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觀察報
胡群/文疫情在中國正得到有效遏制,但中國以外的其他部分國家仍處於快速發酵之中,甚至境外確診病例人數已接近中國。作為一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簡稱:捷信)密切關注疫情發展,除了1月27日, 捷信決定向湖北省慈善總會捐贈100萬元人民幣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外,更在全球聯絡供應商,採購醫療物資,以支持戰「疫」前線。
布拉格當地時間2月7日下午,一架載滿4.5噸(共16個託盤)醫療物資的海航班機從布拉格飛往北京,飛機上運載著捷信和同屬PPF集團的舒迪安生物技術公司(簡稱:舒迪安或Sotio)(Sotio)共同捐贈的價值約130萬人民幣的首批緊急醫療援助物資,包括前線醫護人員最為緊缺的用品:防護面具1500個,不同尺寸的醫用防護服20箱,不同尺寸一次性丁腈橡膠防護手套2箱(每箱10包),不同尺寸一次性乳膠防護手套3箱(每箱10包),防護手套5000隻,護目鏡300個,間接通風護目鏡750個,呼吸器8000支。首批醫療物資到達北京後,迅速運抵湖北,並通過湖北省慈善總會統一調配,支持前線的抗「疫」工作。
首批醫療物資到達北京後,迅速運抵湖北,並通過湖北省慈善總會統一調配,支持前線的抗「疫」工作。同時,捷信還在聯繫全球的供應商網絡,加緊採購下一批物資,以持續為前線提供援助。時隔僅僅三周的時間,捷信聯合同屬PPF集團的舒迪安(Sotio)捐贈了第二批緊急醫療防護物資,再次充分體現了捷信強大的全球資源優勢與能力、誓與全國人民一道抗擊疫情的堅定信心和決心,以及作為一家外資企業在困難面前應具備的社會責任擔當。
在對企業內部員工的援助方面,捷信管理層從保障員工安全和解決員工的實際需求出發,在特殊時期發起了內部捐助項目,這項舉措不僅讓捷信的員工感到溫暖,同時也有利於保證企業正常有序的運營。同樣是在1月27日,捷信管理層決定聯合工會和人力資源部對全體員工發出倡議為捷信在武漢的員工募捐。截止到捐款結束,公司共計籌得捐款約48.15萬元。公司管理層和捷信集團總部還共同決定,在此捐款的金額基礎上公司和集團再等額追加捐款。,總共捐款額約96.3萬元。此次所有捐助善款會用於幫助捷信在武漢地區的員工和他們的家人。更令人振奮的是,作為一家國際化的企業,公司管理層迅速聯合捷信集團總部,號召在捷克總部的員工一起為中國疫情嚴重區域員工進行愛心募捐。在捷信管理層的努力下,這份凝聚的愛心轉化成實際的援助,從管理層到一線員工,從集團到中國,從集體到個人,傳遞給了捷信在中國的每一位員工。
捷信管理層除了組織募捐的集體力量,他們也用個人的愛心與行動表達著對員工的關愛。捷信首席法務合規官弗拉基米爾·尼茨(Vladimir Nyc)在得知了中國出現疫情的消息後,立刻在國外四處採購防護物資,並親自帶回中國給有需求的員工使用。捷信業務架構部總監託馬斯·斯沃拉(Tomas Svora)通過捷信集團所屬的PPF集團的幫助,與十多名在捷克總部的同事一同努力,採購了4行李箱的防護物資,包括口罩和消毒用品等,共約1500件。為了能儘早把這些物資帶給中國同事,託馬斯趕在1月31日將它們都運回了中國,並移交給捷信的總務處,迅速分發給有需求的員工。像這樣的故事,在捷信管理層團隊中還很多,體現著管理層團隊對員工的關愛。在抗擊疫情的重要時刻,他們的故事與捷信眾多員工的故事交織在一起,構成了捷信由內至外的強大凝聚力,成為企業贏得這場疫情防控戰爭的核心動力。
雖然當前疫情已嚴重衝擊經濟,尤其體現在消費領域,多項指標顯示消費大跌,但捷信堅定看好中國經濟。
中國人民銀行2020年2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前兩個月住戶部門短期貸款減少5653億元,其中二月當月短期貸款減少4504億元。而短期貸款中,相當比例表現為消費貸,即信用卡貸款和各種短期消費貸。另據銀聯數據發布的2020年2月銀聯數據指數(區域性銀行信用卡發展活力指數,簡稱「UPDIndex」),當月環比下降4.4至108.1。新增發卡量較上月下降3成以上。疫情期間,總交易金額下降至2019年月均交易金額的8成左右,卡均交易金額、卡均交易筆數分別為2019年月平均的7成和6成左右。
值得指出的是,政府多部門已出臺政策提振消費。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等23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明確要持續提升居民消費能力,促進重點群體增收激發消費潛力。當前已有南京、寧波等地給居民發放消費券,廣州、佛山、長沙則出臺政策重點刺激汽車消費,給予購車現金補貼。
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一級巡視員葉燕斐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3月1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銀行支持重點根據實際情況,更好地通過消費信貸支持新型消費和消費復甦。
有觀點認為,疫情在國外的持續蔓延將很可能導致預想中的二季度消費報復性反彈的落空,但全球疫情若在6月氣溫回升後得到控制,國內消費有可能在三季度出現超過潛在增速的報復性增長,四季度增速將有所回落。
國務院常務會議曾要求,要順應商業變革和消費升級趨勢,進一步促進群眾所需的商品消費,更大釋放最終需求潛力。為了滿足用戶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捷信逐步拓寬產品種類,並針對細分消費場景進行深入挖掘,使得消費金融更密切融入到用戶生活中。捷信率先戰略布局,將產品的主要消費場景逐步向多元化的新興購物場景進行轉移。目前,除傳統3C產品外,捷信已進軍家電、家庭裝修、生活美容、旅遊、職業教育和健身等垂直領域,彌補了在該消費領域金融支持手段少、消費者無法熨平當期收入和持久收入差異等缺陷。通過將業務合理嵌套到具體的生活場景中,捷信讓消費金融產品有了「依託」,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和便利性,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也使得消費金融產品可以更好地挖掘下沉市場消費者的「觸發購買」潛力,釋放消費者最終需求潛力,促進消費不斷升級。
中國人民銀行於2020年3月16日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對達到考核標準的銀行定向降準0.5至1個百分點。在此之外,對符合條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支持發放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以上定向降準共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
作為消費金融行業中普惠金融的踐行者,捷信全力發展自身業務,助力新興消費潛力,助力中國經濟增長與消費的全面升級。在服務對象、服務易獲得性、產品可負擔性以及服務人性化這四方面,捷信貫徹國家普惠金融政策,保證普惠金融政策能夠用之於民。在服務對象上,捷信的重點客群是基層人民,包括首次借款者,這些人群未被傳統金融服務覆蓋,但是他們也有通過金融服務提升自己生活品質的迫切渴求,捷信為他們打通了獲得普惠金融服務的通道;在服務易獲得性方面,捷信在中國的業務網點覆蓋了中國絕大部分地區,人們能夠非常方便的通過捷信獲得他們所需要的消費金融服務;同時,捷信的產品能夠讓消費者「借的起,還的起」,並通過金融知識普及教育,讓消費者做到合理規劃,理性使用金融服務。
針對中國市場,捷信已推出多款零費率和低費率的產品,既獲得了消費者的青睞,也得到了整個市場的高度認可。捷信在產品服務設計方面體現出了人性化,例如,捷信推出了靈活保障服務包產品,其中包括延期還款、變更還款日期、靈活提前還款、個人保障等4項服務。可為用戶減輕未知風險到來時的經濟壓力,解決還款過程中各種未知的不確定因素,為用戶提供更靈活的還款方式,及相應的還款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