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賣谷得青錢,自出街頭買彘肩。草火燎來香滿屋,未容下箸已流涎。」
夜讀陸遊詩選,看到這首《醉中信筆作四絕句》,忽把饞蟲勾出,然蒼穹數星,萬象隱匿,蝸居小城,雖能在風清月朗裡讀書,卻無法覓到非常人味的妙品,唯有飢腸轆轆,笑嘆無果腹之物。
彘肩,豬肘也。
彘肩一說,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到了宋朝,豬肘仍稱彘肩,放翁對此尤物情有獨鍾,知肉味美,樂此不疲,「大嚼猶能盡彘肩」。當然了,熟食比生啖舒服的多,鬥酒彘肩,樊噲的豪氣,不過是鴻門宴間的無奈。我是吃不了生肘子,也沒有放翁草火燎來的雅興,天生的惰懶,讓我更習慣四處覓吃,在我看來,臨汝鎮的醬香肘子,不失為一道人間美味。
臨汝鎮是千年古鎮,李白的《離彭婆值雨投臨汝驛回寄張九屯田司錄》,讓世人記住了這個「南臨汝水兼郡名而為邑之稱」的地方,因其居東漢設置的「洛陽八關 」之一廣成關不遠,自古就是宛襄、荊楚地區進入京洛的重要通道。
商賈的雲集,形成了臨汝鎮多元的文化,尤其是飲食,集中了豫菜「五味調和、置味適中」的精髓,享譽中原。民國時,臨汝鎮的「馮記醬肘」,曾得到國民黨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湯恩伯的誇獎。
1943年,湯恩伯部隊駐紮汝州,一日赴洛陽開會間隙,在臨汝鎮約見了伊陽和臨汝、伊川三縣的縣長,商討人力、軍餉、物資調配。當時的臨汝縣長左宗濂在第五區保安司令平文正開設的祥雲店,設宴招待了湯恩伯。席間上了一道醬肘,鹹淡松爛,肥瘦相間,用剛出爐的熱火燒一夾,肥的部分見熱溶化,咬一口順嘴流油,讓湯恩伯大呼過癮,臨走還囑咐部屬帶走一點,說可與北京的「天福號」醬肘子媲美。
其實臨汝鎮的「馮記醬肘」與北京的「天福號」醬肘子還是有區別的。單從顏色來看,「天福號」的醬肘子是醬紫色,而「馮記醬肘」則是琥珀色,至於配料包括製作,都有本質的不同。當然了,一地有一地的口味,味蕾在食客的舌尖,只有讓他們品頭論足。
「馮記醬肘」創始人馮杞園是臨汝鎮西街人,早年在洛陽飯館子後廚當夥計,跟大師傅學了醬制的手藝,鹹豐四年正式開店,專賣醬肉。最早馮杞園不以醬肘為主,後來吃的人多了,醬肘成了主打的牌子,他就索性請了個秀才題了牌匾,店名就叫「馮記醬肘」,而像醬豬頭肉、醬豬肚、醬豬肝之類的熟食,則成了陪襯。
醬和滷的烹調方法有許多相似之處,很多人將兩者並稱為「醬滷」。其實不然,醬制所用的醬汁,過去必用豆醬、面醬等調製,一般為現制現用,不留陳汁。「馮記醬肘」呈琥珀色是用醬的問題,他們選用豆醬和面醬是洛陽南關貼廓巷莊家的甜醬,莊家從清代中期自河北高陽搬至洛陽後,靠醬菜發家,道光年間已是洛陽南關的富豪,他們家的醬色澤黃紅,含有蔗糖的甜味和香油的香味,是豫西地區的知名品牌,用莊家的醬做出的醬肉,內外遍呈琥珀色,給人一種心理上的享受。
「馮記醬肘」選料嚴格,多用生長一年左右的豫西黑豬前腿,一個肘子有五六斤。肘子買回後洗淨浸泡,反覆換五六遍水,血水出盡後,再重新檢查是否有絨毛,草火燎淨之後浸泡備用,肘子在入鍋醬制前,先丟入大鍋淤出浮沫,然後轉入配有八角、花椒、茴香、桂皮等十幾味香料的老湯煮,煮製一個半時辰後,撈出上色,抹上豆醬和面醬調配醬汁,再轉入另一口摻有老湯的鍋中小火煮製,兩個時辰後大火收汁,肘子通過醬汁在鍋中的自然收稠後,表皮透著琥珀色,典雅古樸,滋味醇厚,香鬱撲鼻。醬肘在店裡賣時,放在鍋裡小火保溫,食客吃時始終保持著溫度,這樣的醬肘,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加饃時再兌點醬湯,味道酥嫩,往往挑逗的食客欲罷不能。
「馮記醬肘」經營到民國後兄弟分家,老二馮青山搬到了汝陽蔡店,老三馮佔山搬到了當時的自由縣現在的白沙鎮,老大馮雲山一直在臨汝鎮經營著老店。民國的時候,豫西土匪猖獗,臨汝鎮又是他們經常出沒的地方,不過豫西土匪有個特點,就是不打「窩邊草」的主意,所以馮家的生意一直很好,馮佔山和當時的第五區保安司令平文正是姑表遠親,平文正沒有發跡之前趕腳兒賣煤,經常得到馮佔山的接濟,倆人是挺要好的朋友,後來平文正在臨汝鎮置辦商鋪,祥雲店就挨著馮佔山的老店。平文正家裡供著個通山窯劇團,劇團扎在普照寺,1945年農曆十月初十普照寺廟會,平文正邀請洛陽豫劇名旦馬金鳳當班的豫劇團為廟會助興,散戲當天晚上平文正打發手下買了二十幾個「馮記醬肘」,通山窯紗帽紅臉範小五和紅臉趙長法倆人打賭比吃醬肘夾饃,結果範小五一口氣十個醬肘夾饃,撐得半夜睡不著覺,第二天登臺還肚子挺著,不敢彎腰。
建國以後,臨汝鎮的肘子還非常出名。我每次出差,途經臨汝鎮,還經常買上一個醬肘夾饃大快朵頤。只可惜的是,現在的醬肘沒有過去做的那麼精細,大多不用醬了,改用糖色和醬油,傳統工藝的流逝,總會給人帶來莫名的惆悵,青燈有味,那些記憶的回落,更像黑白的舊電影,什麼時候想起,都有剎那間的難忘……
▶ @所有人 關係子孫後代,市委書記對這事兒再部署、再安排!
▶ 登山步道、山頂廣場……汝州龍山森林公園要大變樣!
▶ 今天,說說汝州物交會的「是與非」,你看對不對!
▶ 中央電視臺兩個節目來汝州錄製!在碩平花海和汝瓷小鎮……
▶ 汝州紅葉節24日開幕!大峪,又到一年最美時!
▶ 穿越時光,再次見到你!今天,汝州一高70周年校慶隆重舉行!
▶ 細數創文給汝州帶來的「八大變化」,你都get到了嗎?
▶ 創文暗訪組記者走進我市13個居民小區,揭開「痛點」……
更多汝州城事兒
請長按下方三維碼關注
汝 州 城 事
本期編輯:劉培培
領導說了
下面一個
小編工資漲1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