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陳代謝加速 面值退市數量超歷年總和 造血功能更強 派現創新高...

2021-01-11 金融界

來源:數據寶

作者: 郭潔

2020年是中國資本市場創立30周年。上市公司數量首次突破4000家,總市值近80萬億。隨著證券法修訂案的實施、註冊制改革進一步推行,A股上市公司情況如何診斷,是否「身心」健康,健康程度變化幾何?請看數據寶、騰訊證券聯合推出的年度巨製《上市公司體檢報告》。

報告一:增重,但總營收佔GDP比重有所下滑

A股的上市公司是國民經濟最為重要的一部分。2020年受疫情影響,經濟遭到重挫,特別是一季度,企業營收壓力巨大。但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總營收仍然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截至2020年前三季,A股上市公司總營收超過37萬億,同比增長0.67%,佔GDP比重51.3%,與2019年同期相比,總營收佔GDP比重有所下滑。

上市公司總營收佔GDP比重

報告二:前三季度淨利負增長,上市公司需補鈣

2020年,新冠疫情對上市公司的業績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儘管在疫情防控形勢趨穩向好的背景下,各行各業得以復工復產,但整體的業績情況仍不及2019年同期。數據寶統計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淨利潤合計3.14萬億,同比呈現負增長。前三季淨利潤額超千億的公司有5家,數量與2019年同期持平,且這5家的淨利排名並未發生變化。

從全年業績預告來看,目前共有691家公司預告2020年業績類型。業績預喜率超四成,其中預增的上市公司數量最多,達到126家,略增86家,扭虧有74家,續盈17家。

上市公司2020年報預告類型

報告三:造血功能增強,26家派現超百億

上市公司近兩年出手相當「闊綽」,分紅金額不斷刷新歷史。數據寶統計顯示,以除權除息日為基準,2020年度上市公司分紅金額合計1.37萬億,與2019年相比,增長12.3%。全年進行派現公司數量接近2800家。從個股分紅金額來看,派現金額超百億的有26家,較2019年增加4家。連續多年位居榜首的工商銀行在2020年度派現金額繼續穩居第一位,達到936.64億。

報告四:重病患者數量再創歷史新高,101家被ST

2020年A股市場的「雷聲」似乎比往年更響,「問題股」數量激增。數據寶統計,2020年內共有101隻A股被實施了ST(不包含已退市ST股),數量再創歷史新高。因最近連續兩年虧損而被實施ST的股票有76隻,佔比75%。

當前A股上市公司商譽總額達到1.28萬億,其中商譽額佔淨資產的比例超60%的有65家,大量上市公司仍面臨高商譽導致資產減值風險。

報告五:新陳代謝加速,面值退市成代謝新主流

2020年最後一天,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股票上市規則》並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市場關注已久的退市新規最終落地實施。與徵求意見稿相比,退市新規重點對此前市場質疑較多的重大違法「造假金額+造假比例」退市指標等做出完善。隨著被市場號稱「史上最嚴退市新規」的落地,資本市場將發生大變化,績差股、問題股因有退市風險或遭到資金拋棄。

事實上,隨著註冊制改革的推進、退市制度的完善,「劣質」上市公司退市的步伐已經加快了,2020年共有16家上市公司從A股退市。

面值退市成為2020年的退市新主流,有12隻股票(含3隻B股)觸發麵值退市,數量超過此前歷年總和,A股中面值退市股票包括神霧退、盛運退、天寶退等9家。

此外,千山退、金亞退、凱迪退等6家因財務問題而退市。暴風集團因2019年年度報告未按規定時間披露而退市。

相關焦點

  • 近兩年強制退市共25家,超過了2006年以來強制退市數量的總和
    11月19日,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孫念瑞在「2020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論壇」上表示,「2019年以來,證監會將完善退市制度作為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內容,取得了顯著成效。2019年,共有18家公司通過多種渠道實現退出。
  • 面值退市是什麼意思?面值退市和一般退市有什麼區別?
    ,即低於1元,那麼就會觸發麵值退市條件而被強制退市。  面值退市制度並不是2019年才有的,只是今年是政策執行最為嚴格的一年,所以2019年面值退市股數量驟增。  二、面值退市和一般退市的區別  與一般退市相比,面值退市沒有「風險警示期交易」,也沒有暫停上市階段,暫停上市的期限最少為6個月,所以面值退市的速度要比一般退市更快。
  • 年內29家公司退市資本市場加速「新陳代謝」
    2019年以來,在推進上市註冊制改革的同時,證監會將完善退市制度作為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內容,退市公司的數量也在不斷刷新紀錄,真正實現「有進有出」。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初,今年已有16家公司被強制退市,其中9家為面值退市、6家為財務退市、1家為規範退市;此外,已有13家公司通過併購重組渠道退市,其中重組上市7家、出清式資產置換6家。也就是說,年內退市公司已達29家。
  • 面值退市節奏加快 有投資者稱「等著集體訴訟」維權
    編者按:今年以來,面值退市數量呈上升之勢。5月28日晚間,深交所發布公告稱,東灃B被終止上市。隨著資本市場制度的不斷完善,監管保持高壓態勢,面值退市將常態化。今日本報針對面值退市增多的原因以及投資者需要注意的問題採訪專家學者給予解讀。今年以來,面值退市的上市公司數量不斷增多,退市節奏呈現出加快之勢。
  • 作為滬市面值退市第一股 退市大控今日摘牌
    信息時報訊(記者 袁嬋) 在被上交所決定終止上市後,退市大控日前公告稱,公司股票退市整理期已結束,將於今日被上交所摘牌。退市大控今年8月22日至9月19日因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價均低於1元,被上交所終止上市,成為滬市面值退市第一股,也是A股面值退市第五股。
  • 面值退市體現市場化導向 又有2隻「破面股」拉響退市警報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原標題:面值退市體現市場化導向 又有2隻「破面股」拉響退市警報本報記者 孟 珂各類退市標準中,「面值退市」備受關注,業內人士認為,此次退市新規堵住了「面值退市」的漏洞,把退市的標準鎖定在股價,具有重要意義,體現了市場化的導向。
  • 年內面值退市公司已達9家 實現市場出清與保護投資者雙重目標
    面值退市的公司數量持續增加,將進一步加速市場的優勝劣汰,也將促進價值投資理念的形成。完善退市制度的同時,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仍是重中之重。形成良性循環後,A股面值退市渠道暢通,持續有公司觸發麵值退市,資金主動遠離這類公司,將進一步加速市場的優勝劣汰。  此外,李湛認為,退市新規實施後,退市股數量顯著增長,也從側面反映出監管部門對那些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的公司絕不手軟,嚴格執行退市,進一步減少劣質股票對直接融資資源的佔用。
  • 年內11家公司觸發「面值退」 退市股將添新成員
    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健全退市機制的呼聲亦越來越高。日前,滬深交易所發布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意味著廣受關注的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正式啟幕。退市新規正在徵求意見,退市股也即將增添新成員。近日,有兩家滬市上市公司觸發麵值退市條件。
  • A股市場應該怎樣避免面值退市
    不過,丁士啟代表之所以提出縮股或合併股份的建議,至關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第二條,即「增厚安全墊,避免股價臨近面值」,這應該是丁代表提出這一建議的真正原因之所在。畢竟丁代表是銅陵有色副總經理,而銅陵有色目前就面臨著「股價臨近面值」的問題,這個問題恐怕讓銅陵有色以及丁代表本人面臨著較大的壓力,也即面值退市的壓力。眾所周知,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重要制度。
  • 年內退市公司創新高!退市新規出臺在即,強制退市將成常態化
    來源:紅刊財經記者 | 劉增祿退市新規出臺在即,A股市場單年摘牌公司數量刷新高點,年內已有18家公司(A/B股合併)退市,後來者仍在擴充中,如截止12月8日,*ST剛泰已連續第11個交易日股價跌破1元面值,*ST金鈺連續10個交易日股價在一元下方徘徊,兩者出現面值退市的風險正在日漸積累中。
  • 年內第二隻面值退市股出現,逾百家公司面臨退市風險
    時代財經製圖年內第二隻面值退市股板上釘釘在5月6-8日當周的跌幅榜中,天廣中茂成為繼ST銳電之後,今年第二隻觸發麵值退市的股票。面值退市是近年來退市的主流,此前ST銳電已成為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而公司股權質押的問題也十分嚴重,目前公司總質押盤佔總股本的比例達到41.56%,其中,公司重要股東質押比例最高的是陳秀玉,其股權質押比例高達99.24%,在如此高的股權質押率之下,一旦股價大跌,質押平倉的風險不可忽視。
  • 避免面值退市 A股市場要不要鼓勵上市公司縮股或合併股份?
    不過,丁士啟代表之所以提出縮股或合併股份的建議,至關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第二條,即「增厚安全墊,避免股價臨近面值」,這應該是丁代表提出這一建議的真正原因之所在。畢竟丁代表是銅陵有色副總經理,而銅陵有色目前就面臨著「股價臨近面值」的問題,這個問題恐怕讓銅陵有色以及丁代表本人面臨著較大的壓力,也即面值退市的壓力。眾所周知,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重要制度。
  • 天廣中茂:沒救了 面值退市板上釘釘
    其實,面值退市已經不是什麼生鮮事,但市場總有投機者在不停上演刀尖上舔血的危險一幕,讓人捻一把冷汗。天廣中茂再度跌停,至此該股已經連續19個交易日(2020年4月9日至2020年5月8日)收盤價格均低於股票面值(即1元人民幣)。
  • 2隻ST股遭遇面值退市 年內近20家公司摘牌
    原標題:2隻ST股遭遇面值退市 年內近20家公司摘牌 摘要 【2隻ST股遭遇面值退市 年內近20家公司摘牌】年底又有兩家公司因連續20個交易日跌破面值而退市。
  • 退市「生死劫」!A股2021年退市高危股票名單出爐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本周,*ST富控被暫停上市;下周,*ST凱迪將正式摘牌;*ST剛泰已經提前鎖定面值退市;*ST金鈺也處在面值退市邊緣……2020年,A股市場上演了多場生動的今年以來,A股已有13家公司被暫停上市,15家公司被摘牌(不包括*ST凱迪),數量之多創下歷史紀錄。A股的退市剛性正在增強,而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也即將出爐。證監會12月11日表示,擬在全市場開展退市制度改革,滬深交易所正修訂退市相關規則,近期將公開徵求意見。
  • 面值退市風險「利劍懸頂」,兩股面臨「生死時速」
    面值退市風險「利劍懸頂」,兩股面臨「生死時速」 財聯社12月10日訊,兩隻「破面股」再次陷入退市危機。*ST剛泰已連續13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ST金鈺緊隨其後,連續12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
  • 退市新規引發ST股跌停潮 面值跌破1元將觸發退市 哪些個股存在風險?
    原標題:退市新規引發ST股跌停潮,面值跌破1元將觸發退市,哪些個股存在風險?  退市新規的威懾力量正在逐步顯現。12月15日收盤時,ST股迎來大面積的跌停潮,有31隻個股跌幅超過5%,觸及跌停線,共有144隻ST股下跌,在所有ST股中佔比為66.98%。
  • 「不死鳥」加速墜落 茅臺、邁瑞等龍頭創新高
    「不死鳥」加速墜落 茅臺、邁瑞等龍頭創新高 摘要 【投資當走正道?「不死鳥」加速墜落 茅臺、邁瑞等龍頭創新高】今日早盤,邁瑞醫療、海天味業、貴州茅臺、恆瑞醫藥、人福醫藥等一批白馬股股價迭創新高,但另一方面,神霧環保和盛運環保等遊走在退市邊緣的股票無量跌停。
  • 面值退市第一股中弘股份的興衰史
    隨著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出爐,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正以更加嚴格、完善的姿態走向A股市場。  新規對面值退市規則作了修改和完善,將原來的面值退市指標修改為「1元退市」指標,同時新增「連續20個交易日在滬深交易所的每日股票收盤總市值均低於人民幣3億元」的市值指標。
  • 2隻ST股遭遇面值退市 暴風集團等19家上市公司摘牌
    2隻ST股遭遇面值退市 暴風集團等19家上市公司摘牌 來源:經濟參考報 • 2020-12-23 13:26:02 年底又有兩家公司因連續20個交易日跌破面值而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