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的蘭州拉麵竟然不是正宗蘭州牛肉麵?有圖有真相

2021-02-17 動感991

當我們來到蘭州的時候,滿大街看不到我們常見的「蘭州拉麵」,問了當地人才知道,原來「蘭州拉麵」≠「蘭州牛肉麵」,我們平日吃的「蘭州拉麵」根本不是正宗蘭州牛肉麵,這是為什麼呢?

     要想知道為什麼蘭州拉麵不等於蘭州牛肉麵,還是要從這條蘭州人的母親河——黃河說起。蘭州是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蘭州也是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千百年來,蘭州人民已經學會了與黃河融洽相處,利用這條母親河,來改善和構建自己的幸福生活。9月14日,高質量發展黃河行——沿黃九省(區)省級廣電媒體大型融媒採訪活動的第五站,我們來到了甘肅省,走進了蘭州城,探尋蘭州人和黃河和諧相處之道。

    採訪團探訪黃河風情線大景區的第一站來到了黃河岸邊的水車博覽園。原本盛行於江南湖廣地區的水車是如何被引入黃河岸邊的蘭州呢?這都要歸功於明代的一個叫做段續的蘭州人。

 

黃河岸邊人

蘭州水車博覽園工作人員 瞿慎修

原來,明嘉靖年間蘭州人段續考中進士後,曾宦遊南方數省,對湖廣地區木製的筒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派人繪成圖樣,保存在身邊,晚年回故裡後致力於水車的仿造,經過反覆多次試驗,終於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獲得成功。段續的水車成功後,黃河兩岸的農民爭相仿製,1952年,蘭州有水車252輪,黃河兩岸更是水車林立,總滴灌面積達10萬畝。它極大的推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所以,水車已經成為蘭州黃河文化的一個象徵。

當時蘭州市的水車之多是號稱「水車之城」的敘利亞哈馬市水車最多時候的8倍,成了當時世界上真正的「水車之都」,水車在蘭州安家落戶至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

「靠山吃山,靠河自然要吃河」,黃河水也成就了天下第一面——蘭州牛肉麵!

【蘭州牛肉麵製作、蘭州人吃麵雕像群】

為什麼蘭州拉麵不等於蘭州牛肉麵呢?水車博覽園的講解員賈彥軍,是土生土長的蘭州人,四十多歲的他從事講解工作也已經六七年,但他每次都不厭其煩的給外地遊客講述蘭州牛肉麵背後的歷史故事,蘭州牛肉麵真的不是蘭州拉麵。

 

蘭州水車博覽園講解員 賈彥軍

蘭州牛肉麵最早始於清嘉慶年間,甘肅東鄉族的馬六七從河南省學習了小車牛肉老湯麵製作工藝,之後帶到蘭州,經過陳氏後人陳和聲、回族廚師馬保子等人的創新、改良後,以「一清(湯)、二白(蘿蔔)、三綠(香菜蒜苗)、四紅(辣子)、五黃(麵條黃亮)」統一了蘭州牛肉麵的標準。

在其後200多年的漫長歲月裡,蘭州牛肉麵享譽天下,以肉爛湯鮮、面質精細而蜚聲中外,被譽為"中華第一面"。來蘭州,一定要吃一碗正宗的蘭州牛肉麵才過癮!

吃一碗蘭州牛肉麵,一定要走過中山橋,看黃河水穿城而過,這才是真正領略了黃河在這座城市裡的精髓!

蘭州歷來是東西交通要衝,中原與西域往來的必經之途,穿城而過的黃河則是橫亙在蘭州這一交通樞紐之上的障礙,民間曾有「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門關」的歌謠。

洪武十八年(1385年),蘭州衛指揮僉事楊廉才在如今的蘭州黃河鐵橋的位置上興建了鎮遠浮橋。此後500多年間,用以構築浮橋的船數和用以固定的鐵柱與木柱數雖有變化,但鎮遠浮橋卻以其扼守要津的重要地位,被譽為「天下第一橋」。

【舊時蘭州城區圖,可見水車、以及浮橋(右下角)】

但浮橋並不能滿足當時蘭州人們的生活需求和交通運輸需求,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二月開始修建 蘭州黃河鐵橋,宣統元年(1909年)七月竣工,歷時近兩年半,花費白銀30.66萬兩,蘭州黃河鐵橋作為一個交通結構工程,體現了中國近代歷史上洋務運動時期建築藝術發展史的風格、流派、特徵。

【當時的黃河鐵橋是鋪上木板,

目前這些木板被保存在蘭州黃河橋梁博物館中】

在抗日戰爭期間,這座橋還有一段驚心動魄的故事!蘭州人對這座黃河鐵橋的熱愛之情是刻畫到骨子裡,年輕的蘭州人沈曉蕊講起中山橋的歷史,則是如數家珍,脫口而出。

 

黃河岸邊人

蘭州金城關文化博覽園講解員 沈曉蕊

橫跨黃河,已經有111年歷史的蘭州黃河鐵橋——中山橋

2019年8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蘭州視察,稱讚「黃河之濱也很美」,過去的一年來,蘭州在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方面率先發力,精心打造「黃河之濱也很美」城市名片,讓黃河成為造福蘭州人民的幸福河。而黃河風情線大景區管委會按照「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的總體要求,在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方面率先發力,精心打造「黃河之濱也很美」城市名片,讓黃河成為造福蘭州人民的幸福河。

 

蘭州市民在黃河風情線景區自拍留念

蘭州市民在黃河風情線景區玩耍嬉戲

採訪團在黃河岸邊合影留念

傍晚,行走在黃河岸邊,漫步在中山橋上,看滾滾黃河向東流去,微風吹來,好不愜意。生活在黃河岸邊的蘭州人,是幸福的黃河人。

接下來,「高質量發展黃河行——沿黃九省(區)省級廣電媒體大型融媒採訪活動」繼續沿著黃河溯流而上,為你帶來更多黃河沿岸高質量發展的全面立體的報導!

譚超傑發自黃河穿城而過的甘肅蘭州的報導

審稿:譚超傑

稿件來源:譚超傑

相關焦點

  • 簡單說說蘭州牛肉麵和正宗蘭州牛肉拉麵
    它的腦子轉得快,把媽媽做面的手藝發展成了花樣百出的美食,而且很快就走出蘭州以青海為大本營譁譁譁的走向了全國。於是乎,全國人民都能吃到牛肉麵了。 老大說,我才是正宗 「咦,那不正宗。」每當別人提起老二,老大都會這麼說。「做好面才是本分,媽媽和我說,出了蘭州,牛肉麵就不再是牛肉麵,老么那是奇技淫巧。」
  • 正宗蘭州牛肉拉麵
    作者:買超 提到蘭州首先想到的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會聯想起一個東西。我認識的很多人搞不清楚蘭州在什麼位置,但他一定知道一樣東西和蘭州有關:牛肉拉麵。從某種意義上講,是蘭州牛肉拉麵為蘭州揚名立腕,你可以不知道蘭州是靠著湖南,還是離西藏比較近,但你不能沒聽說過蘭州牛肉拉麵。全國各地那麼多招牌幌子,赫然巍然撰寫著「正宗蘭州牛肉拉麵」的大字,有誰能沒有進去吃上一碗的?
  • 在武漢,蘭州人才不吃蘭州拉麵!
    只要一說到我是蘭州人,大家就會問「你覺得樓下/后街的蘭州拉麵正宗嗎?」不正宗!叫拉麵就不正宗好嗎?只是為了彰顯「拉」這個製作手藝吸引顧客罷了。一般還會被問:「那你在武漢吃過正宗的蘭州牛肉麵嗎?」在蘭州吃牛肉麵,師傅會主動的問你:「下個撒滴?」這就是問你要什麼面型。
  • 中國蘭州牛肉麵PK日本博多拉麵
    筆者為曾經在蘭州長住8個月的臺灣人,對蘭州牛肉麵也有一定的感情,日前在臺灣新竹吃到了日本博多[一幸舍]拉麵,驚訝的了解到店裡竟然有5個日本人,都來自日本福岡(博多為日本九州福岡的一個區)店裡生意極好,常常大排長龍,人均消費300
  • 蘭州牛肉麵:哼,我才不叫「蘭州拉麵」!
    它存在於歌手的民謠裡,存在於黃河上橫亙的那座有「黃河第一橋」之稱的百年鐵橋上,更深刻的存在於全國人民對於「蘭州拉麵」的印象裡。只有蘭州人自己知道,在蘭州,根本沒有所謂的「蘭州拉麵」,全國各地街道兩旁的蘭州拉麵那都不是蘭州人開的,多半是青海人開的,如果你在外地,走進一家「蘭州拉麵」館,服務員給你遞過來一張菜單讓你點單,那你註定是吃不到正宗的「蘭州拉麵」了。
  • 沒到過蘭州,別說你吃過真正的蘭州牛肉麵
    蘭州沒有蘭州拉麵,這次這話真不是我說的,是蘭州人自己說的,蘭州,只有牛肉麵,沒有蘭州拉麵。3、這店指定是青海人開的,或者天水人開的,反正愛誰誰開的,總之絕對不是我們蘭州人開的!!!蘭州人確實有這個資本驕傲,在蘭州,牛肉麵是一種信仰,跟外地這些妖豔賤貨完全不是一回事!!!
  • 你喝的蘭州拉麵正宗嗎?
    清代詩人張澍曾這樣讚美「馬家大爺牛肉麵」:雨過金城關,白馬激霤回。今天,清湯牛肉麵因為味美可口,經濟實惠,不僅在蘭州比比皆是,而且在全國各省乃至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了蘭州牛肉麵館,蘭州不愧為是世界牛肉麵之鄉。
  • 原來,正宗蘭州牛肉麵的配方,竟然藏在一首詩裡面
    原來,正宗蘭州牛肉麵的配方,竟然藏在一首詩裡面。大家好,我是美食翻譯家。說到美食,美食翻譯家現在最想吃的就是蘭州牛肉麵。回想起來,已經有5~6年沒有再吃過蘭州牛肉麵。期間,也嘗試過其它地方的蘭州拉麵,就像是網上所說,與正宗蘭州牛肉麵有著天壤之別。
  • 我負責任地告訴你,蘭州沒有蘭州拉麵
    來了廣州後,有不少人問我哪一家「蘭州拉麵館」比較正宗,我不知道說什麼好。「那你平常一般吃哪家啊?」  「我不吃。」這話聽著有些裝,但的確是事實。絕大多數蘭州人出了蘭州是不吃拉麵的,因為那會破壞他對牛肉麵的印象。一個外地人在蘭州以外的地方,該怎麼找到一家最大程度接近李逵的李鬼呢?
  • 一碗正宗的蘭州牛肉麵新加坡哪裡找?就在這裡!
    為了傳承正宗牛肉拉麵百年經典,蘭州市委市政府居然出臺了「蘭州牛肉拉麵地方標準」,為牛肉麵行業定下了行規。在市政府、市商貿委的直接領導下,成立了蘭州牛肉拉麵行業協會。 在新加坡,想要找一個正宗的蘭州牛肉麵,並不容易。而居然在這個地方,找到了一碗正宗的蘭州牛肉麵。
  • 關於牛肉麵和蘭州拉麵,看這一篇就夠了
    青海人對蘭州拉麵的推動作用功不可沒,很多時候多虧有「蘭州拉麵」,才不至於讓有清真飲食需求的遊子餓著肚子牛肉麵有機會去正宗的牛肉麵館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牛大」,蘭州拉麵館的拉麵就會變成將就。@天使的樂師位於上海市的小夥伴們有口福啦,西步牛大這家餐館,讓你在上海就有機會吃到蘭州的特色美食,當然包括正宗牛肉麵!
  • 關於蘭州拉麵和蘭州牛肉麵以及蘭州牛肉拉麵的關係!
    牛肉麵最講究的吃法是頭鍋,面少,湯多,切些肉。很多蘭州人喝完酒早上就願意吃這一口,不管是清真還是不清真,不管是寬的還是細的,只要湯好,一切皆浮雲。現在的清湯牛肉麵無非兩種,一種牛肉不醬,一種牛肉醬過,至於哪種好吃,全看個人口味。1.牛肉醬過的
  • 蘭州寶雞面對面:牛肉麵VS臊子麵(圖)
    即便吃著臊子麵,採訪團的成員和當地帶我們採訪的工作人員依然會說,蘭州拉麵好吃。我們笑著糾正:蘭州牛肉麵好吃。因為蘭州人從來不叫拉麵,只叫牛肉麵。  昨天下午,寶雞的採訪告一段落,記者走上街頭,尋找蘭州牛肉麵的蹤跡。據寶雞市委外宣辦工作人員介紹,在寶雞高新開發區有一家佔國牛肉麵挺好吃,他們經常去吃。走進店內,只見顧客坐得滿滿當當,取面口排著長隊。
  • 蘭州男人與蘭州牛肉麵
    蘭州男人,在我看來,斷不是指住在蘭州的男人,如同遍布在全國各地的蘭州牛肉麵館,絕大多數名為正宗的實與正宗相差甚遠。真正稱得上蘭州男人的,一定是懂得和欣賞蘭州牛肉麵的,不論他身處何處,總是想著念著那一碗麵的。蘭州男人離不開蘭州牛肉麵,一星期總得來幾碗,有的是天天都得吃,加肉加雞蛋,若有一天不吃仿似虧欠了自己。蘭州男人清早的一碗牛肉麵是從昨晚睡前就盤算好的,明早是去哪家館子吃?是離單位近些的還是多走兩步路更可口的那家?要二細的還是韭葉?
  • 蘭州牛肉麵——舌尖上的記憶
    外地人到了蘭州,必定去吃牛肉麵。若是第一次吃,說不定就會挨一頓白眼或者受一番奚落。他們進了麵館,往往會說,來一碗蘭州拉麵。這時候,裹著頭巾的老闆娘幽幽抬起頭,嘴角一絲不易察覺的詭異的笑,你佛老個撒(你說什麼)?第一次來蘭州吧!
  • 在蘭州,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碗蘭州牛肉麵
    在甘肅蘭州,當地人不認可「蘭州拉麵」這個叫法,都是叫「牛肉麵」的。這名字背後有不為人知的故事。早些年,蘭州人不願意背井離鄉去外地開麵館,一是本地牛肉麵市場需求量大,沒必要去開拓新市場;二是過去物流業還不發達,牛肉麵換了水土全變了味。這是蘭州人的死穴,砸飯碗的事情幹不得,所以甘肅之外的牛肉麵市場一直被吃苦耐勞的青海人佔領著。
  • 蘭州牛肉麵圖鑑!
    」店是「蘭州牛肉麵」店數量的2.7倍」身為地道的甘肅人,一定知道有一些外地朋友稱「蘭州牛肉麵」為「蘭州拉麵」。從數據的角度看,甘肅省外牛肉麵店的名稱都含有「蘭州拉麵」或「蘭州牛肉麵」。在4個超一線城市店鋪名字中含有「拉麵」的店鋪名是含有「牛肉麵」店鋪名數量的2.7倍,即每當遇到2.7家名字含有「拉麵」的店鋪,才會遇到一家名字含有「牛肉麵」的店鋪。蘭州最有知名度的城市標籤自然是「蘭州牛肉麵」了,但出了甘肅,一般都被國人誤稱為「蘭州拉麵」。
  • 去蘭州吃牛肉麵,看這一篇就夠了
    到蘭州第一件事當然是來一碗正宗的蘭州拉麵。然而當我走在大街上卻找不到一家招牌為「蘭州拉麵」的館子,取而代之的是各種XXX牛肉麵的招牌時,我就知道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了。▲ 我看到的你要是跟蘭州人說「我們去吃蘭州拉麵吧」,他能跟你急。同時很傲嬌地告訴你「我們蘭州沒有蘭州拉麵,只有牛肉麵」。
  • 赤峰街上遍地開花的「蘭州拉麵」竟然是……
    ▲近兩年,赤峰市區包括各旗縣區街裡,遍地都開起了「蘭州拉麵」館,如上圖,還24小時營業呢。敬業精神很令人感動。▲如果你很細心,往店裡邊看,有時會發現有這樣的招貼畫,你瞅了半天后恍然大悟,哦也,原來這不是蘭州拉麵,是青海化隆拉麵!
  • 在蘭州 得懂牛肉麵的故事
    我對牛肉麵的記憶,是從童年記事起就開始的。三五個孩子在院子裡瘋跑,遠處走來的鄰居叔叔問到:「你爸去哪浪去啦?」「我爸吃牛大去啦!」我不假思索的答應著,附和著孩子們咯咯的笑聲。有一個四川籍的英語老師曾給我們分享過他第一次吃牛肉麵的故事。初來乍到的外地人,對蘭州牛肉麵的鼎鼎大名早已仰慕不已,下了火車就一頭扎進一家牛肉麵館,迫不及待的想要嘗嘗這美名遍布海外的牛肉麵究竟是什麼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