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新規要來了 業界呼籲用市場機制完成優勝劣汰

2020-12-15 網易財經

(原標題:退市新規即將出爐 業界呼籲用市場機制完成優勝劣汰)

證券時報記者 唐維

作為我國資本市場的入口與出口兩端,「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與「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正同步推動「深改」,註冊制破題後,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也已呼之欲出。

記者獲悉,滬深交易所正按照中央深改委、國務院和證監會的部署,吸收借鑑創業板、科創板的退市改革經驗,抓緊完善退市規則,加速推進配套制度落地,預計退市相關細則將於近期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新規或將從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流程、優化投資者保護等方面入手,打造常態化退市機制。

多位專家學者認為,有進有出、優勝劣汰才是市場常態,A股的退市指標應更加全面與多元。其中,市場化退市指標更體現推行註冊制的導向,即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由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

退市改革方向明朗

近兩個月來,中央層面多次提及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已經上升為頂層設計。那麼,此輪退市機制的改革方向是什麼?我們可以從近期高層的一些表態中感知。

11月28日,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公開表示,要健全常態化退市機制,對於嚴重財務造假的「害群之馬」、喪失持續經營能力的「空殼殭屍」,增強退市剛性,決不允許「久拖不退」。只有真正實現「退得下」「退得穩」,上市公司質量才能進一步提高。

11月19日,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孫念瑞在「2020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論壇」上表示,證監會將優化退市標準,把單一連續虧損退市指標改為組合類財務退市指標。據他介紹,總體思路是不再簡單考察企業盈利性,而是同時注重持續經營能力。退市的指向性也將更符合註冊制要求,虧損與否不是資本市場入口和出口的關注點,退市監管將更關注「殭屍企業」和「空殼企業」能夠得到及時出清。

深圳市寶安區發展研究中心經濟師、北大滙豐商學院經濟學博士朱東山表示,與A股相比,美國和香港等城市資本市場的退市率總體處於較高水平,特別是美股,由於市場化機制的完善和作用發揮,企業退市與上市一樣,都是市場化的常態,退市數量基本與IPO數量相當。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新一輪退市制度的改革,將給A股市場帶來深遠的影響。在他看來,美國股市表現較好的一個原因,是建立在大量公司淘汰的基礎上,指數成份股則是優中選優,這樣的話,指數上漲就較為明顯。另一方面,退市制度完善之後,A股市場遊戲規則發生變化,有利於估值結構的完善,矯正估值體系。

市場化退市漸成主流

自2018年底,中弘股份打響面值退市「第一槍」後,市場化退市情形逐漸佔據主流。深交所自2019年以來累計對18家公司作出股票強制終止上市決定,其中半數為投資者「用腳投票」面值退市的結果。同期,還有近20家深市公司通過破產重整、重組上市、資產置換等方式實現了多渠道退出,市場機製作用不斷發揮。

一大型上市券商資管部門負責人表示,之前退市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來自於上市公司所在地政府的阻力。但推行面值退市後,這個問題有所緩解。通過交易類指標退市的公司,在交易過程中投資者通過「用腳投票」已逐步釋放了風險,經歷了漫長的換手,參與者的風險損失可控,政府面臨的壓力和阻力也相應減小。

上述人士呼籲,在新的退市制度中,應進一步強化股價、股東人數、市值等市場類指標在退市制度中的權重,通過市場化的退市制度,讓沒有市場價值的企業果斷退市,用市場機制完成優勝劣汰。「這也符合註冊制改革的理念,即以信息披露為中心,讓投資者自主作出投資決策。給予什麼樣的估值,是不是該留在這個市場,都由投資者決定。」

科創板、創業板已優化相關制度安排。科創板和創業板分別建立、優化了交易類退市標準,除大家所熟知的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面值外,還包括連續20個交易日股票市值均低於3億元、連續20個交易日股東數量均低於400人、連續120個交易日成交量低於200萬股等。隨著市場優勝劣汰的交易機制逐漸形成,我們可以預見未來市場化退市將發揮更大作用,市場環境淨化能力將不斷增強。

注重投資者保護

退市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就是要做好投資者保護工作,尤其是因財務造假等重大違法而退市的上市公司。

閻慶民在11月28日的講話中表示,要提高我國退市機制的適應性,要通過重組一批、重整一批、退市一批,拓寬多元化退出渠道。此外落實新《證券法》,推動投保機構代表人訴訟制度儘快通過典型個案落地,實現市場出清與保護投資者的雙重目標。

在李迅雷看來,對於退市之前存在損害投資者利益的情況,該賠償的要賠償,投資者保護基金的錢需要充分利用起來。退市配套制度中還需加強事前的風險提示,上市公司要做到充分披露信息,讓投資者能夠較早認識到相關公司可能存在退市的風險,以避免突發性的退市讓投資者措手不及。

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律師厲健表示,首先,呼籲退市制度改革配套規則儘快落地推廣,建立「優勝劣汰」新機制,構築市場化、法治化退市新生態。其次,要加強投資者教育,在投資股票前,投資者要擦亮眼睛、理性投資,不要帶著老觀念,盲目參與「炒殼」。

本文來源:證券時報 責任編輯:楊斌_NF4368

相關焦點

  • 再添「紅線」退市新規將加速市場優勝劣汰
    滬深交易所負責人表示,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制度。深化退市制度改革,既是落實新《證券法》精神,也有助於形成上市公司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進一步推動形成常態化的退市機制。周茂華表示,退市新規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嚴」。退市新規新增了四條退市「紅線」,即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和重大違法類指標。
  • 李湛:退市新規出臺,打造良好的優勝劣汰市場生態
    在退市新規發布後,截至目前,剔除15家暫停上市公司,兩市共有208家風險警示公司。截至今日下午收盤,208家風險警示公司中144家出現下跌,佔比近七成。其中,*ST公司123家,下跌87家;ST公司85家,下跌57家。可以看出,針對新發布的退市新規而言,其整體對於今日市場是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並非是所謂的放鬆標準,對於年報方面也是進一步嚴禁縱容造假。
  • 麻辣財經:退市新規來了!有進有出優勝劣汰
    2020年3月,新《證券法》正式生效施行,不再對暫停上市情形和終止上市情形進行具體規定,改為交由證券交易所對退市情形和程序做出具體規定。那麼,本次退市制度改革的背景是什麼,規則修訂的總體思路是什麼?上交所相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在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健全市場優勝劣汰機制、合理配置市場資源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退市新規加大市場出清力度
    退市新規是註冊制的進一步補充,退市制度與註冊制一體兩面,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的推進是金融供給側改革的重要一環。隨著退市新規的實施,形成上市公司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市場新生態,資本市場「內循環」有望進入良性運轉軌道。
  • 上交所:嚴格退市監管 加快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
    中新網上海12月14日電 (高志苗)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在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健全市場優勝劣汰機制、合理配置市場資源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降低了」上市門檻,而如何讓退市制度進一步跟上發展進程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 退市新規箭在弦上,市場生態會發生何種變化?
    與此同時,也通報了另一個對市場影響較大的政策,即高莉表示,在全市場開展退市機制改革,滬深交易所正在修訂退市相關規則,並於近期公布並徵求意見。可以預計,退市新規政策已箭在弦上,將要出臺!那麼,這個新規將會帶來什麼呢?
  • 全面優化指標體系 退市新規來了
    同時,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退市流程大幅縮短;退市整理期從30個交易日縮減至15個交易日,取消交易類退市情形的退市整理期,並放開首日漲跌幅限制,壓縮投機炒作空間。  滬深交易所表示,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制度。深化退市制度改革,既是落實新證券法精神,也有助於形成上市公司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並進一步推動常態化退市機制的形成。
  • 史上最嚴退市新規正式落地
    另外,這也與新《證券法》的精神一致,可以讓符合退市條件的公司及時退市,鼓勵更多新經濟企業上市,實現優勝劣汰。  「史上最嚴退市新規」正式落地  隨著新年的到來,A股也正式迎來了「史上最嚴退市新規」。2020年12月31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退市新規,新規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 滬深交易所就退市新規徵求意見 推動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
    頂層設計推動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在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健全市場優勝劣汰機制、合理配置市場資源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資本市場正在擴圍的註冊制改革,一方面推動了作為資本市場出口的退市制度改革,另一方面也對基礎制度完善提出了更高要求。
  • 退市新規:怎麼看、怎麼辦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力圖通過疏通退市通道使資本市場的優勝劣汰機制更好地發揮作用,系統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促進資本市場的良性循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退市新規補監管弊端成熟的資本市場必須具備完善的退市制度。
  • 退市制度跟上註冊制「節拍」 A股市場將迎優勝劣汰新生態
    有助於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在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健全市場優勝劣汰機制、合理配置市場資源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壁虎資本基金經理張小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退市新規有利於整頓市場秩序,給投資者一個更公平有效的投資環境,是國內市場機制逐步完善的表現,讓基本面堪憂的上市公司再難「烏鴉變鳳凰」。在此過程中,優質資產會更受青睞,有利於促進市場回歸到基本面的價值投資中。同時,可以讓投資者少踩雷,真正享受社會發展和優質公司資產增長帶來的投資回報。
  • 陳俊:「退市新規」下,股民們要遠離這樣的個股...
    但這個秘訣發揮作用的前提,是必須要將其用在好的上市公司上。如果一不小心用在了一個面臨退市風險的上市公司上,那麼這個秘訣帶給股民們的,可能就只剩下「血本無歸」了。很顯然,退市新規發布不僅是進一步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安排,更是完善註冊制改革的重要環節,體現出對資本市場從嚴監管的信號。可以預見,未來將進一步優化退市指標、縮短退市流程,加大市場出清力度,提升退市效率。Q此次新規發布對資本市場有什麼重要意義?
  • 券商解讀退市新規:A股估值體系重塑力量再加碼
    機構認為,退市新規的實施有望發揮市場化退市功能,股票市場資產質量進一步提高,A股估值有望重塑。華泰證券:資產優化估值重塑退市新規的出臺有望進一步優化股票資產端,A股估值體系有望重塑。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出臺,優化退市標準、簡化退市流程以及強化退市監管。
  • 史上最嚴退市新規要來了:市值不得低於3億,財務指標大幅收緊…13大...
    就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的發布情況,上交所相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問題一:本次退市制度改革的背景是什麼,規則修訂的總體思路是什麼?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在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健全市場優勝劣汰機制、合理配置市場資源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宣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
  • 退市新規來了:ST板塊集體崩了 哪些股票危險了?
    退市新規來臨ST板塊的集體崩盤,和昨晚發布的退市新規有關。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了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具體如下:來自東方財富製圖)券商:殼公司將越來越沒有價值會出現強者恆強,弱者更弱國盛證券認為,本次退市制度改革通過進一步優化退市指標、縮短退市流程,加大市場出清力度,提升退市效率,以期形成上市公司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
  • 退市新規來了,多條紅線力度空前!13大要點速看
    就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的發布情況,上交所相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問題一:本次退市制度改革的背景是什麼,規則修訂的總體思路是什麼?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在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健全市場優勝劣汰機制、合理配置市場資源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宣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
  • 退市新規任重道遠
    很顯然,多年來A股市場的上市率遠高於退市率,股市年均退市率水平明顯不足。時隔多年,退市新規再度出臺,與往年的退市規則相比,今年出臺的退市規則更注重規則細分化,且更注重信披等因素。很顯然,這也是註冊制改革下的重要調整。其中,牽涉到幾項改革力度較大的措施。退市規則趨於嚴謹,有利於提升股市的退市率水平。
  • 退市新規正式出爐
    經過充分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備受關注的退市新規正式出爐。12月31日晚,滬深交易所分別正式發布退市新規。與徵求意見稿相比,退市新規重點對此前市場質疑較多的重大違法「造假金額+造假比例」退市指標等做出完善。
  • 退市新規來了 多條紅線力度空前:市值不得低於3億 財務指標...
    就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的發布情況,上交所相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題一:本次退市制度改革的背景是什麼,規則修訂的總體思路是什麼?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在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健全市場優勝劣汰機制、合理配置市場資源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宣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
  • 退市新規來了,多條紅線力度空前:市值不得低於3億,財務指標...
    就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的發布情況,上交所相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問題一:本次退市制度改革的背景是什麼,規則修訂的總體思路是什麼?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在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健全市場優勝劣汰機制、合理配置市場資源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宣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