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面值退市公司已達9家 實現市場出清與保護投資者雙重目標

2020-12-15 中國小康網

  12月11日,證監會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目前滬深交易所正在修訂退市相關規則,擬於近期公開徵求意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稱,將從六個方面提出退市制度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拓寬多元退出渠道、強化交易所退市實施的主體責任、強化退市監管力度、優化投資者保護機制等。今日,本報聚焦退市制度改革,以饗讀者。

  12月11日晚間,*ST剛泰發布可能被終止上市的第五次風險提示公告,稱公司股票已連續14個交易日低於股票面值,按照風險警示板日漲跌幅5%計算,預計公司股價在後續6個交易日將繼續低於股票面值,公司股票將因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股票面值,觸及終止上市條件。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12月11日,剔除暫停上市的公司,66隻股票面值低於2元,5隻股票面值在1元附近徘徊(低於1.1元),這5隻股票中的2隻已經連續10多個交易日面值低於1元(含*ST剛泰)。

  市場人士認為,隨著退市制度改革的推進,多元化退市渠道逐漸形成。面值退市的公司數量持續增加,將進一步加速市場的優勝劣汰,也將促進價值投資理念的形成。完善退市制度的同時,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仍是重中之重。

  年內面值退市公司已達9家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截至12月11日,年內共有30家上市公司退市,其中9家因20個交易日收盤價持續低於1元/股,而被實施強制退市(包括2隻B股)。而去年全年,共6家公司為面值退市。

  「隨著退市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今年面值退市公司數量持續增加。」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投資者越來越認識到,好的公司才能夠有長期的投資機會,而業績差的公司會越來越被資金所拋棄,將促進A股價值投資理念的形成。形成良性循環後,A股面值退市渠道暢通,持續有公司觸發麵值退市,資金主動遠離這類公司,將進一步加速市場的優勝劣汰。

  此外,李湛認為,退市新規實施後,退市股數量顯著增長,也從側面反映出監管部門對那些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的公司絕不手軟,嚴格執行退市,進一步減少劣質股票對直接融資資源的佔用。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李明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首先,面值退市壓縮了績差低價股炒作空間,優化了市場環境。目前很多中小投資者仍偏愛低價股,認為買入低價股能夠獲得高收益,而很多業績差的公司股票價低容易被操縱,導致投資者虧損嚴重。其次,一些上市公司為了保殼,通過調整財務淨利潤、變賣固定資產甚至虛增收入、利潤等手段規避退市,面值退市避免了上市公司財務操縱的可能性,完全由市場力量決定股價走勢。

  「今年強制退市公司中,面值退市公司數量較多。值退市是阻力最小、最符合中國國情的有效退市通道。」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認為,未來需要進一步完善面值退市的相關指標,讓更多公司通過面值退市出清。

  實現市場出清與保護投資者雙重目標

  12月11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針對當前退市中存在的問題,證監會在六個方面進一步提出改革措施,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拓寬多元退出渠道、強化交易所退市實施的主體責任、強化退市監管力度、優化投資者保護機制,擬在全市場開展退市制度改革。滬深交易所在修訂退市相關規則,擬於近期公開徵求意見。

  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近日表示,優化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環境,要健全常態化退市機制,實現「退得下」「退得穩」。談及美股退市比較順暢,閻慶民認為,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退出渠道多元,強制退市只佔市場退出的5%,通過私有化、重組等其他方式退出佔95%;二是集團訴訟等司法救濟機制比較健全,能夠有效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李湛亦表示,隨著面值退市加速,有效幫助市場建立「優勝劣汰」的競爭制度,然而在完善退市制度的同時,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將成為重中之重。第一,應加強對投資者教育,同時對企業退市風險警示進行普及,讓投資者真正了解企業退市背後所產生的一系列風險。第二,強化信息披露及傳遞制度,讓中小投資者能有效、及時獲得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從而減少上市公司在退市過程中所發生的內幕交易行為,確保投資者利益。第三,完善投資者的司法保護途徑,將退市相關的內幕交易、欺詐等行為列入司法保護,使得投資者能通過有效合理的途徑進行自身維權。

  「隨著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推進,資本市場生態的逐漸變化,市場各方對完善退市制度的要求進一步提高,這將推動退市制度的完善和監管力度的加強。與此同時,退市常態化將成為未來A股邁向國際化的堅實一步,打造良好的優勝劣汰市場生態,有望使得市場資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優化配置。」李湛表示。

相關焦點

  • 年內11家公司觸發「面值退」 退市股將添新成員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截至12月22日,年內滬深兩市共有18家公司被強制退市(或已經被交易所啟動強制退市流程),其中面值退市11家,佔比為六成。業內人士認為,未來面值退市將成市場化退市的主要形式,投資者炒作績差股的熱情將持續降溫,同時,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對於業績連續虧損、財務造假、內幕交易等高風險個股敬而遠之。
  • 年內29家公司退市資本市場加速「新陳代謝」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頔年內29家退市數量刷新歷史紀錄  「只進不出」,曾是A股退市制度的一大槽點。在上市審批制的背景之下,好不容易上市的公司,即便財務狀況已每況愈下,但總會千方百計保住這個「殼」。
  • 年內11家公司觸發「面值退」 7家公司股價在「警戒線」附近徘徊
    本報記者 孟珂退市新規正在徵求意見,退市股也即將增添新成員。近日,有兩家滬市上市公司觸發麵值退市條件。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截至12月22日,年內滬深兩市共有18家公司被強制退市(或已經被交易所啟動強制退市流程),其中面值退市11家,佔比為六成。
  • 年內第二隻面值退市股出現,逾百家公司面臨退市風險
    時代財經製圖年內第二隻面值退市股板上釘釘在5月6-8日當周的跌幅榜中,天廣中茂成為繼ST銳電之後,今年第二隻觸發麵值退市的股票。面值退市是近年來退市的主流,此前ST銳電已成為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逾百家公司面臨面值退市風險截至5月8日收盤,A股市場除確定退市的退市保千和走向退市的天廣中茂外,還有*ST夢舟、ST天寶、*ST飛馬等9家公司股價低於1元,另有41隻股票收盤價位於1-1.5元區間,距離「仙股」僅一步之遙,以及50隻股票收盤價位於1.5-2元區間,兩市5月8日收盤價在2元以下的A股股票合計高達102隻。
  • 面值退市節奏加快 有投資者稱「等著集體訴訟」維權
    編者按:今年以來,面值退市數量呈上升之勢。5月28日晚間,深交所發布公告稱,東灃B被終止上市。隨著資本市場制度的不斷完善,監管保持高壓態勢,面值退市將常態化。今日本報針對面值退市增多的原因以及投資者需要注意的問題採訪專家學者給予解讀。今年以來,面值退市的上市公司數量不斷增多,退市節奏呈現出加快之勢。
  • 四大報:年內9家公司面值退市 農產品漲價題材發酵
    (原標題:12月14日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暢通多元化退出渠道 年內已有9家公司面值退市)
  • 退市新規要來了 業界呼籲用市場機制完成優勝劣汰
    11月19日,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孫念瑞在「2020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論壇」上表示,證監會將優化退市標準,把單一連續虧損退市指標改為組合類財務退市指標。據他介紹,總體思路是不再簡單考察企業盈利性,而是同時注重持續經營能力。退市的指向性也將更符合註冊制要求,虧損與否不是資本市場入口和出口的關注點,退市監管將更關注「殭屍企業」和「空殼企業」能夠得到及時出清。
  • 走完5886根K線如今要退市,今年退市公司達20家...
    走完5886根K線,如今要退市!今年退市公司達20家,創歷年新高伴隨著交易所的一紙決定,積重難返的*ST剛泰行將「告別」A股舞臺。從1993年11月登陸資本市場,到2020年12月被宣布退市,跌宕浮沉27年,這家公司用5886根K線,畫出了多個連綿的反V型走勢。截至2020年9月30日,*ST剛泰尚有2.62萬戶股東。
  • 退市新規加大市場出清力度
    長期以來,由於中國退市制度不暢,退市常態化利於IPO的進出平衡,從而有利於建立良好的市場預期。從1999年至今,中國退市企業數量總共為125家,年均退市數量僅有6家,年均退市率為0.31%。2007年至2018年,倫敦證券交易所年均退市率約為9.5%,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和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率分別為7.6%、6.6%,與海外成熟資本市場相比,中國上市公司退市率低,退市制度不暢通。
  • 年內退市公司創新高!退市新規出臺在即,強制退市將成常態化
    來源:紅刊財經記者 | 劉增祿退市新規出臺在即,A股市場單年摘牌公司數量刷新高點,年內已有18家公司(A/B股合併)退市,後來者仍在擴充中,如截止12月8日,*ST剛泰已連續第此外,兩市目前還有10家公司在2018年、2019年連續虧損後,今年年報預告再次發出虧損的警示,若年內無法扭虧,則公司將因連續虧損而暫停上市,若業績進一步惡化,則將直接退市。*ST剛泰持續爆雷翻看年內股價走勢,*ST剛泰的市場和業績表現可謂如履薄冰。
  • 面值退市體現市場化導向 又有2隻「破面股」拉響退市警報
    「面值退市」的漏洞,把退市的標準鎖定在股價,具有重要意義,體現了市場化的導向。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本次徵求意見稿在交易類指標方面進行修改,主要是出於兩方面考慮:一是A股市場的上市公司,作為我國最優質的一批企業,代表著我國最先進的生產力,而這些公司也是各行各業的代表,若總市值均低於3億元規模總量上較小,不能客觀反映相關行業的實際情況;二是對於總市值低於3億元的公司,通常情況而言,也基本上達不到上市要求
  • A股市場應該怎樣避免面值退市
    而資本市場一直都是委員、代表們關注的一個焦點,圍繞著資本市場的各種建議一直也都是接連不斷。這不,日前,全國人大代表、銅陵有色副總經理丁士啟的一份建議又受到市場的極大關注。丁士啟代表建言,制訂相關政策 鼓勵大盤股縮股或合併股份。為此,丁士啟代表列舉了鼓勵大盤股縮股或合併股份的三大理由:一是解決投資者顧慮。
  • 避免面值退市 A股市場要不要鼓勵上市公司縮股或合併股份?
    而資本市場一直都是委員、代表們關注的一個焦點,圍繞著資本市場的各種建議一直也都是接連不斷。這不,日前,全國人大代表、銅陵有色副總經理丁士啟的一份建議又受到市場的極大關注。丁士啟代表建言,制訂相關政策 鼓勵大盤股縮股或合併股份。為此,丁士啟代表列舉了鼓勵大盤股縮股或合併股份的三大理由:一是解決投資者顧慮。
  • 翡翠第一股ST金鈺面值退市謝幕 公司存貨周轉達200多年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賭石遊戲Game Over,翡翠第一股ST金鈺面值退市謝幕,公司存貨周轉達200多年一刀生,一刀死。當日尾盤,*ST金鈺閃崩跌停,收報0.9元/股,已連續19個交易日低於1元面值。按照風險警示板日漲跌幅5%的上限計算,即便22日漲停,當日股價也將低於1元。在21日前的兩個交易日,市場資金一度試圖拉抬*ST金鈺。12月17日和18日,股價持續低迷的*ST金鈺曾連續兩日漲停,其中17日市場資金更是拉出「地天板」。
  • 近兩年強制退市共25家,超過了2006年以來強制退市數量的總和
    11月19日,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孫念瑞在「2020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論壇」上表示,「2019年以來,證監會將完善退市制度作為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內容,取得了顯著成效。2019年,共有18家公司通過多種渠道實現退出。
  • 2隻ST股遭遇面值退市 年內近20家公司摘牌
    原標題:2隻ST股遭遇面值退市 年內近20家公司摘牌 摘要 【2隻ST股遭遇面值退市 年內近20家公司摘牌】年底又有兩家公司因連續20個交易日跌破面值而退市。
  • 6日漲停也無力回天 *ST剛泰鎖定「面值退市」
    根據滬深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上市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股票面值,將觸發「面值退市」紅線,交易所將對股票採取強制退市處理。這也意味著,*ST剛泰實際上已提前鎖定「面值退市」。近年剛泰控股經營陷入困境,2019年公司實現營收11.66億元,同比驟降近9成,同時巨虧33.75億元。
  • 剛剛,27年老牌公司鐵定退市,2.6萬股東踩雷……更有近...
    12月11日,*ST剛泰成交額仍有484.9萬元。02、股價暴跌97.18%!約2.6萬股東踩雷*ST剛泰也曾是A股市場的牛股之一,2014年至2016年,公司股價一度從低位漲了約6倍。不過,此後總體連續下跌。
  • 作為滬市面值退市第一股 退市大控今日摘牌
    信息時報訊(記者 袁嬋) 在被上交所決定終止上市後,退市大控日前公告稱,公司股票退市整理期已結束,將於今日被上交所摘牌。退市大控今年8月22日至9月19日因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價均低於1元,被上交所終止上市,成為滬市面值退市第一股,也是A股面值退市第五股。
  • 今年第19家,上市27年公司幾番重組仍退市
    公司當晚也預計,股價在後續6個交易日將繼續低於股票面值,公司股票將因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股票面值,觸及終止上市條件。根據有關規定,公司股票將於2020年12月22日開始停牌,上海證券交易所在停牌起始日後的15個交易日內,作出是否終止公司股票上市的決定。該公司將成為年內第19家退市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