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人民醫院「鑰匙孔手術」 巧取膝關節膕窩囊腫

2020-12-23 齊魯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通訊員 高潔 德州報導

8小時下地、3天出院、腿上僅三個0.2釐米的微小切口……手術之前,德州市民王先生做夢也沒想到,困擾了自己一年多的膕窩囊腫竟然通過在德州市人民醫院做的微創手術在「不開刀」的情況下完美解決了,腿上僅留下三個「鑰匙孔」般大小的痕跡。事實上,膝關節鏡手術,不僅被稱為「骨科醫生手和眼的延伸」,也一度因為創傷小、治療快、恢復快,被稱為「百姓福音」。

怕疼、怕留疤遲遲不接受手術治療

去年開始,52歲的王先生的右膝關節後方出現一腫塊,漸漸增大,每每走路時,膝關節便脹痛難忍。起初,王先生並沒將腿疼的事放在心上,認為自己只是勞累過度,按摩一下再休息幾天就沒事了。可一年過去了,按摩不僅沒使脹痛減輕,腫塊反而更大了。

8月16日,王先生來到德州市人民醫院關節外科就診,經檢查,發現王先生患的是「右膝關節膕窩囊腫伴半月板損傷、膝關節退變」。膕窩囊腫多發生於半膜肌與腓腸肌之間,主要臨床表現為關節脹痛及膝關節活動受限,「人上了歲數,關節積液增多引起關節囊內壓增高,形成囊腫。」接診的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何濤建議王先生,通過手術徹底解決腿疼的毛病。

其實,王先生並不是不知道自己的病可以通過手術治療,他遲遲不願面對手術室的原因,無非是怕疼、怕留疤。「聽說開刀腿上要留10釐米的傷疤,還得住院半個月,多受罪啊!我這次是聽朋友說咱人民醫院能做微創手術,特地來的。」就診時,王先生道出了此前的顧慮,也言明了此行的目的。

術後三天即可出院切口僅0.2釐米

「微創手術8小時就能下地,三天就可以出院,您不用擔心!」何濤向患者解釋。第二天,王先生就辦理了住院手續,主治醫師寧玉輝協助完善了相關輔助檢查,並和王先生一起觀看了之前膕窩囊腫微創手術患者的術後恢復視頻,消除了王先生的緊張情緒。

8月18日,在德州市人民醫院關節外科主任牟宗友博士的帶領下,由何濤主刀,為王先生實施「關節鏡下膝關節清理半月板修整+膕窩囊腫活瓣打開囊腫切除術」。關節鏡由微小切口內進入膝關節內進行探查,視野清晰,對血管、神經均可清晰地辨認,很快,醫生通過微創操作對半月板進行了修整,切除了囊腫。手術僅僅耗時40分鐘,而王先生膝關節只留下了三個0.2釐米的微小切口,如鑰匙孔一般,待傷口癒合,基本看不出手術痕跡。

術後8小時,王先生首次嘗試下地,8月21日,術後第三天,他便辦理了出院手續。記者了解到,這已經是德州市人民醫院關節外科獨立完成的第30例膕窩囊腫關節鏡下微創切除手術。

出血少、花費少、風險小年均關節鏡手術近300臺

「傳統開放手術切口大、復發率高。而微創手術可同時處理關節內可能存在的其他病變,創傷小,出血少,減少對正常組織的損傷,縮短住院時間。降低整體花費,更降低了術後復發的風險。」牟宗友表示。

當前,關節鏡微創手術被廣泛應用於關節疾病的日常治療中,成為國內治療各類關節疾病的重要手段。自2003年起,德州市人民醫院關節外科大膽創新,率先在全市範圍內開展關節鏡手術,不斷學習新手段、新技術,目前能夠獨立開展膝、肩、髖、踝關節鏡手術,年均關節鏡手術量近300臺。

「很多人認為關節病是老年人的『專利』,其實不然,近年來,因為姿勢不正確、運動損傷等原因患上關節病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牟宗友提醒,一旦出現關節不適,應立即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盲目等、拖很可能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責任編輯:楊凡、賈延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德州市人民醫院:微創手術治療膝關節膕窩囊腫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 劉瀟 通訊員 高潔)8月16日,52歲的市民王先生,來到德州市人民醫院關節外科就診,經檢查,發現其右膝關節膕窩發生囊腫,並伴隨半月板損傷。「年齡一大,關節積液增多,引起關節囊內壓增高,容易形成囊腫。 」接診的關節外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何濤建議,王先生應通過手術解決問題。
  • 膝關節後方腫塊—膕窩囊腫
    別擔心,這種情況最常見的就是膕窩囊腫。 什麼是膕窩囊腫?膕窩囊腫是膝關節周圍最常見的囊性病變,囊內為比較粘稠的液體。1840年Adams首先對膕窩囊腫進行了描述,但最早由Baker報導,故又稱Baker's囊腫 [1]。
  • 「膕窩囊腫」辯證
    膕窩囊腫又稱為Baker囊腫,是指發生在膕窩部位的良性囊性腫物。本病的形成與解剖結構有關。人體膝關節後方有一薄弱區,即腓腸肌內側頭和半膜肌肌腱內側彎處,此處存在一層皺襞或束帶,起到瓣膜作用。關節液通過此瓣膜進入膕窩囊,但不能從膕窩囊流入關節腔,由此構成了一個單向流通的閥門結構。
  • 膕窩囊腫的超聲診斷
    膕窩囊腫患者可自覺膕窩部不適或行走後酸脹感,觸及腫物,有時可無自覺症狀,檢查時在膕窩可觸及一囊性腫物,一般無壓痛,大小不等。體積較大的膕窩囊腫可發生破裂,囊液外滲導致周圍組織繼發炎症反應,引起小腿腫脹、疼痛,同時,較大膕窩囊腫壓迫靜脈回流又會引起深靜脈血栓。彩色都卜勒超聲檢查不僅可清楚顯示膕窩囊腫的大小、位置、有無分隔、和膕窩動靜脈的比鄰關係,以及是否壓迫靜脈引起深靜脈血栓等重要信息,還可幫助臨床準確定位,引導穿刺。超聲檢查膕窩囊腫準確無創、方便快捷,不失為首選之檢查方法。
  • 骨科時間:膕窩囊腫的綜述
    三維超聲系統可將二維圖片組合在一起,使用測量軟體自動計算囊腫體積。然而超聲對關節內病變不敏感,因此需要進一步辨別相關關節內部疾病。MRI 是鑑定膝關節周圍腫塊的金標準檢查。MRI 不僅可評估囊腫與周圍組織及關節內解剖結構關係,尚可顯示相關關節內病變。此外,MRI 具有非創傷性,無輻射優點。膕窩囊腫在 MRI 上表現為 T1 加權像低信號腫塊。
  • 膕窩囊腫是怎麼回事?怎樣快速消除膕窩囊腫?選對方法很重要
    膕窩囊腫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部分人的膕窩囊腫是先天的,出生之後就會出現,這種現象多出現在兒童的身上。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開始退化,有些老年人不保養好自己的膝蓋,會引起膕窩囊腫。少數人在運動的過程中,運動過於劇烈,導致半月板受損,會長有膕窩囊腫。
  • PN三分鐘:膕窩囊腫
    膕窩囊腫常常無自覺症狀,患者可在不經意間觸及膕窩部包塊。在膕窩囊腫早期, 患者往往表現出半月板損傷或軟骨損傷的症狀。因囊腫本身引起的症狀往往與其大小有關,包括膝關節後側或後內側疼痛、憋漲感及關節僵硬。患者還會出現過伸痛, 疼痛程度往往與活動程度密切相關。當囊腫較大時, 患者會覺膝關節屈伸受限, 並且在活動或勞累後更加明顯。
  • 膕窩囊腫:為什麼說它是骨科醫生的滑鐵盧?
    關注每日答疑,解決骨科問題膕窩囊腫也叫Baker囊腫,是指膕窩深部滑囊腫大或者膝關節滑膜囊向後膨出的統稱,表現為膝後部疼痛和發脹。膕窩囊腫會影響膝關節的屈伸,從而使患者的活動受限,如果膕窩囊腫較大到壓迫神經或者壓迫血管都會引起患者的不良反應。目前其病因還未明確,其治療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療、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等。
  • 膕窩囊腫是什麼?形成的原因是?
    我也是最近兩年才知道膕窩這個醫學稱謂,「膕窩位於膝關節後側的菱形區域,膕窩周圍是由各個肌腱的起止點圍成,並且整個骨窩的覆蓋面是膝關節後面的筋膜和脂肪組織。從裡面的解剖結構來說有豐富的肌肉和血管,有膕動脈、股靜脈以及脛神經等。
  • 膕窩囊腫是怎麼回事?有哪些症狀?
    膕窩囊腫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部分人的膕窩囊腫是先天的,出生之後就會出現,這種現象多出現在兒童的身上。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開始退化,有些老年人不保養好自己的膝蓋,會引起膕窩囊腫。少數人在運動的過程中,運動過於劇烈,導致半月板受損,會長有膕窩囊腫。患有骨性關節炎的人,沒有立即治療,會出現膕窩囊腫的情況。有些人的關節軟骨退化的過程中,會引起骨質增生,此時會導致膕窩囊腫。膕窩囊腫有哪些症狀?
  • 膝蓋後面查出膕窩囊腫?骨科醫生教給你該怎麼辦
    Baker's囊腫很多人沒聽說過,但是說起它的小名大家就不陌生了,它的小名就是膕窩囊腫。膕窩囊腫在臨床上很常見,有的人是無意中發現,但沒有任何不適表面;有的人則是因為有關節不舒服前來就診時發現。 什麼是膕窩囊腫?
  • 核磁報出膕窩囊腫?莫慌!
    通俗的講,就是膝關節囊內的液體通過一個閥門流到了膕窩的某個囊中,擴張後稱之為膕窩囊腫。有研究證據表明,這個閥門是單向的。在膝關節積液的情況下,其中額外的液體就會進入膕窩,雖然囊腫內的液體可以吸收,但是其中包含的鬆散物質和碎片是不能吸收的,形成緻密的固狀物在囊內堆積(圖2)。
  • Baker's囊腫是哪的囊腫?
    ,它的小名就是膕窩囊腫。顧名思義膕窩囊腫就是發生在膝關節後方膕窩部位的囊腫。通常臨床上將腓腸肌內側頭的滑膜囊腫稱為「Baker's囊腫。 不僅能準確顯示囊腫,了解囊腫開口與關節腔及周圍結構的關係,還能觀察到其他影像學方法不能顯示的關節內並存的病變,如半月板撕裂、軟骨損傷、韌帶損傷情況等。對於指導手術方案和評估預後有重要意義。
  • 淄博市中醫醫院運用關節鏡微創治癒膕窩囊腫患者一例
    近日,淄博市中醫醫院骨科應用關節鏡技術,成功治癒一例膕窩囊腫的患者。患者為中年男性,因左膝部疼痛3年餘,加重伴活動受限半月來院就診。做磁共振檢查:膕窩囊腫,左膝關節內側半月板后角,外側半月板前角輕度損傷,前交叉韌帶輕度損傷,關節積液。
  • 德州市人民醫院「醫版」《Mojito》致敬中國醫師節
    在8.19第三屆中國醫師節來臨之際,由德州市人民醫院日間手術科團隊創作的日間手術版《Mojito》MV作為一份特殊的禮物誕生了,讓我們來一睹他們在日間手術科的別樣風採吧!
  • 專家:可能患了膕窩囊腫
    隨著全民運動的熱潮的興起,周圍膝關節疼痛患者也日漸增多,醫院平時的門診中,醫生總會遇到這樣的患者:「醫生,我的克膝頭兒有點痛,啥子原因?前幾天還好好的。」經驗豐富的醫生仔細查看後發現,可能是患了膕窩囊腫。
  • 膝蓋後面發現有腫物,是膕窩囊腫嗎?應該怎麼辦?
    經過仔細觀察,初步判斷是膕窩囊腫。為了保險起見,讓大爺做了個彩超。通過彩超判斷,確實是膕窩囊腫。「囊腫不就是腫瘤嗎?」大爺的老伴很疑惑。確實有很多患者會把囊腫當成是腫瘤,其實兩者不一樣。有些部位的囊腫可能會發展成腫瘤,但大部分囊腫都是良性的。膕窩囊腫則一定是良性的,不存在爭議。
  • TKA術後伴隨的膕窩囊腫去哪了?中期隨訪結果
    長按識別二維碼,參與活動▲本文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接受全膝關節置換術(TKA)的患者,可能會合併膕窩囊腫
  • 贛州市人民醫院開展關節鏡下坐骨結節囊腫切除術
    近日贛州市人民醫院運動醫學科團隊成功為一名患者實施關節鏡下坐骨結節囊腫切除術該手術為江西首例填補了省內此項技術的空白!63歲的宋女士「右臀部腫物、疼痛1個月」,多方求治無果,來到贛州市人民醫院運動醫學科就診,被診斷為「右坐骨結節囊腫」。運動醫學科負責人肖詩梁教授組織科室醫療專家團隊進行詳細討論,根據患者的病情制定了最佳手術方案。在麻醉科醫師和手術室護士的全力配合下,成功為患者施行了關節鏡下坐骨結節囊腫切除術。
  • 小「鑰匙孔」裡的大手術
    小「鑰匙孔」裡的大手術 2020-12-24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