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作為新篇章】垃圾強制分類啟動 這幾個「問號」怎麼解決?

2020-12-27 新華報業網

  南報網訊南京64個小區、101家單位先行先試垃圾分類。4月16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本月正式啟動垃圾強制分類前的「預演」。

  眼下,作為國務院確定的46個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試點城市之一,《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草案)正在市人大常委會進行審議。今年第四季度,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將在南京正式實施。

  條例提出的制度措施是否科學合理?是否切實可行?這些都需要認真分析評估。「『先行先試』可探索關鍵制度措施的實施路徑,廣泛聽取意見,總結經驗做法,及時補齊短板,使條例更符合南京生活垃圾分類的實際情況,夯實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的制度基礎和群眾基礎。」市城管局巡視員陳雷表示。

  定時定點投放,居民能接受嗎?

  根據方案,64個小區主要是試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逐步促進分類習慣養成。從「隨手扔」到像整理自家衣櫃一樣打理垃圾並定時投放,老百姓多年養成的習慣能一下子改變嗎?

  記者發現,排定的64個小區裡,有不少此前已經開始「先行先試」,它們的實踐為這一疑問提供了答案。

  金堯山莊是棲霞區一個拆遷安置房小區,入住了508戶居民,去年10月就開始「撤桶」,實行垃圾定時定點投放,這也是南京首個「撤桶」小區。記者在小區探訪時看到,無一絲異味的垃圾房內,廚餘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其他垃圾桶,全部都是刷卡自動開啟。

  近日,街道公布了這一小區「撤桶」半年的成績——廚餘垃圾參與率由58%增長至100%,可回收物參與率由21%增長至96%,絕大多數居民已養成良好習慣,無需指導就能準確投放。數據還顯示,從集中投放點正式投入使用至去年年底,該小區回收了7.37噸可回收物,較上年同期增長44%;廚餘垃圾分出量達18.3噸,較上年同期增長106%;有害垃圾分出量達76公斤,較上年同期增長4.8倍。

  記者了解到,為讓居民們適應這一新模式,堯化街道除了讓社工、志願者等挨家挨戶宣傳動員、精確指導,還通過每周開展的廣場兌換活動激發居民的積極性,積分可直接兌換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

  工作人員正在堯化街道垃圾分類數據中心內查看數據。南報融媒體記者 董家訓 攝

  在建鄴區江心洲街道,推動居民定時定點投放垃圾,除了動員、宣傳、積分兌換激勵,還用上了「經濟槓桿」。

  按照南京確定的垃圾四分類法,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為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其中,廚餘垃圾送往餐廚垃圾處理廠,可回收垃圾按照各自分類實現再利用,有害垃圾專車、專線、定時清運,其他垃圾則運往垃圾焚燒廠。在江心洲,其他垃圾從小區運至中轉站,由中新公司下屬的現代物業公司負責,採用的是市場化運營模式。江心洲街道正推進按重量收取垃圾泊運費,垃圾越多,付費越多。「如果垃圾分類不到位,可回收垃圾、餐廚垃圾混入其他垃圾中,其他垃圾的重量勢必增加。」街道負責人表示,這一「經濟槓桿」正倒逼轄區內物業小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建築工地等重視垃圾分類。與此同時,街道與垃圾站還將聯合啟動垃圾分類評價體系,「如果小區分類不到位,就不收運。」

  秦淮區紫金雅苑小區本月1日起開始實行定時定點投放。為了做好先行先試工作,街道前期下了不少功夫——成立小區垃圾分類工作推進小組和志願服務小組,在每棟樓張貼告知書,告知居民建設垃圾房的點位、建房式樣,徵求居民意見。小區居民方女士坦言,最初很不習慣,「餐巾紙、塑膠袋、牙籤……投放到哪搞不清楚,但垃圾房旁每天都有垃圾分類指導員,在他們的指導下,很快就上手了。」

  先行先試,南京準備得怎麼樣?

  垃圾分類不僅僅是簡單的舉手之勞,更是一個科學體系。分出來的垃圾能否分類收運、末端處置能力能否跟上等,都考驗著這項工程是否可以順利推進。

  垃圾分類於南京而言並不是「新生事物」,早在10年前就開始探索,但因「末端缺失」制約了其進程。總結經驗教訓,南京近年來建設了一批大件垃圾、廚餘垃圾等末端處理設施。陳雷介紹,目前,南京餐廚垃圾的日處理量已達700噸以上,到今年底前,將達到日處理量900噸,可基本消化掉全市的餐廚垃圾。

  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內,已投運的餐飲垃圾預處理車間。南報融媒體記者 馬金 攝

  目前南京首座大型廚餘垃圾處理廠已完成建設,正在調試中,日處理量達200噸,另一座廚餘垃圾處理廠正在做建設前期準備。在大件垃圾處理方面,每個區都已建成大件垃圾拆解中心,今年將進一步提升這些中心的信息化、機械化水平。「可以說,南京垃圾分類的閉環處理能力已基本具備。」陳雷表示。

  在分類收運上補短板,全市目前投運的分類運輸車輛已超過2800輛,實現了「不同車輛、不同要求、不同去向」分類收運。與此同時,南京垃圾分類信息平臺也即將建成。這一平臺不僅將實現分類垃圾收運的全過程精準掌控,市民還可在線查詢垃圾分類積分、預約回收等。

  更好推進,還需哪些硬招?

  「建房」是「撤桶」的前提,定點投放垃圾的垃圾房(亭)建在哪裡,是目前很多小區面臨的一個難題。

  陳雷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通過設置各類宣傳標語、發放調查問卷、推送微信消息等方式,讓居民充分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理解並支持「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同時,在垃圾分類收集點設置洗手池、除臭通風等設備,讓收集點成為便民、利民的場所和宣傳垃圾分類的陣地,並通過增加保潔頻次、收運頻次,加強人員值守等措施,讓離垃圾房近的住戶感到不僅不受影響,反而更方便。另外,在設置位置、開放時間、投放方式、外觀風格等方面,也要多設計一些方案供居民選擇,從而讓居民更好地參與進來。

  為更好推動垃圾分類,南京正通過一場場的活動聽取市民、城市治理公眾委員、高校專家等意見,讓各方來支招——

  「過去下樓就可以扔垃圾,現在要走上一段,尤其是年輕人趕著上班,會覺得不方便。」棲霞區城治委公眾委員林新宇建議,可以帶居民到已「撤桶」建站的小區實地參觀,讓他們親身體驗環境的改變。她同時建議,垃圾分類積分兌換範圍可進一步拓展,「目前可以兌換米、油等物品,接下來可以考慮和時間銀行項目合作,老人可以兌換家政服務,中青年人可以兌換家教服務等,從而吸引更多人參與。」

  秦淮區月牙湖街道開展主題為「垃圾分類,讓生活更美麗」宣傳活動(資料圖片) 。通訊員 潘春婷 南報融媒體記者 董家訓 攝

  「我覺得更應該通過處罰等措施來給予居民相應制約,這樣才能讓垃圾分類更好推進。」城市治理公眾委員曹皖萍表示,當下行人闖紅燈、逆行等不規範行為在處罰制度的約束下有了明顯改觀,垃圾分類亦是如此。

  南京郵電大學教授劉頌則主張以獎勵為主。「日本、歐美等國家都曾用過處罰的手段,但最終都回到了獎勵為主。獎勵什麼?必須研究好老百姓的需求,貼近他們所好,通過獎勵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將垃圾分類從『要我做』變成『我要做』,這樣才能走得更好、更久。」劉頌表示,居民是垃圾處置的中間人,前端、末端更關鍵,「前端,即讓垃圾少進門,這樣才會讓垃圾少出門;末端,即讓分出的垃圾一定要有去處。」

相關焦點

  • 北京垃圾強制分類正式實施 北京版你是什麼垃圾什麼意思?垃圾分類...
    原標題:北京推行垃圾強制分類人民日報北京5月1日電(記者朱競若、賀勇)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5月1日正式施行,與以往顯著不同的是,《條例》對個人生活垃圾分類由倡導性上升為義務性條款,並明確了對生活垃圾混投混放、收運企業混裝混運等行為的處罰措施。這意味著北京的垃圾分類從此步入強制時代。
  • 「十年磨劍」,為了今天——寫在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全面實施之際
    家住鎖金四村的玄武區城市治理委員會公眾委員曹皖萍是當年垃圾分類的督導員之一。「鎖金四村共入住了3200多戶居民,啟動垃圾分類後,每兩三幢樓之間選一個投放點,放置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種垃圾桶。包括我在內的26名督導員每天守在投放點,手把手告訴居民怎麼分類怎麼投放。堅持半年後,小區的垃圾分類率超過了60%!」說起當時的場景,她記憶猶新。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秦州:菜葉不棄田!尾菜「變廢為寶」有實招~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秦州:菜葉不棄田!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近年來秦州區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決打好農業面源汙染攻堅戰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蘭州新區國企「改」出一片新天地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蘭州新區國企「改」出一片新天地近年來,蘭州新區圍繞國家級新區建設,堅持改革引領、機制創新、產業賦能、開放合作,走出了一條具有新區特色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新路子。
  • ...街道最會垃圾分類的人?義烏新時代文明實踐垃圾分類達人挑戰賽...
    家庭盆栽廢棄的樹葉屬於其他垃圾還是易腐垃圾?垃圾什麼時間投放到「兩定四分」集中投放點?過期的藥品屬於什麼垃圾?自實施垃圾分類以來,義烏市民對「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易腐垃圾」的紅、藍、灰、綠這四個垃圾桶也逐漸熟悉起來。
  • 做好垃圾分類「先行者」 築牢垃圾分類的「群眾基礎」
    垃圾分類是改善生活環境、踐行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標誌著南京正式步入強制「垃圾分類」時代。12月9日,南京市城市管理局聯合南京智庫聯盟、人民政協網組織部分市政協委員走進南京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對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等單位的垃圾分類工作進行走訪調研,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
  • 通州區3848家餐飲食堂率先實行強制垃圾分類
    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實施三個多月。記者從區城市管理委了解到,在這100多天時間裡,全區各單位、部門開展制度創新、補齊硬體設施、廣泛動員宣傳、強化監督檢查,截至目前,全區174家公共機構、630家社會單位、3848家餐飲食堂率先實行強制生活垃圾分類。
  • 2021國考面試模擬題:垃圾分類從倡導到強制的變化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網絡發布:2021國考面試模擬題:垃圾分類從倡導到強制的變化,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熱點背景】   垃圾分類自從2019年首次在上海實施,就一直飽受關注,發展的一年多時間裡,各地不斷出臺新政,也不斷湧現新的問題。關於垃圾分類的熱度只增不減。我國在摸索前進過程中,也將持續的探索新模式、新做法,每一次創新也都伴隨著社會的新一輪關注。
  • 合肥包河城管攜手市民共同走進「強制分類時代」
    (圖為合肥市徽鹽世紀廣場小區居民正將垃圾投放到定點投放站——包河區委宣傳部供圖)《合肥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於2020年12月1日正式實施,合肥市垃圾分類從此進入強制時代,如何切實做好《條例》的廣泛宣傳和貫徹落實?
  • 垃圾分類新政策,促進智能分類垃圾桶行業新需求
    智能分類垃圾桶已然成為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的新趨勢,在新技術的應用之下,繁瑣的垃圾分類也開始變得有序、方便,避免了再生資源的浪費和亂扔垃圾造成的不必要的環境汙染。目前很多城市都已經上線智能分類垃圾桶,作為分類設備生產廠家的鴻鑫嘉和,在去年上海實施垃圾分類政策後不久,就聯合西南交通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研發設計了一款智能分類垃圾桶,並在當地有著非常不錯的應用。
  • 垃圾不再多,有分類則靈
    為全面推動垃圾分類工作進一步提質擴面,湖州市開啟了"二定四分"垃圾分類的"時尚新時代"。在今年的6月,南太湖新區龍溪街道也開始了生活垃圾精準分類"撤桶提質,二定四分"的新模式,但剛起步的我們看都有些"笨拙",別急,垃圾天天有,分類天天做,只要願意做,肯定能成功。
  • 垃圾分類離我們還有多遠?天津公共場所全面實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原文如下日前,市城市管理委印發進一步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意見,確立2020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目標,到今年年底前,生活垃圾分類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基本建成,全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基本完善。
  • 合肥最嚴垃圾分類來了 12月1日起進入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時代
    這意味著合肥生活垃圾分類步入法治時代,由「倡議分類」變為「強制分類」。目前,合肥已有部分小區採取了「撤掉樓下垃圾桶、定時定點投放」的新模式。這麼做效果如何,一起去看看。包河區城管局環管科副科長代震告訴記者,之前徽鹽世紀廣場小區裡有9 處分散的垃圾投放點,自今年10 月14 日開始試點「撤桶並點、定時定點」垃圾分類管理後,小區只保留了一處垃圾投放點,也是專門為方便居民定時定點投放垃圾而新建的A 類投放點。記者看到,這處垃圾分類投放點分為投放區、清洗區和宣教區,還配備了洗手池等設施。
  • 廣州今年垃圾強制分類範圍將全覆蓋 垃圾定時定點投
    樓層不設桶 垃圾定時定點投廣州今年垃圾強制分類範圍將全覆蓋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李波 通訊員成廣聚)昨日,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在黃埔區召開生活垃圾分類「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暨示範片區創建工作動員部署會。
  • 青島市市北區引領「智慧」垃圾分類新風尚
    「市北區的居民小區以開放式樓院為主,東仲社區就是比較典型的開放式老舊樓院,只要我們把東仲社區的垃圾分類工作做好了,老城區的垃圾分類工作就有了可複製的解決方法。」取最先進技術:「五新」理念打造垃圾分類的完整閉環居民分類投放習慣難以養成、廚餘垃圾異味大居民不願分類、分類指導員用工成本高、政府監管難以形成閉環……,這是全國各地政府在推行垃圾分類過程中普通遇到的難題。為解決以上難題,各地政府也是絞盡腦汁,但能找到的有效解決辦法並不多。
  • 「慢跑+撿拾垃圾」, 引領垃圾分類新風尚
    12月12日上午,由佛山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佛山市禪城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主辦的「撿跑中國 重塑2020」——垃圾分類 佛山在行動在佛山嶺南天地熱力開跑,來自佛山各區約300名市民紛紛通過實際行動,踐行垃圾分類。主辦方表示,舉辦這次撿跑活動,旨在通過流行的環保時尚運動,將垃圾分類的生活理念傳遞到千家萬戶,讓市民養成垃圾分類處理和循環利用的良好習慣,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共建美麗佛山。
  • 垃圾分類就要來了!崇州人,你會怎麼丟垃圾?
    垃圾分類就要來了!崇州人,你會怎麼丟垃圾?「這是什麼垃圾?」一年前,伴隨著垃圾強制分類時代的到來上海人民每天都在接受著這樣的「靈魂拷問」曾作為吃瓜群眾的崇州市民即將參與其中因為,成都垃圾分類真的來了!
  • 撫順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為加快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務,有效改善人居環境,根據上級工作指示精神,結合我市「城市雙修」和「農村雙建」的指導思想,我市於2020年全面啟動了城市垃圾分類工作。,並第一時間將方案連同指導意見、考核辦法發給各縣區,作為垃圾分類工作開展的指導性文件,為各縣區制定轄區內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提供參考。
  • 「你是什麼垃圾」闖出分類回收新風口
    (觀察者網 文/一鳴)垃圾分類處理設施集中開建、分類垃圾桶賣斷貨...隨著垃圾分類由上海向全國推進,相關產業也開始站上風口,一個個產業「新藍海」開始誕生。人工智慧助力「垃圾分類」進入「垃圾分類」時代,如何給垃圾分類也成了一門學問。由於每個類別的垃圾都包含了各式各樣的內容,人們在分類投放時僅憑經驗,難免會出現偏差。
  • 垃圾分類蒲公英計劃啟動
    昨日,2020年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蒲公英計劃啟動儀式舉行。由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打造的全國首個生活垃圾公眾教育微課堂預約系統和全國首個生活垃圾分類科普教育館預約系統同時啟動上線,市民可關注「美麗深圳」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此外,深圳正式對外招募第三期共60名蒲公英志願講師,感興趣的市民可以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