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發熱37.3℃至38.0℃ 各項檢查指標卻都正常 內分泌科醫生抽絲...

2020-12-23 和訊

記者 金晶 通訊員 湯婕

前幾天,80歲的高大爺(化名)來到浙江省中山醫院內分泌科徐英英主任診室複診,時隔三個多月,看到高大爺體溫正常,面色紅潤,精神矍鑠,複查的血紅蛋白指標上升到126g/L,居高不下的鐵蛋白降至正常範圍,血糖也控制得很理想,徐英英主任不禁向高大爺豎起了大拇指。

「多虧徐主任團隊,總算闖過了這一關,太感謝你們了。」高大爺一再向徐英英主任及其團隊道謝。

事情要從半年多前說起。高大爺有20多年糖尿病病史,平時血糖控制不是很好,2017年開始,一直在徐英英主任門診就診,算是徐主任的老病人了。

徐主任團隊每隔一段時間會給老病人打電話隨訪,詢問血糖控制情況。半年前,徐主任按照慣例,給高大爺打了電話。

「徐主任,我剛出院,一直發燒退不下去,血糖也反反覆覆。」電話那頭,高大爺聲音聽起來有點虛弱。

徐主任進一步詢問,了解了事情的大概。原來,去年11月,高大爺因為反覆發熱,體溫始終在37.3℃至38.0℃之間波動,住進了家附近的醫院,但做了很多檢查,與發熱相關的指標都正常,最後醫生考慮他為肺部感染合併真菌感染,抗炎抗真菌治療半個月後出院。

然而,出院後,高大爺還是有發熱的情況,並且血糖也明顯升高,還出現了體重進行性下降。

「別擔心,來我們這裡,給您再仔細檢查下。」聽出了高大爺的焦慮,徐英英主任安慰他,並安排他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去年11月底,高大爺住進了浙江省中山醫院內分泌科病房。因為高大爺已八十高齡,基礎疾病多,入院的第二天,他再次發燒,體溫38.5℃。

省中山醫院內分泌科醫生團隊認真詢問病史,查看病歷資料,發現高大爺不僅血糖高,而且有高尿酸血症病史多年。

高大爺不明原因的發燒,到底是什麼原因?徐英英主任進一步詢問病史,了解到高大爺入院前曾出現手背疼痛,檢查中也確實發現他的右手背腫脹發紅、皮溫明顯升高。會不會是急性痛風發作?隨後的檢查驗證了徐主任的判斷,高大爺患上了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與此同時,在仔細的體格檢查中,徐英英主任發現,高大爺頸部左側淋巴結腫大,人消瘦,雙側眼窩深凹,根據臨床經驗,她給高大爺安排了胃鏡檢查,這一查,高大爺胃裡有多發的霜斑樣潰瘍,而他的血紅蛋白當時只有87g/L。

「『懸案』終於破解了,我們馬上給予對症治療,調整降糖方案、降尿酸及抑酸、保護胃黏膜等治療,2周後,患者體溫恢復正常、血糖控制良好、關節痛消失,左側的淋巴結也比以前縮小,情況穩定後出院了。」徐英英說。

出院時,徐英英囑咐家屬照顧好高大爺,讓他不要抽菸、喝酒,不要吃辛辣、生冷油膩的食物,繼續維持治療,定期複診。之後的複查,高大爺沒有再出現發熱症狀,各項指標都在慢慢好轉。

最近這次複查,被疫情耽誤了2個多月,好在檢查結果都不錯,懸在高大爺心頭好幾個月的石頭終於落地了。

「面對錯綜複雜的病情,作為臨床醫生,首先要做的是細心觀察,認真查體,既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也不要輕易妄下結論。只有這樣,才能為更多患者帶去健康。」徐英英說道。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反覆發熱、肺炎不好,原因竟然是……
    上半年,醫院有個疑難病例討論引起我的興趣(我院每個月組織一次全院病例大討論,都是經典疑難病例,每次都能學到很多東西,這個制度很好,點讚哈~)。 這個病例很有意思,雖然事先寫好的發言稿就已經猜中結局,但是並非我高明,而是所提供的病例資料已經足夠詳盡。而事實上,這個病例一直按照反覆發熱和肺炎治療,漏掉了重要的體格檢查資料。
  • 37.3℃還是38℃?中美發熱標準不同所致的疫情防控和疫苗安全性之爭
    在美國, 如果發熱沒超過39度,除非已經持續了三天以上,或者出現了其他比較嚴重的併發症,一般都看不了醫生的門診。因此,在感冒之後,大家也就是服用藥店裡可以買到的非處方退燒藥,而大多數感冒的發熱時間,也就三天左右。所以,不管發熱的門檻是37.3度還是38度,基本不影響大家的生活和治療。但是在中國,感冒常常是一個需要到醫院或診所治療的問題。
  • 10歲男孩反覆發熱貧血以為是白血病,竟然是這個病!
    發熱6月2日,小姜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最高體溫39°,口服布洛芬後體溫可以降至正常,每天發熱2-3次。沒有咳嗽、腹瀉、腹痛等症狀。6月5日,小姜去當地婦幼保健院就診,化驗了血常規:白細胞13.06x10^9/L(正常值:4-10x10^9/L);血紅蛋白93g/L(正常值:120-160g/L);C反應蛋白35mg/L(正常值<8mg/L)。
  • 反覆發熱1年多,家長都絕望了,看醫生如何揪出真兇
    這個患兒先後做過染色體、微陣列等檢查都沒找到病因,那麼,染色體基因檢查如何選擇?一、發熱查因如何鑑別診斷?患兒在反覆嗆奶後造成肺炎,此後反覆發熱,讓醫生誤以為只是吸入性肺炎合併感染,只努力查找病原體信息,而忽略了對其他因素的考量。兒童呼吸系統感染,當然要積極尋找病原體,但是反覆感染應該要重視全身性、系統性或遺傳性疾病的可能。
  • 肝病科醫生:重點留意3個指標
    這時候就需要藉助肝功能檢查來發現問題,那麼肝功能檢查單應該怎麼看?肝功能檢查單主要看哪幾個指標?對肝臟進行檢查之後,會發現單子上有很多的數值,不知道究竟該看哪一個。肝病科醫生表示,主要看3個指標,若是這三項指標正常,一般無大礙。
  • 血常規檢查指標都正常,能夠初步排除哪些疾病?本文講出實情
    血常規是我們日常血液檢驗的最基礎項目,也是很多時候身體有問題時,醫生首先讓檢查的一個血液檢查項目,一般大家都會問,如果血常規指標出現異常,代表我身體出現哪些問題?這樣的解讀也挺多的,但如果反過來問:如果血常規指標都正常,能夠初步排除哪些疾病呢?
  • 廈門兩孩子反覆發熱超6天,父母不敢送醫!結果...
    近日,廈門市兒童醫院連續收治兩名反覆發熱患兒。據了解,這兩名患兒反覆發熱超過6天,一個感染較厲害,全身腫脹,起疹子;另一個呼吸急促,口周稍發青,肺炎較重。
  • 妊娠期反覆發熱,真的是感染惹的禍嗎?
    (發熱待查)的定義是:發熱持續3周以上,口腔溫度至少有3次高於38.3℃(或至少3次體溫在1天內波動大於1.2℃),在門診或住院經過一周以上系統全面的檢查但仍不能確診的一組疾病。 2 案例經過 23歲早孕女性於我院就診前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寒戰,體溫38.2℃,當地診所給予頭孢氨苄口服,體溫仍偏高,最高達40℃,查血常規大致正常,尿常規白細胞1+,白細胞2+,給予白加黑蓮花輕瘟口服,未見好轉,到我院就診,發熱門診以「發熱待查、早孕」收入感染性疾病科。
  • 體溫時高時低怎麼才算正常 36.2℃至37.3℃都正常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曾昊然 通訊員 李琪彬)最近,進出小區和公共場所都要測體溫,一出現體溫異常,大家就會很緊張。然而,現實是,許多市民的體溫測出來不是37℃,這是為什麼呢?
  • 吃了頓小龍蝦後反覆發熱,輾轉20天才找到原因!|風榜定案
    反覆發熱,究竟是什麼原因?01一頓小龍蝦引起的發熱患者老年女性,74歲,因「反覆發熱20天餘」入院。20天前患者自訴食用「小龍蝦」後出現發熱,至附近醫院急診就診,測體溫38.6℃,予頭孢類藥物治療後,體溫無明顯下降。
  • 女子不明原因反覆發燒一年多 住院7次才查出病因
    上海瑞金醫院 供圖一年多後體溫終於正常,沈女士泣不成聲。一年多來,因反覆發燒,她跑了多家醫院,住院7次,做了20多次CT檢查,歷經肝臟穿刺、骨髓穿刺、PET-CT檢查等,最終在上海瑞金醫院被確診為「系統性紅斑狼瘡+自身免疫性肝炎」,對症藥物治療下,近日體溫恢復正常。這是澎湃新聞記者於6月10日從上海瑞金醫院獲悉的消息。
  • 到底啥是「內分泌失調」?要看這些指標!
    內分泌的檢查是什麼, 都檢查哪些項目?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內分泌六項是婦科門診最為常用且重要的一項檢查,用於評估卵巢功能、預測卵泡發育、排卵時間,對月經失調、不孕不育原因的診斷和鑑別診斷,對內分泌治療的效果檢測都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和參考價值,有助於判斷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
  • 寶寶患流感,反覆發燒怎麼辦?看完醫生的回答,再也不慌了!
    我們又輸液了三天,今天凌晨寶寶又發燒了38度多,血常規淋巴細胞百分率偏低,醫生說還是流感,開了奧司他韋。現在就是白天就37度多點,睡前38.5度吃了布洛芬。 寶寶平時不怎麼感冒發燒,只要發燒就是反反覆覆,不容易好,請問醫生像這個情況該怎麼辦?
  • 反覆發熱,伴劇烈乾咳,這般快速進展的肺部感染是為何?
    病例介紹 患者,女,29歲,既往體健,BMI 28.5,因「發熱伴全身肌肉酸痛6天」於2015-12-29入院。患者入院前6天出現畏寒發熱,約38℃,伴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無鼻塞、流涕等卡他症狀。
  • 疫情期間,身體發熱但不發燒,是怎麼回事?看醫生如何解讀發熱
    新冠疫情期間,很多人出現過這樣的現象:身體感覺發熱,測體溫卻是正常的,醫生說沒有發燒。對這種情況,有兩種觀點值得注意:一種觀點認為,發熱應該以患者的自我感覺為主;另外一種觀點認為,發熱應以體溫檢測為準。這兩種觀點其實都不夠全面。
  • 肝功八項都正常,說明肝就是正常的嗎?指標正常,不代表一定沒事
    人們去醫院看病或體檢,會收到各種血液檢查報告單,有一些問題經常困擾著大家:報告單上的指標如果有異常,是否一定說明這個檢查代表的器官功能是好的?或者說,報告單上的指標如果都是正常的,是不是代表那個器官就是正常的,完全沒有問題?比如肝功能,就讓很多朋友感到困惑:明明肝功能全部是正常的,醫生卻說有肝病。
  • 發熱、淋巴細胞減少的男孩,醫生說不像新冠肺炎,卻查了HIV抗體
    兩個人都戴著厚厚的口罩,把面部遮去了大半,只露出焦慮的眼神。父親手裡提著一個塑膠袋子,裡面裝著院外的門診病歷和一些檢查報告單。接診的護士,按照要求,登記了他的個人信息。「體溫38℃,」護士大聲的告訴我。
  • 病去如抽絲?美國一名32歲女子確診新冠3個月後症狀仍反覆發作
    病去如抽絲?美國一名32歲女子確診新冠3個月後症狀仍反覆發作  Winnie Lee • 2020-06-19 16:47:05 來源:前瞻網
  • 牛的正常生理指標參考值
    牛的正常生理指標參考值 臨床檢查和實驗檢查的參考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