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奧蒂瓦坎,美洲最早的大型城市

2021-02-18 若思的旅遊攻略

公元前200年,墨西哥高原上出現一個城市。

這個城市在公元100年達到鼎盛,面積達20平方公裡,有近12萬人口,是美洲最大的城市。要知道,遠在歐洲的倫敦可是在公元900年左右才達到12萬人口。

這個城市,名叫特奧蒂瓦坎。

兩千年後,坐在月亮金字塔上,俯瞰特奧蒂瓦坎——

特奧蒂瓦坎是古代印第安文明之一,起源於公元前200年,和瑪雅文明是同一時期。沒有人知道它從何起源,有何故事,因為這個文明沒有留下任何文字或是資料記載。所有有關特奧蒂瓦坎的故事都是來源於其它文明,甚至連特奧蒂瓦坎這個名字都是被後來的託爾特克人命名的。

託爾特克人視特奧蒂瓦坎人曾居住過的古代城市作為聖地,因此稱其為特奧蒂瓦坎,意思是「眾神造人之地」。

和特奧蒂瓦坎的起源同樣神秘的,是它的消失。沒有任何書面記錄,這個偉大城市的人口仿佛一夕之間就消失了。消失的時間差不多是公元750年,也就是阿茲特克文明興起前700年。

學者根據考古學、氣象學、地質學等的研究,認為特奧蒂瓦坎人為了製造石灰而不合理的砍伐樹林破壞了生態;公元535年薩爾瓦多的伊洛潘戈火山(Ilopango volcano )爆發,造成了漫長的旱災,農業生產出的食物不足以養活城市內的人口,長期的饑荒導致底層人民的不滿,最終,特奧蒂瓦坎在6世紀末或7世紀初爆發了大規模內亂,起義的人們在燒毀了金字塔和神廟,砸碎了神像後紛紛離開了這座「傷心之城」,終於在750年左右,特奧蒂瓦坎被徹底放棄。

在西班牙人登陸墨西哥時,這裡無人居住、一片荒蕪。因此當西班牙人徵服墨西哥各民族,大肆破壞印第安原住民的建築物建立自己的殖民地文化時,特奧蒂瓦坎反而逃過一劫,安然保存到現在。

和四處開花的瑪雅文化不同,特奧蒂瓦坎的整個文明都集中在了特奧蒂瓦坎這個同名古城之中。這個景區達20平方公裡,以亡靈大道為中軸線,道路兩旁遍布建築,包括宗教場所、交易集市、豪華住所、和百姓人家。擁有巨大的建築、精美的壁畫,古蹟下方還有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統,縱橫交錯、密如蛛網。城市規模之大、設計之精美、設施之完備,另整個世界為之震撼。

特奧蒂瓦坎在墨西哥城東北方向,開車需1.5小時。可以從墨西哥城搭大巴前往,或是包車、租車等。我們選擇了在Avis租車,一天10美金。除了Avis,墨西哥城還有很多其它租車公司可供選擇。

特奧蒂瓦坎共有5個入口,其中主入口在羽蛇神金字塔對面,大部分人都從這裡進入,然後步行半小時到達太陽金字塔。但我發現一個小秘訣——如果把車停在太陽金字塔附近(停車場2、3或是5),就能趕在大部隊之前先爬了金字塔。畢竟,從羽蛇神金字塔到太陽金字塔,中間可是要走半個小時呢。

太陽金字塔是墨西哥最高大的建築,也是世界上第三大金字塔,僅次於埃及的胡夫金字塔和喬盧拉金字塔。它基座為225米乘222米,幾乎是正方形,高64米。它是由階梯狀的梯形疊成,正前方有非常陡峭的走道。頂上原本應該還有神廟,但現今已不復存在了,只剩下一個略呈圓頂狀的小丘。也由於這個神廟不復存在了,所以考古學家無法確定這裡祭祀的到底是哪位神祇。

其實就連太陽金字塔這個名字都是阿茲特克人給起的。在特奧蒂瓦坎消失後,阿茲特克人拜訪過這個遺蹟,順便給這裡的金字塔起了名字。

在太陽金字塔頂端,可以眺望遠處的月亮金字塔:

小貼士:

1. 太陽金字塔是這裡最熱門的景點。儘量早到,先參觀太陽金字塔,再去月亮、羽蛇神金字塔,以避開人流。來得太晚的話,你看到的就是這樣的金字塔——

2. 停車在太陽金字塔附近的停車場,就能趕在大部隊之前先爬了金字塔。

3. 由於墨西哥地處高原太陽強烈,而金字塔所在地又沒有什麼遮擋物, 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曬工作,帶上墨鏡和帽子,

亡靈大道就是特奧蒂瓦坎的主幹道。據說是因為西班牙人來到此地時,看見成群的金字塔 ,以為這裡和埃及的金字塔一樣用作陵墓,因此將眾金字塔之間的道路稱為亡靈大道。

其實不然,美洲金字塔和埃及金字塔最大的區別在於,埃及金字塔是陵墓,而美洲金字塔則是用於祭祀。

亡靈大道的兩旁是一些小型的金字塔,有的金字塔牆上還有精美繪畫,歷經百年依然清晰可辨。

月亮金字塔在亡靈大道的盡頭。它的造型和太陽金字塔相似,都是用階梯狀的梯形疊成。月亮金字塔要小一些,長170米,寬150米,並不是正方形。

月亮金字塔高46米,由於建在比太陽金字塔更高的地基上,因此兩塔頂端的高度處同一水平。

這裡雖然規模較小,但建造精細。

月亮金字塔下是月亮廣場,廣場中央是一個四方形的祭臺,特奧蒂瓦坎古城重要的宗教儀式都在這裡舉行。

這裡還可以遠眺太陽金字塔。

蝴蝶宮就在月亮金字塔南方,是當年宗教上層人物和達官貴人的住所,也是全城最華麗的地方,保存相當完好。精美的壁雕,鮮豔的色彩,可以看出當年的特奧蒂瓦坎人的審美。

宮殿裡的壁畫完整無損保持著原來的鮮豔色彩。中央大廳的圓柱上刻著蝶翅鳥身的浮雕。兩邊圓柱上雕刻著一隻美麗飛鳥,雙翅齊展,仿佛迎面飛來。蝴蝶宮的住房結構典型地反映出當時特奧蒂瓦坎城的建築特點:每幢房子都是四方形,正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房子中間都有一個四方形的天井。

蝴蝶宮下面,挖掘出了另一座宙宇,是迄今發現的特奧蒂瓦坎城最古老的建築,稱為「羽螺廟」,其牆上畫有許多用美麗羽毛裝飾的海螺。在離羽螺廟不遠的地方,是「美洲豹宮」,它的門口牆上畫著兩隻蹲在地上的美洲豹。美洲豹頭飾羽毛,虎視眈眈,前爪握著一隻海螺,在嘴邊吹奏。

沿著亡靈大道一路南行,就能看到羽蛇神金字塔。這是三個金字塔中最小的一個,卻是最精美的一個,周身遍布美麗石雕。

羽蛇神金字塔在一個廣場中央,周圍有15座金字塔式平臺環繞。

羽蛇神金字塔又名奎扎科特爾金字塔。奎扎科特爾是羽蛇神,是墨西哥神話中最重要的神祇之一,出現在幾乎所有墨西哥文明中。

這種「生有羽毛的蛇」的神明形象最早出現在奧爾梅克文明中,也就是已知的最古老的墨西哥文明,之後的所有文明都不約而同的出現了這一形象,只是名稱有所不同。比如在特奧蒂瓦坎和阿茲特克文明中,他的名字是奎扎科特爾,而在瑪雅文明中,他的名字是庫庫爾坎。

現在的羽蛇神金字塔的頂端早已倒塌,只剩下神廟的底座。但這個底座的豪華精美讓人驚嘆不已:每一層都有眾多的羽蛇神頭像和雨神頭像間隔排列,蛇身則是淺浮雕,蜿蜒在石板上。

雨神特拉洛克和下方的羽蛇形象——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公眾號後輸入關鍵字「墨西哥」可以看到更多信息哦:

完整版遊記,請見《從金字塔之巔到深海40米·2019墨西哥貝里斯上山下海之旅(洞穴潛水、大藍洞探險、金字塔遊玩、沙灘度假、墨西哥城跨年)》:https://bbs.qyer.com/thread-3378717-1.html

花了很多心思整理歸納的~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幫忙轉發分享吧~

相關焦點

  • 特奧蒂瓦坎古城(太陽金字塔月亮金字塔)
    距離墨西哥城40公裡是特奧蒂瓦坎古城。特奧蒂瓦坎古城是印第安文明的重要遺址,它是拉丁美洲規模最大的城市遺址。
  • 歷史 | 眾神之城——特奧蒂瓦坎
    」特奧蒂瓦坎(納瓦特語:Teotihuacán)是一個曾經存在於今日墨西哥境內的古代美洲原住民文明,是印第安文明的重要遺址,大致上起始於前200年,並且在750年時滅亡。城市原來的名字已經無從知曉,阿茲特克人發現了這片廣闊的廢墟,他們叫它「特奧蒂瓦坎」(眾神之城)。
  • 多彩墨西哥 - 「眾神之城」 特奧蒂瓦坎
    特奧蒂瓦坎Teotihuacan是美洲印第安文明的重要遺址,是中美洲影響巨大的古文明。
  • 特奧蒂瓦坎古城:可以與古長安媲美,但卻突然消失無蹤,至今成謎
    雖然這條地道還在繼續挖掘中,但很多對於特奧蒂瓦坎古城的假設,沒準都會逐漸在此次考古中找到一個合理的答案。 在地道的物品中,包括有石雕像、珠寶、貝殼以及4000個木製品,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黑曜石刀片和箭頭。因為,特奧蒂瓦坎古城曾是墨西哥的商貿、旅遊最為發達的城市。更甚者,特奧蒂瓦坎古城中還有大量的巨型金字塔、神廟以及古代居所,且都裝飾有大量精美壁畫。
  • 古代矛尖或揭示「最早」美洲人另有歸屬—新聞—科學網
    考古學家發現的西部無柄矛尖   圖片來源:得州農工大學 一個考古團隊利用10年時間,在美國德克薩斯州一條小溪旁邊不辭辛勞地挖掘出一層又一層古代石頭工具,以尋找最早抵達美洲的居民的痕跡更重要的是,這些形狀獨特的矛尖被埋在代表克洛維斯文明的工具下面,從而表明克洛維斯人並非像考古學家一直認為的那樣,是最早抵達美洲的居民。【《科學》相關報導】 據2006~2016年挖掘出這些工具的德克薩斯農工大學學院站分校考古學家Michael Waters介紹,發現這些工具的地方距離奧斯汀市西北約20公裡,擁有常年流動的淡水,使其成為「人類生活的理想場所」。
  • 殷人東渡與美洲文明
    在中國,國學大師羅振玉和王國維最早提出殷人東渡美洲的可能性。後來郭沫若、衛聚賢也相信殷人東渡美洲。近年美國俄克拉荷馬中央州立大學教授許輝的《奧爾梅克文明的起源》和中國學者王大有等的《圖說美洲圖騰》進一步闡明殷人東渡美洲論的根據。殷商是中國的青銅時代,墨西哥也出土青銅人頭像,相貌和華夏人相似。
  • 美洲大陸最早是誰發現的?(是哥倫布還是鄭和)
    美洲大陸最早是誰發現的?是哥倫布嗎?還是我們中國下西洋的鄭和呢?我最近看到一些報導,不妨讓我們看一個新的證據在1953年左右,一位美國學者默茨女士,讀過維寧翻譯的東山經(山海經其中一經)後,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就是東山經中所描述的山水,既然在我們國家的東部沒有找到,那有沒有可能就是位於我們國家東邊的美洲大陸。
  • 中國人最早發現美洲大陸,最早認識到地球是圓的
    一直被認為是國內現存最早的、第一幅出現美洲的世界地圖;現被南京博物院所收的藏本,為明萬曆三十六年宮廷中的彩色摹繪本。確實,這美洲的地理在1600年代,對中國似乎是個盲區。按照當前普遍的歷史觀點,中國人航海走的最遠的是明代永樂年間的鄭和,他率領的船隊的最西記錄是東非洲,所以在1602年之前,中國人對於美洲是沒有任何認知的。而美洲就是前面敘述過的哥倫布於1492年誤打誤撞首先發現的。這個觀點在中國有海權意識以來,已經籠蓋國人近二百年。
  • 「民科」如何大鬧歷史:周公原本是女子,中國人最早發現美洲
    1761年,法國漢學家德·吉涅(J.de Guignes)在向法國文史學院提出的研究報告《中國人沿美洲海岸航行及居住亞洲極東部的幾個民族的研究》中,最先提出「中國人最早發現美洲說」後,這個問題引起了西方漢學家的廣泛興趣和熱烈討論,兩個多世紀以來,既有贊成者,也有反對者。
  • 全盛到衰落:扒一扒美洲古文明所信仰的羽蛇神
    不過儘管如此,羽蛇神在不同美洲古文明中也有不同的名稱,如瑪雅人將羽蛇神稱為庫庫爾坎(Kukulkán),而基切人則將羽蛇神稱為庫瑪茲(Gucumatz)。(▲羽蛇神雕像)起源最早的羽蛇神形象是在一塊名為「拉本塔19號」的奧爾麥克文明石碑中所發現,而石碑中也可以看到一名男子坐在一個形似羽蛇神的生物前
  • 美洲出土中國古文字,距今3300年,史學家:中國人最早發現新大陸
    他去世後,歐洲的人不斷向美洲遷移,這一事件直接讓人類歷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因此,哥倫布成了世界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航海家。但實際上,第一個到達美洲的歐洲探險者並非哥倫布,而是維京人萊夫·埃裡克松,他生活的年代比哥倫布早500年左右。很長一段時間裡,學界公認歐洲人最早發現新大陸存在。
  • Cell|貝加爾湖地區發現美洲原住民與西伯利亞最早的聯繫
    通過研究19個來自於1.4萬年至9,800年前,貝加爾湖及其周邊地區個體的基因組,這一研究詳細闡釋了這一地區的遺傳歷史,揭示了西伯利亞人群與美洲原住民人群間在舊石器晚期的深層聯繫,以及早青銅器時代與歐亞大陸其他地區的廣泛交流。
  • 史料證明:美洲的最早發現者,不是哥倫布,而是一位中國人
    有些人認為,美洲大陸是義大利熱內亞人哥倫布於1492年首先發現的。但也有資料證明,維京人(別稱北歐海盜)萊夫·埃裡克松早在哥倫布登陸美洲的五百多年前就發現了新大陸的存在。還有人說,最早發現美洲大陸的人不是哥倫布,也不是萊夫·埃裡克松,而可能是中國的一名僧人。其依據是什麼呢?
  • 才知道,美洲大陸最早的居民是亞洲人。那麼和中國有沒有關係呢
    那麼就使得白令海峽成為了大陸橋,使亞洲大陸和美洲大陸相連接。在一萬五千年前的某一天,一群獵人在追趕獵物的時候通過了白令大陸橋,進入了美洲大陸,成為了美洲大陸最早的居民,也就是後來的印第安人。但是隨著氣侯變暖,海面逐漸上升,大陸橋被海水淹沫。隔斷了兩個大陸之間的聯繫。從第一個人通過了白令大陸橋來到美洲,到完全被海水隔斷聯繫,這段時間大概持續了近一千年!
  • 石紀元解析:維京海盜是美洲大陸最早發現者?比哥倫布要早500年
    維京海盜是美洲大陸最早的發現者千空團隊為什麼會選擇維京海盜成為此次航行的參照案例,原因很簡單,主要是因為維京海盜曾經在沒有先進的航海工具——指南針的情況下,曾經成功到達美洲大陸,甚至比最早發現美洲大陸的哥倫布要早上500多年!
  • 美洲發現了甲骨文?商朝最早發現美洲?象形文字並不都是甲骨文
    最近不斷冒出一些新聞,《每日郵報》報導在美洲發現了甲骨文,並且有學者據此推斷,中國早在三年前就來到了美洲,並跟當地的土著居民有良好的互動,因此留下了這麼多的文字,這比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早的多。當然了,約翰·羅斯坎普一直致力於對美洲發現的象形文字進行研究,他也發現其實這些文字跟甲骨文有相似之處,並且做了很多推測,只是這些象形文字還只是推測,還沒有實質的證據能夠證實,這些內容如果要被證實也需要很長時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