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兒:究竟有啥想不開的,讓我選擇了馬爾他?
南洋富商5月26日
以下文章來源於魚兒與天空 ,作者地中海魚兒
魚兒與天空
發布魚兒的移民日誌,旅遊見聞,現實感想,社會觀察等內容,同時也會根據魚兒的喜好轉載來源於網絡的文章內容。
(馬爾他馬爾薩斯卡拉海灣)
今天又有圈友問我:憑你的資歷,怎麼會選擇馬爾他這樣的歐洲小國?
我不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問題了。
從2017年申請馬爾他移民開始,街坊鄰居知道我要移民馬爾他,都有此一問。
一說:英美澳加多好啊,馬爾他算什麼?
一說:歐洲你選擇西班牙葡萄牙啊,馬爾他是個甚?
2018年開始在公號發表有關馬爾他的文章以來,不少人加了我的微信,大多也有此一問。
因此我還真的特別認真地思考了一下這個問題的來龍去脈,我的心路歷程,以及我在馬爾他生活一年多以來的感受,是時候做個「官宣」說明一下了:——究竟我有啥想不通的,把自己和閨女弄到馬爾他來?
(馬爾他首都瓦萊塔海邊)
首先呢,這個問題的前提得更正一下:
我哪有什麼資歷!我的優點幾個字就說完了——能吃能玩能幹活。如果預備役大媽算資歷的話,湊合算一個。
(各種缺點就不提了,省略5000字。)
(馬爾他北部海邊)
再說說我移民念頭的由來。
這事兒要從我在英國留學說起。
留學本身沒什麼可說的,但是這一年半的英國生活經歷,為我打開了另一類世界的大門。有不少留學生抱怨英國人傲慢或歧視,而我感受到的,卻是文明與秩序。我很享受在英國的時光,儘管課業繁忙常常學習到後半夜,儘管手頭拮据三天兩頭去端盤子,我依然很享受。有穩定預期的社會運行方式,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大大降低了生活的精神成本,不焦慮。
說真的,如果不是父親三天兩頭催我回國,如果我不是家中獨苗,我極大可能研究生畢業後直接在英國工作結婚生娃定居......因此,我打骨子裡痛恨獨生子女政策,並不是因為這項政策為中國將來的發展埋下了多麼巨大的危害——我當時的思想境界還完全達不到這個層次——而是因為我切切實實由此被迫放棄了我的自由選擇。
當然,這裡絲毫沒有埋怨我父親的意思,那個年代,能供我出國留學,已實屬難得。
回國,工作,生娃,創業......除了婚姻變化,其它都是大家喜聞樂見的模樣。我也早已忘了英國,忘了曾經選擇的遺憾。直到2006年。
(馬爾他姆迪娜古城)
2006年,我加入了一家在國內行業領先的留學移民公司。進公司培訓的第三天,移民部的資深專家給我們普及了一些移民基礎知識。當時我還完完整整地做了一份加拿大技術移民評估表,根據我的學歷工作經驗以及語言水平等,在當時,我的得分遠遠高於加拿大技術移民分數線。因此,遙想起當年英國求學的經歷,我動了一下移民的念頭。不過俗事拘絆情緣未斷,念頭才起,便被自己否定了。
2008年-2010年,人生跌宕,業務繁忙。
我過著幾乎天天「在雲端」的生活。同事總是調侃我:不是在飛機上,就是在去機場的路上。黑色職業裝,黑色雙肩電腦包,黑色公務拉杆箱,這身行頭幾乎從年頭貫穿到年尾。睡眠不足,機上來補。我養成了一上飛機就睡覺,飛機落地就奔跑的習慣。我能在任何交通工具上補覺,以保證出現在任何工作場合時都精神飽滿鬥志昂揚。
可是,真累!
也是由於公務原因,常常飛歐洲。每次踏足歐洲,都讓我想起英國大學帶著泥土芬芳的雨後花園,與那些勤奮簡樸卻安然的日日夜夜。
加上一些私生活的影響,我又萌發出移民的念頭。找到公司的移民同事一打聽,加拿大技術移民條件提高了,澳洲技術移民專業不對口。我不甘心,專門考了雅思,申請加拿大的MBA,還通過了大學面試,打算通過留學加拿大的途徑曲線移民。
我知道大家一定奇怪我對英國的眷戀何以演變為加拿大移民動力?這其中有個人情感因素,也有可行性考慮。歐洲除了英國愛爾蘭,幾乎沒有英語國家。當時,英國與愛爾蘭並不算可移民的國家。在我看來,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都源於英國文明,因此,選擇了符合當時情境的加拿大。
可是,生活的變化層出不窮,這事兒最後還是擱淺了。
(馬爾他三姐妹城)
2013年,眼看著再過兩年閨女就要小學畢業了,在她的學習規劃中,留學海外是必選項。與其留學,不如移民,一次解決上學與海外定居身份問題。我把目光投向了美國。選擇美國的原因很簡單,當時美國EB-5投資移民條件簡單,相比澳洲、加拿大、紐西蘭和英國,美國是幾大英語國家中要求最低審核最簡便的。一是投資金額低,只需50萬美元;二是材料簡單,而澳加新等國的投資移民,光稅單一項就讓人望而卻步。為什麼盯著的都是英語國家?這個問題後面再解答。
那時美國EB-5大約只需等待三四年,也就是說,還可以趕得上閨女上高中前拿到美國綠卡。因此,我特地去美國實地考察了一番,從美西轉到美東,從氣候與經濟發展的角度考慮,洛杉磯是第一選項。
(今年暑假我又在美國東南西北自駕了一圈,洛杉磯仍然是不錯的選擇,可是現在想要移民美國,各種途徑都難如登天。)
可是,家裡只有我一個人在戰鬥,除了閨女與我一條心,所有家人集體反對我的移民計劃。
這種情況下,不得已再次放棄。
(馬爾他首都瓦萊塔街道)
一擱置,又是幾年。
生活一變再變。當年放棄美國移民的理由,幾年後竟像是自我嘲諷。
形勢看起來也越來越撲簌迷離,焦慮日盛。
2017年春,眼看著再有一年半閨女就該上高中了。小學的時候,盼著初中能出國。初中的時候,盼著高中一定出國。不僅閨女是這麼期待的,我也一直是這麼計劃的。因此,我又開始打聽美國EB-5,得到的回覆是,項目依舊,但是等待期可能需要七八年!
七八年,太漫長了!
(現在的美國EB-5幾乎處於停滯狀態,而排期已延長至十來年!)
就這麼思來想去的,馬爾他不期而遇闖進了我的移民計劃。
(馬爾他南部海邊鹽田)
那麼就來認真叨一叨我為什麼選擇馬爾他?
說真的,我從來都不知道除了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紐西蘭愛爾蘭這幾個英語國家之外,居然馬爾他也是英語國家。我以為歐洲各國都是各自「鳥語花香」「雞同鴨講」。
就衝這一點,也值得好好考慮馬爾他移民。
為什麼?
中國人,60/70年代往後的,上過學的,多多少少都學過英語。上過大學的,湊湊合合都有個四級水平。真的到國外生活,在英語國家,勉強都能對付過去。平常買個菜,問個路,下個館子,基本八九不離十。碰到要去政府部門辦個事,連說帶比劃加翻譯軟體,也總能順利溝通。
一位在西班牙生活了一年多,在馬爾他生活了兩三年的朋友告訴我,她在西班牙時,遇到要去政府部門辦事或去西班牙的公司辦事,都得請會說西語的朋友幫忙翻譯。哪怕就是給哪兒打個電話諮詢一點小事,也得請朋友幫忙打,不然完全無法溝通。雖然她英語也不好,但在馬爾他,多少能對付。以前上學的英語基礎,在馬爾他呆久了,也就慢慢撿起來了。
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問題,在一個語言很難溝通的國度,駕輕就熟的生活瑣事都會成為無法逾越的障礙。
我問她在西班牙學了多少西班牙語,她說幾乎啥也沒學會,太難了,一點兒基礎都沒有,根本記不住。
那麼,對我來說,能選擇英語國家時,就一定會選擇英語國家。這也是為什麼一開始我就把希臘西班牙葡萄牙排除在移民計劃之外的原因。
這算我的舒適區吧!我相信也是很多人的比較舒適區。
(馬爾他藍湖)
如果馬爾他僅僅只是英語國家,我也不一定會看上。畢竟,移民還要考慮性價比。馬爾他是個小國家,但她是申根國,有著歐洲這座大靠山,讓馬爾他這張「小粉卡」看起來又炫目了一些。(註:馬爾他居留卡是粉色的,因此大家稱其為粉卡,與美國綠卡一個意思。)
許多人不了解申根國的含義。這個名詞都聽過,但這個名詞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便利卻不清楚。
目前,歐洲有26個國家屬於申根國:包括奧地利、比利時、 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冰島、義大利、希臘、盧森堡、荷蘭、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波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馬爾他、瑞士和列支敦斯登。
也就是說,有了馬爾他的小粉卡,就可以免籤進入上述任何國家。其實,申根國之間並不存在邊境檢查,因此,從馬爾他到法蘭克福,從法蘭克福到巴黎,再從巴黎回馬爾他的感覺,就好比從廣州到北京,從北京到上海,又從上海回廣州一樣。只要你願意,一趟旅行把26個國家都走一遍都行。
還有幾個微型國家雖不屬於申根國,但由於被申根國包圍著,因此事實上也可憑藉馬爾他小粉卡通行無阻。這些國家包括:梵蒂岡、摩納哥、聖馬利諾與安道爾。
另外,東歐與南歐有部分國家,對馬爾他小粉卡持有者也免籤。比如: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羅馬尼亞、阿爾及利亞、摩爾多瓦、馬其頓等。
也就是說,移民馬爾他,獲得馬爾他居留卡後,大部分歐洲國家都可通行無阻!
這就是馬爾他這樣一個彈丸之國也能紅紅火火搞移民的關鍵因素!別看國家小,這小粉卡實用啊!
(馬爾他戈佐島小藍窗)
當然了,馬爾他還是歐盟成員國。不過,這對僅僅獲得馬爾他居留權(小粉卡)的人來說,並沒什麼大用處,除非,滿足馬爾他入籍條件後再申請獲得馬爾他國籍,那麼歐盟國與非歐盟國則又存在天壤之別了!不過,通過小粉卡的途徑進而獲得馬爾他國籍,路漫漫其修遠兮,大家各自上下求索吧。
畢竟,一家三口的馬爾他護照是要花費小一百萬歐元的,而一家三口的馬爾他居留卡,實際花費只需幾萬歐元。同樣的歐盟護照,比如賽普勒斯,則需要投資兩百多萬歐元。而非歐盟國家的摩爾多瓦護照,只需要十幾萬歐元。
不過買護照這事,俄羅斯土豪比中國人來勁。俄羅斯承認雙重國籍,馬爾他也承認雙重國籍,因此買本歐盟護照,對俄羅斯富翁來說,十分划算。相比之下,中國人則大多選擇馬爾他居留卡,只獲得申根國的居留權,不入馬爾他國籍。因為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原則上,買了馬爾他護照就成了馬爾他公民,相當於放棄了中國國籍。這是中國人普遍不願意接受的。
之前有人問是不是拿了馬爾他居留卡,小孩去別的歐盟國家上學就可以享受歐盟學生待遇?沒有的事!歐盟學生需要擁有歐盟護照,一張實際花費僅幾十萬人民幣的馬爾他居留卡,不具備這種功能。
(馬爾他聖朱利安)
選擇馬爾他還有一個理由:她曾是英國殖民地,直到1964年才獨立,目前依然屬於大英國協國家。這一點對一般人而言沒任何意義,拿著馬爾他的小粉卡,並不能免籤英國(英國不是申根國),也不能免籤任何一個大英國協國家(馬爾他護照持有者才可以免籤)。但是對我而言,首先我對英國有懷念,其次憑藉我對英國的了解與信任,我相信被英國文明浸潤了一兩百年的國家,一定不會差。
就這樣,在尚未踏足過馬爾他的時候,我便毅然啟動了馬爾他移民申請。親朋好友總覺我有些草率冒險,其實這種快速決策是經過長達十來年的移民試探與閱歷積累的。錯過英國、錯過加拿大、錯過美國,不想再錯過馬爾他。
(馬爾他南部海港)
這一年多,我在馬爾他生活、工作,閨女在馬爾他上學,看著來馬爾他定居的華人開始聚集,生活逐漸熱鬧。
常常有人來馬爾他考察,抱怨馬爾他太小還不夠國內一個縣大,也有人抱怨馬爾他太舊,到處都是老房子老街道。
不過真正在馬爾他定居下來的華人,都能體會到這裡不焦不燥的美好。生活變簡單了,欲望也隨之減少。沒有那麼多眼花繚亂,也就避免了過度的選擇困難,緊繃的神經放鬆下來,身心更容易滿足。
每天沿著家門口的海灣散步,寬大的濱海人行道三三兩兩身影,人不多不少,既不像北歐般冷清,又沒有國內般擁擠。路邊食肆人頭攢動,各種風味應有盡有,卻並不雜亂吵鬧。我喜愛這裡恰如其分的煙火氣,對中國人而言,剛剛好!
(馬爾他西部風光)
當然,沒有一個國家是完美的,也沒有一個地方可以迎合所有人的喜好。我們只能在能力範圍內,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地方。或者說,在還能自由遷徙的時候,選擇有比較優勢的地方。我很慶幸,在不可知的未來到來之前,買到了一張不難買的船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