廠房,堅決避免工業地產推高製造業成本。
順德(均安)電子通信裝備產業園一期項目正加緊建設,首座廠房已經順利封頂。/珠江商報記者陳炳輝攝
截至目前,順德累計完成土地整理84075畝,提前超額完成全年改造任務。村級工業園改造前後平均容積率從0.78提高2.5,用地效率提升近3倍。已關停整改落後風險小微企業11870家。2019年以來引進266個超億元項目、總投資2871億元,其中6個超100億元項目、30個超10億元產業項目。
村級工業園改出了新空間,近幾年因土地空間制約、無法滿足增資擴產需求而到區外投資設廠的格蘭仕、志豪家居等多家企業陸續開始回流。以萬和、伊之密、科達電機、小熊電器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本土骨幹企業,紛紛增資擴產,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建設順德高質量發展綜合示範區的信心。自去年以來,順德已促成39家本土企業啟動增資擴產項目,總投資額433.8億元。
啟示二:
創新是第一動力
一個以傳統製造業為主的地區,如何煥發新生?順德的答案是,堅定不移把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第一動力,著力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近年來,順德加快布局發展以智能製造為核心的新產業,現代產業快速集聚。推動製造智能化,加快技術改造和機器人應用,新興科技企業發展迅猛。
美的庫卡智能製造產業基地一期實現試產,博智林機器人谷快速發展,光啟集團超材料、大疆無人機等重大項目進展順利。
2020年11月28日,落戶順德北滘的大族機器人先進位造集中示範園動工。/珠江商報記者周焯傑攝
——推進「科技順德」建設,構建富有活力的創新環境。2018年,順德R&D經費支出佔GDP比重達3.12%,技改投資增長26%,高新技術企業新增619家,增長56.5%,以平均不到2天新增3家高新技術企業的速度快速增長。
2019年上半年,實現先進位造業增加值544.9億元,增長9.3%。企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聯塑集團斬獲2018年度廣東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美的、廣東環球製藥獲得二等獎。
近年來,順德積極搶佔智能裝備和機器人產業高地。通過政策驅動、示範帶動、載體建設、平臺服務等手段,打造機器人全產業鏈,引領順德製造業跨越式發展。目前,全區擁有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相關企業逾80家,已湧現出嘉騰、利迅達等5家超億元產值的機器人本體及機器人系統集成企業,並成功吸引世界機器人行業巨頭以及國內頂尖機器人企業進駐。
順德用好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有力地支撐了順德經濟增速回升。圖為庫卡機器人廠房。 /珠江商報記者周焯傑攝
——加速推進創新全球化,打造優質創新平臺載體。成功吸引漢諾瓦機器人學院、弗勞恩霍夫協會、亞琛工業大學、庫卡機器人等代表德國「工業4.0」最高水平的企業和科研機構落戶。大力推進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建有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5家、眾創空間8家;省級眾創空間11家、企業技術中心70家、企業重點實驗室12家、企業研究院2家、新型研發機構9家、工程中心216家、院士專家工作站7家。
——金融有效支撐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發展。產融生態小鎮核心區集聚金融類機構超50家,總私募基金規模超90億元。
作為中國製造業重鎮,順德率先建設廣東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在疫情背景下,許多企業展現出勃勃生機。
今年前11個月,格蘭仕順德總部廠區營收同比增長40%,自主品牌家電在北美等主流市場實現100%以上的增長。
新寶電器今年前三季度的出口同比增長25%,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1月份。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陳景山說,疫情背景下,海外對小家電的需求急劇增長,今年營業收入有望突破100億元,出口估計佔75%。
啟示三:
堅守製造業之根
改革開放40年來,這個區為什麼始終不放棄製造業?順德始終堅守製造業之根不動搖,順德的企業家們堅信:沒有落後的產業,只有落後的生產方式。只要堅持,傳統產業一樣能創造奇蹟。
美的「退還土地」的故事流傳很廣。前幾年,美的在全國範圍關停了部分廠房,並退還了地方政府幾千畝土地。2011年以前,美的在全國擴大投資建設生產基地,近年則主動關停和退還在天津、重慶、武漢、荊州等地的部分廠房和土地。目前美的生產基地廠房、倉儲面積均比2011年減少近三成。
「把家電這碗飯吃好,我們不在倒賣土地上賺錢。」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說, 不在戰略機遇上浪費戰略資源。從2011年開始,美的就一手去庫存、去產能,一手去槓桿:5年來,集團砍掉房地產等非主體業務,關閉全國多個生產基地,退還地方政府6000畝土地;砍掉不賺錢的生產線,產品型號從2萬個減少至2000個。5年間,在營業收入僅增長3.2%的情況下,淨利潤增長了106%;企業自有資金從2011年的負51億元上升為649億元。
改革開放以來,佛山一直堅持以製造業立市、製造業興市,成為聞名全國的製造業大市。順德作為全省乃至全國民營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民營經濟對順德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更加顯著的作用,民營經濟貢獻了80%以上的稅收,7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8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近年來順德逐漸集聚起家用電器、機械裝備、電子信息、紡織服裝、精細化工、包裝印刷、家具製造、生物醫藥、汽車配件、珠寶首飾等一批具有全國乃至全球影響力的產業集群,鑄就了「順德製造,中國驕傲」的傳奇,特別是培育了家用電器、機械裝備兩大2千億級產業集群,成為全區經濟發展的「大動脈」,佔到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68.1%,其中,家電產業約佔全國規模15%。
美的家用空調全智能工廠。
成長起一大批大型龍頭骨幹企業。改革開放四十年,順德培育出美的、碧桂園、聯塑、格蘭等一大批海內外知名龍頭骨幹企業,以及申菱、利迅達、伊之密等一大批在細分行業中走在全國乃至世界前列的「隱形冠軍」企業。區內現有超2000億元企業2家(美的、碧桂園),百億元企業8家。
擁有一大批享譽海內外品牌。獲得中國家電之都、中國燃氣具之都、中國家具材料之都、中國家具商貿之都、中國家具製造重鎮、中國塗料之鄉等多項殊榮和美譽。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區共有馳名商標34件,集體商標50件(其中2018年以來新增40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1件,馬德裡國際商標註冊申請269件,累計有效註冊商標突破12萬件,連續多年居佛山五區第一,平均每萬戶經營主體擁有註冊商標量超過5000件。
今年以來,一批重點企業逆勢增長。世界500強企業美的集團、碧桂園排名持續上升。美的集團從2016年的排名481名,攀升至2020年的307名,排名累計上升了174名;碧桂園集團2020年排名147位,比上一年大幅提升30位。
啟示四:
激發敢為人先的精氣神
順德人為什麼「可怕」?順德認為,要領跑高質量發展,首先思想要領跑,要喚醒當年敢想、敢闖、敢幹、敢為人先的精氣神。而這種精氣神的激發,靠的就是黨建引領。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順德歷屆黨委率領全區人民翻越一座座山頭,孕育出敢想敢闖敢為人先的順德人精氣神。當改革進入深水區,面對一系列改革「硬骨頭」,部分幹部出現畏難的情緒。
近年來,區委把重振隊伍士氣列入重要議程,帶領黨員幹部重溫順德銳意改革的歷程,重燃順德九十年代改革的激情,激發出新時代敢想敢闖、敢為人先的幹事創業精氣神。
在改革中,順德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建立「一把手」負總責機制,區委區政府帶頭擔當,既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調配一切資源和力量,組織近千名幹部「5+2」「白加黑」奮戰在村改最前列,區鎮兩級「同一戰壕」並肩戰鬥,職能部門圍繞村改大局盡職盡責,形成攻堅克難的強大合力。
郭文海說,要突出「快字當頭」,搶抓機遇,一切影響到速度的,要堅持問題導向堅決改,提速提質推進交通、產業、民生等項目建設,切實解決「儲備項目多、落地項目慢」的突出問題。
主動擔當的「順德鐵軍」,展示出聞雞起舞、日夜兼程、風雨無阻的奮鬥姿態。
北滘村改幹部入戶和居民宣講政策。/北滘村改辦供圖
在2019年初的區黨代會上,區裡命名了5個「擔當有為先進集體」,20名「擔當有為先進個人」,選拔使用了一批勇闖善為的幹部,全區上下反響強烈,示範帶動全區幹部見賢思齊、擔當作為。
兩年來,區委統籌全局、協調各方、靠前指揮,區幾套班子率先垂範,日夜兼程奮鬥在一線,感染帶動全區幹部對標奮進;十大鎮街十大軍團同時推進、全線出擊,形成相互學習競跑、你追我趕的生動局面,啃下一個個以前不敢碰、不敢啃的硬骨頭。
「只要找準了方向,就要大膽地摸著石頭過河,絕不能在等待觀望中錯失改革發展的時機。」郭文海說,下階段,我們將堅定不移、蹄疾步穩推進村級工業園改造,並同步向鎮級工業園升級改造拓展,到2021年建黨100周年之際,累積拆除整理9萬畝、提升改造4.5萬畝,實現應改盡改,讓村級工業園徹底退出順德歷史舞臺,進一步探索創造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經驗。
來源:新華社 記者劉大江 劉宏宇 毛鑫
編輯:王達
校對:陳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