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投資基金公會主席鄒建雄: 跨境「理財通」的市場規模巨大

2020-12-18 網易財經

(原標題:香港投資基金公會主席鄒建雄: 跨境「理財通」的市場規模巨大)

繼推出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之後,跨境「理財通」有望成為內地及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新通道」。

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聚集了內地大批高淨值人群。根據胡潤2019年報告,廣東省千萬資產「高淨值家庭」有28.5萬戶;600萬資產「富裕家庭」達67.9萬戶,居全國第二,佔比達17.3%。

「理財通除了為區內居民提供更多元的投資理財產品外,亦擴大了區內金融機構的投資者基礎,是繼QFII/QDII、基金互認、股票通及債券通後,又一次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重大發展。」11月4日,香港投資基金公會主席鄒建雄在「2020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經濟高峰論壇」上表示。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是一個代表香港基金管理業的非盈利行業公會,會員包括貝萊德、安本、富蘭克林鄧普頓等大型跨國資管機構。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澳門金融管理局今年6月聯合公布的理財通框架內容,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個人可跨境投資粵港澳大灣區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按照購買主體身份可分為「南向通」和「北向通」。這意味著,零售投資者首次可以直接開設和操作跨境投資戶口。

香港業界「翹首以待」

鄒建雄坦言,香港基金業界對理財通可謂「翹首以待」,「與2015年推出的另一兩地金融市場聯通的重要成果——基金互認安排相比,我們預期理財通的市場規模會更大。」

2015年7月1日,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正式實施,意味著香港與內地的公募基金市場向彼此敞開大門。目前內地與香港已實施基金互認,但獲準在兩地銷售的基金數量和規模並不大,在理財通的框架下,兩地互相銷售的基金產品,包括債券基金的數量和規模有望增加。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共有29隻基金獲準北向銷售,源自內地投資者的管理資產規模(AUM)為144億元,共有50隻內地基金獲準在香港銷售,而源自香港投資者的資產管理規模僅為3.74億元。

今年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與畢馬威聯合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基金公司對大灣區市場有極大興趣,但有42%的受訪公司表示尚未制定大灣區策略,而37%的受訪公司則表示將於未來12個月內製定有關策略。預計當理財通框架及具體要求陸續出臺,業界會加快腳步制定具體發展策略。

在鄒建雄看來,理財通可為基金業界帶來龐大發展機遇,但同時在銷售渠道、客戶服務、產品管理、風險管理、資訊披露等方面也提出更高要求。「例如,內地電子化及數據化普及程度高,透過手機平臺或微信投資基金及獲取資料是常態,雖然香港亦朝向這個方向發展,但兩地的投資及運作模式仍有一定差距,我們要加快步伐追上及作出相應調整,才能滿足內地投資者對這方面服務的需求。」

資金交換在離岸市場完成

目前,兩地監管機構尚未明確「理財通」的產品範圍,市場對此仍有諸多揣測。「由於基金種類多元,我們明白計劃起步時應審慎開展;結合監管機構、主管部門、投資者和持份者之間的緊密溝通,之後因應市場需求及隨著市場發展更趨成熟,逐步推出優化措施。在『風險可控、循序漸進』的大原則下,逐步將合適的基金產品納入計劃。我們認為於計劃實施初期,可先行涵蓋風險中、低及相對簡單的基金產品。」他表示。

市場普遍預期,「理財通」將參照股票通的做法,採取資金封閉式循環的管理辦法,即內地居民通過內地銀行在香港開戶,帳戶擁有人以人民幣直接或換成外幣投資海外金融產品。

鄒建雄透露,理財通是雙向互通機制,大灣區居民可由個人跨境「北上」或「南下」投資理財產品,「資金匯劃使用人民幣跨境結算,資金交換在離岸市場完成。這代表香港投資者亦可投資內地的理財產品。內地經濟發展潛力巨大,香港投資者對人民幣產品有一定需求。理財通正好幫助他們有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站在投資者的角度,市場有更多產品選擇是好事。內地和香港兩地投資產品各有特點,雙向互通正好可作互補。」

(作者:朱麗娜 編輯:和佳)

21世紀經濟報導及其客戶端所刊載內容的智慧財產權均屬廣東二十一世紀環球經濟報社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詳情或獲取授權信息請點擊此處。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任暉_NBJ9607

相關焦點

  •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跨境理財通對香港基金業在銷售管道等方面提出更...
    原標題: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跨境理財通對香港基金業在銷售管道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摘要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跨境理財通對香港基金業在銷售管道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香港投資基金公會主席鄒建雄在
  • 德林控股增發股份,搶佔大灣區「跨境理財通」先機
    (原標題:德林控股增發股份,搶佔大灣區「跨境理財通」先機) 德林控股
  • 粵港澳大灣區開展「跨境理財通」試點 渣打、滙豐等外資銀行摩拳擦掌
    6月29日,央行、香港金管局及澳門金管局發出聯合公告,決定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正式啟動時間和實施細則將另行規定。實行總額度和單個投資者額度管理所謂「跨境理財通」是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個人跨境投資粵港澳大灣區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按照購買主體身份可分為「南向通」和「北向通」。
  • 林鄭月娥稱香港應把握機遇做好「促成者」角色
    特約撰稿 朱麗娜 香港報導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目前香港金融監管機構正與中國人民銀行、外管局等機構探討「理財通」相關計劃。理財通或設置投資額度繼股票通、債券通之後,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將為區內的金融互聯互通助一臂之力。規劃綱要的一大亮點,在於有序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擴大香港與內地居民和機構進行跨境投資的空間,穩步擴大兩地居民投資對方金融產品的渠道。在依法合規前提下,有序推動大灣區內基金、保險等金融產品跨境交易,不斷豐富投資產品類別和投資渠道,建立資金和產品互通機制。」
  • 理財通平臺45隻優質基金入選金牛獎 「上榜率」超七成
    2020年一季度新發基金總規模突破5000億元。在公募基金近22年的發展歷史上,單季度募資規模超過5000億元的,此前僅有3次。  在整個A股市場跌宕起伏的情況下,權益類基金可謂「韌性」十足。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共有181隻主動權益基金收益率超過10%,16隻基金收益率超過20%。
  • 中國證券業協會基金公會成立
    東方網8月28日消息:中國證券業協會基金公會今天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國證券業協會基金公會是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的自律組織,其宗旨是保護投資人的合法權益,發揮政府和會員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促進證券投資基金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 騰訊理財通聯合嘉實基金,一起做「理智青年」,致力智慧投資
    騰訊理財通發起「全民智富計劃「,聯合嘉實基金(博客,微博),用有趣、易懂的方式,為投資者帶來客觀、科學的理財知識,讓更多人用」理智「的方法追求財富。還等什麼,快來加入」全民智富計劃「吧!  最近市場火熱,是不是難耐心中衝動了?  股市暴漲、黃金暴漲……各種活久見的事件都見證了,是不是感覺自己又錯過了1個億?  先別著急眼紅,我要勸你理智!
  • ...平安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合作發行首隻聯合品牌基金——恒生...
    2020-08-18 15:16:09來源:FX168 【備戰跨境理財通恒生與平安資管合作發行首隻聯合品牌基金】上證報記者獲悉,恒生銀行附屬資產管理公司——恒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近日與中國平安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合作發行首隻聯合品牌基金——恒生平安亞洲收益基金。
  • 央行等多部門:推動人民幣在粵港澳大灣區跨境便利流通和兌換,擴大...
    意見稱,有序推進粵港澳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逐步開放港澳人民幣清算行參與內地銀行間拆借市場。優化完善「滬港通」、「深港通」和「債券通」等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安排(包括適時研究擴展至「南向通」)。支持符合條件的港澳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在內地發行金融債券、公司債券和債務融資工具,逐步拓寬發行主體範圍、境內發行工具類型和幣種等。
  • 【大灣區「理財通」即將落地】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向...
    【大灣區「理財通」即將落地】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向媒體透露,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即將落實。她表示,兩地目前仍就理財通的額度、先行先試的產品磋商,但框架已定,「(理財通)快將來臨。」她直言,「理財通」的相關細節敲定以後,有望在年度施政報告出爐前公布。
  • 在香港「廚房」烹飪金融「盛宴」
    與內地聯通是香港金融繁榮的支撐突破性的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等內地與香港的金融互聯互通機制,廣泛惠及了國際、內地和香港的金融行業。基於此,許正宇預期,下一步粵港澳大灣區金融聯通的新突破,將是香港金融市場在挑戰之中也能夠保持繁榮的重要支撐。
  • 騰訊理財通將推投顧業務,投資小白也能享受私人投資管理服務了
    騰訊理財通將推投顧業務,投資小白也能享受私人投資管理服務了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 作者:記者李國輝 發布日期
  • 爆款基金太多公募規模或趕超理財
    爆款基金太多公募規模或趕超理財爆款基金的新聞幾乎霸佔了資管圈一整年的熱點。 2020年行將結束,在接近尾聲時,公募基金行業再度傳出好消息,新發基金規模突破三萬億,趕超過去三年總和。公募基金規模的增長與市場行情緊密相關,今年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催生了明顯的賺錢效應,與此同時,市場進一步朝著機構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
  • 屠光紹:當前中國家庭理財階段性特徵分析
    北京銀行總行業務總監、上海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區瑞光,中國金融信息中心黨委書記、董事長、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董事長葉國標,中國金融信息中心總裁張鳳明,上海各地在滬企業(商會)聯合會黨委書記胡雅龍,中國保險投資基金紀委書記林謙,衡山集團黨委副書記、上海市女企業家協會會長杜松楊,國泰基金監事會主席梁鳳玉,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秘書長趙海,上海證券交易所金融服務公司總經理呂勁
  • 2018銀行理財市場掃描 非保本理財存續規模22萬億
    原標題:2018銀行理財市場全掃描:非保本理財存續規模22萬億,債券配置超5成,兌付收益超萬億 近日,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與中國銀行業協會聯合發布《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2018年)》,全面反映了銀行業理財市場的運行情況。 從全文來看,報告有以下四大亮點: 1、2018年非保本理財存續餘額22.04萬億。
  • 扎堆發行理財型基金 貨基和分級基金收益更高
    為杜絕銀行變相高息攬儲,銀監會在去年年底叫停30天以內銀行短期理財產品。針對個人閒錢短期理財和企業流動資金管理,基金公司迅速推出以貨幣基金為基礎的理財型產品填補市場空白。今年5月,匯添富理財30天首募規模高達240億,華安月月鑫短期理財也募集了180個億。
  • 可轉債市場火熱基金規模增長近百億元 華夏基金推出新混基張帆接盤
    受益於可轉債市場的「火熱」,今年多只可轉債基金收益率逼近30%,上半年轉債基金規模增長近百億。另一方面,債券型基金則略顯「黯淡」。截至22日,已有41隻債券型基金髮布清算報告,而業內人士認為,這種「洗牌」有利於行業資源的合理配置,會助力行業健康發展。
  • 鵬華港股通中證香港銀行投資指數證券投資基金(LOF)更新的招募說明...
    本基金投資相關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允許買賣的規定範圍內的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以下簡稱「港股通標的股票」),會面臨港股通機制下因投資環境、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包括港股市場股價波動較大的風險(港股市場實行T+0 迴轉交易,且對個股不設漲跌幅限制,港股股價可能表現出比A 股更為劇烈的股價波動)、匯率風險(匯率波動可能對基金的投資收益造成損失)、港股通機制下交易日不連貫可能帶來的風險
  • 2020年基金公司一季度規模排行榜出爐
    按不同投資類型統計,易方達基金以1644億元榮獲偏股主動型規模榜第一;博時基金以2391億元榮獲偏債主動型規模榜第一;華夏基金以1657億榮獲ETF規模榜第一;易方達基金以230億元榮獲QDII規模榜第一;民生加銀基金以84億元榮獲FOF規模榜第一。
  • 香港市場新生態與未來前景
    滬深港通各項單日成交額記錄在2020年一再被刷新,北向交易單日成交額於2020年7月7日創下1912億元人民幣的歷史新高,南向交易單日成交額也於2020年7月6日錄得602億港元的歷史新高。  香港已成為境外投資者進入A股市場的重要節點和內地投資者投資境外的首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