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膕窩囊腫,又稱Baker`s囊腫,屬於滑膜囊腫,為腓腸肌內側頭與半膜肌之間的滑囊積液形成,多與膝關節相通。膕窩囊腫患者可自覺膕窩部不適或行走後酸脹感,觸及腫物,有時可無自覺症狀,檢查時在膕窩可觸及一囊性腫物,一般無壓痛,大小不等。
彩超表現
膕窩軟組織內,關節囊後方一圓形或橢圓形無回聲液性暗區,邊界清楚,光滑,橫掃可見膕窩囊腫大多數在深部有蒂與關節腔相通,囊腫可位於膕動、靜脈內外側及正後方,內部回聲多均勻,部分可見散在強回聲光點或光斑,少數可見強回聲分隔。
體積較大的膕窩囊腫可發生破裂,囊液外滲導致周圍組織繼發炎症反應,引起小腿腫脹、疼痛,同時,較大膕窩囊腫壓迫靜脈回流又會引起深靜脈血栓。彩色都卜勒超聲檢查不僅可清楚顯示膕窩囊腫的大小、位置、有無分隔、和膕窩動靜脈的比鄰關係,以及是否壓迫靜脈引起深靜脈血栓等重要信息,還可幫助臨床準確定位,引導穿刺。超聲檢查膕窩囊腫準確無創、方便快捷,不失為首選之檢查方法。
鑑別診斷
1.半月板囊腫:少數半月板囊腫可在離半月板相當遠的部份出現.源於內側半月板的囊腫,通常要比源於外側者大些.患內側半月板囊腫時,做屈膝動作,由於膝內側膕韌帶的壓力,可使其自膝內側消失,自膕窩部顯示出來。
2.膝部腱鞘囊腫:系一些硬度相同的軟組織腫塊,此種腫塊易與脂肪瘤相混淆.病因不明。
3.胭窩動脈瘤:膕窩包塊,應想到此病的可能性.膕窩動脈瘤並非罕見,但常被漏診。由於膝關節退變可並發膕窩囊腫,動脈硬化症可並發動脈瘤,二者均發生在同一年齡組;此外,膕窩動脈瘤和胭窩囊腫相似,常呈對稱性且均無明顯症狀,因此二者很易混淆.有膕窩囊腫時,胭窩動脈被囊腫遮蓋.不易捫得.如膕窩部大範圍內能捫得與脈搏一致的搏動,可能患有動脈瘤.此外,若發現震顫與雜音,更可加強動脈瘤的診斷.但如動脈瘤的囊腔已栓塞,此兩項體徵則難以發現。
4.膕窩動脈囊性變:這種病的病因尚不清楚,被認為是與動脈粥樣硬化無關的動脈外膜粘液性退變.加於胭動脈的反覆輕度損傷,可能是其原因.因病變靠近膝關節,關節的經常運動,可能是造成損傷的因素.起病可緩慢也可突然.運動時足變冷而蒼白.本病的一個特點是腫塊並不經常存在.腫塊僅是偶而被發現,這一點有助於避免誤診.
5.孤立性外生骨疣:從股骨三角區可以長出外生骨疣,同時伴有一個滑囊.此骨疣與上述膕窩動脈瘤常有一定聯繫.骨疣是否存在,攝X線片檢查可以證實或排除.
6.膕窩靜脈曲張:膝關節做快速地屈伸運動,胭窩部出現腫塊,除囊腫外,還可能是一團曲張的靜脈,這常是膕窩部探查手術陰性時的另一個發現。
7.半膜肌斷裂或肥大:膕窩腫塊可以是單側半膜肌斷裂或雙側半膜肌局限性肥大.這種腫塊的特徵是:令屈膝肌肉收縮對抗阻力,腫塊體積增大.本病如在全麻下施行探查手術,可無陽性發現.
8.股二頭肌腱囊腫及起自膪外側神經的囊腫:前者的位置低,後者可伴有神經麻痺,此二者還可誤診為外側半月板囊腫。
膕窩囊腫
(A)橫切顯示膕窩囊腫壁厚,內有分隔,透聲良好
(B)強回聲穿刺針(N)穿過間隔伸入囊腫內部,由此伸入囊內抽吸。
(C)囊腫幾乎完全塌陷
來源:超聲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