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11家公司觸發「面值退」 退市股將添新成員

2020-12-26 瓦房店市民網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資本市場優勝劣汰和資源配置優化已初見成效。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健全退市機制的呼聲亦越來越高。日前,滬深交易所發布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意味著廣受關注的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正式啟幕。

退市新規正在徵求意見,退市股也即將增添新成員。

近日,有兩家滬市上市公司觸發麵值退市條件。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截至12月22日,年內滬深兩市共有18家公司被強制退市(或已經被交易所啟動強制退市流程),其中面值退市11家,佔比為六成。業內人士認為,未來面值退市將成市場化退市的主要形式,投資者炒作績差股的熱情將持續降溫,同時,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對於業績連續虧損、財務造假、內幕交易等高風險個股敬而遠之。

股價低於1元

則投資價值不被市場認可

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旦上市公司股價持續低於1元,可以說明其股票價值已經不被市場認可,業績連年虧損,公司經營管理已出現嚴重問題,因此退市是大概率結果。近兩年因低於面值而被退市的上市公司數量增多,可以預計未來面值退市或成市場化退市主流。

綜合來看,這些低價股都具有業績大幅下滑、債務違約壓力大等特徵。資料顯示,最近兩家觸及面值退市的上市公司中,一家公司持續虧損,且2020年前三季度淨利潤為-6.23億元;另一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暴跌93.73%至216.94萬元,公司帳面貨幣資金僅剩545.9萬元,但短期借款卻高達10.49億元。

何南野表示,隨著A股註冊制向全市場推進的步伐加快,新上市企業的增多,A股國際化趨勢加強,好企業將受到資金的追捧,差企業將無人問津,因此,低價股本質上是投資價值的缺失,要想從低價股上獲得較好的投資回報是很難的。

面值退市

需注重投資者保護

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發布退市規則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其中在交易類指標方面,將原來「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面值」修改為「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人民幣1元」。

《證券日報》記者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整理,截至12月22日,剔除暫停上市的公司,有78隻股票價格低於2元/股,其中,有7隻股票價格在1元/股附近徘徊(低於1.1元)。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徵求意見稿修訂面值退市細則,將推動市場化退市的發展,加快市場的出清速度,提高退市效率,實現優勝劣汰,對上市公司形成有力激勵和約束。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截至12月22日,按照交易所終止上市日期計算,年內退市銳電、天茂退、東灃B退、天寶退、退市美都、盛運退等共有11家公司因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均低於1元面值被終止或即將終止上市。相比2019年6隻面值退市股,今年面值退市公司數量大幅增加。

李湛表示,雖然今年面值退市公司數量有所增加,但整體數量還是相對較低,隨著未來退市新規正式出臺,觸及退市紅線的企業將持續增加,「1元股」的風險顯著加大,常態化的退市機制將得到進一步完善,預計未來的退市股票數量也將呈現增加趨勢。

面值退市股逐漸增多,加大投資者保護成為迫在眉睫之事。李湛表示,對投資者而言,退市新規將引導更多的投資者把關注重點回歸到上市公司基本面,引導投資者形成健康成熟的價值投資理念。在加強投資者保護上,一方面監管部門需要完善事前預警機制,對上市公司實現嚴監管,壓實中介機構責任,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另一方面需完善集體訴訟制度與民事賠償制度。

何南野表示,面值退市股增多,對資本市場和投資者而言是好事,有利於加強資源的優化配置,讓好企業能夠獲得更多的資源支持,進而做大做強,培育出更多更偉大的企業,讓投資者能夠分享到其成長的紅利,降低投資者的投資風險。但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即將因面值退市的股票,需加強信息披露,以降低投資者買入的風險。(孟珂)

相關焦點

  • 年內11家公司觸發「面值退」 7家公司股價在「警戒線」附近徘徊
    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健全退市機制的呼聲亦越來越高。日前,滬深交易所發布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意味著廣受關注的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正式啟幕。本報記者 孟珂退市新規正在徵求意見,退市股也即將增添新成員。近日,有兩家滬市上市公司觸發麵值退市條件。
  • 2隻ST股遭遇面值退市 年內近20家公司摘牌
    原標題:2隻ST股遭遇面值退市 年內近20家公司摘牌 摘要 【2隻ST股遭遇面值退市 年內近20家公司摘牌】年底又有兩家公司因連續20個交易日跌破面值而退市。
  • 年內面值退市公司已達9家 實現市場出清與保護投資者雙重目標
    今日,本報聚焦退市制度改革,以饗讀者。  12月11日晚間,*ST剛泰發布可能被終止上市的第五次風險提示公告,稱公司股票已連續14個交易日低於股票面值,按照風險警示板日漲跌幅5%計算,預計公司股價在後續6個交易日將繼續低於股票面值,公司股票將因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股票面值,觸及終止上市條件。
  • 年內第二隻面值退市股出現,逾百家公司面臨退市風險
    時代財經製圖年內第二隻面值退市股板上釘釘在5月6-8日當周的跌幅榜中,天廣中茂成為繼ST銳電之後,今年第二隻觸發麵值退市的股票。面值退市是近年來退市的主流,此前ST銳電已成為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5月8日天廣中茂最新收盤價報0.77元,創歷史新低,這已經是其第19個交易日(2020年4月9日至2020年5月8日)收盤價低於1元。圖片來源:wind即便5月11日股價漲停,公司依然不能擺脫面值低於1元的局面。公司在8日提示風險稱,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有關規定,公司股票可能將被終止上市。
  • 年底又有2隻ST股將成為面值退市股
    新民晚報訊(記者 連建明)臨近年底,又有2家公司因連續20個交易日跌破面值面臨退市。其中,*ST剛泰已收到上交所關於公司股票終止上市事項監管函,將在15交易日內作出相應的終止上市決定。*ST金鈺已經連續19個交易日跌破面值,即使今天漲停也無法擺脫退市命運。
  • 2隻ST股遭遇面值退市 暴風集團等19家上市公司摘牌
    2隻ST股遭遇面值退市 暴風集團等19家上市公司摘牌 來源:經濟參考報 • 2020-12-23 13:26:02 年底又有兩家公司因連續20個交易日跌破面值而退市
  • 退市新規引發ST股跌停潮 面值跌破1元將觸發退市 哪些個股存在風險?
    原標題:退市新規引發ST股跌停潮,面值跌破1元將觸發退市,哪些個股存在風險?  退市新規的威懾力量正在逐步顯現。12月15日收盤時,ST股迎來大面積的跌停潮,有31隻個股跌幅超過5%,觸及跌停線,共有144隻ST股下跌,在所有ST股中佔比為66.98%。
  • 作為滬市面值退市第一股 退市大控今日摘牌
    信息時報訊(記者 袁嬋) 在被上交所決定終止上市後,退市大控日前公告稱,公司股票退市整理期已結束,將於今日被上交所摘牌。退市大控今年8月22日至9月19日因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價均低於1元,被上交所終止上市,成為滬市面值退市第一股,也是A股面值退市第五股。
  • 2019年21家上市公司退市,2020年退市飛刀將鍘誰?
    而在2018年底,中國A股上市公司總數為3584家,平均每年新上市公司超過200家。相對退市的70家上市公司來說,上市與退市之間存在巨大的鴻溝。雖然這三家公司因為違法觸發強制退市機制,但是不難看出,縱使重大違法造成巨額損失,然而,根據相關條款,上市公司發生違法、違規問題,無論多麼嚴重,代價除了退市、責任人終身禁入之外,也不過就是罰款,而罰款的最高額度只有60萬元。
  • 年內29家公司退市資本市場加速「新陳代謝」
    2019年以來,在推進上市註冊制改革的同時,證監會將完善退市制度作為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內容,退市公司的數量也在不斷刷新紀錄,真正實現「有進有出」。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初,今年已有16家公司被強制退市,其中9家為面值退市、6家為財務退市、1家為規範退市;此外,已有13家公司通過併購重組渠道退市,其中重組上市7家、出清式資產置換6家。也就是說,年內退市公司已達29家。
  • 面值退市風險「利劍懸頂」,兩股面臨「生死時速」
    面值退市風險「利劍懸頂」,兩股面臨「生死時速」 財聯社12月10日訊,兩隻「破面股」再次陷入退市危機。*ST剛泰已連續13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ST金鈺緊隨其後,連續12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
  • 面值退市體現市場化導向 又有2隻「破面股」拉響退市警報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原標題:面值退市體現市場化導向 又有2隻「破面股」拉響退市警報本報記者 孟 珂各類退市標準中,「面值退市」備受關注,業內人士認為,此次退市新規堵住了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發布退市規則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其中在交易類指標方面,將原來「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面值」修改為「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人民幣1元」,提升了規則適用的公平性和統一性,另外,進一步充實交易類退市情形,充分發揮市場化退市功能,新增「連續20個交易日在本所的每日股票收盤總市值均低於人民幣3億元
  • 新陳代謝加速 面值退市數量超歷年總和 造血功能更強 派現創新高...
    上市公司2020年報預告類型報告三:造血功能增強,26家派現超百億上市公司近兩年出手相當「闊綽」,分紅金額不斷刷新歷史。數據寶統計顯示,以除權除息日為基準,2020年度上市公司分紅金額合計1.37萬億,與2019年相比,增長12.3%。全年進行派現公司數量接近2800家。從個股分紅金額來看,派現金額超百億的有26家,較2019年增加4家。
  • 6日漲停也無力回天 *ST剛泰鎖定「面值退市」
    剛泰控股(*ST剛泰,600687.SH)當前股價是0.68元,已經連續14個交易日股價低於1元面值。據紅星資本局測算,即使後續6個交易日全部漲停,也無法回到1元以上。今年以來,已有12隻個股觸發「面值退市」。
  • 面值退市第一股中弘股份的興衰史
    隨著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出爐,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正以更加嚴格、完善的姿態走向A股市場。  新規對面值退市規則作了修改和完善,將原來的面值退市指標修改為「1元退市」指標,同時新增「連續20個交易日在滬深交易所的每日股票收盤總市值均低於人民幣3億元」的市值指標。
  • 面值退市是什麼意思?面值退市和一般退市有什麼區別?
    一、什麼是面值退市股  我國滬深兩市的股票票面金額均已1元/股為單位,當某隻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股價都低於面值,即低於1元,那麼就會觸發麵值退市條件而被強制退市。  面值退市制度並不是2019年才有的,只是今年是政策執行最為嚴格的一年,所以2019年面值退市股數量驟增。
  • 年內退市公司創新高!退市新規出臺在即,強制退市將成常態化
    來源:紅刊財經記者 | 劉增祿退市新規出臺在即,A股市場單年摘牌公司數量刷新高點,年內已有18家公司(A/B股合併)退市,後來者仍在擴充中,如截止12月8日,*ST剛泰已連續第11個交易日股價跌破1元面值,*ST金鈺連續10個交易日股價在一元下方徘徊,兩者出現面值退市的風險正在日漸積累中。
  • *ST銀鴿將退市 昔日「草漿造紙第一股」資本博弈落幕
    原標題:*ST銀鴿將退市 昔日「草漿造紙第一股」資本博弈落幕   在面值退市常態化的當下,殼股價值將不斷降低。
  • 10股面臨「一元退市」風險 近百股股價在邊緣試探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根據交易所規定,上市公司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均低於股票面值1元,即觸發股票終止上市情形。據Choice終端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5月29日收盤,除38隻停牌個股以外,共有10隻個股的收盤價停在了1元以下,面臨A股市場中的「一元退市」風險,同時,股價在1元-2元之間的個股約有近百隻。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胡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面值退市很有可能成為未來上市公司退市的一種常態。
  • 連續20日收盤價低於1元 *ST銀鴿觸發麵值退市
    截至9日,該公司收盤價已有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元,由此觸發麵值退市。股東增持「無力回天」面對面值退市風險,*ST銀鴿曾經也努力過。6月2日,*ST銀鴿收盤於0.86元,且已連續15個交易日收盤價格均低於股票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