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歐協定加強中國與美國博弈中的地位

2021-01-14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月4日報導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月2日發表了該報前總編輯王向偉的題為《中歐投資協定加強北京在與美國權力博弈中的地位》的文章,文章認為,中國和歐盟2020年12月30日達成的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投資協定對中國來說顯然是一個外交勝利。更為重要的是,與歐盟較為密切的關係有助於北京阻止華盛頓與歐洲國家及其他夥伴形成一個統一戰線來挑戰中國的貿易慣例。

文章認為,此外,歐盟無視華盛頓關切的決定發出一個有意思的信號,在經歷川普4年不可預測和任性衝動的總統任期後,它現在更願意捍衛自己的利益,以及按照自己的主張與中國打交道。

文章指出,歐投資協定是在北京與另外14個亞太國家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之後達成的。中方還表示「將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預計北京還將繼續努力與日本和韓國構建一個三邊自由貿易協定,這兩個國家是中國在亞洲的主要貿易夥伴。

文章稱,鑑於這一勢頭,中國現在有更大機會達成那些協議,並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地區主要經濟大國的地位。所有這些將使北京擁有更多的影響力來對抗即將上臺的拜登政府的影響力。

資料圖片:2020年12月30日晚,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龐興雷 攝)

相關焦點

  • 陳鳳英:中歐投資協定與美國無關
    陳鳳英:中歐投資協定被稱為《全面投資協定》。為什麼要加上「全面」二字?因為該投資協定覆蓋的範圍很廣,不僅包括傳統投資協定中的投資保護和投資監管部分,還包括市場準入和可持續運營(營商環境)部分,並在高端服務、新經濟和高端企業的競爭規則等問題上都做出界定。
  • 中歐投資協定德國為啥這麼積極?老百姓又能從中得到什麼好處?
    德國人也是順應時勢,唯一超級大國深陷泥潭,多數人都預料美國走向衰落,世界的中心要重新回到歐亞大陸。毋庸置疑,中國、歐盟的經貿關係就顯得特別重要,德國人積極推動《中歐投資協定》,包含著自身利益等多重動機。
  • 是什麼協定讓美英「大驚失色」?剛剛,中歐給了西方重磅一擊
    2020年底最戲劇性的一幕懂王在位的四年,將美國拆了個七七八八,一天到晚不是制裁這個就是制裁那個,盟友之間搞得離心離德。隨著全球建制派倒向睡王,很多人想像中的「美國只要換一個總統」就能解決問題的現象並沒有出現,歐盟兩巨頭雖然第一時間向睡王發去祝賀,但卻沒有要做美國小弟的跡象。
  • 王義桅:中歐投資協定達成,釋放這三重信號
    3、協定談判完成還說明,中歐都尊重與美國關係,但是不會等美國,也不會受制於美國。歐盟希望成為地緣政治的選手而非棋盤。結合此前歐洲希望減少對美國技術依賴的渴望,與中國合作共同設置未來的多邊投資貿易規則,高標準制定的議程和WTO的改革是重要選擇。
  • 加快落實中德歐領導人會晤共識 新一輪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將於9月...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布魯塞爾9月1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駐歐盟記者 鞠輝)在9月14日舉行的中德歐領導人視頻會晤上,雙方確認將加快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實現年內完成談判的目標。為落實中歐領導人達成的共識,雙方團隊將於9月下旬舉行新一輪談判,重點聚焦「可持續發展」和「市場準入」兩大議題。
  • 中歐籤署投資協定之際,波蘭突然發難:美國沒有點頭,我就不籤!
    根據新華社報導,12月30日,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歷經7年的中歐談判終於修成正果。 這一好消息讓歐洲各國歡呼雀躍,德國政府稱,該協定的達成"是一項重大進展";德國《經濟周刊》稱,該協議是德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期間取得的巨大勝利;法國總統馬克龍對該協定表示欣喜,稱近年來中歐之間的關係一直在增進,此後也將會持續增進,甚至提出了同默克爾在未來幾個月一起訪問中國的可能性;歐盟委員會主席指出,這是中歐關係重要裡程碑。
  • 疫情下中國首次成為歐盟第一大貿易夥伴,中歐投資協定加速推進
    歐盟連續多年保持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下,今年前三季度,中國首次成為歐盟第一大貿易夥伴,充分顯示了中歐經貿關係的韌性和潛力。中歐貿易的快速發展有力促進了雙方經濟社會發展,提升了民眾福祉。
  • 中歐正式籤署中歐地理標誌協定,網友熱議:開心!在荷蘭每次買這些都...
    虎撲9月15日訊 9月14日,在中德歐領導人峰會召開之際,中歐已經在會前正式籤署了中歐地理標誌協定,將中國和歐盟兩地各100種受到地理標誌保護的地方名產納入保護範圍。
  • 中歐投資協定為中國企業帶來機遇和挑戰
    本報記者 王麗娟近日,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引起了各方關注。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中歐投資協定將有力拉動後疫情時期世界經濟的復甦,促進全球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增強國際社會對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信心,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作出中歐兩大市場的重要貢獻。
  • 中歐地理標誌協定來了「地標產品」有了新保護
    「中國農產品加強國際化、提升品牌影響力的重要契機」地理標誌是保護特定地區產品的特性、聲譽和其他特徵的重要智慧財產權。地理標誌產品根植於傳統、文化和地域,在一定程度上是特色和品質的保證。中歐雙方均歷史悠久,地理標誌產品豐富。籤署地理標誌協定對雙方意義重大。2011年,中歐開啟地理標誌協定談判。
  • 中歐地理標誌協定:一張互惠互利的「國際通行證」
    在日前舉辦的中歐地理標誌協定研討會上,來自中外政府部門代表及地理標誌產品生產經營者齊聚一堂,為該協定的後續落實帶來真知灼見。提供高水平保護地理標誌是智慧財產權的一種重要類型。為加強中歐地理標誌保護與合作,促進地理標誌產品貿易,中歐雙方於2011年啟動了中歐地理標誌協定談判,歷經8年22輪正式談判和多輪非正式磋商,於2019年底結束。
  • 海外網評:中歐地理標誌協定正式籤署釋放三重信號
    9月1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同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總理默克爾、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共同舉行會晤,會晤以視頻方式舉行。其中,中歐雙方宣布籤署《中歐地理標誌協定》(下稱「協定」)引發廣泛關注。
  • 七年馬拉松促成中歐投資協定,專家:體現了歐盟「戰略自主」
    他表示,談判完成後,歐盟與中國的對話變得更加強有力。今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歐盟最大的貿易夥伴,至2020年10月,中歐雙邊貿易額達到4800億歐元。歐盟委員會的數據顯示,目前歐洲企業在華投資中,汽車行業佔28%,化工等方面的原材料佔22%,金融服務業佔9%,農業和食品佔8%,消費產品佔7%,能源佔5%,工業器械佔5%,健康生物技術佔5%,其他佔11%。
  • 中歐投資協定談妥,法國也硬氣了,第一次拒絕美國企業收購
    據觀察者網報導,法國政府否決了一家美國公司對本國科技公司的收購。此事引發了全球媒體的關注,因為這是法國第一次拒絕美國企業收購。美法之前的關係非常親密,法國政府一般不會幹預美國的收購案,可現在情況變了。有人分析,這可能是因為中歐投資協定已經談妥,法國也硬氣了,該國似乎也想擺脫美國對自己的鉗制。
  • 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陷僵局,存在多個明顯分歧
    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在衝刺階段陷入僵局,可持續發展、勞工權益與美國施壓等成為主要阻礙因素。而據報導,中國對核能提出更多要求,使中歐談判更趨複雜化。2020年 12月21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北京集體會見歐盟及27個成員國駐華使節。
  • 為何中歐投資協定是堪比RCEP的「外循環」大事件?
    12月30日,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協定對標國際高水準經貿規則,著力於制度性開放。在籤署協定之前,中國與歐洲共有20餘項雙邊投資協定,協定首次在中國和歐盟之間建立了一套法律框架。協議涉及領域遠超傳統FTA,涵蓋市場準入承諾、公平競爭規則、可持續發展和爭端解決四方面內容,是一項平衡、高水平、互利共贏的協定。
  • 斯裡蘭卡與美國籤訂《駐軍地位協定》對印度洋商業航線有何影響?
    斯裡蘭卡與美國籤訂《駐軍地位協定》對印度洋商業航線有何影響?首先要說,和平時期對印度洋商業航線影響不大,但一旦和美國利益有衝突,那影響就大了。從來就沒有單純的政治和商業據印度媒體報導,7月8日,在印度的脅迫下,斯裡蘭卡與美國籤訂了一個《駐軍地位協定》,這個協定主要內容就是美軍人員和軍艦可以無限制的進入斯裡蘭卡領土,並且規定,美軍人員不受斯裡蘭卡的刑事管轄權,也就是就算美軍觸犯了斯裡蘭卡的法律,斯裡蘭卡也沒權利抓捕。斯裡蘭卡為什麼要籤這個看起來很吃虧,甚至有些喪權辱國的協定呢?
  • 周小明: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英國會不會有一絲絲後悔?
    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締結,使歐盟在中國市場與美國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歐盟深知有必要迎頭趕上,締結投資協議能給歐盟在中國市場搶得先機的難得機會,自然不會輕易放棄。另外,中歐投資協議可以成為歐盟同美國談判的籌碼,幫助歐盟贏得對己有利的結果。德國是2020年下半年的歐盟輪值主席國,它把完成中歐投資協議談判看作是任內的優先事項,決意完成中歐關係中的一大跨越,給後人留下一筆重要遺產。
  • 「老外有話說」中歐投資協定——「有志者,事竟成」的一個範例
    這句成語正好可以用來描述2020年底剛剛完成談判的中歐投資協定,此前中國和歐盟雙方已經就這一協定談判了多年。2013年以來,中歐雙方已經就市場準入條件、雙邊競爭法規以及共同的可持續發展等議題進行了35輪談判。中國商務部的一名發言人對此表示,「該協定將利好中國、歐盟以及世界經濟」。
  • 中歐籤署地理標誌協定對中國老百姓意味著什麼?下一步如何繼續推進...
    據商務部網站9月15日消息,商務部條法司負責人就中歐籤署地理標誌協定答記者問。協定對於中國老百姓來說意味著什麼?該負責人表示,一方面,協定可以讓歐洲消費者進一步了解中國產品。另一方面,協定為歐盟的優質特色產品在進入中國市場時提供充分保護,可以消除歐盟生產商的後顧之憂,使其放心地進入中國,使中國消費者能吃到、用上貨真價實的高質量商品。該負責人還表示,接下來,中歐雙方將按照各自法律規定履行協定的生效程序,使協定儘早惠及中歐雙方企業和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