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法評論|脫口秀和單口喜劇有何區別,從中來看楊笠為什麼難?

2021-01-07 中經盟娛樂法

#池子稱脫口秀絕不是楊笠那樣的#

此前,《脫口秀大會》中的楊笠被人舉報,原因是楊笠在演出時所說「男生為什麼明明看起來這麼普通,但是他卻可以那麼自信」的言論涉嫌性別歧視,煽動群眾內部矛盾。而這也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除了部分人群認為存在性別歧視外,喜歡、支持楊笠的人也表示「很有梗,作為一個脫口秀演員來說很不錯」,當然也有人認為「說的很辛辣,但是也沒有說錯「。反對方,比如池子更在某平臺表示,脫口秀不是楊笠那樣的。

那麼脫口秀本質是什麼樣的呢就脫口秀和單口喜劇而言,我國對於二者沒有作本質上的區分,甚至關於「Stand-up Comedy」的百度介紹詞條視頻都是脫口秀演員池子做的介紹,裡面也管「Stand-up Comedy」叫做「脫口秀」。可見,目前國人對二者的認識是混同的。因為二者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國外,那麼我們現針對國外的情況做個介紹。

在國外,脫口秀(Talk Show)是像美國的著名的《吉米今夜秀》、《艾倫秀》、《柯南秀》那樣的由1-2名主持人,邀請的幾位嘉賓還有觀眾聚集起來,一起通過討論一個主要的話題而展開的談話節目,當然中間穿插著各種由嘉賓本人或主持人講出的輕鬆、搞笑、甚至自黑的梗,還有一些討論國家時事的梗,比如在Jon Stewart「囧司徒」主持期間的《每日秀》(The Daily Show),更是用犀利的言辭來吐槽國家政治,甚至「F-word」都可能會出現。但無論怎樣,該節目形式主要以對話為主。

《脫口秀大會》這種單人站在舞臺上,全程通過自己講述出各種各樣的「梗」來取悅臺下觀眾,中間可能穿插些與觀眾的互動的形式,其實嚴格來講不屬於脫口秀,而是「Stand-up Comedy」,可以理解為單口喜劇,國內沒有一個嚴格的對應,和相聲差不多。比如在舞臺上講的每個「梗」,都是取材於演員本身的生活和經歷,經過些許的加工而搬上舞臺,目的都是為了取悅觀眾。

在國內,類似的綜藝節目雖然冠以「脫口秀」之名,但實質上還是屬於單口喜劇,其實若屬於喜劇性質的話,其內容形式本身就是多種多樣,反諷、自黑、調侃都是手段。就比如說我國的相聲表演中,就有很多類似的方式,比如調侃對方的家屬、故意自黑,而且往往這類演員其實更難想段子。因為他們說出來的段子,都是通過慢慢積攢而成,還需在私下反覆斟酌,才能在臺上表現出自然、連貫的狀態。

但無論形式區分如何,國內與國外的兩種節目都有一個巨大的區別,就是對內容的尺度性的接受度。在國外,就像前面說的,有些時政類吐槽節目可以連續播放10年,還能獲得美國「最受歡迎的脫口秀節目」這一殊榮,可見其尺度是可以很大的。雖然也可能出現「性別梗」,但大多數情況都是被接受的。舉個例子,比如在美劇《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中,女主人公麥瑟爾夫人在丈夫毫無徵兆的拋棄她而離婚後,突然自我意識覺醒,從一名家庭主婦變成了一名單口喜劇演員,並得到了觀眾的讚賞。在某一次,女主角在舞臺上說到一半,突然被俱樂部老闆趕下臺,並對她說「因為說了懷孕那點事…那是女人的私事…要說和產科去說,我的臺上不允許說「。雖然是在美劇裡,但也能體現美國的單口喜劇在內容方面的區別對待。

還有一個有趣的例子,被稱為「櫻花妹」的日本女性永島由美,之前因為在《The Comedy Mix》表現火了,她的單口段子讓大家覺得很有趣,雖然英語並不流利,甚至操著一口日式英語,但其自信的表現和很多段子的內容,甚至是在自黑本國文化,也逗樂了很多觀眾,也就是說接受度較高。比如「切腹梗」——輸了球賽後,巴西人民開始暴亂,相互殘殺。日本人民就很文明,我們會禮貌的鞠躬,清理球場最後自殺。不僅涉及國家自黑,她的內容甚至還公開討論了「性方面」的主題,要知道在這方面,男性長期擁有「特權」。櫻花妹有一句說的很好「I am becoming the man I always wanted to marry.」 我最終活成了我總是想嫁的男人的樣子。不難看出,單口演員們雖然在臺上怒罵嬉笑,但其內容反映出的卻是來自現實生活中自己的酸甜苦辣。

所以,針對此事,主要看如何理解,如果只當成單口喜劇上,只是針對段子的內容合適不合適、表演形式合不合理的討論,雙方各佔一個立場也未為不可。但是如果上升高度,涉及「煽動」、「侮辱」甚至舉報等問題,未免有些刻意拔高,可能反而幫忙「煽動」了這個問題,不是嗎?

相關焦點

  • 楊笠「冒犯」了嗎?單口喜劇、厭女文化與「大家保護的人」
    在這場圍繞著楊笠這個符號人物和性別議題展開的討論中,脫口秀本身的定義也成為討論的熱點之一,一條熱門評論稱「楊笠的脫口秀真的創作了新流派,在臺上只完成50%,剩下50%由臺下的人現身演繹」,這個熱評令人感到一絲絲尷尬——從2017年《吐槽大會》開始,stand-up comedy已經在中國走過了三個年頭,在觀眾的認識中依然沒有形成「單口喜劇」的概念,在中國大陸語境裡仍然和「脫口秀」概念混同,且被大眾視為同一種喜劇表演形式
  • 2021年,為什麼我們還在爭吵楊笠的脫口秀?
    是笑果的脫口秀反跨年網絡綜藝節目。也就是:和脫口秀大會內容有互文關係的、所有網絡用戶都可看到的、在國內以脫口秀的形式包裝下的單口喜劇節目。這帶來了三點意義:一,觀眾也許需要結合脫口秀大會的內容來理解反跨年的笑點;二,觀眾有可能會將單口喜劇和脫口秀的話語形式混淆;三,觀眾也有這個權利去誤解。這三點意義帶來了三個問題:如何理解楊笠的幽默?什麼是單口喜劇中的「冒犯」?為什麼觀眾的誤解是合理的?什麼是幽默?
  • 楊笠脫口秀被舉報引發性別之爭,她冒犯了誰?
    就像相聲一樣,單口喜劇從誕生之初,就是根植於市井的底層娛樂,它也跟相聲一樣,從不怕冒犯。上世紀最著名的喜劇演員、電視主持人格魯喬·馬克思,就以「侮辱性喜劇」而著稱,他的喜劇天賦影響了包括導演伍迪·艾倫在內的一代喜劇人。
  • 綜藝形式的「脫口秀」/「單口喜劇」:一種廣場景觀修辭術
    為什麼要複述一遍本就不長,「短暫又輝煌」(《脫口秀大會》楊蒙恩語)的大陸單口喜劇發展史呢?因為隨著「脫口秀」綜藝節目的不斷湧現,「線上」與「線下」的分野越發明晰,在美國以劇場、酒吧、開放麥為場域的單口喜劇在中國已經蛻變為了一種與綜藝、網絡和競技無縫融合的全新形式:一種脫胎於單口喜劇,被叫做脫口秀,卻既不是單口喜劇又不是脫口秀的怪物。
  • 解鎖西方單口喜劇的「梗」和「料」
    繼《金星秀》《吐槽大會》《今晚80後脫口秀》等一批中國式脫口秀節目大火之後,《脫口秀大會》第三季於今年9月甫一開播就迅速收割了一大波粉絲,楊笠對直男的犀利吐槽、李雪琴和王建國的「甜蜜」故事都承包了很多人的笑點。
  • 楊笠被舉報事件,恰恰說明了脫口秀和相聲的區別
    在今年的《脫口秀大會》舞臺上,有兩位女演員脫穎而出,一位是成功出圈的李雪琴,她講的是自己和王建國的那些事,要不是就自己的媽媽還有老闆,基本不會造成很大的爭議。還有一位是楊笠,她的段子指向就很明顯,基本上都在「貶低」男人,在參加比賽時楊笠就有過「你想看什麼老娘偏偏不長什麼」這樣的金句。
  • 脫口秀大會火了 結果卻是去賣貨?
    □王小石 在剛剛結束沒多久的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的舞臺上,有兩段話令人印象深刻。 一是領笑員羅永浩看到自己喜歡的選手,就會忽悠他參加自己的直播帶貨事業;二是表現優秀的女選手楊笠「抱怨」自己將來只做兩件事:說脫口秀,讀商務(廣告)。
  • 脫口秀大會總決賽錄製,楊笠李雪琴排名墊底,王勉音樂逆襲奪冠!
    對於很多小夥伴們來說都非常想知道本季脫口秀大會的冠軍到底是誰,綜合目前網上的傳言以及參與現場錄製的網友來看,王勉應該是本季的冠軍,而且現場邀請到徐崢和沈騰兩位喜劇大佬助陣,看點十足王勉憑藉音樂脫口秀這樣一種獨特的方式逆襲奪冠成為本賽季的一大亮點!
  • 光靠李誕「不值得」和楊笠「普通自信」,笑果文化很難笑到最後
    今年,圍繞脫口秀演員李誕和楊笠的話題不斷,脫口秀這個行業也逐漸走向大眾,收穫了輿論的關注和資本的青睞。 單立人喜劇主攻線下,通過演出歷練和培養喜劇人才,保持高頻次的線下表演。單立人喜劇以演員為核心,目前已經打造了一套成熟的演出體系,從開放麥、商演到個人專場層層遞進。據了解,單立人喜劇2019年共有794場演出,其中開放麥有388場。 在線上,單立人主要以音頻、電臺節目為主。
  • 港媒:以最溫和方式冷嘲熱諷 中國脫口秀女演員聲名鵲起
    參考消息網11月17日報導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16日報導稱,中國脫口秀節目從挖掘兩性刻板印象題材的喜劇女演員那裡得到了一針強心劑。全文摘編如下:楊笠是今年因在《脫口秀大會》節目中的表演而一舉成名的脫口秀女演員之一,人們評價說,她的風格是以最溫和的方式表達最尖銳的冷嘲熱諷。這種從西方引進的單口喜劇表演多年前進入中國,不過直到最近幾年才流行起來。迄今為止,網絡單口喜劇節目《脫口秀大會》已經播出了三季,包括越來越多女性在內的參與者競逐賽季冠軍。
  • 2020,脫口秀與「諷刺」之年
    楊笠一段名為「男人還有底線呢」的脫口秀表演,再次精準地踩到男女紛爭這個火藥桶般的話題,在「清華學姐」事件還未徹底冷卻之時,再次掀起巨大的爆炸。當然,在進一步討論前,不管一段脫口秀好壞如何,是否冒犯,以舉報的方式對待都是毫無理由的。今天我也無意評價楊笠的表演。
  • 楊冪脫口秀首秀表現驚豔 內涵男人的楊笠該被罵麼?
    2020年12月25日聖誕節播出的《脫口秀反跨年》大家看了麼?脫口秀水兒看了好幾期,每次都笑得跟個傻子似的。這次的節目,同樣沒有讓大家失望。01楊冪脫口秀首秀表現驚豔。這次是楊冪第一次表演脫口秀,看完居然很有意思。有笑點有自嘲,當然也有滿滿的正能量。
  • 楊笠這事沒完了?一針見血引來的惱羞成怒
    「我覺得她煽動性大於消解性,有點偏離脫口秀的感覺,更像是奇葩說。」 隨後,楊笠發了一篇微博:「唉,沒完了。「 吐槽這一行有點難做。
  • 觸碰社會敏感話題、通過自嘲消解爭議,美式脫口秀如何「逗人開心」
    凱文·哈特 非裔美國人職業生涯起步較慢,早期嘗試模仿克裡斯·塔克等喜劇演員,後來通過研究自己的不安全感和生活經歷找到節奏。2017年創立「大聲笑」公司,為全球各種族喜劇人提供演出機會。「脫口秀」源自翻譯錯位在去年年底的綜藝節目《脫口秀反跨年》中,脫口秀女演員楊笠的一番言論引發不小爭議——「男人,還有底線呢?」
  • 《脫口秀大會》楊笠憑「幽默」出圈:欲罷不能的快樂,是女人給的
    如果你有關注《脫口秀大會》,就知道最近有位脫口秀演員火出圈了。金句頻出、精準毒舌,偏偏又讓人慾罷不能,她就是無數觀眾的快樂源泉——楊笠。自從參加《脫口秀大會》以來,楊笠已經上了數次熱搜,尤其是她對男性的吐槽,引爆了無數的共鳴和爭議。
  • 楊笠只是說了一段脫口秀,為什麼惹得那麼多人跳腳?
    本來這篇原打算只寫李誕攢的那場反跨年脫口秀的,因為最近事多,拖著拖著,一場脫口秀,就因為一些人不知怎麼想的舉報,變成了對脫口秀文化的深入剖析以及男女性別這一社會問題的討論。看脫口秀不多,從《今晚80後脫口秀》到《脫口秀大會》,再到這次事件起源的那場脫口秀,正好都看了。也說一點拙見吧。
  • 《脫口秀大會》上的選手,分得清脫口秀、單口相聲和評書嗎?
    剛一開播,李誕吐槽公司和卡姆的段子就上了熱搜,接著程璐思文離婚引發巨大爭議,再來就是張博洋的不能活成白凱南······只要《脫口秀大會》播出,總有話題霸佔熱搜榜,也就是說,對脫口秀來講,受眾還是蠻多的。雖然觀眾不是非《脫口秀大會》不可,但國內能看的線上脫口秀節目,好像也就是這一個。
  • 中國沒有脫口秀
    ,最近脫口秀界很熱鬧,楊笠和池子隔空打鬧。楊笠老師廣告接了個爽,池子老師正視自己內心,發現裡面居然藏了個河南黑人女性。建議大家都試試玩兒脫口秀,把自我認知的潛力都挖掘出來。整個網際網路世界關於他倆誰更對,人該不該有自信,狗叫是不是因為被磚頭砸到了這幾個論點展開了激烈的探討。大家討論的都很對,就是狗遭了罪。建議大家微博發言前捂著動物保護法好好發個誓,在這短短的幾十個字評論中,沒有任何狗狗受到傷害。
  • 脫口秀: 從「10個演員」到「國民級」喜劇
    這種喜劇形式起源於英格蘭,火爆於美國,通常是一個演員拿著一個麥克風,站在舞臺上以講段子的形式進行表演。只是在中國,「單口喜劇」被「脫口秀」這一更寬泛的、更貼近綜藝形式的名字取代,成了一個「將錯就錯」的叫法。   過去兩三年,脫口秀正在成為年輕人新的娛樂出口,周末看一場脫口秀演出也漸漸成為「最In」的生活方式之一。
  • 脫口秀的本質是冒犯嗎?楊笠「性別議題」惹爭議
    楊笠《脫口秀反跨年》「性別議題」發言再度引發關注。 脫口秀演員池子曾發博稱:「總有人問我脫口秀該什麼模樣,我覺得很可能是羅翔老師那樣,但肯定不是楊笠那樣」。今日又發文「其實,我自我認知是一個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