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區3848家餐飲食堂率先實行強制垃圾分類

2020-12-26 北京通州官方發布

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實施三個多月。記者從區城市管理委了解到,在這100多天時間裡,全區各單位、部門開展制度創新、補齊硬體設施、廣泛動員宣傳、強化監督檢查,截至目前,全區174家公共機構、630家社會單位、3848家餐飲食堂率先實行強制生活垃圾分類。

餐廚垃圾車每天上門清運

近日上午,宋莊小堡文化廣場裡,藝術餐廳經理李洪磊從廚房推出一個綠色垃圾桶,裡面裝滿了前一天的剩飯剩菜。不一會兒,一輛白色的餐廚垃圾運輸車就過來把垃圾裝運走。他說,自從推行垃圾分類以來,廣場裡的餐廳都設立專門的餐廚垃圾桶,每天上午9點半左右由專門清運車輛運走。「每天餐廳能產生近一桶剩飯剩菜,以前都是堆在一起,時間長了臭氣燻天,分開裝不會把其他垃圾桶弄髒,每天定時運走,餐廳內外都能保持乾淨。」

目前,宋莊鎮小堡村徐宋路兩側50餘家餐飲服務單位全部與通州京環公司籤訂服務協議,實施了垃圾強制分類,餐廚垃圾減量效果明顯。通州環境衛生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強制推行主要是設置專門的餐廚垃圾回收桶,各單位每年要承擔1000至2000元的餐廚垃圾分類運輸費。「我們會聯合區食藥監、區城管局一起對這些企業進行檢查,不達標的餐廳將會影響星級評比甚至備案,並接受相關處罰。」

黨政機關帶頭

為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通州區率先高標準、全方位落實《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形成黨政機關帶頭、全社會廣泛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局面。

今年5月,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率先以首善標準推行垃圾分類,引領全區機關單位垃圾分類精細化管理。

區委、區政府、區人大及區政協機關單位辦公樓大廳內,分別配置了可回收垃圾桶、餐廚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針對垃圾分類新規,還利用宣傳展板、公示欄、電子顯示屏等方式多渠道宣傳。在機關單位食堂,記者看到牆上張貼著垃圾投放宣傳海報,在回餐區設置了餐具分類桶,分別收集餐具和紙巾,使用後的餐盤放入傳送帶後可直接進入後廚,並進行二次分類清潔。

此外,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對管轄區域的物業公司和餐飲公司人員進行培訓指導,制訂「一長四員」工作制,即工作組組長、指導員、宣傳員、監督員、分揀員,明晰具體工作職責。

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副主任史永剛告訴記者,機關事務中心按照區委區政府要求,在所轄辦公區率先實行了垃圾分類,配置了垃圾分類設施,建立了垃圾分類驛站,發揮了黨政機關的示範引領作用。

垃圾分類改變生活方式

除了在黨政機關全面實施垃圾強制分類以外,記者走訪發現,通州區各大商圈、寫字樓等公共場所,根據自身特點,讓垃圾各歸其位,讓綠色生活習慣駐留在人們心裡。

記者來到萬達廣場慶豐包子鋪,大堂入口處擺放了一組分類垃圾桶,「我們這兒產生的主要是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和一小部分可回收垃圾,垃圾桶擺在大堂能方便顧客投放。」店內負責人劉巧麗說。

正聊著,一名顧客用完餐準備將紙巾丟進廚餘垃圾桶,劉巧麗趕緊上前,「您給我吧,用過的紙巾屬於其他垃圾,我幫您扔。」

趁著飯點兒,記者在萬達廣場轉了一圈,發現其他餐館對垃圾分類的重視程度不亞於慶豐包子鋪,不僅擺放有分類垃圾桶,很多餐館還有自己的分類指導員。

井然有序的背後是有力的約束機制。今年5月,北苑街道垃圾分類專班正式落戶萬達,並制定了「3+X」工作機制。垃圾分類主體由物業公司前置到各入駐企業,以提高垃圾分類成效。

寫字樓裡的「點外賣」一族,是產生廚餘等垃圾的重要源頭之一。啟動垃圾分類之後,不少員工悄悄改變了自己的「吃喝」方式。在一家公司工作的張淑傑近日就從「餐餐外賣」變身「帶飯」一族,每天飯點到了,把飯盒加熱一下即可。另外,瓶裝礦泉水買得也少了,「基本上是從飲水機裡接水喝,這樣能少產生一些垃圾。」她的同事很多也是如此。

讓大家改變行為方式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公司統一更換了小型分類垃圾桶,如果裝滿了清理不及時,很容易產生異味。「為了更好的辦公環境,少產生垃圾是最好不過的了。」

示範片區覆蓋全區60%區域

以點帶面,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是通州區推進垃圾分類的一項舉措。

作為城市副中心,早在2017年就開始全面推進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建設,並在全市首個以區政府名義下發了「垃圾減量工作實施方案」。經過努力,垃圾分類示範片區覆蓋了全區60%的區域,涉及玉橋街道、北苑街道、張家灣鎮、於家務鄉等12個街道鄉鎮的494個小區、213個村莊。全區生活垃圾資源轉化率達到62%,生活垃圾年增長率控制在8.5%。黨政機關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推行無紙化辦公;食堂及餐飲單位開展「光碟行動」,在餐廳明顯位置擺放或張貼醒目標識,引導適量取餐;商超、農貿市場等不主動提供塑膠袋;賓館、飯店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醫院、工業園區、福利機構等執行相應垃圾強制分類措施。

截至目前,全區共有174家公共機構、630家社會單位、3848家餐飲單位率先實行強制生活垃圾分類。下一步,將力爭在10月底前,推動機關、學校、小區等領域形成一批先進示範單位,年底前實現全市垃圾分類示範引領的目標。

通州區融媒體中心記者:馮維靜

編輯:陶濤

責任編輯:李豔波

相關焦點

  • 全市240家麥當勞實行垃圾分類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歐嘉福 通訊員 成廣聚) 昨日上午,廣州市召開「新時尚 我參與——廣州連鎖餐飲行業暨麥當勞廣州市場踐行垃圾分類啟動現場會」。記者從現場獲悉,廣州目前有240家麥當勞,都已經進行垃圾桶升級改造,實行垃圾分類,有市民稱讚「很環保,是好事」。
  • 垃圾分類離我們還有多遠?天津公共場所全面實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原文如下日前,市城市管理委印發進一步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意見,確立2020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目標,到今年年底前,生活垃圾分類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基本建成,全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基本完善。
  • 北京垃圾強制分類正式實施 北京版你是什麼垃圾什麼意思?垃圾分類...
    你是什麼垃圾?5月1日起,伴隨著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北京市民迎來「靈魂一問」。新規實施後,個人混投行為最高將面臨200元處罰。此外,餐飲經營者、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和旅館經營單位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等,否則也將面臨罰款。
  • 做好垃圾分類「先行者」 築牢垃圾分類的「群眾基礎」
    作為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牽頭部門和6家機關試點單位之一,管理局率先啟動展開強制分類工作,由點及面,循序漸進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為全市黨政機關做示範,做表率。持續宣傳引導,讓垃圾分類理念深入人心「南京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承擔著全市98家機關單位和12個區的黨政機關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全覆蓋任務。
  • 江寧開發區1500多家企業「較真」垃圾分類
    ……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已進入倒計時階段,不僅所有小區緊鑼密鼓動了起來,企業、園區也「特別較真」。辦公樓內,四個收集筐一字排開。顧小萍 攝溢泰(南京)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食堂每天有400多名員工解決就餐,每天約產生150多公斤廚餘垃圾,這部分垃圾怎麼辦?記者了解到,全智能的餐廚廢棄物就地處理設備2018年起就在該公司上崗,倒進去一桶廚餘垃圾,經過粉碎、高溫烘乾等一系列處理後,就變成了黑水虻的食物或者變成種花的有機肥。「100公斤廚餘垃圾最終產生5公斤左右的有機肥料,垃圾減量高達95%。」
  • 「十年磨劍」,為了今天——寫在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全面實施之際
    《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由此啟幕。「十年磨劍」,為了今天——寫在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全面實施之際當年9月,南京召開垃圾分類部署動員會,市領導表示,南京正遭遇「垃圾圍城」困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迫在眉睫。南京,必須「分」!動員會上,我市明確當年10月起在玄武區、原白下區、建鄴區和鼓樓區各選取一個街道進行試點,涉及家庭10.9萬戶。具體方式為:家中實行垃圾「四分類」,「定時投放、定時收集」直收直運,分類過的四類垃圾分流進行終端處理。
  • 華容「垃圾分類」公共機構先行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張帆)為進一步推動公共機構節能、生活垃圾分類等工作,12月18日,華容縣公共機構節能暨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培訓會召開,會議對全縣公共機構節能和生活垃圾分類等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
  • 廣州今年垃圾強制分類範圍將全覆蓋 垃圾定時定點投
    樓層不設桶 垃圾定時定點投廣州今年垃圾強制分類範圍將全覆蓋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李波 通訊員成廣聚)昨日,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在黃埔區召開生活垃圾分類「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暨示範片區創建工作動員部署會。
  • 通州區梨園鎮社區垃圾分類「玩」出新花樣
    群芳一園社區巧思創作 落葉也有「春天」近日,群芳一園社區開展「延長生命的軌跡——廢棄物的春天」青少年垃圾分類主題活動。「垃圾分類是一件利民、利社區、利社會的好事兒,為創造更加優美、舒適、安全、文明的居住環境,我們要從小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 濟南垃圾分類從試點到即將強制實行催生新興職業 垃圾桶邊來了職業...
    甸柳小區居民張露回憶說,當時社區垃圾分類設備有限,自己大部分時間是用手分類。她是濟南最早的一批督桶員。2012年10月,濟南市選定甸柳小區和燕子山小區等作為全市首批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垃圾進行四分類,小區內藍色、綠色、黑色、紅色垃圾桶一字排開,桶身上面分別標註了「可回收」「廚餘垃圾」「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的字樣,同時在各個點位上安排設置了全市最早的一批義務督桶員。
  • 深圳大鵬景區率先實施「定時定點收運+計量收費」垃圾分類模式
    5月22日,深圳大鵬新區召開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研究部署加快創建垃圾分類先行示範區工作。大鵬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鞠曉晨帶隊,先後檢查較場尾景區垃圾清運設備、民宿特色垃圾桶點情況,現場了解了景區垃圾分類收運處理體系。並召開大鵬新區垃圾分類先行示範區工作推進會議。
  • 廚餘垃圾分類,榮成餐飲單位這樣做
    作為城鎮垃圾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廚餘垃圾與群眾的生活及健康息息相關,而餐飲單位又是產生廚餘垃圾的「大戶」。為加強廚餘垃圾規範化管理,消除食品安全隱患,本著「源頭分類、有序開展、分類收集」的原則,目前,榮成各餐飲業試點單位廚餘垃圾分類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跟隨小編一起到餐飲單位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吧!
  • 【新時代 新作為新篇章】垃圾強制分類啟動 這幾個「問號」怎麼解決?
    南報網訊南京64個小區、101家單位先行先試垃圾分類。4月16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本月正式啟動垃圾強制分類前的「預演」。  眼下,作為國務院確定的46個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試點城市之一,《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草案)正在市人大常委會進行審議。今年第四季度,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將在南京正式實施。
  • 青島西海岸新區辛安街道:多點發力強執法 助推垃圾強制分類
    青島西海岸新區辛安街道執法中隊聚焦宣傳普法、指導服務、執法整改三個環節,督促各行各業深化垃圾分類意識,落實垃圾分類責任,培養垃圾分類習慣,截止目前,共查處不按照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規定分類投放生活垃圾案件23起,罰款1140元。
  • 專桶運送or集中分類,餐館廚餘垃圾這樣處理了|直擊深圳垃圾分類...
    調查地點:酒樓食肆廚餘垃圾是所有垃圾中最難清理且產量最大的垃圾,《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下稱《條例》)正式實施後,作為廚餘垃圾生產「大戶」,餐飲酒樓食肆落實垃圾分類情況如何?該店家說,每天會有小型餐廚垃圾收運車上門回收餐廚垃圾,「一天來兩趟。」榮基·四海一家家常菜的店家也表示,以前是把所有垃圾都倒在一個垃圾桶裡,《條例》實行後已開始做垃圾分類。每天14時和19時左右垃圾收運車上門後,會再次清理餐廚垃圾桶以供使用。但也有些餐飲店沒有使用配發的餐廚垃圾桶。
  • ...部分城中村分類桶不全,垃圾多隨意丟棄|直擊深圳十區垃圾分類...
    今年9月起,隨著《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下稱《條例》)的正式實行,深圳垃圾分類由「倡議分類」步入「強制分類」時代。三個月過去,光明區垃圾分類落實情況具體如何?以公明綜合市場為例,該市場毗鄰多個住宅區和多家餐飲店鋪,人流密集,垃圾排放量大。但記者走訪市場周邊多個街區,均未發現任何垃圾分類設施,僅有幾個零星分布的簡易垃圾桶供垃圾投放。由於街區內的商戶隨意排放,市場附近地面隨處可見油汙,散發出陣陣惡臭,衛生情況十分堪憂。
  • 天津垃圾分類正式實行,你知道垃圾怎麼分類嗎?
    「你是什麼垃圾?」成為城市人群的新型困擾,繼上海與北京之後,天津作為46個重點城市之一,也於今年實施垃圾分類政策。天津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了《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條例自2020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 又一城開始實行垃圾分類,二手手機「算什麼垃圾」?
    自從去年,上海率先開始實施垃圾分類,「你是什麼垃圾」就成了老百姓熱議的話題。今年,我國又一城市開始實施垃圾分類,似乎堅定了生態環境建設的腳步。5月1日開始,北京市將正式實施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這意味著北京生活垃圾分類將正式納入法治框架。
  • 【垃圾分類】垃圾分類了,為什麼你家門口沒有4個垃圾桶?
    轉眼間垃圾分類真的就來咱天津了昨天是天津實行垃圾分類的第一天好消息是天津並沒有開出任何罰單但生態城綜合執法大隊共開出12份「整改溫馨提示」可不少天津人有些困惑垃圾分類了家裡是不是也要擺4個垃圾桶?為什麼自己家樓下不是每棟樓都有4個垃圾桶?
  • 廣東分類施策示範帶動垃圾分類
    為保障垃圾分類科學、持續推行,垃圾分類也從法規、制度層面得到規範。省人大常委會已審議通過新修訂的《廣東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自明年1月1日起施行,從全程分類體系、城鄉統籌、源頭減量等方面進行剛性約束。而《廣東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則明確,強化垃圾分類資金保障,實行掛點聯繫指導,定期開展專項檢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