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國有這樣一句古話:「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出自先秦古籍《周易·繫辭上》。可見兄弟如果齊心協力,往往可以辦成大事。反之兄弟鬩牆,則往往兩敗俱傷。中國歷史上,就有這樣一對兄弟,前期通力協作,開創一代治世;後期則互生嫌怨,最終落了個人亡政息的悲慘結局,他們就是劉義隆與劉義康兄弟。
劉義隆與劉義康的父親被南宋詞人描繪為「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的大英雄劉裕,劉裕據說是劉邦之弟——楚元王劉交的後代。只不過到了劉裕父親那一輩,早已沒落為地方小吏。劉裕出生不久,母親就死了,父親因家貧曾一度打算將劉裕遺棄,幸虧劉裕有一個姨母好心將其收養下來,這也就是劉裕的小名叫做「寄奴」的原因。
▲劉裕畫像
劉裕長大後在軍隊中當了個小軍官,當時像他那樣的次等士族,普遍「就業方向」皆是如此,劉裕自然也不例外。因為當時的中國,正處於門閥士族統治的東晉王朝,門閥士族不願意也不可能讓次等士族的子弟們步入高堂,與他們平起平坐。
擺在次等士族子弟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到門閥手下當屬吏,要麼從低級軍官做起,靠軍功提升自己的地位。劉裕選擇了後者,後來的歷史證明,劉裕的選擇是對的,劉裕就是靠著自己的軍功,首先取得軍權,進而把持朝政。最終在東晉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劉裕逼迫晉恭帝司馬德文禪讓,建立了劉宋政權,也就是南朝的第一個朝代。
▲古代戰爭畫像
劉裕建立劉宋之時,年事已高,在位兩年即駕鶴西去。臨終前他任命傅亮、俆羨之、謝晦等輔佐太子劉義符。但據史書上說劉義符好為遊狎之事,整日嬉戲,根本不將朝政之事放在心上,輔政大臣見勸諫無果,遂打算廢黜劉義符,另立新君。
但依照皇位繼承順序,如果廢黜劉義符,劉裕第二子劉義真就當順位繼統,但劉義真與輔政大臣的關係緊張,且有鎮守長安不利的汙點。說來也搞笑,當初劉裕攻取長安之後,自己回建康(南京的古稱)奪取皇位去了,卻留下當時年僅十二歲的劉義真鎮守長安。
▲如今的南京城
劉義真年幼,既控制不住手下將領,也不能抵禦赫連勃勃的夏國大軍,赫連勃勃軍隊一來,劉義真只能倉皇撤出。說實話丟失長安的主要責任真不在劉義真那裡。但幾個輔政大臣根本不想立劉義真為帝,既然劉義真立不得,那就把他除掉,於是劉義真、劉義符先後被廢殺。這時皇位的順位繼承人落到了劉裕第三子劉義隆的身上。
當時身在荊州的劉義隆被輔政大臣接入建康,在出發前,劉義隆已經聽聞自己兩位兄長的死訊,所以在一路上嚴加防備。元嘉元年(公元424年),劉義隆到達建康後,登基稱帝,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宋文帝。
▲古代皇帝登基劇照
劉義隆即位後,表面上對以傅亮為首的輔政大臣安撫有加,實際上對兩位兄長的死仍耿耿於懷(傅亮等人弒殺劉義符、劉義真實際上已是對皇權的威脅,不管劉義隆是否真心為其兄長報仇,單就傅亮等人擅自廢立,就已經使劉義隆對傅亮等人起殺心了),不久便以謀反的罪名將傅亮等人誅殺。
在除掉傅亮等人後,司徒王弘出任錄尚書事一職(相當於宰相)。王弘出生琅琊王氏,劉宋以軍功立國,劉裕也不太喜歡門閥士族,劉義隆當然不會真心給門閥士族以實權。所以王弘出任錄尚書事,極有可能是劉義隆為安撫門閥士族所進行的政治表演,不久之後,劉義隆又製造輿論壓力,逼迫王弘讓出要職。
▲劉義康劇照
既然大臣們靠不住,那誰會為皇帝賣命呢,劉義隆將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弟弟,劉義康。這個人據說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史書上說他:「不計尊卑,禮賢下士,又聰識過人,一聞必記,糾剔是非,莫不精盡。」王弘也向劉義隆推薦劉義康,既然如此,劉義隆就順水推舟,下詔讓劉義康進京輔理朝政。
劉義康擔任宰職之後,果然能力超群,大小政事都被他處理得井井有條。正在此時劉義隆也身患重病,臥床不起,屢次病危。劉義康也服侍兄長吃藥,盡心衛奉。湯藥飲食,都要自己親自品嘗後,才敢讓劉義隆食用。但兄友弟恭的場面,並沒有維繫太長的時間。
▲劉義康劇照
由於劉義隆身患重病,政事通常不能親自處理,因而將朝政事務都交給了劉義康,劉義康由此權傾朝野。而各地方官員見劉義康勢大,便將貢品中最上品送到劉義康府上。劉義隆一次從病中醒來想吃橘子,發現送到宮中的橘子品相併不好。在一旁服侍的劉義康說,前幾日地方正好送給我一些橘子,品相比較好,待會回府上給兄長送來。
過了一會,劉義康差人從府上拿來橘子,果然品相上佳,但劉義隆吃著劉義康送來的橘子嘴裡是甜的,可到了心裡卻五味雜陳。許多朝臣也見劉義隆體弱、其太子此時也年幼,亦開始巴結劉義康。而劉義康也飄飄然開始扶持自己的黨羽,到此時兄弟之間的嫌隙已無法彌合。
▲古代大臣劇照
在此情形下,劉義隆決定先下手為強,立即逮捕劉義康的黨羽劉湛等人,並將劉湛等人處死。劉義康先是遭到軟禁,主動上表求退,免去宰職。皇帝也顧及兄弟手足之情,沒有追責,遂改劉義康為江州刺史,實際上就是將其逐出中央。
但到地方任職的劉義康,卻成為一些心懷不軌者希望利用的對象。以範曄(《後漢書》的作者)、孔熙先為首的投機者便想要擁立劉義康謀反。事情被皇帝的近臣徐湛之(劉裕的外孫)得知,並將情況告訴給了劉義隆,劉義隆大怒,以謀反罪處死了範曄等人,繼而將劉義康貶為庶人。
▲影視劇中的皇帝賜毒酒
不過劉義隆最終沒有饒過劉義康。元嘉二十八年(公元451年),劉義隆派遣中書舍人嚴龍,令其帶毒酒賜死劉義康,但劉義康以佛教稱自殺者不得轉世成人為由,拒絕服毒。嚴龍遂用被子將劉義康悶死,一代相王就此隕落。
結語
但劉義康對劉義隆的影響還沒有結束,由於劉義康在朝之時,勢力強大,對皇位和儲君之位都造成了威脅。為了保護太子,劉義隆增強了東宮的武裝力量。但由於太子與劉義隆後來關係緊張,劉義隆打算廢黜太子,但太子卻率先發難,帶著東宮軍隊將劉義隆弒殺。這不得不說是一場家庭的悲劇、更是劉宋的不幸。應該說劉義隆殺害劉義康,便已經開啟了劉宋王朝骨肉相殘的序幕。
參考資料:
《周易·繫辭上》
《宋書·卷六十八·列傳第二十八·武二王》
《南史·卷十三·列傳第三·宋宗室及諸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