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通】香港地名的由來

2021-02-07 大公文匯客戶端

    

        據說「香港」這名字,本來是自明代至清初一個小港灣的名稱,這個港灣就是現今位於香港仔海灣內的「石排灣」。石排灣有香港村,村內有大約建於清朝初年的「香港圍」,1977年因建香港仔至跑馬地隧道,此圍於是被拆去。


        至於記載香港這一地名的歷史文獻中,時間最早的是明朝萬曆年間(1573-1619年)郭裴所著《粵大記》一書。該書所載<廣東沿海圖>中,標有香港以及赤柱、黃泥湧、尖沙咀等地名。

  

        事實上,香港地名的由來歷來眾說紛紜,至今未有定論。關於香港得名的由來傳說,主要有下列的說法:


說法一:

        香港是一個天然的港灣,附近有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來的水手,經常到這裡來取水飲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這條小溪也就被稱為「香江」,而香江入海沖積成的小港灣,也就開始被稱為「香港」。有一批英國人登上香港島時就是從這個港灣上岸的,所以他們也就用「香港」命名整個島嶼。直到今天「香江」仍然是香港的別稱。


說法二:


        香港名稱來自「香姑」。香姑是傳說中的女海盜,盤踞香港島,於是該島被稱為香姑島,簡稱香島,再演變成香港。還有一說香港之名源於「紅香爐」。傳說很久以前從海上飄來一個紅香爐,泊於天後廟前,居民以為天後顯聖,便把紅香爐供奉在廟中。島上有個山也稱為紅香爐山。後來把這地方叫做「紅香爐港」,筒稱「香港」。


說法三:


        香港得名與香樹、香市有關。香樹生長於廣東沿海及越南北部,以東莞、新安等縣為多,香港沙田及大嶼山亦有種植。香樹長高至二十尺時,割出樹液,就可製成「香」,是多種香製品的原料,可作供神和上貢的佳品,「莞香」聞名全國。明神宗萬歷元年以前,香港一帶均屬東莞縣。沙田、大埔一帶是「莞香」的著名產地。因香產豐盛,這裡的香市貿易也十分發達。香產品多數先運送到九龍的尖沙咀,再用「大眼雞」船運至石排灣(即今日的香港仔)集中,然後轉運往中國內地、南洋以至阿拉伯國家。故尖沙咀古稱「香埠頭」,石排灣這個轉運香料的港口,也就被稱為「香港」,附近的村莊也被稱為「香港村」。


        儘管有不同的說法,但可以大致肯定的是香港這個地名最早出現在明朝,它最初是指今天香港島上的一個小港灣、小村落,後來才擴大為對整個島嶼(香港島)的稱呼。


相關焦點

  • 香港地名文化
    地名是語言歷史的遺蹟。香港特定的社會狀況,語言環境決定了香港地名「華洋相雜,中英並用」的雙語制度和特殊的拼寫形式。我們經過對《香港地名錄》約6400餘條中前一半地名(不包括大廈酒店、學校等企事業單位名稱)進行比較統計,得出以下結論。(1)中文名稱。
  • 香港起地名很有意思,有個小小的灣就叫灣仔
    香港各大地鐵站近日,網上熱傳一張港鐵通知相片,提醒乘客前往長沙灣廣場要到荔枝角站出口,前往長沙灣政府合署則要到深水埗站。就算是香港人,有時候也會分不清到底該在哪裡下車。灣仔本身是一個廣義的地名,包含今天的銅鑼灣。天后站的名字來自於天后廊道,以前的銅鑼灣被填平以後,興建了維多利亞公園,天后站的維多利亞公園以東至油街一帶在1978年的地圖上是屬於銅鑼灣的,所以銅鑼灣道、銅鑼灣街市和銅鑼灣消防局都在所謂天后區,而不是現在的銅鑼灣區。
  • 從「下一站天后」到「獅子山下」 粵語歌中為何愛提香港地名?
    文|萄葡皮早在來香港之前,就是粵語歌的忠實粉絲,手機裡總有那麼幾首經典的粵語老歌,沒事就翻出來聽聽。聽歌時注重旋律多過歌詞,何況對粵語也是一知半解,通常都是聽過就算。直到來了香港,才發現有很多歌曲中都出現了熟悉的地名,下面就說幾個大家耳熟能詳的。
  • 冷知識 | 這些奇怪的香港地名,你真的能搞清楚?
    香港各大地鐵站近日,網上熱傳一張港鐵通知相片,提醒乘客前往長沙灣廣場要到荔枝角站出口,前往長沙灣政府合署則要到深水埗站。就算是香港人,有時候也會分不清到底該在哪裡下車。灣仔本身是一個廣義的地名,包含今天的銅鑼灣。天后站的名字來自於天后廊道,以前的銅鑼灣被填平以後,興建了維多利亞公園,天后站的維多利亞公園以東至油街一帶在1978年的地圖上是屬於銅鑼灣的,所以銅鑼灣道、銅鑼灣街市和銅鑼灣消防局都在所謂天后區,而不是現在的銅鑼灣區。
  • 【香港通】香港這些特色建築,值得一遊哦!
    地點 香港新界大埔大埔頭村香港演藝學院伯大尼校園(伯大尼修院)傳道會在一九七四年關閉修院,其後修院由香港政府接管。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九七年間租予香港大學,二零零三年起租予香港演藝學院。修院最顯著的建築特色包括其新哥德式的尖頭窗,尖拱形柱廊、飛扶壁及小尖塔等等。
  •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跨境理財通對香港基金業在銷售管道等方面提出更...
    原標題: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跨境理財通對香港基金業在銷售管道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摘要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跨境理財通對香港基金業在銷售管道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香港投資基金公會主席鄒建雄在
  • 聚焦香港書展 兩岸三地名作家香港書展開壇
    兩岸三地名作家香港書展開壇,與書迷多角度暢談文學。
  • 香港金管局餘偉文:構建「商業數據通」 香港金融基建發展迎來新突破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範子萌)11月2日,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餘偉文在香港金融科技周上公開表示,科技並不會取代銀行,反而能令銀行業變得更好。香港銀行業將構建一項新的金融基建設施「商業數據通」,以提升數據應用體驗。
  • 饒宗頤先生的香港史研究略論
    (六)到了1997年5月香港回歸祖國在即,因為慶祝回歸,饒先生應約為《中國文物報》寫了篇《香港考古話由來》,很多話他就暢所欲言了:香港在前代是香市貿易的港口,萬曆時郭棐著的《粵大記》書上海圖出現「香港」的名字。元代東莞的白木香價值和銀相等……有人說香港原來只是一個漁村,是不符合事實的。
  • 【香港通】香港硬幣的百年發展史
    香港硬幣的面額種類甚多,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香港的硬幣。香港流通硬幣主要分為英國殖民地期間發行和回歸中國後兩大類。英屬香港時期        是指香港於1841年至1997年期間成為英國殖民地的時期,前後共歷經156年。
  • 香港攻略 | 耗資千萬!香港賀年煙花看「麥兜」?
    錯過了香港的跨年煙花,先來看一個小視頻過過癮吧!沒看夠是不是!!農歷新年賀年的煙花~香港的賀歲煙花匯演,是香港由來以久的一個農歷新年賀歲節目,怎麼可以錯過!香港賀歲煙花匯演,將在農歷初二晚8點在維港上空舉行,今年賀歲煙花匯演耗資約1000萬港元,歷時約23分鐘,由三艘躉船將合共發放23,888枚煙花,共分為8幕。
  • 【香港代購】香港太和洞久咳丸
    太和洞藥廠,創辦於1909年,為廣州打銅街太平南路的一間民間藥行「太和洞」,由創辦人靳太和中醫師主理,並以其名「太和」命名,而「洞」意作仙人煉藥之山洞,亦即「舖」,這就是太和洞的由來。香港太和洞止咳丸和久咳丸都有止咳化痰的功效。都源自香港,但香港的太和洞止咳丸是給3歲以下小童吃的,而香港太和洞久咳丸是適合3歲以上兒童或者成人服用。太和洞止咳丸是香港著名品牌,也是非常出名的治咳良藥,一經服用痰化氣平,咳嗽就會慢慢好轉。
  • 【香港通】香港太平山山頂纜車
    相信乘坐過山頂纜車的朋友都會同意,乘坐這種備受尊崇的獨特交通工具,絕對是認識香港的最佳方法。每年數以百萬計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乘坐山頂纜車,以最壯觀的角度,體驗這個動感都巿生生不息的景致,以及僅在咫尺的大自然風光。另外,位於花園道山頂纜車總站的山頂纜車歷史珍藏館開幕於2007年9月。
  • 香港街道命名有什麼特點和規律?到過香港怎能白去一趟
    原創牛汝辰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自1842年至1997年受英國殖民統治,1997年7月1日,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如今回歸二十多年了,香港繁華街道地名特點和規矩你是否了解?
  •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主席鄒建雄: 跨境「理財通」的市場規模巨大
    繼推出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之後,跨境「理財通」有望成為內地及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新通道」。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是一個代表香港基金管理業的非盈利行業公會,會員包括貝萊德、安本、富蘭克林鄧普頓等大型跨國資管機構。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澳門金融管理局今年6月聯合公布的理財通框架內容,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個人可跨境投資粵港澳大灣區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按照購買主體身份可分為「南向通」和「北向通」。這意味著,零售投資者首次可以直接開設和操作跨境投資戶口。
  • 【香港通】香港的冰室很有「範兒」
    最引人注意的是牆面裝飾,張貼著舊時香港街區圖片,懸掛著舊時香港少女照。多處可見的「1967」,如同小孩出生紙一般佐證它的創辦時間。原來「金記」1967年就在筲箕灣開業,風風雨雨一路堅持45年,2012年因業主加租難以為繼而結業,2013年轉手後在海味街重開。新東主為保留傳統,店內擺設、餐牌到食物都沿襲舊時風格。
  • 【香港代購】日本·皇室配方HEALTH日本血通
    Fake goods pay for life🇯🇵日本·皇室配方HEALTH日本血通!(血通進駐🇭🇰香港屈臣氏以來,所有客戶實證本品可有效調節三高正常,保持血管暢通,增加血管柔韌性,彈性,預防血管破裂,解除中風隱患!)🇯🇵日本血通療效超卓,口碑一流,好評如潮,有效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的過硬產品!       本品在盒面鄭重🔨承諾,百分百天然🦠草本成份,無💉西藥添加,無😈毒副作用,👍不含任何西藥成份,💯100%純天然🦠草本配方。
  • 【香港通】西貢,香港最接近烏託邦的地方
    而在香港也有一個叫西貢的地方,與越南的西貢有著截然不同的味道。這裡被稱為香港人民的後花園。根據 2011 年公布的香港人口普查資料,這裡面積是港島中西區的十倍,人口卻不到中西區的兩倍。然而規劃署近期發表的香港最新人口分布推算報告中卻預計西貢未來十年內香港人口增長最多的地區。所以到底是什麼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裡居住呢?
  • 圖聞丨回歸20年之香港街拍
    20年後的今天,各種帶有香港味兒的元素已經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對內地的很多人來說,香港,不再是一個遙遠的地名,它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觀可觸的一部分。    從遍布中國的「逸夫樓」,到每天使用的地鐵、化妝品,到嘴饞時常常光顧的甜品店、茶餐廳,再到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的「滬港通」「深港通」,其實,香港就在我們身邊。
  • 【大灣區「理財通」即將落地】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向...
    【大灣區「理財通」即將落地】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向媒體透露,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即將落實。她表示,兩地目前仍就理財通的額度、先行先試的產品磋商,但框架已定,「(理財通)快將來臨。」她直言,「理財通」的相關細節敲定以後,有望在年度施政報告出爐前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