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日報》給出孫楊事件評價,無視規則的最後,則是自食其果

2020-12-12 百姓與社會

回顧

孫楊昂首闊步走進國際體育仲裁庭聽證會現場,這場聽證會他志在必得,他也必須勝利,否則等待的他將是2-8年的禁賽處罰。

面對正前方對立而坐的一眾世界反興奮劑機構人員與法庭人員,孫楊沒有恐慌也沒有懼怕,甚至根本就不在意他們的存在。

這一條很快就被應驗了。

由於翻譯頻繁出錯,孫楊當場更換了翻譯,一個男子徑直走入庭審現場接替了原先女翻譯的工作。

沒有向法庭提出申請,也沒有向大家闡明這名男子身份,孫楊直接讓其進入聽證會列席。

這是對法庭的挑釁,對法官的不尊重,以及對原告一方的輕視,這在訴訟當中是十分忌諱的行為。

法官更是當場就懵了,憤怒地要求此人離開法庭,並且直言法庭不是你想來就來的。

法庭的出席人員都是有嚴格的審查,只有得到法官的允許相關人員才能出庭列席,法官才是一個法庭的絕對主導者,而在這一刻,這一身份似乎轉嫁到了孫楊身上。

最終因為此事,法庭被迫暫停一分鐘。

見微知著,挑釁,無視規則已經不是孫楊第一次這麼做了。

暴力抗檢背後

孫楊一案的關鍵焦點在於暴力抗檢一事,對於此事孫楊以尿檢官和血檢官並無資質為由拒絕檢查,並拒絕其將血樣帶走。

而此事的論點則在於孫楊的拒檢理由是否成立,根據下列條例規定,如果理由不成立那麼孫楊的行為將屬於興奮劑違規。

《世界反興奮劑條例》第2條第3款的規定,逃避樣本採集,或在接到依照反興奮劑規則授權的檢查通知後,拒絕樣本採集、無正當理由未能完成樣本採集或其他逃避樣本採集的行為,均屬於興奮劑違規。

要查明這一切,不能僅憑任何一方的口述。

檢測人員要帶什麼證件並不是運動員規定的,而是之前的國際規定當中的具體載明。

因此,還是要回歸到官方的相關規定之上,而找到真相併不那麼複雜。

ISTI(檢測與調查國際標準)規則說得明白,飛行藥檢的小組有一份授權書就夠了,不需要每個成員手執一份。規則還表明,主檢官提供授權書、身份證明和資質證明,血檢人員需要出示護士證,尿檢人員需要出示身份證,不需要其他資質證明。

根據官方的規定,這一行三人的證件是齊全的。

對於有人質疑尿檢官身份的問題(其承認自己是建築工人),實際上,尿檢的工作十分簡單,其任務只是盯著孫楊在採取尿樣的時候沒有造假,調包即可

這樣的工作,無論是建築工人,司機師傅哪怕是一名文盲,但凡是正常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都是可以勝任。

尿檢官的其要求只是與被檢測人員無利益相關,而這與其本身所處職業並無影響。

因此,尿檢官的建築工人身份並不阻礙其正常履職。

綜上,孫楊的理由並不正當。而在基於理由不當之上,孫楊一方先後做出了抗檢,砸血樣等行為。

而早在2005年,同樣拒檢的巴西遊泳運動員阿澤維多被裁決終審禁賽。

仲裁庭明確指出:「毫無疑問,我們認為,反興奮劑檢測和DC規則(國際泳聯興奮劑控制規則)的內在邏輯要求並期望,無論何時,不管運動員是否反對,只要身體、衛生和道德條件允許,均應提供樣本。否則,運動員們將會系統性地以各種理由拒絕提供樣品,使得檢測無法進行。」

規則

規則,一般指由群眾共同制定、公認或由代表人統一制定並通過的,由群體裡的所有成員一起遵守的條例和章程。

規則這一詞普遍存在於各行各業,各個組織。無規矩不成方圓,正是規則才能約束人們做出正確的行為和舉動,才能保證遊戲的繼續進行。

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須按照一定的規矩秩序各就各位——萊蒙特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規則限制了方方面面,沒有人能夠跳脫規則愚弄遊戲,即使是這個領域的佼佼者。

破壞規則無論是在哪個行業都是命令禁止的。

沒有誰願意為一而再,再而三地挑釁規則的人一路開綠燈,這种放縱只能是爽了一時,而毀了一世。

美國著名的「水門」事件想必大家還有所耳聞。

尼克森競選班子成員為了幫助其競選成功,潛入水門大廈安裝竊聽器並偷拍文件。

不想被大廈的安保人員當場捕獲,而時任總統的尼克森因為此事而辭職。

而他也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因為醜聞而辭職的總統,就因為他的成員破壞了競選規則。

可見,無論在哪個國度,哪個領域,規則的尊嚴都是毋庸置疑和不容挑釁的

而對於一個法律人來講,規則更是他們所追逐的理念和信仰。

也難怪最先為規則發聲的官媒是《檢察日報》。

他們窮盡一生所維護的就是規則和準繩,這是他們的信條。

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

孫楊一案的裁決也離不開上述一句話。

無論是基於事實還是法律來講,孫楊的行為都是在無視或者挑釁規則。

而其後果不言而喻,則是自食其果。

最後,對於孫楊所提出的應當尊重運動員隱私一事,國際反興奮劑組織應當予以考量。

不過,這並不構成孫楊違反規則,挑釁權威的理由。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規則,但如果人人都是直接挑戰漏洞和不完美的地方,那麼遊戲自然無法照常進行,屆時無非就是一種後果:遊戲崩塌,所有參與人員遭殃。

而這絕不是我們任何一方所想要看到的。

因此我們只有先敬畏規則、遵守規則,然後再慢慢的去修正規則,這樣參與人員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而規則也能更加完善,遊戲也能照常進行下去,何樂而不為呢?

規則是大家共同制定的,尊敬規則就是尊敬自己,法律和規則的紅線同樣是醒目至不可逾越。

如果喜歡本文歡迎評論,轉發!

相關焦點

  • 鹿野| 是誰在孫楊事件上偽造了《檢察日報》的立場?
    甚至相當一部分媒體還不顧《檢察日報》第6版的相關評論「不代表本報立場」的聲明,在轉載同時加上「《檢察日報》發文評論孫楊事件」之類的字樣,刻意誤導讀者認為這三篇文章是代表《檢察日報》立場的。筆者不明白,到底是誰給了他們這種膽子,竟然公然在孫楊事件上偽造《檢察日報》的立場?這種做法的影響是極為惡劣的。
  • 《檢察日報》:孫楊無視規則將會承擔相應後果!
    2.孫楊刪除微博上的「證據」。3.《檢察日報》評論孫楊案:無視規則將會承擔相應後果。據《檢察日報》報導,面臨被禁賽八年的國際體育仲裁庭(CAS)仲裁結果,雖然孫楊已經表示要上訴,但是其勝訴的希望相當渺茫。本案仲裁的基本問題有二:一是事實認定;二是規則適用。毋庸諱言,孫楊不配合藥檢取樣的決定是錯誤的。其原因一是無知;二是無視。
  • 《檢察日報》再談「孫楊事件」!直戳孫楊痛處,一針見血點出關鍵
    9月3日,《檢察日報》先後發布3篇關於「孫楊事件」看法的文章,文筆犀利、直戳孫楊的痛處,一針見血地指出「孫楊事件」的關鍵。《檢察日報》在第1篇文章中指出,具備公平競爭意識、規則理性、證據理性,才能客觀、理性地得出正確的結論。
  • 檢察日報就孫揚案件發聲
    孫楊被CAS也就是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判罰禁賽八年,而這個結果一出,許多網友都表示義憤填膺,指責國際體育仲裁,支持孫揚上訴。3月4日,中央級權威媒體《檢察日報》用了一個整版發了3篇文章從不同的角度評論此事件,三篇文章標題分別是:《無視規則將會承擔相應後果》《商業比賽不能與國家榮譽捆綁》《觀察孫楊事件的三雙慧眼》。《檢察日報》三篇文章給出的核心觀點是:「孫楊不配合藥檢取樣的決定是錯誤的。
  • 權威媒體連發3篇文章定性孫楊事件:無知又無視,CAS裁決很公正
    隨著78頁仲裁報告的披露,孫楊則不知何因立即刪除了之前爆料的大量證據,一時間,孫楊事件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而孫楊的支持率也明顯下降。在孫楊被禁賽8年的結果出來以後,除了中國泳協發文簡單表態「支持孫楊維護合法權益」意外,整個中國泳壇,甚至是體壇,幾乎沒有人出面挺孫楊,只有孫楊和他的母親不停地在社交媒體上拋頭露面,表達對判決的不服和憤怒而近日,《檢察日報》用整整一個版面、連發3篇文章來闡述孫楊事件。
  • 《檢查日報》刊登三篇文章評價孫楊:無視規則將承擔後果
    此次《檢查日報》發聲,是仲裁結果出來之後第二個發聲的官方媒體機構。針對孫楊的行為做出了理性的判斷。指出了孫楊在此次事件發生之後的一些問題,不守規則,肆意妄為,掛鈎愛國主義的不正確行為。不守規則,肆意妄為這對於孫楊來說,可以說是家常便飯,無論是在比賽期間,還是在日常訓練的平常,都能查到這位「媽寶男」的負面新聞,所以說此次事件對於孫楊來說應該是命中注定的,也同時應驗了那句老話:「欲讓其亡,必先其狂。」
  • 孫楊事件始末:體壇巨星也不應無視規則,若是真金何懼火煉
    孫楊事件在最先開始的時候,得到了一些網友的支持,力挺孫楊的「清白」,可是隨著事情的不斷發展再到此次公證會,網友卻紛紛倒戈,這又是為什麼?「暴力抗檢」?可是在正規流程的安排下,孫楊的反應看起來卻有點兒過激。如果按照流程走下來,後續再去投訴解決檢察人員的部分,那麼事情就會截然不同。禁賽八年,孫楊的遊泳生涯因此畫句號?
  • 檢察日報:孫楊暴力抗檢原因可能有二 無知和無視
    2月28日,國際體育仲裁庭(CAS)公布了「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訴孫楊和國際泳聯案」的仲裁結果:孫楊被禁賽八年!雖然孫楊已經表示要上訴到瑞士聯邦最高法院,但是其勝訴的希望相當渺茫。本案仲裁的基本問題有二:其一是事實認定;其二是規則適用。
  • 世界反興奮劑組織證實孫楊案將重審,《檢察日報》該道歉?
    第一版標題為:」無視規則將會承擔相應後果「,第二版標題為:」商業比賽不能與國家榮譽捆綁「。 第三版標題為:」觀察孫楊事件的三雙慧眼「,徹底為孫楊事件定性。這代表著我們的官媒對孫楊抗檢事件從法律與程序上進行了起底式梳理。
  • 官方日報撰長文評孫楊無知和無視規則,勝訴希望渺茫,寧澤濤發文
    近日,《檢察日報》刊發表評論文章,直言表示孫楊不配合藥檢取樣的決定是錯誤的,因其自身的無知和無視規則,影響到結果。還提到孫楊勝訴希望渺茫。看過孫楊的聽證會視頻,其中孫楊對法庭沒有應有的尊重。另外孫楊媽媽在法官問話時,常常答非所問。沒有把事情經過說清,也沒有邏輯性。孫楊作為一個獲得多次遊泳冠軍榮譽的代表人物,身邊的團隊不夠「懂事」和「精明」。聽證會的表現簡直不能用言語形容,內部證詞有點對不上,前後證詞也有點對不上。感覺團隊沒有起到什麼幫助作用。
  • 《檢察日報》刊登3篇評論談孫楊事件:商業比賽不能與國家榮譽捆綁
    針對孫楊因抗檢被禁賽8年,最高人民檢察院主辦《檢察日報》3月4日刊登三篇評論文章,分析該事件。不過,張起淮律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的一句話說對了:「當事人及當事人親屬有權發表自己的真實想法,其評價的高低和虛實自有公論。」作為圍觀者,我覺得,孫楊被禁賽8年,是不是冤枉,與人們感到的惋惜無關。惋惜與否,基於價值判斷;冤枉與否,卻是事實問題。這是觀察孫楊事件的基本理性。我們不能因為同屬一個民族,心版上都印著五顆星,同為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而無視事實。
  • 無視規則的集訓隊事件,中國遊泳損失的遠不止一個孫楊
    孫楊被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宣布禁賽八年,早已生效,而孫楊雖然表示將會繼續上訴,但是目前並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因此孫楊依舊處于禁賽期內,而此時孫楊再次被曝出入選備戰奧運集訓隊而引起軒然大波,此事也再一次刷新了孫楊禁賽風波的影響。
  • 《檢察日報》刊登3篇評論談孫楊事件:商業比賽不能與國家榮譽捆綁
    【環球網綜合報導】針對孫楊因抗檢被禁賽8年,最高人民檢察院主辦《檢察日報》3月4日刊登三篇評論文章,分析該事件。不過,張起淮律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的一句話說對了:「當事人及當事人親屬有權發表自己的真實想法,其評價的高低和虛實自有公論。」作為圍觀者,我覺得,孫楊被禁賽8年,是不是冤枉,與人們感到的惋惜無關。惋惜與否,基於價值判斷;冤枉與否,卻是事實問題。這是觀察孫楊事件的基本理性。我們不能因為同屬一個民族,心版上都印著五顆星,同為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而無視事實。
  • 權威媒體揭露「孫楊事件」5大錯誤,但仍有一線生機
    孫楊的母親已經承認了自己的錯誤,那麼關於孫楊本身對於這件事情的處理都有什麼不妥當的舉動呢?權威媒體檢察日報在近日對「孫楊事件」進行了長達1800字的長文總結,並且揭露了「孫楊事件」的5大錯誤,檢察日報是屬於央媒下的權威機構,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孫楊事件」的5大錯誤都有哪個方面。
  • 「孫楊事件」戲劇性反轉,打了誰的臉?
    作者:短言片語2月28日,國際體育仲裁法庭作出裁決:孫楊被禁賽8年。消息一傳出,瞬間就炸了鍋,輿論齊刷刷地倒向孫楊,支持他申訴,不能無辜受屈。當日,孫楊也曾兩度發微博自證清白,聲稱「憤怒,不能理解」。近日,檢察日報用整版篇幅就「孫楊事件」發聲,題目是《無視規則將會承擔相應後果》《觀察孫楊事件的三雙慧眼》《商業比賽不能與國家榮譽捆綁》,三名作者分別是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國際足聯道德委員會委員何家弘,清華大學教授孫建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中國人權研究會理事喬新生。反差如此之大,令人驚嘆不已。
  • 檢察日報評孫楊案引發眾議,孫楊媽媽成最大輸家……
    今天,檢察日報整版刊文談孫楊被禁賽事件,有網友說:其實很多人都不理解,「我覺得規則不合理」 和「我要遵守規則」是同時存在的。你要先遵守已經指定好的規則,後續再討論這規則是否合理。孫楊和其母親就是,一旦他們覺得某規則不合理,他們不會先遵守,再討論。而是當場就要不遵守。看孫楊媽媽回答問題也是。
  • 肖戰227事件始末 檢察日報談肖戰風波全文閱讀 肖戰徹底涼涼了嗎?
    3月1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官微《檢察日報》在第五及第六版法治評論版,連續刊登了五篇評論"肖戰227事件"的評論文章,還在官方微博置頂了評論內容。此前,檢察日報曾犀利評論孫楊抗檢事件:孫楊不配合藥檢取樣的決定是錯誤的。其原因可能有二,第一是無知;第二是無視。
  • 孫楊庭審中擅自更換翻譯,法官和己方律師都懵了!
    說實話,這一表現,無疑加強了庭審人員對孫楊無視程序規則的壞印象,而這次仲裁的關鍵點就是孫楊是否遵守規則,而裁決所要維護的正是程序正義。需要強調的是,一開始孫楊一方有自己聘請的同聲傳譯,然而這個翻譯員的水平實在差強人意。於是在中午休庭時,孫楊要求更換翻譯員。
  • 孫楊被禁賽8年冤枉嗎?央媒連發3篇文章評論,冤不冤自有公論
    於是,很多人為孫楊鳴屈喊冤,那麼孫楊到底冤枉嗎?對於這個問題,作為置身事外,並且不諳國際體育賽事規則的一般老百姓來說,很難弄清楚裡面的是非曲直。但是,權威的媒體的聲音是公正,我們就來聽聽央媒就此事所連發的3篇評論文章,看看他們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