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頑頑」為蘭州牛肉麵代言,你認識他麼?

2021-03-04 甘肅青春調頻

「一整碗蘭州牛肉麵下肚後,『牛頑頑』舔著嘴角的餘香,右手豎起大拇指。它面前的復古大碗上,清晰印刷著根根分明、波浪式的牛肉拉麵,遠遠望去宛若奔騰的黃河水。」這幅名為「牛頑頑」的卡通人物,成為12月27日蘭州牛肉麵動漫形象徵集決賽的最大贏家。

1915年創製的蘭州牛肉拉麵,今年剛好走過100年。蘭州牛肉麵做為蘭州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已經不能單純的用"小吃"加以定義。對於某些人來說,牛肉麵是每日的必須,是一天的開始

蘭州牛肉麵,又稱蘭州清湯牛肉麵,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是甘肅省蘭州地區的清真風味小吃。它以"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的獨特風味和"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麵條黃亮),贏得了國內乃至全世界顧客的好評。並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得到美譽"中華第一面"。

根據官方公布的一項統計,蘭州市區近900多家麵館平均每天要賣出800多碗面,其中早餐又佔到大半。按這個數字計算,蘭州城區250多萬居民加流動人口,每4人當中就有1人每天要吃一碗麵。


怎麼樣?

對於蘭州人如此深愛的牛肉麵,

這個「牛頑頑」你滿意嗎?


甘肅人必看!以後社保、失業登記……都可以在網上辦啦~

相關焦點

  • 蘭州男人與蘭州牛肉麵
    真正稱得上蘭州男人的,一定是懂得和欣賞蘭州牛肉麵的,不論他身處何處,總是想著念著那一碗麵的。蘭州男人離不開蘭州牛肉麵,一星期總得來幾碗,有的是天天都得吃,加肉加雞蛋,若有一天不吃仿似虧欠了自己。蘭州男人清早的一碗牛肉麵是從昨晚睡前就盤算好的,明早是去哪家館子吃?是離單位近些的還是多走兩步路更可口的那家?要二細的還是韭葉?
  • 沒到過蘭州,別說你吃過真正的蘭州牛肉麵
    這是被譽為「華人談吃第一人」的美食名家唐魯孫在他的《什錦拼盤》一書中所記述的蘭州牛肉麵嘗後感。 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一碗地道的牛肉麵從顏色上就給你一種劈頭蓋臉式的衝擊!輕輕挑起麵條,咬一口,筋道!韌!這麼說吧,外地人可能會覺得蘭州拉麵的有點硬,朋友們,這話要讓蘭州人聽見了,他指定不屑的挑挑眉毛,慫!
  • 蘭州牛肉麵圖鑑!
    ▲北京市牛肉麵店鋪數量數據通過網友在各平臺對蘭州牛肉麵的打分情況看,以滿分為5分計算,平均得分為3.7分,超一線城市對牛肉麵的評價處於較高位置。在超一線城市,超過一半的店鋪是在8:30-10:30的時間段開始營業,其次是6:30-8:30的時間段。
  • 蘭州牛肉麵與尷尬的蘭州
    蘭州最有知名度的城市標籤自然是「蘭州牛肉麵」了,但出了甘肅,一般都被國人誤稱為「蘭州拉麵」。蘭州人對此非常氣憤:是鈕(牛)!揉(肉)!棉(面)!外地人來到蘭州更氣憤:哪裡有牛肉嘛?就幾粒肉丁兒,明明只是拉麵嘛!蘭州人覺得很尷尬,給外地人解釋肉是要另加的,結果更加尷尬了。偏偏蘭州人的性格耿直較真,於是一遍一遍的為故鄉的牛肉麵正名辯護。
  • 在蘭州 得懂牛肉麵的故事
    我對牛肉麵的記憶,是從童年記事起就開始的。三五個孩子在院子裡瘋跑,遠處走來的鄰居叔叔問到:「你爸去哪浪去啦?」「我爸吃牛大去啦!」我不假思索的答應著,附和著孩子們咯咯的笑聲。有一個四川籍的英語老師曾給我們分享過他第一次吃牛肉麵的故事。初來乍到的外地人,對蘭州牛肉麵的鼎鼎大名早已仰慕不已,下了火車就一頭扎進一家牛肉麵館,迫不及待的想要嘗嘗這美名遍布海外的牛肉麵究竟是什麼味道。
  • 蘭州牛肉麵
    文/Graceland近20年前,沒有動車,也沒有高鐵。我坐上了綠皮列車,開往蘭州的快車,去蘭州看我的伯父。說是快車,其實也要開三天四夜。我的伯父是在文革的時期,從上海去蘭州支援建設,當他去的時候,我估計他也沒有想到會在那裡紮根,最後變成了蘭州人。
  • 蘭州牛肉麵圖鑑!附:10家老蘭州人叫好的牛肉麵排行榜!
    蘭州牛肉麵是盛在碗裡的文化符號,是蘭州人宿醉後的救命良藥,是蘭州人一天生活的開始,可你知道蘭州有多少家牛肉麵館嗎?
  • 蘭州人才懂的牛肉麵秘密
    是唯一東西黃河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市區南北群山環抱,依山傍水,山靜水動,形成了獨特而美麗的城市景觀。 而蘭州人的清晨,總是伴隨著一碗香噴噴的牛肉麵,從吸溜、吸溜聲中開始的。 關於牛肉麵,蘭州人有獨特的情感。不論你是多麼有錢的闊老闆,還是家境平常的老百姓,這碗面總是相依相伴,從不離去。所以,在蘭州,店面大小、裝修各異的牛肉麵館隨處可見。
  • 馬琦明||蘭州牛肉麵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最早的中央廣場牛肉麵館有個蘇雲龍師傅,身材碩長,相貌堂堂 ,他和面下面技術高超,一袋子50斤麵粉他從和面到揉好面僅用18分鐘,一分鐘能下七個面,不僅面下得好,而且姿勢好,動作漂亮,有樣範兒。邊吃麵邊看他拉麵下面,在食物享受的同時帶來的藝術享受,會讓你獲得從未體會過的滿足。
  • 蘭州牛肉麵vs四川牛肉麵誰更牛氣?
    蘭州人的吃貨腦構圖而且在蘭州才能吃到正宗的蘭州牛肉麵,出了外地之外的所謂蘭州正宗牛肉拉麵我要很負責的告訴你,全!是!假!的!牛肉麵的味道全權都靠湯、面、牛肉、辣子合起來佔四成。那些蘭州之外的基本上都用的是調味湯而不是骨湯四川牛肉麵以紅燒做法為主,也有其他類別,配料也是非常複雜的。
  • 為什麼蘭州牛肉麵出了蘭州就不香了?
    但這貌似是蘭州人獨有的享受,因為出了蘭州,蘭州牛肉麵不僅變成了「蘭州拉麵」,味道似乎也走樣了,這是為什麼?牛肉麵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1905年,回族人馬保子開始製作一種叫「熱鍋子」的牛肉麵,做法就是在涼麵上澆上熱湯汁。後來,他又嘗試現場拉麵、煮麵,並對湯做了改良,由此創立了蘭州清湯牛肉麵。牛肉麵、牛肉麵館的真正普及要到上世紀80年代,據說當時在蘭州街邊搭一個帳篷,就能開一個牛肉麵館。從那時起,牛肉麵才慢慢從一種奢侈的享受變成了平民食品。
  • 我的蘭州,我的牛肉麵
    我是土生土長的蘭州人,在蘭州整整生活了30多年。牛肉麵,我從每碗1毛8分錢一直吃到每碗5元錢。讀書的時候,正是身體全面發育時期,曾經一度我一頓需要吃掉兩大碗牛肉麵,有時一天三頓全是牛肉麵,早上吃、中午吃、晚上吃,至少每天必吃一碗牛肉麵。成家後,每天早晨出門時,妻必然叮嚀「記得吃牛大碗」(備註:蘭州人俗稱牛肉麵為牛大碗)。
  • 《蘭州牛肉麵》這記錄片拍的!你騙人的吧!
    微信號:904137‍《蘭州牛肉麵》上集。建議在wiff環境下觀看。由蘭州市廣播電視總臺、蘭州廣播電視傳播中心與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合作拍攝的高清紀錄片《蘭州牛肉麵》在CCTV—9播出。當日早上,每日甘肅網官方微博微信預告一經發布,便引來網友圍觀,不少網友表示:坐等看。當晚10時,紀錄片準時播出,網友邊看電視邊熱議,並表示深夜觀看生不如死。
  • 蘭州牛肉麵——舌尖上的記憶
    提到蘭州,就不得不說蘭州牛肉麵。     一條黃河把蘭州劈成兩半。一邊古老,一邊現代。一邊繁盛,一邊荒蕪。蘭州,突兀而和諧,散亂而統一的存在著,一切都是自自然然。     不管你是開奔馳的商賈還是坐奧迪的官員,不管農、工、學、小販,各色人等,只要端起一碗牛肉麵,彼此就有天然的親近感。不管是坐著、站著、蹴著,不管是毛細、韭葉、大寬還是二柱子。
  • 蘭州牛肉麵詩詠
    蘭州牛肉麵最早始於清嘉慶年間,甘肅東鄉族馬六七從河南省懷慶府蘇寨村(河南博愛縣境內)國子監太學生陳維精處學習小車牛肉老湯麵製作工藝後帶到蘭州,經陳氏後人陳和聲、回族廚師馬保子等人的創新、改良後,以「一清(湯)、二白(蘿蔔)、三綠(香菜蒜苗)、四紅(辣子)、五黃(麵條黃亮)」統一了蘭州牛肉麵的標準。
  • 蘭州的味道----牛肉麵
    蘭州是個省會城市,也是個多民族聚集的城市,不同民族的飲食業百花齊放,爭奇鬥豔,特別是在西關十字飲食街附近,大吃,小吃味道各色各香,各類菜式應有盡有。但百食不厭的還是那,濃濃風味的蘭州牛肉麵。 南方人吃了米飯才覺得是 「吃過了飯」,北方人吃了麵食才認為是「吃飽了飯」各自都說,沒吃「米」或沒吃「面」自己都是沒有吃過飯。
  • 你吃的蘭州拉麵竟然不是正宗蘭州牛肉麵?有圖有真相
    當我們來到蘭州的時候,滿大街看不到我們常見的「蘭州拉麵」,問了當地人才知道,原來「蘭州拉麵」≠「蘭州牛肉麵」,我們平日吃的「蘭州拉麵」根本不是正宗蘭州牛肉麵
  • 蘭州牛肉麵:哼,我才不叫「蘭州拉麵」!
    我開始做美食編輯那會,被教導的第一波美食常識之一:別管蘭州牛肉麵叫蘭州拉麵!我與蘭州牛肉麵的關聯,基本上就從這個義正言辭的聲明開始,毫無浪漫可言。等到我終於自己踏上蘭州的土地,沿著河道開始一個清晨,蘭州與她的牛肉麵在我眼裡開始變得溫婉起來。今天這篇文章,便是關於這座城市這碗面,我很喜歡作者寫的那句話,無比美妙地重現了我彼時心情:「蘭州,夢的盡頭是牛肉麵的入口。」
  • 敦煌蘭州牛肉麵」法拉盛試業酬賓,
    「敦煌蘭州牛肉麵」的負責人:劉洋(左一)與祝小桉(右一)【僑報工商記者陳曉璇報導】10月21日,紐約首家正統的蘭州牛肉麵於法拉盛37大道136-93號正式試業,帶著蘭州地道口味的牛肉麵、手抓羊肉、黃燜羊肉以及清爽的蘭州特色小菜
  • 在蘭州,誰才是牛肉麵之王?
    在蘭州,吃牛肉麵絕對是風情萬種,別看牛肉麵和蘭州人的性格一樣,外表粗狂,但其實從面到湯以及一勺辣椒油,那是有極大的講究!不信拇指君你給嘮叨嘮叨!首先就是色,就是一清、二白、三綠、四紅、五黃。有句話叫做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你幾乎可以在全國各地吃到蘭州拉麵、重慶小面、陝西油潑麵.可是出了蘭州,我們很少能見到蘭州牛肉麵,似乎牛肉麵成了專屬於蘭州人獨享的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