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誦經有福 」太上洞玄靈寶五顯靈觀華光本行妙經及其使用手冊、功德

2021-02-07 清微金舖觀
爾時,元始天尊於赤明劫初,在大羅天上玉清聖境清微天中,九光元陽之殿,與太上玉晨道君、太上玄元老君、諸天上帝,坐九色龍鳳寶座,垂十絕靈旛羽蓋,玉童玉女散諸天香寶花,遍滿十方。是時九鳳齊唱,八鸞同鳴,天樂自響,靈鳳聚煙,獅子白鶴,嘯歌雕雕,天無氛穢,山嶽藏雲。元始天尊現神通妙力,垂九色祥光,天宮玄都莫不煥然,下燭十方無極世界,俱同一相,琉璃清瑩,洞徹無礙,表裹分明。十方無極飛天神王、至尊大神,一時同會。於時東方九炁青帝天君、侍真靈官無鞅數眾,浮空而至;南方三炁赤帝天君、侍真靈官無鞅數眾,浮空而至;西方七炁白帝天君、侍真靈官無鞅數眾,浮空而至;北方五炁黑帝天君、侍真靈官無鞅數眾,浮空而至;中央一炁黃帝天君、侍真靈官無鞅數眾,浮空而至。雲集法會,稽首恭敬,鹹聽元始天尊說無上玄元真一妙法。諸天神仙,步虛旋繞,三界侍軒,同聲贊詠。當此之時,喜慶難言,幽關重開,並受光明,苦爽幽魂,一時解脫。

  

時,會中有長生度世真人,萬福好生真人,慈悲普濟真人,越班整佩,執簡而出,稽首上白天尊言:天尊大慈,天尊大聖,肇開天地,運度陰陽,為萬靈師,為群生父。臣等宿緣流慶,得侍至真,忝居真列,今者得預大會,拱聽法音,宣演重玄,俱蒙開化,恩不可量。臣等伏睹下方世界,魔鬼流行,侵害生民,三災競起,五毒興行,水火刀兵,兇年饑饉,死亡至眾,甚可哀傷。未審以何因緣,遭罹此苦。恭惟天尊至仁善貸,開度群迷,大宏濟度之門,廣布慈悲之化。

  

天尊曰:汝當攝念存誠,吾當為汝演說善惡因緣。良久曰:原夫上元之時,人多淳樸,與天地同體,惟道是修,教化眾生,使歸正道,不為物觸,心廣體胖,無有損傷,克終壽命。中元之人,稟謙和美厚之人,施慈惠溫良之德,存恤孤寡,拯濟飢貧,後己先人,務行方便。下元之人,生處世間,造惡不悛,不修善行,道德久廢,仁義不行,不敬天地,不禮三光,不畏神明,不孝父母,不忠君主,不念師尊,信從邪見,不省本源,損物害人,欺心罔道,貪婪無厭,積惡招愆,恣縱六情,莫知已極。善惡童子、四直功曹、紏察使者,錄其罪目,日夜上奏天庭。由是三官鼓筆,五帝考書,削字青編,注名黑簿,遂使司命司錄、司功司殺,減算除年。或在世非橫連綿,運意乖錯,所謀不遂,轗軻競生,疫癘流行,致多夭喪。或命過之後,淪沒九幽地獄之中,無有善念,得脫幽關。凡此罪因,皆由心造。

  

諸真人聞是語已,不勝哀憫,再拜上白天尊言:臣等欲仗慈悲威光之力,分身下降人間,救度眾生,俾令男女處世安穩,去離邪橫,富貴長壽,災害不生,魔鬼潛消,道化日顯,君明臣良,國祚延永,幹戈屏息,天下太平,時和歲豐,萬民樂業。伏望至尊俯從志願。

  

天尊曰:汝今欲令利益末世眾生,方便啟問,發如是願,善哉善哉。且萬物吾生,萬靈無化,救度眾生,固當如是,然不勞汝真烈,汝當靜念在心,吾即為汝演說利益眾生救度之門。

  

天尊曰:三天境內有靈官大聖,華光五大天帥,發弘誓願,救度眾生,攝伏群魔,闡揚道化,威靈烜赫,功德巍巍,與道合真,度人無量,隨聲赴感,捍厄扶衰,無願不從,延生賜福。或現一身,或顯五相,或化為諸天天帝,或化為梵王帝身,或化為吉祥如來,或化為日露天主,或化為華光菩薩,或化為天丁力士,或化為妙行真人。以此種種神通,隨機攝化,救度眾生。

  

真人復問:此靈觀大聖,以何因緣位居天帥,現十方種種神通妙相。

  

天尊曰:此靈觀五大天帥,稟五星五炁之精,毓五方五靈之秀,化身三界,應現十方,掌三界禍福之權,持萬物生殺之柄。吉兇悔吝,悉屬陶鎔。若或有人一稱其名號,曰靈觀大聖華光廣化天君,當知神通立現,克副願心,如影隨形,似聲應響,昭然感格,莫可稱量。

  

真人復問曰:仰惟天尊好生之德,澤被三途,恩沾萬匯,廣福天人,作度人之津梁,啟歸真之徑路。伏願特垂勑旨,遣降人間,福國安民,宣揚玄化。

  

天尊於是以金簡玉符,遣金童玉女,勑召靈觀五大天帥。倏忽之間,靈觀五大天帥恭臨法會,長跪道前。上言:臣等仰沐生成,忝居真列,今日大慶,特蒙勑召,得詣瓊軒,仰睹天顏,聽宣妙法。

  

天尊曰:世間男女,不崇正化,造惡不悛,以矯詐為本心,以貪婪為己行,放縱情慾,背正向邪,積種種罪源,莫知懺悔。致使地祇效奏,天律譴誅,召惡招殃,冤讎纏結,報對昭然,毫分不失。又復有陣亡鬼兵,下道妖邪,伺人間隙,把人年命,追人魂魄,攝人精氣,與其邪黨,侵害良民。或命未盡而遽亡,或有全家而疾疫。俯觀此輩,良可憫憐。汝宜下降人間,分身化氛,應現十方,收攝群魔,使歸正道,俾下元之人,離諸患難,見存眷屬,悉獲安寧,已往先親,鹹皆超度。爾時天尊即說靈觀咒曰:

  

玄元始祖,三炁氤氳。開明三景,頂立乾坤。保制劫運,使天長存。三天主帝,上帝高真。修真闡教,利物濟人。燮調元化,福國安民,靈官大聖,華光之君。神通無極,上佐帝宸。分身化氣,三界遊巡。濟生度死,福善禍淫。禳災度厄,闢毒驅溫。廣宣號令,役使雷神。手持金槍,足踏火輪。火瓢火鴉,飛焰星奔。金磚萬迭,雷火磷磷。天目一視,三界齊欽。順風千裡,善惡皆聞。六丁六甲,三五將軍。雷公電母,擲火流金。風伯雨師,播雨興雲。天丁力士,隊仗紛紜。封山破洞,馘(guó)滅鬼群。魔精最伏,潛跡海濱。敢有拒送,攝魄收魂。金錘裂腦,鐵戟穿心。钁天大斧,斬截其身。烏風一掃,化作微塵。九州社令,血食之賓,城隍主者,聽吾指陳。佐助玄教,積累殊勳。元始玉字,八威龍文。普告三界,萬靈鹹遵。急急如律令。

  

天尊復謂真人曰:世間男女,或有妖邪魍魎、山魈木客、古器伏屍、土怪石精、水脈旺魅、不正等神,變易形質,拋磚放火,攝人魂魄,佔人宅舍,百種形狀,惱亂眾生。凡有是諸患難,善信男女,速宜齋戒沐浴。或於古觀靈壇,或於本居淨室,建立三清寶座,五帝靈壇,然香點燈,獻花酌水,投詞露懇,拜表上章,皈命三界高真靈官大聖,持念真經,誦詠神咒,首愆謝過,請福延生。靈觀大聖應時感格,部領五百靈觀大聖,金磚金槍、火瓢火車、火鴉大將,無面目大將軍,白蛇大將軍,順風千裡使者,五方雷神天將,銅頭鐵面六天吏兵,火部率眾,流金擲火,掣電轟雷,一合下降,掃蕩妖氛,驅逐不祥,肅清境界,人鬼分離,生民安泰。靈觀元帥、威神之吏,莫可稱量,凡有見聞,各宜恭敬。若復世間亢陽為沴,積陰為癘,祝融扇禍,江海失經,或幹戈互起,人民流亡,蟲蝗為妖,蠹(dù)食禾穢。如是災難,皆當依儀醮謝天地,轉念真經,皈命上玄,祈恩請福,即得國土清平,風調雨順,百物清潤,河清海晏。又若世人星辰衝戰,祿馬休囚,疾病纏綿,求安無路。或修墳立宅,幹犯土皇。或官司牢獄,冤枉不伸。或疫癘流行,人民困弊。或江河轉運,波浪驚危。或曠野山林,惡獸奔突。或夫妻刑隔,嗣續未蕃。或水陸經營,惡人值遇。或咒詛相仍,侵凌眷屬。或身懷六甲,母子未分。或在世孤貧,謀為阻晦。或門戶閉塞,畜養不生。或買遷經木,財物散耗。或冢訟微呼,先亡復連。如是等種種災難,皆緣世人積惡深厚,以致禍患來鍾,福瑞希降。若能依儀行道,罄志投誠,剖露腹心,皈依懺悔,即獲平安,神明護門,道氣滋扶,一切災難,應時消散。又若世間男女,為先祖宗親父母亡沒,起心薦拔,冀徹孝思,即得魂出幽關,逍遙快樂,永辭沉結,上生天堂。是經功德,不可思議,存亡獲福,善利無邊。

  

於是,真人得聞語已,誓願流傳,讚嘆靈觀大聖,而獻頌曰:

  

高上太微,中有玄虛。五形全妙,萬法希民。化身三界,變現十方。道合自然,國泰民康。

  

說是頌已,法會眾真,無鞅仙聖,鹹皆稱善。天尊再告真人曰:世間男女,能依吾所授,奉教而行者,皆道心深重,宿有善緣,尊崇供養,萬災不幹,吉祥如意,眾善齊降,諸惡不生。更能於四時八節、三元三會、五臘十直、甲子庚申、月旦本命,是諸良辰吉日,如法自持,自然千真萬合,福壽延長,七祖九玄,均獲超度,更能傳授世人,敬信讀誦,福利無邊。是經功德,果報照然,不可思議。

  

天尊說是經已,靈觀大聖敬奉教旨,下降人間,廣宣玄化。十方天真大聖,無鞅仙眾,稱揚讚嘆,歡喜踴躍,稽首禮謝無上虛皇正真三寶,作禮而退,謹奉道旨,敬為流傳。


相關焦點

  • 「 誦經有福 」太上說南鬥六司延壽度人妙經及其使用手冊、功德
    《太上說南鬥六司延壽度人妙經》又稱《南鬥經》。
  • 「 誦經有福 」太上玄司滅罪紫府消災法懺及其使用手冊、功德
    《太上玄司滅罪紫府消災法懺》,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玄部威儀類。
  • 農曆九月二十八,華光大帝馬元帥聖誕,三隻眼的馬王爺原是道教護法神!
    志心稱念靈觀大聖華光廣化天君,不可思議功德。仰啟靈官馬元帥,福德華光五顯王。錦袍繡帽威容猛,火劍金鎗聖力強。《太上洞玄靈寶五顯靈觀華光本行妙經》載,馬天君是稟五星五炁之精,毓五方五靈之秀,化身三界,應現十方,掌三界禍福之權,持萬物生殺之柄。
  • 道門經典 《太上洞玄靈寶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此經為什麼稱為《太上洞玄靈寶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諸家解說各有不同,但基本的理解應該是一致的。據唐朝薛幽棲的解說,所謂「太上」,太是至大之名,上是尊崇之稱。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過經(道眾登壇分班序立三禮後,主經吟步虛)鬱郁家國盛,濟濟經道興。
  • 華光大帝、正一靈官馬元帥、五顯公考(四)
    大觀以後,累封王秩,昉有五顯之稱。元朝方回《桐江續集》〈輔德廟碑〉記載:宋理宗端平二年乙未,饒州德興縣有請以侯辛卯歳於本縣祁門陰扞常山草寇,旗甲金鼓,恍惚雲際。乃後所在疫而禱,旱而禱,雨而禱,虎害、火災而禱,禱輒應,始封翊應將軍。嘉熙元年丁酉,兩淮制置大使趙葵奏邊境清,賴神力,別封護國忠翊大將軍。淳佑四年甲辰,徽州請加封為翊應侯。
  • 太上洞玄靈寶諸天靈書度命妙經
    太上洞玄靈寶諸天靈書度命妙經  元始天尊時於大福堂國長樂舍中,與諸天大聖眾、飛天神王俱坐七色寶雲
  • 「 誦經有福 」太上金櫃玉鏡延生洞玄燭幽懺及其使用手冊、功德
    至孝之士,報先化根宗,遵奉禮誦,雖億曾之遠、萬祖之眾,魂系幽苦者,承是功德,皆即受度,上登朱陵。在世之人,年災月厄,非橫纏綿,禮誦修崇,則上消天災,下禳毒害,保寧家國。與善因緣修真之士,究而悟之,則殃罪解於冥塗,靈真備於純德,洞合妙道,身得神仙。更能立行立功,濟人及物,上超億祖,慶延子孫,世世昌榮,生賢出聖。此道尊妙,功德無邊。敬奉修持,無所不至矣。凡禮誦此經,先香湯沐浴,齊戒七日。
  • 道教中赫赫有名的五顯華光大帝,說說關於華光大帝的由來和信仰
    《三寶鄭和西洋記》中描繪馬元帥的形象是白白的,白如雪:一稱元帥二華光、眉生三眼照天堂。頭戴攢頂帽,五金磚在神兒藏。相傳,華光大帝的神誕是農曆九月二十八日。五顯華光大帝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道教赫赫有明的五顯華觀大帝妙樂天尊妙樂天尊,全稱大惠靜慈妙樂天尊,中國民間又稱靈觀大帝,是中國民間信仰和道教後期尊崇的一位正神。
  • 經註: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經名: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註。元代道士陳致虛(字觀吾)撰。三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 太乙含真氣,實為妙道仙宗。《靈寶度人經》,是謂洞玄上品。生育天地,闔闢陰陽,造化得以運行,元功恃而溥博。昭懸日月,旋斡星辰,普殖神靈,化生品匯者也。在《道德經》,以無為為先,有為為次。上德者,無為也;下德者,有為也。上仁者,無為也;上義者,有為也。
  • 【道教淨土】太上洞玄靈寶救苦拔罪妙經並註解
    太上洞玄靈寶天尊說救苦拔罪妙經爾時,救苦天尊,遍滿十方界。太上洞玄靈寶天尊說救苦妙經批註經名:太上洞玄靈寶天尊說救苦妙經批註。宋元間道士洞陽子撰。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玄部玉訣類。萬物始之於天地,天地不能自有,有天地者太極也;太極不能自生,生太極者太素也;太素不能自育,育太素者太始也;太始不能自孕,孕太始者太初也。未有太初,先有太易。夫太上者,謂始乎太初太易之上,是無大之大,故曰太,高出乎八極之表,故曰上也。又太者甚也,上者高也,言是經妙義甚高,則無以過矣。昔者聖人制此太字,其文從人從一從一點者,蓋人得一謂之大,大人能卓然獨存,常正此一點者,可與太上全體也。
  • 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度人經 一般指本詞條度人經全稱《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是一部道教神學作品。被後世明代《正統道藏》列為開篇經書。號稱群經之首、萬法之宗、一切法界之源頭。是道教太上洞玄靈寶派的核心經典中文名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全稱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產生時間南北朝所屬宗教道教度人經註疏時空學說宣揚思想度人經內容誦讀方法目錄妙經內容詳述凡六十一卷。其卷一為《度人經》本文,今靈寶諸經之一。
  • 太上玄門晚壇功課經丨信解受持,功德殊勝,轉發分享,獲福無量
    《太上感應篇》云:「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所以對於施食一科,有能力的在家居士也可以行持,若無能力,不念亦可,但絕不可念科文卻不出食,自惹災咎,非在經文也。經文多數要以信受奉行結尾,也是要求我們信、願、行才能有所成就。《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云:「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 農曆九月廿八,恭賀華光大帝聖誕!
    馬元帥又稱華光大帝、靈官馬元帥、三眼靈光、華光天王、馬天君等,道教尊稱正一靈官馬元帥五顯華光大帝太乙雷聲不動天尊,系道教護法四聖之一。據《太上洞玄靈寶五顯靈觀華光本行妙經》載,馬天君是稟五星五炁之精,毓五方五靈之秀,化身三界,應現十方,掌三界禍福之權,持萬物生殺之柄。或現一身,或顯五相,或化為諸天天帝,或化為梵王帝身,或化為日露天主,或化為天丁力士,或化為妙行真人。以此種種神通,隨機攝化,救度眾生,也就是說五顯實際就是五行之神的化身。據《搜神記》記載,馬天君的聖誕是農曆九月二十八。
  • 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往生拔罪真經(二)
    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往生拔罪真經
  • 《度人經》和《靈寶經》是一回事嗎?
    《度人經》的全稱是《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又叫做《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或《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也簡稱《無量經》。《度人經》是東晉末至南朝宋初葛巢甫等人所造的《靈寶經》之一,作者至今無法確定。
  • 太上玄門早壇功課經丨信解受持,功德殊勝,轉發分享,獲福無量
    本經由《八大神咒》、《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太上洞玄靈寶升玄消災護命妙經》、《太上靈寶天尊說禳災解厄真經》、《無上玉皇心印妙經》、《諸真寶誥》以及《邱祖懺悔文》、《靈官咒》、《土地咒》、《三皈依》、《祝壽文》等,道教玄門經典組成。作為道教弟子、居士、信眾,為什麼要每天必須誦此早壇功課呢?該經開篇就說:「功課者,課功也。課自身之功,修自身之道也。修自身之道者,賴先聖之典也。
  • 受持此經,功德無量:《洞玄靈寶上師說救護身命經》
    經名:《洞玄靈寶上師說救護身命經》,系《太上元陽經》缺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玄部本文類。
  • 超度經文(太上三生解冤妙經)
    天尊曰:善哉善哉,汝雖前生述大功德,廣作福田,即知不曾懺悔身中之冤結。吾昔於正一天尊,受《三生解冤妙經》,汝當隨吾精心誦之,冤業自消。夫人稟天地而生,構陰陽而成,三月之外,始分男女,可保而不可傷,可養而不可害,命與大人一體無輿。誤損有落,便成冤債。一日造冤,三世報還,豈不怖哉。迷昧眾生,倚恃年壯,懷孕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