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東市互助縣各部門鄉鎮幹部現場觀摩哈拉直溝鄉白崖村移風易俗工作(央廣網記者 張雷 攝)
央廣網海東11月20日消息(記者張雷)昨天下午,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組織各部門及鄉鎮近百名幹部來到哈拉直溝鄉白崖村,現場觀摩白崖村移風易俗工作做法和經驗,並在現場召開互助縣移風易俗工作推進會。
2018年,海東市針對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陋習,在全市範圍廣泛開展「推進移風易俗,樹立鄉風文明」專項行動,在全省率先制定出臺關於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的意見,對全市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文明理事作出具體安排和部署。
今年7月1日,全國首部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的地方性法規《海東市移風易俗促進條例》正式頒布實施。《條例》規定,每年11月為集中宣講月,旨在推動移風易俗工作內化為百姓的精神追求,外化為群眾的自覺行動。連日來,海東市各區縣陸續開展《海東市移風易俗促進條例》宣講月集中宣傳活動,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提高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整體水平。
互助縣哈拉直溝鄉各村都建立了移風易俗共尊臺帳(央廣網記者 張雷 攝)
互助縣哈拉直溝鄉白崖村是海東市屬各區縣中最早開展移風易俗活動的村。哈拉直溝鄉黨委副書記秦志傑介紹,2017年8月,哈拉直溝鄉在前期調研,廣泛徵求村老幹部、人大代表、黨代表、黨員、群眾代表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列出婚喪喜事中衍生出的急需取締的陋習,擬訂了《移風易俗「新風行動」工作實施方案》,最終形成「婚喪喜慶」新規16條,對結婚彩禮、辦席規模、隨禮標準等予以上限控制。同時決定在白崖村、費家村率先開展試點工作。
白崖村黨支部書記、紅白理事會會長殷萬淞介紹,2018年以來,白崖村在推進移風易俗、樹立鄉風文明工作中,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不斷細化各項規定,不僅對婚喪喜事彩禮、隨禮數額,宴請每桌成本、菸酒檔次等作出明確限額,不準超範圍搞「滿月席」「升學宴」等,還特別針對辦喪事請「老師傅」念經、沿途散煙撒錢等習俗進行限制,切實降低各種不合理開支。同時嚴格實行事前報備登記、事後辦結銷號全程監督,對發現的陋習及時勸阻。如今村裡「比闊風」消失了,「人情債」減輕了,文明新風的氛圍越來越濃了。
互助縣哈拉直溝鄉白崖村移風易俗檔案資料(央廣網記者 張雷 攝)
據了解,截至目前,海東市各區縣92%的行政村、社區已制定《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成立「紅白理事會」,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喜事儉辦、孝親敬老、節慶勤儉等社會文明新風尚蔚然成風,贏得了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和廣泛好評。據不完全統計,移風易俗已為群眾節約開支達7.87億元,有效防止了群眾因婚喪嫁娶致貧返貧,移風易俗專項行動的效果逐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