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像孫楊的職業生涯就此終結,而原因竟然是不了解相關規則,職業內的興奮劑檢查規則,職業外的訴訟規則,不止是他,他的整個參與團隊都不了解,在自信滿滿地吵鬧著要上訴的這幾天,隨著訴訟視頻、判決詳細說明書、最高人民檢察院主辦的《檢查日報》相關文章的刊登,圍繞孫楊的一切嘈雜開始趨於清淨,大家驚呼,原來真相是這樣,加上遊泳教練的離開聲明,基本上法律界內的聲音是:上訴無望,自作自受。
意外總是來得突然,就像這次的疫情,對於企業的影響之大,難以估計,特別是反應慢半拍的企業,基本撐不到5月份的,都要涼涼了。
房地產行業首當其衝,先是租房、酒店公司,他們忽視了現金儲備要有3個月的行規,網上哀聲一片的相關企業現金儲備大多只有1個月。
地產龍頭恆大,熟悉網際網路規則,反應迅速,開始網上買房,直接打折到骨折,綜合售價不到7折,開始了自救之路。而其他的房企,大部分還待在傳統的買房圈子,然後只有降薪這一招自救了。
大型的零售商超,在新零售概念都提出幾年了,真正付出有效行動,建立自己的新零售電商平臺的又有幾個?除了小打小鬧的加盟下美團,就美其名曰的有了o2o,依然不清楚網際網路電商的基本規則。
蘇寧算是接觸網際網路非常早的傳統商超,對於網際網路規則非常熟悉,從入股阿里,開天貓店,到搭建自有平臺,拓展蘇寧小店,無一不緊盯最新的商業潮流,前幾天的一波「全員銷售負激勵」操作還上了熱搜,3天在自己的朋友圈賣不了1000元的,缺多少業績就扣多少錢,在大型商超圈提前的體驗了一把火爆的社群電商,很難說,就算沒有這次疫情,蘇寧就不會發起這次頗有實驗性質的社群電商了?因為以後的新零售商業,個人鏈價值將無限放大。
傳統車企也不好過,上汽集團全員降薪的通知還在刷朋友圈,又有誰能預料到,網際網路車企特斯拉,市值已經到達1400億美金,就靠了4臺車,僅次於豐田的市值。然後寶馬、奔馳等傳統車企也開始慢慢學步般嘗試視頻直播賣車了,國內的新銳小鵬和蔚來就不多說了,深諳網際網路營銷之道,頗有逆勢崛起的調調。通過電商賣車,供應鏈大為縮短,競爭力隨之而來。
其實不止是上述行業,基本所有的傳統企業,都面臨著轉型和抉擇的痛苦,尤其是面對不熟悉的網際網路規則,顯得寸步難行和無所適從。
最近國外的疫情發展有點超出了控制,然後大量傲嬌聲音在往外冒,最經典的就是:怎麼你們連作業都不會抄呢?都開卷考試了,怎麼還寫早期武漢的錯題答案?
我想說,他們怎麼抄?他們的認知規則和我們的認知規則就有本質的不同,就連戴口罩這個規則,到現在,也就只有中國倡導吧。所以,要做好一件事情,先從了解規則開始。
回過來再看陷入困境的傳統企業,曾經有足夠的時間讓大家了解網際網路新零售的規則,但是從目前的情況看到,絕不部分的傳統企業是不熟悉的,甚至是不了解的,還一些傳統企業了解了一半猶豫不決,遲遲做不出改變的。
我想說,未來商業的核心價值是個人,也就是網際網路的核心資產——會員,如何觸達屬於自己的會員,是所有傳統企業需要馬上解決的重大問題,現在做出行動,還來得及,先從了解網際網路新零售電商的規則開始吧。(歡迎大家私信討論,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