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需要他人幫助的時候,有的人直接伸出雙手索取,而有的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換取……當在大庭廣眾之下展示自我的時候,有的人是為了鍛鍊膽量,而有的人卻還有更重要目的。行色匆匆的地鐵車廂內,沒有多少人會注意到她們,然而飽含熱情的地鐵演講,讓來自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的7名女生收穫了乘客讚許,並為他們慷慨解囊。而學生們地鐵演講的背後,是為了幫助同學身患癌症的母親籌集治病的錢。
↑夏源嶺在地鐵演講後,乘客紛紛捐款
地鐵演講
幾個小女生不到1個小時收穫800多元
地鐵還沒有來,夏源嶺和3名同學正在加緊最後的練習,各自把要演講的內容複述一遍。1月3日下午4點,在結束當天的課程後,她們再一次來到了學校附近的地鐵2號線連山坡站,開啟車廂內的英語演講。
幾分鐘後,進城方向的地鐵開了過來,4位女生跟著人流走進了車廂,等到關門的播報結束之後,夏源嶺很快進入了角色,她走到一節車廂的一端,面向著低頭耍手機的乘客,旁若無人地講起了一段英語,告訴大家,珍惜身體,遠離癌症。
聲音大、融入感情,頻繁的肢體語言,夏源嶺的演講一下子吸引了車廂內大部分乘客的目光,或許太過突然,有的乘客一時間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不過隨著演講的推進,乘客們慢慢回過神來,紛紛拿出手機拍照。
兩分鐘之後,地鐵到達了下一個站,小夏的演講結束了,她帶著哭腔告訴大家:「謝謝大家,如果您覺得剛才的演講還可以,就為陽陽的媽媽獻上您的一份愛心,如果您覺得剛才的演講不好,也請為我們的勇氣鼓鼓掌。」
一段兩三分鐘的演講後,車廂內的乘客紛紛從自己的包裡、口袋裡掏出現金,放在夏源嶺簡陋的募捐盒裡,一元、五元、十元……有的乘客直接投進了100元。小夏和同學一邊接受乘客的心意,一邊鞠躬感謝。
4名女生繼續往下一節車廂走,輪流進行英語演講,別看一個個女生身材瘦小,但聲音卻很大,站在相鄰的車廂,也能聽到她們演講的聲音,儘管英語口語水平並非一流,但從2號線連山坡站到牛市口站往返18個站,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裡,4名女生用這樣的方式,竟收穫了800多元現金。
背後原因
幫助同學母親籌集治病錢
因裝錢的盒子上,貼了張「募捐盒」的字條,一些乘客主動和4名地鐵演講的女學生聊了起來。原來,她們均來自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龍泉校區),是學校sunshine晨讀俱樂部的成員。
「我們課餘時間都在一家英語口語培訓機構學習。」夏源嶺說,在3周前,她們得知培訓班同學陽陽的媽媽患上了癌症,希望通過自己的方式幫助同學。
夏源嶺說,晨讀俱樂部是學校一些喜歡英語的同學自發成立的小團體,共20多人,這是他們第3次通過地鐵演講的方式為陽陽媽媽募捐。「每次去,大家會根據自己的時間,有空的才去,每次大概4到7個人,乘坐地鐵2號線進城,然後從反方向坐回來。」
第一次為陽陽媽媽募捐是12月29號,有6個小夥伴,籌得860元左右,第二次是31號,只有2個人,籌得300多元,三次演講下來,他們已經為陽陽的母親籌得了2000多元錢。
「我們的募捐都是很簡單的,也沒做什麼準備,上次為陽陽媽媽募捐就是我和一個同學一時起意,隨便找了個鞋盒,就開始在地鐵上演講募捐了。」夏源嶺拿起她們的「募捐盒」向記者展示,一個是普通的長方形透明塑料盒,盒蓋上貼了一張帶有「募捐盒」字樣的紙條,另一個就是一個黑色鞋盒,裡面都是一些零碎的現金,還沒來得及給陽陽送過去。
為了讓地鐵車廂內乘客知道她們的用意,在每次演講之前,學生們會用漢語簡單地闡述希望幫助同學母親的目的,「我們首先要說明來意,要不然別人會認為我們是騙子。」小夏說,只要沒有違反法律法規,地鐵演講會一直開展下去,希望在打動地鐵乘客的同時,去幫助更多的人。
地鐵乘客
佩服她們的勇氣,用付出換取幫助應點讚
其實,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晨讀俱樂部學生在地鐵上演講募捐,在2017年5月份就已經開始,「當時是為了給山區的孩子募捐一些學習工具和書籍,前後一共捐了2000多元,還有為學校的志願者協會籌集資金。」大一年級的劉瀟憶說,之所以會選擇在地鐵上進行演講,也是因為地鐵上大家都是坐著的,空間相對比較封閉,大家會願意聽我們說話,演講的效果要好一點。
她還告訴記者,目前還從來沒有遇到過說他們是騙子的人,「我們都會隨身帶著學生證和身份證,會給乘客看,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相信我們並為我們捐款。」
在1月3日地鐵演講中,一位乘客叫住了夏源嶺說:「你們為什麼不拿個二維碼呢?現在大家出門都很少帶現金了。」夏源嶺表示,因為現在還沒有對公的收款二維碼,只有私人的,以後會考慮有專門的二維碼。
這位乘客立馬拿出手機用微信轉了10元給夏源嶺,他告訴記者,他相信她們,他是一名英語老師,是被她們的勇氣所打動的,「能在這種場合下用英文演講,很佩服她們的勇氣,而且還是為了幫助別人,很值得大家學習點讚。」
還有乘客表示,和別的乞討不同,學生們在地鐵內演講,不僅要用真本事,還要客服心理上的困難,還有可能面對並不搭理她們的顧客,「和一些直接展示自己的困難甚至直接欺騙不同,他們是付出了的,對這些女學生來說實屬不易。」
受助同學
「感謝同學們,地鐵演講我可能都做不到」
因為同在一家英語口語培訓班學習,晨讀俱樂部的學生與陽陽成了朋友。陽陽的家,在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冷家鄉,她目前在成都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讀大一。
2017年,陽陽的媽媽被診斷出患有良性腫瘤,在小縣城動手術後靠藥物維持。2018年10月,腫瘤惡化,變成卵巢癌中晚期。
在公益組織的幫助下,陽陽母親成功申請到了滴水公益互助項目,在網上籌款。夏源嶺通過陽陽的微信朋友圈,得知她母親患病急需幫助的事情。
陽陽的朋友圈裡,寫滿了自己的無助,除了滴水公益的連結,她沒有更好的辦法,她告訴記者:「媽媽在老家務農,而爸爸在煤廠做工,我上大學的學費都是貸款來的。」
得知同學在地鐵車廂演講募捐,幫媽媽籌治病錢後,陽陽在電話中告訴記者,希望同學們不要太辛苦,馬上期末考試了,不要因此耽誤了課程。「我雖然是學英語的,但讓我去地鐵車廂內當著這麼多陌生人演講要錢,我可能都做不到。」
陽陽希望通過媒體,表達對同學以及所有好心人的感謝。「我跟媽媽說,外面有很多人在幫助我們,希望她好好配合醫生治療。」
紅星新聞記者 逯望一 實習生 陳紅
攝影記者 張直
編輯 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