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四合院「重生」記

2020-12-14 新華網山東頻道

  8月8日,市中區公立街13號歷史建築迎來「新生」。新時報記者郭堯 攝

  提起濟南老城,很多人都會想到胡同裡那些青磚灰瓦的四合院。市中區公立街就有一處四合院,建於清朝晚期,已有上百年歷史,是濟南市為數不多保存最完整的老濟南四合院,已被列為濟南市第二批歷史建築名單。7年前,這座四合院曾一度破敗不堪,被劃入「危房」之列。所幸,之後它迎來了一位愛惜古建築的新主人王偉,在前後耗資300萬元、經過3次大規模修繕後,8月8日,公立街13號歷史建築慶典儀式舉行,正式宣告這座百年四合院煥發「新生」。這一場「拯救四合院」的行動,也給其他老建築修繕提供了新的借鑑思路。

  156萬元購置四合院修繕耗資300萬元

  在經七緯五路口西側,有一條狹長不起眼的小巷,穿過車水馬龍的大道,拐進這條南北向的街巷中,漸漸遠離喧囂,時間仿佛都慢了下來。這條藏匿於鬧市中的小巷名為公立街,王偉購置的那處四合院就位於巷尾,門牌號為公立街13號。8日上午,王偉在院子門口舉辦了一個小型慶典儀式,聘請團隊敲鑼舞獅,一派熱鬧景象,慶祝自家四合院修繕工作正式完成。「前前後後修了3次,花費了300多萬元,如今來看,一切都是值得的。」看著眼前的這座古建築,聆聽著周圍人的驚嘆與讚美,王偉心中一股滿足感油然而生。

  四合院院落內景新時報記者郭堯攝

  這是一處怎樣的四合院,讓王偉如此情有獨鍾?從外觀來看,這是濟南為數不多保存相當完整、傳統方正的四合院。四合院整體坐西朝東,一進院落,由門樓、正房、南廂房、北廂房、倒座房5幢建築組成,正房五開間,北側和南側廂房三開間,倒座四開間,總面積200餘平方米。建築採用磚木結構,立面三段式劃分:下鹼石砌,牆身青磚砌築,硬山式屋頂。高高的門樓,大青石搭建起的門檻,門額上掛有「舜信園」三字門匾,門口左右兩旁各有一尊石獅。推朱漆木門而入,寬敞的院子裡長滿綠色植物,還有兩株約百年的丁香樹,3個鳥籠掛在樹枝上,畫眉、相思鳥、鷯哥嘰嘰喳喳地歡叫著,給院子帶來許多樂趣。儘管已有百年歷史,但院落形態基本保留著百年前的原樣,整體典雅大氣,細節之處彰顯精緻。

  「當初跟這個院子結緣,還多虧了咱們時報呢。」王偉笑著回憶說,作為土生土長的濟南人,他一直是時報的忠實讀者,也對濟南的老建築很感興趣。2012年底,他在翻看《濟南時報》時,無意間看到一則出售四合院的廣告。院子主人是一名浙江商人,之前在濟南打拼創業時,從一位德州商人那裡購得此院,後因為返回老家導致院子閒置多年。「我當時就買了車票,揣著現金去了趟浙江,用誠意打動了院子主人,最終以156萬元價格買來此院。」

  重新喚醒四合院改造和保護要「平衡」

  156萬元購得一處200平方米四合院,還位於繁華的市中心,王偉看似撿了個「大便宜」,實際上卻沒少花費心思。「當時院子年久失修,修繕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成本。」王偉回憶說,當時整個院子破敗不堪,房頂漏水、牆皮剝落,連影壁牆也歪了,後來被房管部門劃入「危房」之列。為了修繕好這座古建築,從2014年到2020年間,王偉委託多家專業團隊重新設計、拆舊、翻新,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在原有磚瓦、原木頂梁基礎上翻修,從基礎結構改造再到內部裝修,前後進行了3次大規模修繕,耗時近7年時間終於改造完工。「修繕用了10噸青石,3000塊磚,1300片灰瓦,都是我跑遍了濟南和周邊地區,一點點淘回來的。」王偉說,普通裝修根本花不了300多萬元,他之所以花費超出普通翻修數倍的價格,是想把四合院古貌完整保存下來,這些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計算的。

  一切努力也是值得的。2019年10月,濟南市公布了38處第二批歷史建築名單,公立街13號傳統民居榜上有名。如今,王偉將四合院當做辦公場所使用,他同時打算有序免費對外開放參觀,希望讓更多遊客和市民了解到這座歷史悠久的院子,這是他作為新主人的一種責任和使命。

  公立街13號傳統民居曾被列入濟南市歷史建築普查建築

  據調查,濟南現存的老四合院數量不少,除了那些被列入文保單位的院子外,還有很多屬於非文保單位,其中一些因產權複雜、人口眾多、閒置出租等,或者淪為大雜院,或者缺乏修繕而破敗。如何合理保護和開發四合院,也成為近年來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其中,不少建築學者認為,對待老建築有側重保護和側重利用兩方面,與其任其衰敗下去,不如在充分尊重建築原始設計意圖、原始風貌基礎上,引入社會力量出資修繕,未嘗不是一種好的嘗試,「如果這種模式能做好,能給其他老建築提供出路。」

相關焦點

  • 濟南四合院「重生記」
    濟南王府池子街道內藏有一處擁有上百年歷史的老宅院。 趙曉 攝於天偉稱,在翻修的過程中,他們堅持修舊如舊,儘可能地保留四合院的原有樣貌。一些陳舊的老房梁拆下來,重新用實木房梁替換。趙曉 攝在「隱泉別院」的店長郭夏楠看來,老濟南四合院既有北方建築粗獷大氣的特點,又具南方民居溫潤靈秀的特色。「相比北京四合院二進、三進等多進院布局,濟南四合院多為一進,小巧精緻,更有家的感覺。」
  • 花156萬元買房子,光3次修繕就花了300萬元 百年四合院「重生」記
    新時報記者 郭堯 攝提起濟南老城,很多人都會想到胡同裡那些青磚灰瓦的四合院。市中區公立街就有一處四合院,建於清朝晚期,已有上百年歷史,是濟南市為數不多保存最完整的老濟南四合院,已被列為濟南市第二批歷史建築名單。7年前,這座四合院曾一度破敗不堪,被劃入「危房」之列。
  • 瓦片淺灰 鱗次櫛比 百年四合院拆違重生
    四合院狹窄的縫隙中擠出一棵老槐樹,麻雀圍著叫成一團。從高處俯視西城區小茶葉胡同,唯獨12號院格外不同:瓦片淺灰,鱗次櫛比,每條屋脊線都歸整有序,透著京味建築的氣派。 一年多前這裡還是另一番景象:院裡擠滿了違建,破磚爛瓦,髒水橫流。
  • 濟南四合院「重生記」:融「古韻新風」 續城市文脈
    &nbsp&nbsp&nbsp&nbsp走進濟南寬窄不一的老胡同,一座座布局別致的四合院散落分布。圖為被改造成現代民宿的濟南四合院。&nbsp&nbsp&nbsp&nbsp濟南王府池子街道內藏有一處擁有上百年歷史的老宅院。趙曉 攝&nbsp&nbsp&nbsp&nbsp於天偉稱,在翻修的過程中,他們堅持修舊如舊,儘可能地保留四合院的原有樣貌。一些陳舊的老房梁拆下來,重新用實木房梁替換。
  • 山東老宅保衛戰:濟南百年金家大院修葺一新整裝重生
    去年12月份,金家大院修繕完畢,已經破敗的老宅重新「站」了起來,百年金家大院重生,再現貴族氣質。(齊魯網記者 李淼 攝)成片的工地中央,坐落著一座二層樓式四合院——金家大院,與旁邊拔地而起的現代建築顯得格格不入。
  • 席剛遊記——四合院記
    「劉大」是我們幾個私下對項目經理書海總的尊稱,陝西人,傳統北方的四合院情節比較重。而我們這次盧恩項目選址離城區卻又較遠,距25公裡外的一所學校旁邊,相對人煙稀少,考慮到安全起見,另也參學福建土樓之建築風格,共議後,最終確定項目的第一座建築物(後期改建贊方員工宿舍)就建一座小四合院,前期作為我們辦公、生活用,封閉性好,便於管理。
  • 西城這處百年四合院成了重度危房
    家住西城區椿樹街道萬源夾道9號的閆以詠有件糟心事,好多年解決不了:祖傳的私宅四合院,因為無力維修,只能眼睜睜看著牆倒屋塌。可四合院臨街的外牆,這些年又刷塗料又貼磚又貼石材。院子內外,反差極大。同是一條胡同,為什麼面子裡子會有如此大的反差?風貌協調保護究竟難在了哪兒?百年四合院成「重度危房」萬源夾道9號是一處完整的一進四合院,至少有上百年歷史。
  • 小小四合院裡的「家」與「國」
    中篇小說《海棠花開》(《小說月報》2020年第11期)聚焦北京一座四合院,抒寫一個普通人家三代人百年裡的悲歡離合,著力表現的是恆常的人情,亦折射出社會的變遷。趙老太爺是知名大學的歷史學教授,民國初年靠著自己的勤奮、用多年積蓄置下了這座小四合院,可謂「春風得意、安居樂業」。唯一讓教授夫婦煩心的是,雙胞胎兒子大趙和小趙自小不睦,且雙雙「生性頑劣,無心向學」。
  • 走進濟南百年泉水人家 小四合院走出5位北大畢業生
    原標題:走進濟南百年泉水人家 小小四合院走出5位北大畢業生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日訊 走進濟南,感受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泉城美景,聽著泉河協奏的旋律,嗅著楊柳依依的秋風,走進古香古色的徽派建築老宅,曲水亭街畔的泉水人家院內花香襲人,品一杯泉水茶香……每一處人間仙境都有人間故事。
  • 四本經典好看的古言重生文,《嫡女重生記》和《良陳美錦》上榜!
    現在的小說雖多,但反而越來越找不到對自己口味的小說了,雖然現在看書快了,但是看一部小說需要的時間卻更長了,因為現在的小說真的是越寫越長從一開始的幾十萬字,到現在的普遍幾百萬字,再到部分已經超過了千萬字,《嫡女重生記》和《良陳美錦》相信喜歡看古言重生文的書友都應該知道這兩本書,因為這兩本書一直都是在排行榜裡名列前茅的,堪稱經典神作,作者的文學功底都很高,質量也都非常不錯,評分口碑雙料王,沒看過的小夥伴可要抓緊時間看看喲
  • 新品上線|四合院新款模型獻禮新年,用微縮世界「復刻」古城記憶
    這組我們耗時2年,歷經無數次的手工拼接、打磨、上色等大大小小的工序打造而成的四合院微縮世界,只為將我們對一座城市的堅守與熱愛貫穿在橫跨百年的歷史變遷中,感恩這片養育中華兒女百年的沃土,盡綿薄之力為北京及中國古建歷史做更多事情。
  • 「老祖重生記26」辛苦養的白菜被豬拱了,叔父內心很絕望
    三百年前,魏無羨為救溫情一脈公然叛逃,與百家為敵,丟盡了雲夢江氏的臉,還害得江家幾乎滿門慘死。雲夢江氏、蘭陵金氏、清河聶氏、姑蘇藍氏四大家族在不夜天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的圍剿戰。夷陵老祖魏無羨利用陰虎符和鬼笛陳情兩大邪物,還煉製了無數傀儡,不夜天一戰,一晚上五千多個成名修士全軍覆沒,整個不夜天城屍橫遍野,慘不忍睹。
  • 北京歷史文化:胡同與四合院
    真正了解胡同,還應走近胡同中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它是胡同中主要建築。北京四合院天下聞名。舊時的北京,除紫禁城、皇家苑囿、寺觀廟壇及王府衙署外,大量的建築,便是那數不清的百姓住宅。 所謂四合,「四」指東、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圍在一起,形成一個「口」字形。
  • 新疆南部「駱駝村」重生記
    新疆南部「駱駝村」重生記 2020-04-16 11:11: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黃鈺涵 責任編輯:黃鈺涵
  • 古言佳作《清悠路》《田園閨事》《貴女重生記》《嫻醫》精彩絕倫
    今天小編要推薦給大家的是古言佳作《清悠路》《田園閨事》《貴女重生記》《嫻醫》精彩絕倫1,書名:《清悠路》 作者:醉夜吟.QD小短評:女主是我見過最懶最暖金手指最奇葩的另類穿越女!2,書名: 《田園閨事》 作者:莞爾wr小短評: 青梅竹馬,重生男和穿越女的愛情故事!這是一篇趕潮流的穿越文。女主擺脫一堆極品家人,改變前世原身的悲慘命運,發財致富(現代人穿越帶的點石化金的各種點子),迎娶高富帥(那是酷酷的攝政王啊),走上人生巔峰(自己兒子當了皇帝)。文筆流暢。極品多。但是虐極品時超爽。劇情很贊。起點收藏4萬,強烈推薦!
  • 【四合院】二環內盡享兩全其美之院落
    感興趣的朋友可關注「順益興四合院」,每日更新四合院信息、新鮮資訊,北京政策等……記得關注! 南池子舊稱東苑,也稱南宮,地處北京的中心城區,位於紫禁城之東,這條街道歷史悠久,早在15世紀初,明成祖朱棣營建北京紫禁城時就已有規劃,歷經明、清兩代,至2020年已有近600年的歷史,是名符其名的「百年長街」。
  • 他在北京四合院裡建了座幼兒園,能「上房揭瓦」
    對於從小在北京四合院裡長大的孩子,從屋簷上遠眺過去,那裡才是真正的北平,是童年裡另一個異世界。前不久,我們親自參觀了這個已落成的幼兒園,發現百年四合院不僅活過來,現代感的屋子也巧妙融合進去,新舊交替間,讓孩子延續了幾代人的記憶。
  • 完本古言推薦:《帝師夫婦日常》《天字嫡一號》《貴女重生記》
    今日份古言書單:01畫江《帝師夫婦日常》02青銅穗《天字嫡一號》03飯糰桃子控《貴女重生記》01《帝師夫婦日常》by——畫江概況02《天字嫡一號》by——青銅穗概況作者:青銅穗作品類型:古代言情——穿越重生全文字數:95萬作品狀態:已完結
  • 點頭肖厝裡四合院的古往今來.
    在橫街、中街之間原有數個富餘人家的四合院,距今都已兩百年多歷史,如陳家的廣順裡、遊家的遊厝裡、蕭家的肖厝裡等,據可考資料查詢,這些家族皆是福鼎有名的茶商。滄海桑田,目前保留的已然不多。而前門抵中街、後門通橫街的肖厝裡四合院,仍默默矗立著,見證著點頭茶鄉的變化。
  • 「老祖重生記30」關鍵時刻掉鏈子,羨無比自責。藍湛,對不起!
    幾百年後,白無衣甦醒,得知青姬的事情後,讓青榮放青姬一條生路。青姬這才從鬼族逃到人間,為恢復功力更是在人間作惡不斷,剛出來沒多久就被「逢亂必出」的含光君逮住,並關押於冥室。此曲對她雖有用,可激怒青姬卻不是最佳的選擇,他聽白無衣說過,現在的青姬雖功力被廢去了大半,可暴走下的青姬,戰鬥力可抵一千鬼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