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戰海峰
    □ 通訊員 李鳳蘭
    強迫喝酒帶來的臟器損傷,能不能鑑定損傷級別,進而判定故意傷害罪或其他罪名?對此,原有的司法鑑定標準沒有明確規定,各地司法實踐情況不一。
    《法治日報》記者從重慶市司法局了解到,近日,重慶市政法5部門聯合出臺《重慶市實施〈人體損傷程度鑑定標準〉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首次將強迫他人飲酒納入人體損傷程度鑑定適用範圍,統一了司法鑑定尺度,這將有利於打擊犯罪,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不僅如此,同樣由5部門制定、在國內具有開創意義的《重慶市神經源性休剋死亡鑑定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也將一同實施。
    致命一吻不是意外
    正文只有1008個字的實施意見,抬頭便是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國家安全局5個部門的紅色大字。「能集齊這5個部門出臺技術規範,在國內司法鑑定領域極其少見。」重慶市司法鑑定專家委員會成員、重慶醫科大學法醫學系主任李劍波說。
    什麼叫神經源性休剋死亡?實施意見給出的專業解釋是:由於身體某些部位的神經末梢對機械性暴力的作用非常敏感,一般是受到輕微外力擊打後,血壓急劇下降、數分鐘之內的突然死亡。
    什麼樣的情況屬於神經源性休剋死亡?
    「有一個真實的案例,新郎吻新娘的頸部導致新娘死亡。」李劍波用兩根手指夾了夾頸動脈說,頸動脈竇區受壓迫會導致血壓降低和心跳減慢,造成傷害甚至死亡。這就是一吻致死的真實原因。
    「以前,這樣的案例可能會被歸為意外死亡。有了統一的鑑定標準後,能夠很明確地判定為神經源性休剋死亡。」李劍波說,這就是實施意見在鑑定實踐中的意義。
    李劍波告訴記者,實施意見明確了人體可能導致神經源性休剋死亡的敏感部位,如心前區、上腹部、會陰部、聲門、喉頭等,受到輕微外力或刺激後,可能通過神經反射在數分鐘內引起死亡。
    「要記住,不能隨便親、隨便打眼球、頸動脈竇區、顳部等幾個最敏感區域就可以了。」李劍波說。
    追責更加符合實際
    記者注意到,兩個文件的牽頭制發單位都是重慶市政府成立的重慶市司法鑑定專家委員會。
    據了解,重慶市司法鑑定專家委員會成立於20年前,集齊了重慶內外公檢法鑑定領域內最厲害的400多位專家。其辦公室設在重慶市司法局,可為全國範圍內的大量疑難、複雜司法案件提供司法鑑定技術支持。20年來,專委會阻止和糾正了大量可能發生的冤錯案,其出具的意見被司法機關100%採信。
    在鑑定領域,不同的鑑定機構可能對某一事項作出不同的鑑定結果,一字之差就可能導致案件裁判結果天壤之別。司法實踐中,一些案件因鑑定標準不完善、不細化甚至沒有標準,致使鑑定機構、鑑定人以及司法機關面臨窘境。
    據介紹,去年年初,重慶市司法鑑定專家委員會辦公室即著手調研,會同相關部門、院校、機構等反覆研究論證,組織全市司法鑑定人展開討論。經過十幾次集中討論,一條條標準逐漸細化,由「看不見的意見」轉為「看得見的文字」,而且更加「接地氣」。
    參與制定指導意見的重慶市公安局刑偵總隊法醫大隊大隊長夏鵬詳細解讀了其中的新變化。
    大血管的位置在哪兒?是不是一定要破裂了才構成傷害?指導意見明確,沒有破裂但撕裂形成了夾層,也將按照大血管破裂進行鑑定。
    此外,指導意見考慮了人的審美需求,指出損傷致頭髮脫落不再生長,比照頭髮瘢痕相關條款進行鑑定;耳廓挫傷比照面部軟組織挫傷進行鑑定。
    「這是注重對人們社交功能和心理功能的特殊保護。頭部和面部疤痕比身體其他部位疤痕對人的身體和心理影響更大。」夏鵬說,現在取皮區也納入損傷鑑定一併計算,對於受害者的賠償更為有利、更具人性化,對加害者的追責更加符合實際。
    提供成果轉化樣本
    重慶市司法鑑定專家委員會辦公室工作人員熊平,從事司法鑑定工作已經20年。兩個文件的出臺,他全程參與。
    「科學的鑑定標準有助於司法機關精準司法,不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放過一個壞人。」熊平說,司法鑑定如果處理不好,可能影響社會穩定,甚至引發群體性事件。
    重慶市司法鑑定專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市司法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陳治元指出,兩個文件的出臺是對人的生命權和健康權的保護,將推動重慶市司法鑑定活動的科學化、客觀化、規範化發展,為司法鑑定活動和司法鑑定管理提供制度保障,為國家制定相關司法鑑定標準先行探索,提供成果轉化示範樣本。
    陳治元說,法律應用層面還有一個實踐和研究過程。重慶市司法鑑定專家委員會將繼續研究推出相關文件制度,在國家法律和現有司法鑑定標準體系框架下,推動完善司法鑑定地方標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