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孫楊事件背後,到底是誰沒有遵守規則

2020-12-26 紅星新聞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聶新鑫報導12月24日,據媒體報導,中國遊泳名將孫楊的瑞士律師團隊已收到瑞士聯邦最高法院判決結果——撤銷國際體育仲裁法庭(CAS)在今年2月對孫楊做出的禁賽裁決。據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網站最新發布的消息,其已獲悉相關信息,並稱瑞士聯邦最高法院決定支持孫楊改判申請、撤銷此前裁決,是對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的主審法官提出質疑,對本案實質內容並未評論。

今年2月28日,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宣布,孫楊未能遵守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的規定,決定對其禁賽8年。消息引發輿論關注,如果這一裁決結果被執行,意味著孫楊不但無法參加即將舉行的東京奧運會,而且他的運動生涯將不得不提前結束,同時這一裁決結果對中國遊泳運動也將產生極大影響。中國遊泳協會隨即表態,對裁決深表遺憾,並支持孫楊繼續以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孫楊隨後向瑞士聯邦最高法院提出上訴。

回到事件本身來看,到底是誰沒有遵守規則?

仲裁法庭認為孫楊2018年9月4日未完整配合興奮劑檢查,且未能就損壞樣本容器並拒絕接受檢測一事給出令人信服的說明,違反了國際泳聯有關「妨礙反興奮劑工作」的部分規定。事實上,國際泳聯(FINA)授權的樣本採集機構——國際興奮劑檢查管理公司(IDTM)對孫楊實施賽外檢查時,派出的採檢人員不能提供合法的興奮劑檢查官證件和護士執業證,也未經專業培訓,已經違反了國際泳聯反興奮劑規則及相關國際標準。國際泳聯反興奮劑委員會也做出決定,明確說明:「IDTM在2018年9月4日執行的興奮劑檢查是無效的。」「孫楊沒有違反國際泳聯反興奮劑規則第2.3條或2.5條規定。」IDTM執行的所謂的規則,實際是單方制定並強制運動員無條件接受的「霸王條款」。

作為對世界頂級運動員的興奮劑檢查,應該是高度認真和嚴肅、嚴格、嚴謹的行為。檢查涉及取血樣、尿樣等專業技術手段,也涉及運動員本身隱私與健康安全。在中國有眾多專業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很難理解IDTM為什麼會這麼不負責任隨意派出沒有檢查資質的人員,甚至其中有一名是建築工人,令人匪夷所思。涉及個人生物信息的血樣標本,如果輕易交給沒有明確授權文件和資質不明的人,對運動員來說也非常不安全。孫楊公布的一份視頻中顯示,藥檢人員均自願在違規藥檢的聲明中簽字,並且表示不帶走檢測樣品。孫楊未出現任何暴力行為,絕非一些媒體故意歪曲的「暴力抗檢」。

中國對興奮劑問題實行「嚴令禁止、嚴格檢查、嚴肅處理」的「三嚴方針」,《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反興奮劑條例》等法律法規都規定禁止使用興奮劑。早在2006年,中國政府就籤署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反對在體育運動中使用興奮劑國際公約》。中國一貫堅持對使用興奮劑「零容忍」,一貫重視加強運動員反興奮劑教育。三年多來,孫楊接受了180多次興奮劑檢查,僅IDTM的藥檢就接受了60次。孫楊在近年來一系列比賽賽前賽後的藥檢都是陰性,成績光明正大,是靠刻苦訓練、頑強拼搏取得的。他付出的努力,以及需要克服的各種阻力、各種不公平待遇,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反興奮劑是全世界的共識,運動員的合法權益必須得到維護也是共識。對於一名運動員來說,運動生命寶貴短暫,個人聲譽十分重要。一些機構不能為了維護自己存在漏洞的規則,而犧牲運動員的合法權益。IDTM使用自己制定的規則,隨意對運動員進行檢查,在看似合理的規則程序下,實際上是濫用權力,是對運動員個人合法權利的漠視,不排除其為了某些目的進行別有企圖的「格外關照」。根據仲裁記錄可以看到,WADA方一直拒不承認藥檢程序有漏洞,最關鍵的三名採檢人員未現身,尤其是那名建築工人沒有出庭或視頻接受質詢。這樣的規則和程序顯然並不公平合理。

人類在發展體育的過程中,孕育了內化為人們心中信念的體育精神,追求更高、更快、更強,強調拼搏與團結、和平與公平、關愛與尊重等等。反對和禁止在體育運動中使用興奮劑,根本意義是為了保護體育運動參加者的身心健康,維護體育競賽的公平競爭。「拿乾淨金牌」、打造「乾淨國家隊」,是中國體育管理部門的嚴格要求,也是中國體育運動員的底線標準。同樣,世界反興奮劑機構、體育組織、興奮劑檢查代理機構也應以此為鑑,改進、完善規則,嚴格執行包括興奮劑檢查人員資證要求在內的各項規則,嚴謹認真地開展與運動員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興奮劑檢查工作,維護反興奮劑國際共識,保護運動員合法權益,真正體現人類共同的體育精神。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相關焦點

  • 孫楊事件背後,到底是誰沒有遵守規則
    據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網站最新發布的消息,其已獲悉相關信息,並稱瑞士聯邦最高法院決定支持孫楊改判申請、撤銷此前裁決,是對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的主審法官提出質疑,對本案實質內容並未評論。今年2月28日,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宣布,孫楊未能遵守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的規定,決定對其禁賽8年。
  • ...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刊發評論文章:孫楊事件背後,到底是誰沒有遵守...
    12月24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刊發評論文章《孫楊事件背後,到底是誰沒有遵守規則》。12月24日,據媒體報導,中國遊泳名將孫楊的瑞士律師團隊已收到瑞士聯邦最高法院判決結果——撤銷國際體育仲裁法庭(CAS)在今年2月對孫楊做出的禁賽裁決。
  • 中紀委網站:孫楊事件背後,到底是誰沒有遵守規則
    據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網站最新發布的消息,其已獲悉相關信息,並稱瑞士聯邦最高法院決定支持孫楊改判申請、撤銷此前裁決,是對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的主審法官提出質疑,對本案實質內容並未評論。今年2月28日,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宣布,孫楊未能遵守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的規定,決定對其禁賽8年。
  • 中紀委網站評孫楊事件:到底是誰沒有遵守規則
    新華社記者梁旭攝12月24日,據媒體報導,中國遊泳名將孫楊的瑞士律師團隊已收到瑞士聯邦最高法院判決結果——撤銷國際體育仲裁法庭(CAS)在今年2月對孫楊做出的禁賽裁決。據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網站最新發布的消息,其已獲悉相關信息,並稱瑞士聯邦最高法院決定支持孫楊改判申請、撤銷此前裁決,是對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的主審法官提出質疑,對本案實質內容並未評論。
  • 鹿野| 是誰在孫楊事件上偽造了《檢察日報》的立場?
    甚至相當一部分媒體還不顧《檢察日報》第6版的相關評論「不代表本報立場」的聲明,在轉載同時加上「《檢察日報》發文評論孫楊事件」之類的字樣,刻意誤導讀者認為這三篇文章是代表《檢察日報》立場的。筆者不明白,到底是誰給了他們這種膽子,竟然公然在孫楊事件上偽造《檢察日報》的立場?這種做法的影響是極為惡劣的。
  • 《檢察日報》給出孫楊事件評價,無視規則的最後,則是自食其果
    回顧孫楊昂首闊步走進國際體育仲裁庭聽證會現場,這場聽證會他志在必得,他也必須勝利,否則等待的他將是2-8年的禁賽處罰。面對正前方對立而坐的一眾世界反興奮劑機構人員與法庭人員,孫楊沒有恐慌也沒有懼怕,甚至根本就不在意他們的存在。
  • 從孫楊事件談談規則的重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仲裁沒有涉及到孫楊是否服用了興奮劑,而是主要裁決孫楊為何沒有遵守國際泳聯飛行藥檢的規則。孫楊方面認為負責藥檢的檢測人員不具備相應資質,所以將已經採好的血樣砸碎,導致藥檢無法進行。而檢測方認為,這個藥檢規則一直都是如此,即便你覺得它有問題,當下也應當配合,時候再提出抗辯。換句話說,這其實就是一個規則的問題。所有人都在按照這個規則進行,你想要打破,當然是可以的,但你得有理有據,而不是憑著一股子蠻力就認為它不對,所以你可以立馬不遵守。
  • 「孫楊事件」戲劇性反轉,打了誰的臉?
    作者:短言片語2月28日,國際體育仲裁法庭作出裁決:孫楊被禁賽8年。消息一傳出,瞬間就炸了鍋,輿論齊刷刷地倒向孫楊,支持他申訴,不能無辜受屈。當日,孫楊也曾兩度發微博自證清白,聲稱「憤怒,不能理解」。近日,檢察日報用整版篇幅就「孫楊事件」發聲,題目是《無視規則將會承擔相應後果》《觀察孫楊事件的三雙慧眼》《商業比賽不能與國家榮譽捆綁》,三名作者分別是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國際足聯道德委員會委員何家弘,清華大學教授孫建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中國人權研究會理事喬新生。反差如此之大,令人驚嘆不已。
  • 權威官媒力挺孫楊,狠批WADA:用霸王條款犧牲孫楊
    也無從處罰孫楊,但是WADA肯定不會輕易的放棄上訴的機會,他們接下來還會針對孫楊事件展開上訴。,而且今天更為重要的在於,就連中央紀委國家監察網站這樣一個權威的媒體,很少就體育事件和體育人物發表評論的媒體,都撰寫了深度頭條文章,就孫楊事件發表點評。
  • 孫楊事件給職場人士的警示:越是優秀的人,越需遵守規則
    前段時間,媒體突然爆出了孫楊被禁賽8年的消息,大部分人在看到這則消息時,都感到特別驚訝繼而為孫楊感到惋惜,畢竟一個天才運動員以這種方式結束職業生涯是多麼可悲的事情,但隨著更多的細節被披露出來,我們才得知,原來一切都是不遵守規則所導致的。
  • 《檢察日報》刊登3篇評論談孫楊事件:商業比賽不能與國家榮譽捆綁
    針對孫楊因抗檢被禁賽8年,最高人民檢察院主辦《檢察日報》3月4日刊登三篇評論文章,分析該事件。因為對於我們來說,遊戲的要素就是堅守遊戲規則——即公平競爭。」體育比賽,為了保證公平競賽,確立了一系列規則和保障措施。在國際比賽中,禁止服用違禁藥物參賽,就是重要規則之一。為了保障恰當地遵守規則,「藥檢」成為運動員不可逃避的公平競賽措施。觀察孫楊事件,必須具備這一理性。
  • 孫楊入選奧運集訓隊事件,誰將遊泳中心推進了坑裡?
    孫楊入選奧運備戰名單事件,經歷了反轉再反轉,成為了體壇熱點話題。這一次不僅將孫楊再次送上了熱搜,遊泳中心也成了眾矢之的。WADA(世界反興奮劑機構)要求有關部門徹查此事,致使中國遊泳隊的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究竟是誰將遊泳中心推向了深坑之中?是孫楊一方嗎?
  • 《孫楊「事件」真相!》
    (可以參考網絡或孫楊微博)這就是國內一些人叫囂的要遵守的所謂「規則」?!鑑於事件的複雜性,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當庭並未宣判,時間一直到了2020年2月28日,國際體育仲裁法庭才對聽證會做出裁決,孫楊被禁賽8年,即日起生效。孫楊決定上訴至瑞士聯邦最高法院(也有法律專家說不能說是上訴,而是要求撤銷原來的裁決)。明明孫楊沒有服用興奮劑,明明孫楊沒有「暴力抗檢」,為什麼對孫楊頂格處罰禁賽8年?而澳大利亞運動員服用興奮劑才禁賽兩年?
  • 《檢察日報》刊登3篇評論談孫楊事件:商業比賽不能與國家榮譽捆綁
    【環球網綜合報導】針對孫楊因抗檢被禁賽8年,最高人民檢察院主辦《檢察日報》3月4日刊登三篇評論文章,分析該事件。以下為評論文章全文:觀察孫楊事件的三雙慧眼一度引起社會關注的孫楊事件,隨著國際體育仲裁法庭裁決「孫楊被禁賽8年,即日起生效」而再次引起社會熱議。人們有理由為孫楊惋惜,惋惜這位泳壇驕子因一次拒檢事件斷送了自己的運動員生涯。基於同樣的理由,人們也為國家惋惜。
  • 《檢察日報》再談「孫楊事件」!直戳孫楊痛處,一針見血點出關鍵
    收到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的裁決後,孫楊發表微博表示:「我堅信自己的清白,堅信事實必定戰勝謊言,要為自己的合法權益捍衛到底」。隨後,孫楊及其團隊向瑞士聯邦最高法院提起訴訟,並且瑞士聯邦最高法院已經受理孫楊上訴。知情人士透露,孫楊上訴成功率不會很高。因為受到疫情影響,孫楊案件無限期被擱置。
  • 孫楊事件背後的法律與政治博弈
    ▍「孫楊拒檢」事件回顧與主要問題分析一、「孫楊拒檢」 事件回顧2018年9月4日,國際興奮劑檢查管理公司(IDTM)的三名檢查人員試圖在奧運金牌得主、遊泳運動員孫楊選定的「60分鐘」時段內(晚上10點至11點),收集孫楊的血液和尿液。這是一次在浙江省孫楊住宅進行的賽外(OOC)檢查,由國際泳聯(FINA)主導,委託IDTM公司實施。
  • 孫楊入選奧運集訓事件:誰踹了孫楊最後一腳?
    因為按照相關規則,當運動員處于禁賽期時,需要遵守反興奮劑條例10.12.1的規定。這一紙「廢除聲明」徹底斷絕了孫楊在目前狀態下繼續隨國家隊訓練的可能。02如果說此前的抗拒藥檢遭致禁賽,孫楊和他的團隊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那麼這一次,又是誰踹了孫楊最後一腳?是媒體?
  • 孫楊到底有沒有服用興奮劑?理性分析孫楊被禁賽事件始末
    原因並不是因為孫楊服用興奮劑,現在並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孫楊服用了興奮劑,被禁賽的原因是孫楊拒絕配合興奮劑檢查且沒有提供令人信服的理由,也就是網上所說的「暴力抗檢」。1991年出生的孫楊今年29歲,8年之後孫楊已經37歲,就算是重返賽場恐怕身體狀態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完美。而且泳壇新人輩出,8年之後泳壇早已經是00後的天下,孫楊再想重返巔峰更是難上加難。根據國際泳聯的規定,暴力抗檢判罰的時間是4~8年,有人可能會想:確定服用興奮劑的運動員也只是被禁賽4年左右,為什麼沒服用興奮劑的人被禁賽事件更長呢?
  • 孫楊入選奧運集訓作廢︱血檢瓶可以打破,規則不可以打破
    4月23日,泳協一紙聲明,作廢了剛剛下發的孫楊入選奧運集訓的文件,把大眾的視線又吸引到有關孫楊被禁賽的事件上來。有一位微博網友的留言既痛心又扎心:孫楊此前已經接受過一百多次這樣的藥檢,都積極遵守相關規則並予以認可,獨有這次不配合、不遵守,導致藥檢人員未能完成藥檢取樣。這一次的打破規則就被打入十八層地獄、永無蛟龍騰遊之日!規則,不是被用來打破的!打破規則的人,必將頭破血流!
  • 孫楊事件背後的法律與政治博弈 | 文化縱橫
    孫楊在沒有令人信服理由的情況下,在接到IDTM檢查官正式通知後,未能或拒絕提供尿液樣本,不允許收集的血樣被帶走進行分析,構成《FINA興奮劑管制規則(2014)》(FINA Doping Control Rules,FINA DC)2.3條款「拒絕或不服從」;銷毀收集的血液樣本,構成《FINA興奮劑管制規則》2.5條款「篡改或企圖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