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孫楊事件談談規則的重要性

2020-08-29 橙西讀童書

01

孫楊被禁賽的事鬧得沸沸揚揚,相信關注新聞的人對這次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對孫楊的裁決都有所耳聞:孫楊被禁賽八年。對於孫楊來說,這也意味著運動生涯的終結。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仲裁沒有涉及到孫楊是否服用了興奮劑,而是主要裁決孫楊為何沒有遵守國際泳聯飛行藥檢的規則。

孫楊方面認為負責藥檢的檢測人員不具備相應資質,所以將已經採好的血樣砸碎,導致藥檢無法進行。而檢測方認為,這個藥檢規則一直都是如此,即便你覺得它有問題,當下也應當配合,時候再提出抗辯。

換句話說,這其實就是一個規則的問題。所有人都在按照這個規則進行,你想要打破,當然是可以的,但你得有理有據,而不是憑著一股子蠻力就認為它不對,所以你可以立馬不遵守。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孫楊第一次不願意遵守規則。從這幾年的各類報導中,我們總能讀到孫楊的負面新聞:談戀愛不按時參加訓練,無證駕駛,在泳池邊換泳褲不圍浴巾,等等等等。

如果我們說孫楊是亞洲最好的遊泳運動員,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我們說孫楊是世界最好的遊泳運動員之一,他也是完全擔得起的。

但他為什麼屢屢犯禁呢?雖然事情有大有小,但他似乎總是遊走在規則之外。

02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對這種情況似曾相識。小時候,班上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即便上課睡覺,老師也能寬容一二。同樣上課開小差,但成績比較差的孩子,老師就會大聲訓斥,站到教室外也是家常便飯,通常還會被附贈一句:「你要是有XX那樣的成績,你別說上課睡覺,你上課不來我都不管你!」

似乎長久以來,我們的規則,不是規則,至少,它不是面對所有人的規則。我們的規則具有彈性,針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尺度。而對表現更優異的人,這個尺度往往特別寬鬆。

可這樣到底是幫了孩子還是害了孩子?讓他們有這種:我成績好所以理所當然可以不遵守規則。於是,我遊泳世界第一,我也不必遵守什麼規則。

但是,這種玩法,放到更大範圍,就行不通了。

規則,之所以為規則,就在於它應該對每個人都有效,對每個人的約束能力也是相同的。這樣,人們才會敬畏規則、遵守規則、維護規則。才不會想著當自己擁有一定的能力之後,就去挑戰規則、甚至破壞規則。

如果說是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是我們父母老師的縱容破壞了規則,也並不過分。

所以,我今天就想聊聊,怎樣和孩子談規則,讓他們知道規則的重要性,讓他們成為一個守規矩的人。

03

可能很多人會說,孩子還這麼小,就要遵守這麼多條條框框,不是很可憐嗎?

我認為,這種想法完全是錯誤的。可憐的不是孩子要遵守很多規則,可憐的是孩子總是遇到變化的規則,而這個變化的尺度由父母來掌控。

比如父母和孩子約好每周周末上網兩小時,可孩子忍不住趁父母睡著偷偷上網。有時,父母心情比較好,大手一揮,算了。有時,父母自己也受了氣,反手就是一巴掌。甚至,連孩子正常上網的時間都看他不順眼,把孩子狠批一頓。

這樣的事情多發生幾次,孩子最先學會的是什麼呢?絕對不是要更遵守規則,而是要會察言觀色,根據父母臉色來行事。

所以說,孩子是需要規則的。固定的規則至少有兩個好處:

第一,他們能夠明確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行事舉動會有分寸和界線。

第二,孩子在規則的指導下生活,父母不再死死盯著、時時看著,這是對孩子的一種信任。這種信任會讓孩子具有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04

那該如何制定規則呢?

首先,制定的規則要符合孩子內在發展規律的。比如說,五六歲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最多也就半小時,可是父母卻要求他連續寫作業一小時,寫不完就要懲罰,這樣的規則,孩子客觀的能力達不到,自然也不可能遵守。根據孩子內在發展規律制定的規則,則更可能被孩子遵守,像兩三歲的孩子要自己吃飯,四五歲的孩子要自己收玩具,六七歲的孩子要學會幫父母分擔家務。無論多大的孩子都不能撒謊,每天看電視不能超過30分鐘等等。

其次,制定規則時,要和孩子一起商量。父母制定規則,是要孩子來遵守的,孩子作為重要的參與者,他應該要有能夠討論規則的權利。很多父母覺得,這不就是討價還價嗎?是的,這確實是討價還價,但是這一次的討價還價,讓雙方都明確界線,就能避免之後無數次的討價還價。

而且,適當的討價還價,也是讓孩子學會談判和退讓。這不就是以後漫長人生中,每個人都要面對的課題嗎?

第三,制定規則時,要定時回顧規則。這一條常常會被父母忽略,所以經常會出現規則已經過時了,從而導致孩子無論怎麼樣都無法遵守規則。比如很多父母會限定孩子每周上網和看電視的時間,但現在,每個孩子都要求在家上網課,那麼這個規則顯然不合適了。當這段時間過去,這條規則又可以重新啟用。因此,適當地回顧、調整規則是非常有必要的。

05

制定了規則,還要遵守規則,否則所謂的規則不過是一紙空文。很多父母會覺得,孩子天生就不愛遵守規則,他們總是喜歡拖延時間,總是喜歡和父母對著幹。我覺得,孩子是天生的觀察家,父母如果對規則都不重視,又怎麼會覺得孩子會自動地去遵守規則呢?

我認為,要讓孩子願意主動配合、遵守規則,有三點要注意:

第一,要堅持原則。不知道父母們有沒有碰到過這樣的情形:信心滿滿地制定了生活作息表,可是這時候孩子的好朋友過來玩,到了9點鐘,孩子要睡覺了,可是客人還沒有要走的意思,於是孩子睡覺的時間就推遲了。或者是,本來說好孩子牙疼,不能喝碳酸飲料,可是因為孩子的小夥伴們都在喝,還給了孩子一瓶,無奈之下,孩子也破戒了。

出現這樣的行為,不是孩子的錯,而是父母的錯,是父母沒有堅持原則。

可能很多人會提出疑問,難道靈活一點兒不是更有趣嗎?如此堅持原則不是會很掃興嗎?可是反過來看,堅持原則會真的損壞什麼嗎?

比如9點鐘睡覺,客人沒走,孩子真的去睡了,讓小客人自己玩一會,客人會覺得失禮嗎?比如孩子不能喝碳酸飲料,那冒著牙痛也要讓孩子喝飲料,這和長大了以後,明明要開車,也不拒絕同事、客戶的勸酒又有什麼區別呢?

堅持原則,能夠讓孩子對事情有堅定感,有可預見性。知道這件事不可為,就堅決不去做,不想著鑽空子,搞例外,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形成習慣。

第二,獎懲分明。當孩子遵守了規則時,父母可以誇獎和鼓勵孩子,用正面的激勵肯定和強化孩子的行為。但是,當孩子耍賴時,也要按照約定的方式給孩子懲罰,不能隨意就算了。比如孩子違反了看電視的規則,說好是取消下午所有的零食和活動,但又怕孩子餓著,偷偷給孩子塞點心,這樣就是父母自己帶頭違反規則了。

第三,以身作則。美國黑人作家鮑德溫曾經說:「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如果你自己成天就是玩手機、打遊戲,卻要孩子關電視去看書,孩子又怎麼會情願呢?如果你自己總是吃垃圾食品,又不準孩子吃肯德基、麥當勞,孩子肯定會不幹的。


06

目前,孫楊還可以向瑞士最高法院提起上訴。但是,根據規定,最高法院不會重新審理證據,只會檢視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的流程是否正確,有沒有瑕疵。換句話說,最高法院只會看國際體育仲裁法庭有沒有按規則辦事。

但是,在此次仲裁聽證會結束之前,仲裁庭向孫楊、國際泳聯和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確認,所有當事人對仲裁程序的正當性表示滿意。

孫楊的遊泳之路,很可能就斷送了。

這世上的路有千千萬,守規則,是最簡單的路。

相關焦點

  • 孫楊事件背後,到底是誰沒有遵守規則
    消息引發輿論關注,如果這一裁決結果被執行,意味著孫楊不但無法參加即將舉行的東京奧運會,而且他的運動生涯將不得不提前結束,同時這一裁決結果對中國遊泳運動也將產生極大影響。中國遊泳協會隨即表態,對裁決深表遺憾,並支持孫楊繼續以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孫楊隨後向瑞士聯邦最高法院提出上訴。回到事件本身來看,到底是誰沒有遵守規則?
  • 無視規則的集訓隊事件,中國遊泳損失的遠不止一個孫楊
    孫楊孫楊作為世界中長距離自由式之王,十幾年來一直是國外運動員在賽場上的噩夢,因此孫楊也一直是國外關注的焦點,而去年遊泳世錦賽和霍頓的領獎臺事件也是徹底的把孫楊抗檢一事搬到了檯面上,孫楊無視規則終有代價暴力抗檢的孫楊也終究是為自己魯莽的行為付出了代價,但是本次集訓隊事件孫楊在沉默不發聲的情況下又一次成為了眾矢之的,按照規則孫楊是處于禁賽中的運動員
  • 評論|孫楊事件背後,到底是誰沒有遵守規則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聶新鑫報導12月24日,據媒體報導,中國遊泳名將孫楊的瑞士律師團隊已收到瑞士聯邦最高法院判決結果——撤銷國際體育仲裁法庭(CAS)在今年2月對孫楊做出的禁賽裁決。消息引發輿論關注,如果這一裁決結果被執行,意味著孫楊不但無法參加即將舉行的東京奧運會,而且他的運動生涯將不得不提前結束,同時這一裁決結果對中國遊泳運動也將產生極大影響。中國遊泳協會隨即表態,對裁決深表遺憾,並支持孫楊繼續以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孫楊隨後向瑞士聯邦最高法院提出上訴。回到事件本身來看,到底是誰沒有遵守規則?
  • 《檢察日報》給出孫楊事件評價,無視規則的最後,則是自食其果
    見微知著,挑釁,無視規則已經不是孫楊第一次這麼做了。暴力抗檢背後孫楊一案的關鍵焦點在於暴力抗檢一事,對於此事孫楊以尿檢官和血檢官並無資質為由拒絕檢查,並拒絕其將血樣帶走。而此事的論點則在於孫楊的拒檢理由是否成立,根據下列條例規定,如果理由不成立那麼孫楊的行為將屬於興奮劑違規。
  • 中紀委網站:孫楊事件背後,到底是誰沒有遵守規則
    12月24日,據媒體報導,中國遊泳名將孫楊的瑞士律師團隊已收到瑞士聯邦最高法院判決結果——撤銷國際體育仲裁法庭(CAS)在今年2月對孫楊做出的禁賽裁決。消息引發輿論關注,如果這一裁決結果被執行,意味著孫楊不但無法參加即將舉行的東京奧運會,而且他的運動生涯將不得不提前結束,同時這一裁決結果對中國遊泳運動也將產生極大影響。中國遊泳協會隨即表態,對裁決深表遺憾,並支持孫楊繼續以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孫楊隨後向瑞士聯邦最高法院提出上訴。回到事件本身來看,到底是誰沒有遵守規則?
  • 孫楊禁賽事件給我們帶來的思考
    根據網絡報導孫楊事件的過程,仔細研究各個細節,感覺孫楊的震驚、憤慨、聲明、上訴都可以理解。一、真正做到「懂規則、守規則」規則面前人人平等,每個人都要真正做到「懂規則、守規則」建立規則意識,這是社會之所以能夠正常運行的基礎。
  • 孫楊事件始末:體壇巨星也不應無視規則,若是真金何懼火煉
    孫楊事件在最先開始的時候,得到了一些網友的支持,力挺孫楊的「清白」,可是隨著事情的不斷發展再到此次公證會,網友卻紛紛倒戈,這又是為什麼?「暴力抗檢」?世界泳聯因「暴力抗檢」事件將孫楊送上國際體育仲裁法庭,並要求對孫楊禁賽二到八年,孫楊今年已經28歲,還有兩年將會退役。這項罪名成立,那麼意為著他不但要錯過東京奧運會,還會提前「退役」。
  • 孫楊事件後續報導匯總
    新冠肺炎來襲,各大體育賽事停擺,各位體育迷的焦點還是在孫楊身上,小編整理了近段時間的各路消息。1、孫楊外教離開中國遊泳隊,他明確表示不支持孫楊上訴,這個對孫楊是壞消息,要知道此前這位澳大利亞籍教練一直力挺孫楊!
  • 《孫楊「事件」真相!》
    《孫楊「事件」真相!》(可以參考網絡或孫楊微博)這就是國內一些人叫囂的要遵守的所謂「規則」?!鑑於事件的複雜性,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當庭並未宣判,時間一直到了2020年2月28日,國際體育仲裁法庭才對聽證會做出裁決,孫楊被禁賽8年,即日起生效。孫楊決定上訴至瑞士聯邦最高法院(也有法律專家說不能說是上訴,而是要求撤銷原來的裁決)。明明孫楊沒有服用興奮劑,明明孫楊沒有「暴力抗檢」,為什麼對孫楊頂格處罰禁賽8年?而澳大利亞運動員服用興奮劑才禁賽兩年?
  • 孫楊事件,理性吃瓜指南
    本來這幾天本果身體抱恙,不打算寫貼,但是看著孫楊事件的各種說法、各種情緒鋪天蓋地、風起雲湧。各路群眾、各路博主、各路平臺紛紛發出聲音,說啥的都有,艾瑪,真讓人操心,基本問題都沒弄清楚就開始跟著喊,跟著罵,這樣顯得咱多不專業。
  • 如何評價孫楊事件
    從霍頓事件,到對媒體宣稱不認識霍頓,自己才是王者,再到今天的200米自由式決賽,終於為中國遊泳隊的裡約之行拿到一枚冠軍金牌,孫楊再一次成為「國民英雄」,媒體把孫楊捧上了天,全國人民把孫楊捧上了天,一時間在裡約的賽場上,孫楊變成了努力、霸氣、與完美並存的男神,可是,在孫楊的背後,不只是「天之驕子」的世界冠軍,他也曾是那個麻煩纏身的「問題少年」。
  • 孫楊母親為子落淚,漠視規則的孫楊這次上訴還能有救嗎?
    廣受關注的孫楊興奮劑檢測事件昨天終於迎來了一個階段性的結果,並且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根據2月28日國際體育仲裁院的裁決,孫楊受到了禁賽八年的處理,並且即日生效,也就是說,從當日開始到2028年2月27日止,我們將再也看不到孫楊在世界性比賽中的身影,一位優秀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基本就此戛然而止。
  • 再起爭議,孫楊事件翻盤有望
    孫楊仲裁案結果出爐以後,整個輿論風口可謂是跌宕起伏,先是國內媒體以及網友積極支持孫楊上訴,維護個人權益,西方媒體尤其是澳大利亞媒體趁機反咬一口,甚至想要剝奪孫楊的金牌。隨後又突然反轉,國內部分媒體甚至公開打壓孫楊,一些不明事實的網友也見風使舵,總之,孫楊處在很被動很不利的局面。
  • 遊泳健將孫楊,吃藥事件引爭議,孫楊必須為自己的性格買單
    孫楊1991年出生於浙江杭州,他來自體育世家,父母都是運動員,所以孫楊也加入了體育行業,06年加入國家隊,他是男子1500米自由式世界保持者,還是男子400米自由式奧運會世界保持者。國家遊泳隊隊長,為國家爭金奪銀。對於他來說在遊泳這條道路上應該說可以發展的更好,但是最近的事件有可能讓他永遠禁賽。
  • 「孫楊事件」戲劇性反轉,打了誰的臉?
    作者:短言片語2月28日,國際體育仲裁法庭作出裁決:孫楊被禁賽8年。消息一傳出,瞬間就炸了鍋,輿論齊刷刷地倒向孫楊,支持他申訴,不能無辜受屈。當日,孫楊也曾兩度發微博自證清白,聲稱「憤怒,不能理解」。近日,檢察日報用整版篇幅就「孫楊事件」發聲,題目是《無視規則將會承擔相應後果》《觀察孫楊事件的三雙慧眼》《商業比賽不能與國家榮譽捆綁》,三名作者分別是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國際足聯道德委員會委員何家弘,清華大學教授孫建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中國人權研究會理事喬新生。反差如此之大,令人驚嘆不已。
  • 孫楊聽證會後發文說了什麼 孫楊事件後續聽證會
    孫楊表示,希望通過此次公開聽證會澄清事件真相,相關檢測人員及世界反興奮劑機構未遵守規則,所述經過也不屬實。孫楊呼籲社會各界保護運動員的基本權利,相信仲裁法庭會做出公正裁決。孫楊媽媽:孫楊對興奮劑非常嚴謹 十幾年沒吃豬肉在庭審時孫楊媽媽有很多想說的話,但WADA方面的律師並沒有給她機會把話全部說完。在場外她流淚稱,他們對興奮劑非常嚴謹,孫楊十幾年沒吃豬肉。孫楊媽媽還具體回顧了藥檢當天發生的事情。
  • 從孫楊的「暴力抗檢」看傳統企業了解電商行業規則的重要性
    孫楊遭禁賽很難想像孫楊的職業生涯就此終結,而原因竟然是不了解相關規則,職業內的興奮劑檢查規則,職業外的訴訟規則,不止是他,他的整個參與團隊都不了解,在自信滿滿地吵鬧著要上訴的這幾天,隨著訴訟視頻、判決詳細說明書、最高人民檢察院主辦的《檢查日報》相關文章的刊登,圍繞孫楊的一切嘈雜開始趨於清淨,大家驚呼,原來真相是這樣,加上遊泳教練的離開聲明,基本上法律界內的聲音是:上訴無望,自作自受。
  • 孫楊入選奧運集訓事件:誰踹了孫楊最後一腳?
    因為按照相關規則,當運動員處于禁賽期時,需要遵守反興奮劑條例10.12.1的規定。他就是孫楊的「老對頭」,遊泳世界網站總編。克雷格·洛德一直在緊盯孫楊,孫楊有半點行差踏錯,都可能被洛德公之於眾。孫楊遭禁賽八年的處罰,一方面是因為他違反了規則,另一方面,克雷格·洛德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 鹿野| 是誰在孫楊事件上偽造了《檢察日報》的立場?
    甚至相當一部分媒體還不顧《檢察日報》第6版的相關評論「不代表本報立場」的聲明,在轉載同時加上「《檢察日報》發文評論孫楊事件」之類的字樣,刻意誤導讀者認為這三篇文章是代表《檢察日報》立場的。筆者不明白,到底是誰給了他們這種膽子,竟然公然在孫楊事件上偽造《檢察日報》的立場?這種做法的影響是極為惡劣的。
  • 權威媒體揭露「孫楊事件」5大錯誤,但仍有一線生機
    北京時間3月8日,距離國際體育仲裁法庭(CAS)在公布對孫楊的處罰結果已經過去了將近10天的時間了,這段時間裡越來越多的細節被披露,在CAS針對於「孫楊事件」公布的報告中來看,孫楊的目前楊明在這件事上做得非常錯誤,她不僅僅沒有幫到自己的兒子,反而成為了這件事情的「累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