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新高考改革實行,這一年的考生不像以前的學生學文科或者理科,而是採用3+3模式。因此對於這一年的考生來說,你在選科之前的第1件事情是要想好以後想要做什麼工作,或者做那個領域的工作,例如:教育、藝術、科學、藥品、醫學、工程等等。
高考改革的3+3模式主要是數學,語文英語為每個人都要學的三科,另外三個學科是從物理,生物,化學,政治,歷史,地理這6科中任意搭配三科。而且在這種3+3模式的高考下,英語的考法語與往年的考試方法不一樣。英語改成一共考兩次,取考得最好的一次得分計入成績。也就是說英語薄弱的學生多了一次機會,如果第2次考的分數比第1次的高,則取第2次的分數作為你的高考英語成績,這樣就給孩子們多一次機會。三門副科的考法也與往年有了極大的改變,那麼到底有什麼改變呢?這樣考有什麼好處?在這裡總結了以下幾點。
第一,三門副科的成績,不是卷面分數。這種考法採用每門學科的卷面分數乘以你在市裡或省裡的排名的百分比。也就是說假如你的政治考了100分,而你在全省的排名佔前90%,那麼你的總分就是把卷面分100分乘以90%最終為90分是你的政治成績,其它的兩門副科也是這樣,三門副科成績加在一起就是你的綜合成績,再加上主科的數學,語文,英語的成績,才是你最終的高考成績。
第二,這樣選課可以組合出你自己喜歡的學科對學生來說更具人性化。我們都知道以前的文科和理科對有些偏科的孩子來說可能並不適合,例如小王學的是理科但是它物理怎麼也學不會,但是政治,化學,生物學的都很好。這樣就很符合改革的3+3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可以輕鬆搭配出自己擅長的學科,減少了偏科的現象。但是由於物理學科對大多數孩子來說較為困難,歷史對很多學生來說有點枯燥,那麼選這兩科的學生就很少。所以一般規定副科三科中以物理+自己選的兩科和歷史+自己選的兩科,這樣3+3模式就變成了隱含的3+2+1模式。
第三,3+3模式可以幫助你提前選好工作方向。我們都知道一個學物理的人不能去學考古專業,所以在進入高中前選擇三門副科,就是在從高一就引導你以後要考什麼樣的大學和什麼樣的專業。這樣就縮小了選擇範圍,避免對自己未來迷茫的學生在高考後段時間內才開始思考以後要做什麼。
第四,一旦選好就不能輕易改變。最好的方式是在你選好科目以後就一直不變,按照這個方向一直學下去。如果你在中途覺得你選的哪一科你學不好想要換科會有難度,因為從心理出發,人一旦心裡有了輕重就會偏向於重的那一方面輕視其他的。如果你中途換科,別的科目以前又沒有過於重視那就等於兩頭難。所以在填選科單之前一定要慎重,慎重,在慎重!
新高考改革目前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第一年選擇這種方式高考的學生可能會有一定的壓力。但是,人生就是充滿了挑戰。這種考試的方式,既有利也有弊。有的省份還決定不採取這種方式考試,所以說以後的考試方向都還不確定,這種考試形式也在實驗中。但我認為總的來說還是利大於弊的,只要選好最適合自己的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成績。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