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冠病毒後腫瘤消失?!快來了解下腫瘤領域的「借毒殺癌」理念

2021-01-19 騰訊網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就在前幾天,英國醫生發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上的一篇文章指出,一位惡性淋巴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腫瘤居然幾乎消失了!這位患者是一名61歲的男性,患有嚴重腎病、需要長期做透析治療維持生命;前不久他又因為淋巴結腫大和體重減輕住院接受治療,發現同時患有晚期霍奇金淋巴瘤,PET/CT檢測顯示他的身體各處都有活躍的癌細胞(下圖左邊的圖像中的黑色區域就代表被腫瘤細胞侵佔)。

感染新冠病毒前後腫瘤病灶變化

(圖片來源於參考資料1)

雪上加霜的是,確診不久他又因為呼吸困難再次住院,這次他被診斷出患上了新冠肺炎。在醫院住院11天後,他的症狀得到緩解,出院在家中休養。這期間他沒有用過任何免疫化療和皮質類固醇治療。

神奇的是,四個月之後,PET/CT複查發現他體內的腫瘤大部分都消失了(見上圖右邊的圖像,黑色區域消失),與腫瘤相關的生物標誌物水平也下降了90%以上。究竟是何原因?目前研究人員對這種現象並沒有明確的結論,比較主流的猜想是,新冠病毒感染意外激活了患者體內的抗腫瘤免疫反應,不僅幹掉了病毒,還順便消滅了癌細胞。

其實,這種現象並非孤例,歷史上也出現過其它癌症患者在感染病毒後腫瘤消失的例子。因此,研究者們也根據這個現象開發了一種治療腫瘤的新療法——溶瘤病毒。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借毒殺癌"的免疫療法

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 OV)是一類能選擇性感染和殺傷腫瘤細胞的病毒,具有特異性複製能力,並能激發機體產生抗腫瘤免疫反應。溶瘤病毒治療是指在被感染的癌細胞內,利用病毒自我複製來破壞宿主細胞,利用病毒原有的直接殺傷細胞的功效達到治療的目的。

病毒通過劫持腫瘤細胞的蛋白合成工廠,阻止細胞生產宿主產物,促進細胞生產病毒產物,這也可能是病毒毒性的本質; 而被感染的宿主細胞會裂解,釋放出許多具有感染其他細胞能力的子病毒,從而對最初的感染具有放大和傳播作用。但是溶瘤病毒不會在正常細胞內複製,因此正常細胞不會被傷害。

溶瘤病毒特異性殺死腫瘤細胞(圖片來源:wikipedia)

世界上最早出現溶瘤病毒的報導,是由於當時發現一名子宮頸癌患者在感染狂犬病病毒後,腫瘤隨之消退。近年來,科學家們針對溶瘤病毒的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作為一種新興抗腫瘤治療藥物,溶瘤病毒具有對腫瘤細胞殺傷效率高,靶向性好,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和成本低廉等優勢。由於溶瘤病毒在感染殺死癌細胞的同時還能夠促進激活患者體內抗腫瘤特異性免疫反應,因此溶瘤病毒療法已被歸類為腫瘤免疫療法的重要分支。

在溶瘤病毒療法中,溶瘤病毒發揮著核心作用。至今用於溶瘤治療的病毒高達數十種,包括Ⅰ型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HSV-1)、腺病毒、呼腸孤病毒、新城疫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麻疹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腮腺炎病毒、牛痘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VSV) 和流感病毒等。

不同病毒進入癌症細胞的方式(圖片來源於參考資料2)

溶瘤病毒療法的現狀

公開資料顯示,全球已有至少三款溶瘤病毒療法獲批上市,分別為拉脫維亞Latima公司研發的Rigvir、上海三維生物公司的安柯瑞、安進(Amgen)公司的Imlygic。

其中,Imlygic是一種經過基因修飾的1型單純皰疹病毒,它可以在腫瘤細胞內複製並表達免疫激活蛋白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2015年10,Imlygic在美國獲批用於局部治療術後復發的晚期黑色素瘤,成為了首 款獲得FDA批准上市的溶瘤病毒療法。

安柯瑞是目前唯一在中國市場上市的溶瘤病毒藥物,主要適應證為不可手術治療的肝癌、癌症終末期腹水與胸腔積液,但由於瘤內注射給藥方式的限制,市場規模較小。

Rigvir是由拉脫維亞Latima公司研發的一種遺傳修飾的ECHO-7腸道病毒,於2004年在拉脫維亞獲批用於治療黑色素瘤。目前該藥已在波蘭和亞美尼亞等多個國家獲批。過去十幾年的臨床案例證明,Rigvir溶瘤病毒安全、有效,能提高黑色素瘤患者4-6倍的生存率,並對胃腸道腫瘤、胰腺癌、膽管癌和惡性肉瘤等多種實體腫瘤有明顯療效。

2019年11月第二屆進博會期間,貴州生諾醫藥與Latima公司籤訂了合作開發協議,獲得了Rigvir在大中華地區的獨家權益。

放眼國際,溶瘤病毒療法受到了全球性醫藥企業的追捧。根據公開資料,百時美施貴寶(BMS)、強生(Johnson & Johnson)、默沙東(MSD)、艾伯維(AbbVie)、武田(Takeda)等均已通過收購或合作的方式,參與溶瘤病毒療法的開發。

目前在研的溶瘤病毒 藥物(圖片來源:OvirusTdb)

由上圖可以看出,在全球布局上,腺病毒的研發依舊處於統治地位,單純孢疹病毒和牛孢疹病毒也勢頭正猛,其他種類的病毒也正在布局。

中國企業加入研發大軍

很多中國公司也加入溶瘤病毒療法的研發,包括三維生物、天達康基因、達博生物、康弘生物、亦諾微醫藥、濱會生物、中生復諾健生物、樂普生物等等。三維生物除了前述已經獲批上市的溶瘤病毒療法安柯瑞外,還在此基礎上開發了H102(腫瘤靶向性重組腺病毒注射液)和H103(溶瘤性重組腺病毒注射液)。

溶瘤病毒的臨床應用

溶瘤病毒單一的治療手段療效有限,將溶瘤病毒與其他治療手段聯合應用於腫瘤治療是非常有必要的。

溶瘤病毒聯合靶向藥物

目前被報導的協同增強溶瘤病毒治療的靶向藥物主要有三類:表觀遺傳學藥物、靶向 PI3K/Akt/m TOR信號通路的抑制劑和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其中Akt 抑制劑 Tricibine能夠協同溶瘤病毒MG18L 誘導膠質瘤細胞發生凋亡,兩者聯合治療小鼠神經膠質瘤的療效明顯優於單藥治療。雷帕黴素是 mTOR 信號通路的抑制劑,可協同腺病毒和HSV-1 殺傷不易感的腫瘤細胞。

溶瘤病毒聯合化療藥物

溶瘤病毒治療與化療聯合應用,能增強腫瘤細胞抗原性或對免疫細胞的易感性、抑制具有負調控的 Treg 細胞和髓樣來源的抑制細胞( MDSC)。

據報導,環磷醯胺能通過明顯抑制機體先天性免疫應答和中和抗體產生來增強 HSV-1 型溶瘤病毒在腫瘤中的複製和擴散,繼而擴大溶瘤病毒的複製殺傷效果。吉西他濱能夠協同增強包括腺病毒、呼腸孤病毒和牛痘病毒在內的多種溶瘤病毒的抗腫瘤活性。

溶瘤病毒聯合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完全依賴於腫瘤患者瘤內浸潤性T 淋巴細胞的數量。而溶瘤病毒對腫瘤細胞的感染能夠誘導大量的免疫細胞浸潤腫瘤,二者聯合具有很好的互補性。

美國安進公司T-VEC 溶瘤病毒和施貴寶公司的CTLA-4 抗體聯合治療晚期惡性黑色素瘤患者的Ⅰ期臨床試驗結果表明,聯合治療能大大提高腫瘤治療客觀應答率( 聯合治療 58% vs 單藥治療26.4%)。

此外,溶瘤病毒還可以與其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如PD-1、TIM-3 (T細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 聯用,進一步擴大單藥治療的效果。

溶瘤病毒種類多、調控手段多樣,可以作為載體表達不同功能的外源基因,在腫瘤治療領域能更好的發揮作用。同時,溶瘤病毒聯合療法在腫瘤治療方面有更好的治療效果。溶瘤病毒,如他山之石,未來的腫瘤治療領域臨床應用前景可觀。

參考資料:

1.Challenor and Tucker (2021). SARS‐CoV‐2‐induced remission of Hodgkin lymphoma. BJ Haem, https://doi.org/10.1111/bjh.17116.;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rd4663;

4.潘海嬌等,溶瘤病毒與腫瘤治療,生命科學,2016.

相關焦點

  • 英國一癌症晚期男子感染新冠後腫瘤緩解,這意味著什麼?
    在沒有接受淋巴瘤治療的情況下,該患者身上的淋巴結腫瘤在結束新冠治療四個月後,再次經PET-CT檢測發現,他體內的腫瘤大部分都消失了,與腫瘤相關的生物標誌物水平下降90%以上。結束新冠治療四個月前(左),結束新冠治療四個月後(後)該文章推論,可能是由於新冠病毒的感染,患者體內產生了抗腫瘤免疫反應。
  • 轉告家人:新發現!新冠病毒感染「導火線」被發現
    饇苠萔犕詔昺艂疹骩洬擶攷蹧枝麕苟俒柩彍籔窀痍慣蕁搪呌慕剴羯匹皾蒙嗕助翟絎絡韓箇敝彲驦蟬噌硨葨綶曼蠯釠ACE2是人類血管緊張素轉換酶同源物,是一種鋅金屬蛋白酶,屬於1型跨膜蛋白,在病毒感染過程中,ACE2是新冠病毒的膜上結合受體
  • 抗癌領域「最強大腦」集結,賦能湖南省腫瘤醫院國家癌症區域醫療...
    本次大會是2020年我國腫瘤學領域規模最大、規格最高、覆蓋學科最全、影響力最廣的學術會議,20餘位院士、2000餘位頂尖腫瘤學專家學者和來自全國各地的腫瘤學領域精英集結,陣容堪稱我國抗癌領域的"最強大腦"。
  • 求解腫瘤患者就醫難
    就腫瘤患者就醫相關問題,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未接受記者採訪。專科醫院多措並舉北大腫瘤醫院院長季加孚曾公開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北大腫瘤醫院不斷完善醫療服務工作。對於已進入治療序列的患者,積極與患者溝通並協調安排,保證治療的連續性和規範性。
  • 新冠疫苗來了,腫瘤患者能打嗎?專家回應
    央廣網武漢1月8日消息(記者黃炎秋 通訊員羅俊華 薛暢)2020年12月31日,國產新冠疫苗獲批上市,為防疫工作注入了信心。目前,國產新冠疫苗有效率和安全性如何?腫瘤病患者能否接種?為此,記者專門採訪了湖北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吳輝菁,就相關問題給予了回復。
  • 歐洲學術期刊《腫瘤學年鑑》:個高的男性可能易患癌
    不同癌種風險與身高的關係與女性相比,男性患癌風險高出39%。這部分風險主要是由於幾個特定的癌種,它們的風險也不同程度地與身高有關:身高可以解釋87%的胃腸道腫瘤、45%的黑色素瘤、25%的腎癌、84%的腦癌和24%的血液腫瘤。此外,健康的高個男性比健康的矮個男性患特定癌症的風險更高。身高是如何與患癌風險產生關係的?
  • 腫瘤標誌物高了未必就是癌
    因為腫瘤標誌物增高除與惡性腫瘤的發生有關外,對於受檢者來說,各種部位,如胃、腸道、肝膽、泌尿生殖系統、肺部等處的炎症、感染,腸道息肉、炎性增生,皮膚疾病如銀屑病,膽汁淤積,肝腎功能不良等,均可導致一些腫瘤標誌物的低度增高,即「假陽性」表現。
  • 腫瘤標記物升高就是生病麼?快來了解一下標記物家族
    婦科有一些比較常見的腫瘤標誌物,如癌抗原125、人附睪蛋白4、糖鏈抗原19-9、甲胎蛋白、癌胚抗原、鱗狀細胞癌抗原。 ,其準確率高達80%,所以可以比較廣泛的應用於盆腔腫物的檢測,癌抗原125對於治療效果的監測也很敏感,如果其水平在治療後明顯下降,治療3個月其水平降至正常,說明治療有效,如果其水平不降反升,說明腫瘤復發的機率比較大。
  • 加拿大美女感染新冠,在醫院查出個超大的惡性腫瘤!
    在新冠疫情惡化之際,誰都怕染上這個致命病毒,但也有人卻因為感染之後,檢查過程中非常意外地從肺部查出更要命的癌性腫瘤,隨後由醫生開刀除去「隱患」,當事人萬分感慨,說不染病不會知道
  • 不論男女,身上發現這種「疙瘩」大概率是腫瘤,快摸摸你有沒有
    所以腫瘤的防治,先從認識腫瘤,理清基本概念開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全面了解下腫瘤與癌症。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人體就像一條公路,正常情況下車輛暢通無阻,但公路的質量(遺傳因素),雨雪天氣(外在因素,比如紫外線過度輻射、日益惡化的空氣等),以及駕駛員的因素(細胞疾病,如病毒感染、慢性炎症等)都可能會引起交通事故,這時候如果交警(人體的免疫系統)沒有及時發現並處理的話,就會釀成更大的交通事故,輕則影響交通,造成單車道封閉(腫瘤),重則造成全車道封閉(癌症)
  • 中西醫腫瘤專家齊聚「雲端」 共話腫瘤醫學新發展
    他希望本次大會的召開,能為中醫藥防癌抗癌事業的發展貢獻更多的新觀點、新方法,更好地提升全球中醫藥防癌抗癌的學術水平。世界中聯腫瘤外治法專委會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中醫腫瘤學的發展,並取得了豐碩成果。大會現場還舉行了中醫腫瘤外治領域最新學術力作、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十三五」創新教材《中醫腫瘤外治學》的新書發布儀式。
  • 西安腫瘤專家,西安腫瘤專家排名
    西安腫瘤專家,西安腫瘤專家排名 時間:2020-12-02 15:50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那麼西安腫瘤專家,排名怎麼樣呢,西安腫瘤專家,哪位出名的,我們來了解一下。腫瘤分為良性和惡性兩類,所有惡性腫瘤均稱為癌症。
  • 武漢協和腫瘤中心最後一批新冠肺炎病人出院 將恢復腫瘤病人收治
    3月15日,隨著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院區(以下簡稱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最後一批新冠肺炎病人出院,醫院所有新冠肺炎隔離病區正式關閉。這標誌著腫瘤中心圓滿完成了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任務,完成定點醫院的歷史使命。完成前一階段新冠肺炎患者收治的任務後,腫瘤中心將有序恢復正常醫療秩序,滿足腫瘤病人就醫需求。
  • 關注| 知名女歌手癌症晚期,300天後腫瘤消失!她經歷了什麼?
    嘴巴漸漸張不開,最後只能留一條小縫,慢慢演變成吞咽困難,只能喝下粥、牛奶之類的流食。     人在加拿大的她看了不下10個醫生,拍過2次核磁,所有醫生給出的結果都是:精神壓力大導致的顳下頜關節紊亂,說白了就是肌肉、神經的問題。    接受了一段時間治療後沒有效果,反而病情更加嚴重,她才意識到或許努力錯了方向。
  • 最容易被人忽視的12個腫瘤徵兆
    癌前病變並不是癌,是可以向正常組織轉變的。有些慢性疾病史也很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  請您著重關注:黏膜白斑、乳腺囊性增生、宮頸上皮內瘤變、卵巢囊腫、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潰瘍、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潰瘍性結腸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慢性營養不良性皮炎、慢性便秘、慢性膽道疾病、肝炎病毒 (HBV、HCV)感染史、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史、幽門螺桿菌(HP)感染史、人類皰疹病毒(EB) 感染史、愛滋病病毒(HIV) 感染史。
  • 新冠疫苗預計年內Ⅲ期臨床試驗 多種腫瘤疫苗正加速研發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獲悉,成都高新區、上海醫藥和成都威斯克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下稱威斯克)的此次合作,總投資額超51億元,三方將依託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新冠疫苗、腫瘤疫苗等眾多疫苗品種研發轉化,攜手打造全鏈條疫苗產業,推動建設「天府疫苗谷」。
  • 中山腫瘤醫院,哪家好排名
    腫瘤是人體在各種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種新生物,局部組織的某些細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對其生長的正常調節,從而導致其克隆異常增殖。學術界通常將腫瘤分為兩類:良性和惡性。其實,中山的腫瘤醫院都是差不多的,但是中山的腫瘤醫院沒廣州的醫院技術水平高,個人還是建議你去出名的技術水平高的醫院去看一下比較好。
  • 把鼻塞當鼻炎治了一年才發現是癌!這類腫瘤偏愛福建人
    但南平30多歲的陳先生沒想到,治了一年多的「鼻炎」後,他才發現自己得了癌……治了一年「慢性鼻炎」,竟查出是鼻咽癌1年前,南平30多歲的陳先生出現單側鼻塞的症狀,剛開始陳先生以為是感冒,沒太在意。可這個「感冒」有點不一樣,一個多月了還遲遲未愈。
  • 腫瘤標誌物升高未必就是癌!10種常見腫瘤標誌物,幫你一一分析
    看著那刺眼的「癌」字,小青很擔心自己是得了癌症,於是去諮詢醫生。 醫生解釋說,癌胚抗原屬於腫瘤標誌物類的檢查項目,呈陽性不代表一定患癌,建議小青做其他相關影像學檢查後再看結果。 小青很疑惑:腫瘤標誌物是什麼?難道沒腫瘤也會查出陽性嗎?
  • 腫瘤標誌物檢查靠譜嗎?醫生的一番話,讓你初步了解
    2021-01-01 22:45:02 來源: 感染科龍醫生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