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賽馬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那你知道這兩人結局如何?出乎意料

2021-01-19 騰訊網

小時候我們看過很多有趣的故事,為了鼓勵學生,課本上出現的往往是故事的前半部分,至於結果,有的老師就不會主動告訴學生們了。比如鑿壁偷光的匡衡,我們只知道他年幼家貧,隔壁住了有錢大戶,匡衡用小刀鑿開與鄰居家相連接的牆,接著牆壁透過來的光苦讀的故事。

看起來,這個故事確實實在教育我們好好學習,刻苦學習。可是,匡衡後來的發展老師卻不會說了,之後,匡衡考取功名,做官之後,卻成為一個見利忘義的小人,這個就太負面了,老師自然不會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說出來。

另一個田忌賽馬的故事,大家也都很熟悉,那麼最終,田忌和孫臏的結局又如何呢?老師是不是也沒說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兩人後來如何。

田忌賽馬,講的是孫臏幫助田忌,在田忌的馬總體質量不如齊威王的情況下,贏得賽馬的故事。在故事中,之前田忌與齊威王賽馬時,總是敗給他。後來,田忌在孫臏的幫助下,以三局兩勝的結果最終贏得了比賽,田忌終於贏了齊威王。這個故事讓我們了解了巧妙運用遊戲的規則,也看到了孫臏的智慧。

在故事的最後,齊威王也認識到了孫臏的智慧,在田忌的推薦下,孫臏成為齊威王的軍事。此後,凡事軍國大事,齊威王都詢問孫臏的意見。孫臏的見解總是讓齊威王眼前一亮,自此後,孫臏在齊國的地位越來越高。

孫臏為什麼這麼有才能?原來,孫臏與龐涓為同門師兄,兩人跟隨老師同樣學習了許多治國方略和排兵布陣的方法。不過,孫臏的領悟能力更高,對師傅更加敬重,因此孫臏學得比龐涓要更紮實。龐涓嫉妒孫臏,暗暗用毒計陷害孫臏,將他的雙腳砍去,還在臉上刺了字。孫臏原本與龐涓都是魏國人,被害之後,孫臏去了齊國,龐涓成為魏國名將。

公元前354年,趙國起兵攻打衛國。作為衛國的盟國,魏國商量著出兵相助。很快,趙國的都城邯鄲被魏國包圍,僵持了一年,趙國漸漸不支,於是向相鄰的齊國與楚國求助。齊威王派孫臏與田忌,率領大軍幫助趙國還擊魏國。

當時,趙國的都城邯鄲已經被魏國攻破。按照田忌的設想,就要帶兵前往,直接與魏國交戰。而孫臏畢竟是熟讀兵法的,他的想法是調兵攻擊魏國,如此,魏國主力必定回頭防守,這樣趙國之圍就迎刃而解了。

這也就是圍魏救趙的故事。孫臏的主意得到了田忌的贊成,於是,齊國大軍聲東擊西,魏國很快不敵。而率軍攻打邯鄲的魏國將領正好就是孫臏當年的師兄弟龐涓。因此,很多人說孫臏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保自己當年一箭之仇。 然而,孫臏的報復還沒有結束。

公元前342年,魏國又出兵攻打韓國。韓國是一個小諸侯國,自然不敵魏國大軍。韓國向齊國求助,孫臏再一次使出妙計,使得魏國大敗而歸。龐涓生性高傲,眼裡從來看不見別人,這次中了孫臏的計謀,又打了敗仗,龐涓在魏國地位大減。魏國原本已經逐漸發展成為大國,但是幾次失敗使得魏國掉下神壇,龐涓只好自殺謝罪。

歷史上關於孫臏的記載,幾乎是與龐涓的死同時消失。按照歷史學家的看法,孫臏之所以幫助齊國,屢建奇功,使得齊國逐漸走向霸主地位,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報當年自己被龐涓看下雙腳之仇。如今龐涓已經死了,龐涓所效忠的魏國也淪落為小國,孫臏知道自己建下了不世之功,自然樹敵不少。孫臏不願意陷入你死我活的爭鬥,於是在報仇之後就退隱山林了。

在他離開之前,也勸說過田忌。可是,田忌自視甚高。尤其是建功立業,受到齊國上下萬民愛戴之後,田忌更是放不下眼前的虛榮繁華。儘管孫臏已經歸隱,但是田忌卻不願與他一同隱去。結果,在馬陵之戰後,田忌果然被鄒忌陷害。

離間計向來是最傷人心的,田忌受離間計,無奈之下只好離開齊國,逃到了楚國。之後,齊宣王繼位。齊宣王對這段故事十分了解,知道當初田忌是遭人陷害的。於是,他登上大位之後就派人前往楚國請田忌回國,並官復原職。而歷史上,關于田忌的記載,到這裡也就結束了。

相關焦點

  • 田忌賽馬之後,田忌和孫臏結局如何?語文老師不會主動告訴你
    說起孫臏和田忌,不知道大家最先想起來的是什麼,但是我最先想起來的肯定是田忌賽馬這個故事了。田忌是齊國的大將,孫臏與他是好友,由於齊威王的馬比田忌的馬總要強一點,因此田忌每次與齊威王賽馬,都落敗而歸。孫臏想出了一個計策,那就是用下等馬對付上等馬,用上等馬對付中等馬,再用中等馬去對付下等馬。三場比賽結束之後,果然巧妙地讓田忌贏了齊威王。語文書中,對於兩人的故事,也就在田忌賽馬之後結束了。那麼,田忌賽馬後,田忌和孫臏結局如何?
  • 「田忌賽馬」的田忌,結局如何?荒誕的記載背後,隱藏著合理真相
    《田忌賽馬》是我們小學的時候就讀到的一篇著名的文章,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故事。當時齊威王有個寵信的將軍叫田忌,很喜歡和齊威王賽馬,可是他的馬比不上國王的馬,所以每次都輸了,非常沮喪。孫臏找到田忌,讓他用千金為賭注跟齊威王賽馬,保證能贏.田忌生氣地說:你也要挖苦我嗎?
  • 田忌賽馬中,田忌是怎麼知道齊威王的出馬順序的?
    田忌賽馬中,田忌是怎麼知道齊威王的出馬順序的?想必大家小時候都聽過田忌賽馬的故事吧,小小的一個賽馬故事本來就已經預測好的結局,卻因為孫臏的出現,逆轉了看似無法挽回的敗局,而這種神奇轉變的核心便是博弈論。
  • 「田忌賽馬」背後的故事:田忌贏得了比賽,卻輸掉了人生
    引言戰國時期,誕生了許多的能人異士,同時也伴隨著許多的奇聞怪事,今天我們所說的便是齊將田忌與齊王賽馬的故事,一場簡單的「三局兩勝制」賽馬卻包涵了令人受益匪淺的人生智慧,震撼世人,這一次的賽馬最終以田忌打敗齊王並獲得千金賭注,結局被後世稱之為「田忌賽馬」。
  • 田忌賽馬後,田忌和孫臏最後是什麼結局?老師沒有告訴我們
    田忌賽馬出自《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第五》,故事的主角是田忌、孫臏和齊威王,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揭示如何善用自己的長處去對付對手的短處,從而在競技中獲勝的事例
  • 田忌賽馬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
    田忌賽馬是經典的以弱勝強的故事,這個故事大概是這樣的:齊威王很喜歡比賽,最擅長的就是騎馬射箭了,曾經約過田忌賽馬,各自選出三匹馬,分上中下三個等級進行賽跑。結果顯而易見,齊威王兵強馬壯,同等級的馬總能略勝一籌,田忌最終以完敗收場。
  • 《田忌賽馬》:孫臏出計讓田忌取勝,其實是個極度愚蠢的計策!
    《田忌賽馬》是一則深入人心的故事,出現在小學的課本裡,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也包括小編自己在內,對其印象非常深刻,當時只覺得孫臏真的是太聰明了,只不過如今再讀《田忌賽馬》,卻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田忌賽馬》大體講述的內容就是齊國大將田忌與齊國公子賽馬,分別對比上中下三等馬。
  • 《田忌賽馬》:孫臏出計讓田忌取勝,為何卻說這是個愚蠢的計策?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田忌賽馬》這個故事,這個故事說的是齊國大將田忌與齊國公子賽馬的故事,在孫臏的計謀之下,雖然田忌的馬質量較差,還是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如今這個故事被寫進教科書,用來啟迪孩子。其實從成年人的角度來看,孫臏出計讓田忌獲勝,是一個非常愚蠢的計策,為什麼這麼說呢?
  • 《資治通鑑》意味深長的一段故事:田忌賽馬,其實是個愚蠢的勝利
    田忌賽馬一日,田忌與齊國公子賽馬,兩人各自帶三匹馬,分為上、中、下三等,共比賽三場,並設千金作為賭注。比賽開始後,田忌用他的下等馬挑戰齊國公子的上等馬,結果慘敗。齊國公子得意洋洋的說:你這馬也不行啊。《田忌賽馬》被收錄在我們的語文課本中,上學時,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不能古板,要學會變通。如今,再品讀《資治通鑑》,這個故事卻意味深長,表面上田忌贏得了勝利,卻斷送了自己的人生。
  • 為什麼我們要反對「田忌賽馬」?
    (1)田忌賽馬的故事,可以說世人皆知。齊國的大將田忌很喜歡賽馬,有一回他和齊威王約定,進行一場比賽。他們把各自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賽的時候,上等馬對上等馬,中等馬對中等馬,下等馬對下等馬,由於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強,三場比賽下來,田忌都失敗了。
  • 田忌用策略贏取賽馬勝利,這實際上是愚蠢的,幾年後終於大禍臨頭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田忌賽馬的故事吧。這個故事出自《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第五》,一場精彩的賽馬競技體現出的人生智慧,讓我們都受益匪淺。我們都知道,故事的最後田忌拔得頭籌,贏得了齊王的千金賭注,他在這場競技中的機智表現也一直被後人所流傳。
  • 「田忌賽馬」後,田忌遭陷害逃亡楚國,其實是齊威王故意為之?
    「田忌賽馬」「田忌賽馬」的故事比賽開始後,田忌聽從了孫臏的建議,用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接著用上等馬對他們的中等馬,最後用中等馬對他們的下等馬。這樣下來,總共三場比賽,田忌贏了兩場,最終贏回了齊威王的千金賭注。這便是人人皆知的「田忌賽馬」的故事。不過,這個故事看上去是在讚揚孫臏的機智過人,但其背後的故事卻耐人尋味,細思極恐。究竟還有什麼秘密呢?下面聽五錢君慢慢道來。鄒忌是誰?相信大家都朗誦甚至背誦過一篇課文,名叫《鄒忌諷齊王納諫》。這篇課文中的主人公便是屢次詢問「我孰與城北徐公美」的鄒忌。
  • 《資治通鑑》耐人尋味的記載:田忌是如何知道齊威王出馬順序的?
    想必大家小時候都聽過田忌賽馬的故事,這也是《資治通鑑》裡非常耐人尋味的一段記載,小小的一個賽馬故事本來就已經預測好了結局,卻因為孫臏的出現,逆轉了看似無法挽回的敗局,而這種神奇轉變的核心便是博弈論。我們先來談一談田忌賽馬的故事,首先田忌是齊國的大將,為人豪爽不羈,作戰勇猛,知人善任,心胸開闊,他一生為齊國立下赫赫戰功,為齊國成為戰國七雄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 《資治通鑑》中的一段記載:田忌賽馬,這是一場愚蠢的勝利
    心中有把握以後,孫臏給田忌說:你只管賭一把大的,我保你贏。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相處,田忌還是比較相信孫臏這個人的,有了孫臏這一番話,他便很自信的賭了一把大的。開賽前,孫臏對他說:您先用下等馬對他們的上等馬,第二局用上等馬對他們的下等馬,第三局用中等馬對他們的下等馬。田忌照作了,最終,他以2勝1敗的結局拿下了勝利。
  • 讀懂「田忌賽馬」的故事,你就懂得了人生奮鬥的方法
    三場比賽結束後,田忌一場敗而兩場勝,最終贏得齊王的千金賭注。因此田忌把孫臏推薦給齊威王。齊威王向他請教了兵法,於是把他當成老師。關於「田忌賽馬」的故事,應該很多人都知道,讀懂田忌賽馬,就懂得人生奮鬥的方法,我想距離成功也就不遠了。那麼,田忌賽馬的故事告訴我們哪些道理呢?01做一件事情,懂得轉換思維很重要。
  • 「田忌賽馬」的故事人盡皆知,可他最後的下場,你知道是怎樣的嗎
    但教科書裡的內容大多都是節選的,故事是不完整的,學生既不了解一個人的生平過往,也不清楚一個人的歷史定位。田忌想必大家都知道,課本裡有他田忌賽馬的故事,但大家有沒有沒想過,齊威王為什麼要刁難田忌,田忌為什麼幹當中贏過齊威王?歷史上的田忌,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田忌,戰國時期齊國人,後成齊國名將,封地於徐州。在齊國,田忌有一個死對頭,名為鄒忌。
  • 田忌賽馬的背後,是齊威王與田忌的君臣角力!
    田忌賽馬的故事想必大家耳熟能詳,田忌在孫臏的建議下,以自己的中等馬對齊王的下等馬,以上等馬對中等馬,三局兩勝贏了一次齊威王。此前田忌一直輸給齊威王,只贏了一次便名垂青史。重點是田忌當面贏了齊威王,可見一點都不給齊王面子。
  • 田忌賽馬後,田忌和孫臏最後怎樣了?田忌贏得了比賽,卻輸了人生
    「田忌賽馬」可以說是戰國時期最知名的歷史故事了,幾乎已經成為了中小學課本上必學的內容之一了,不過歷史不應該是孤立的片段,而應該結合整體來看。那麼田忌在孫臏的幫助下贏得了賽馬,最後田忌和孫臏怎樣了呢?語文老師可不會告訴你。
  • 田忌賽馬:那些年我們學過的語文,到底教會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田忌賽馬的故事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吧,我們學生時代應該都學過。但是這篇文章給我們的啟示還記得嗎?齊國有一個將軍叫田忌,他非常賞識孫臏,就把他偷偷運送到齊國,碰巧那天田忌跟一個朋友賽馬,賭注很大。孫臏發現他們的馬都差不多,都分為上等馬、中等馬、下等馬。
  • 「田忌賽馬」其實是「田忌賽車」,你還要被這些成語故事騙多久?
    本文轉載自過客History(ID:guokelishi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