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巴菲特投資比亞迪,我們可以學到什麼?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最近,隨著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股價上漲,美國價值投資大師沃倫·巴菲特在2008年對比亞迪的一筆投資,暴賺近19倍,再次回到人們的視野。

在2008年10月,比亞迪股份(01211.HK)在香港市場發布公告,巴菲特控股的MidAmerican Energy公司以每股8港元的價格,認購了比亞迪股份2.25億股股份。 這裡就讓我們來看看,我們能從巴菲特的這筆交易中,學到哪些有用的投資本領。

需要說明的是,在2008年9月24日,香港股票市場的比亞迪股份當時股價為8.03港元,和巴菲特入股的8港元相差無幾,因此我們基本可以用這一天作為巴菲特當時入股價的近似參考,用來進行之後復權價格的計算,以便計算比亞迪股份後來復權股價的漲跌幅和估值變動。

從善如流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這筆交易應該不是巴菲特本人的決策,而是來自查理·芒格的手筆。芒格曾經對媒體表示,「比亞迪並不是巴菲特所熟悉的公司類型。」

但是,巴菲特聽從了芒格的建議,決定作出了這筆投資。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大師的第一個特質:在投資中絕不固執己見,而是哪怕到了七八十歲的年紀,在常人往往已經陷入自己一輩子的習慣中無法自拔時,仍然能做到從善如流、擇賢是從。

買得便宜非常重要

現在,中國市場上的許多投資者,說起股票來常常會說:不要買便宜的公司,而是要買貴的公司。因為便宜的公司必然比較差,貴的公司自然有貴的道理。一個公司能跟上潮流才會變得貴,投資就是要跟上潮流,而不要買那些被時代拋棄的便宜貨。

儘管這些理論聽起來好像頭頭是道,但是實際上卻完全站不住腳。對任何一筆交易,付出更少的價格,永遠是價值投資的精髓。而人棄我取、人取我與,永遠是價值投資者戰勝市場的法寶。在巴菲特對比亞迪的這筆賺了19倍的投資中,我們就可以看出端倪。

從2008年9月24日到2020年10月29日,比亞迪股份的前復權股價從7.81港元(該前復權股價基本相當於巴菲特當時8港元的買入價),上漲到了156.6港元,股價變為原來的20.1倍。那麼,這20.1倍的股價變動中,有多少是從估值變動來的,又有多少是從基本面變動來的呢?

根據Wind資訊數據,在2008年9月24日,比亞迪股份的港股股價,對應的PB(市淨率)估值是1.3倍。到了2020年10月29日,同一個股票對應的PB估值是6.3倍,是12年前估值的4.7倍。而用20.1除以4.7,我們可以輕鬆得到之間對應淨資產的變動,是4.3倍。

也就是說,在這筆12年股價上漲到原來20倍的交易中,巴菲特從估值變動上賺到了4.7倍的錢(姑且不論巴菲特實際上沒有賣出,這裡我們僅以他的帳面波動計算),而從基本面變動上賺到了4.3倍的錢,甚至少於估值變動所帶來的收益。看到這裡,我們還能說,投資的估值不重要嗎?

對於一家有著廣闊新市場前景、優秀技術和勤奮管理層的新能源公司來說,比亞迪股份在2008年1.3倍PB的交易價格,絕對不能算貴。甚至和今天內地市場上動輒出現的10倍、乃至20倍的PB估值比較,可以算得上是非常便宜。由此,也可以看出巴菲特對買入估值的挑剔。儘管這筆交易主要由芒格所促成,但是可以看到,巴菲特也沒有在估值上給出了太大的讓步。

其實,從近20年裡巴菲特在亞洲所做的幾筆交易中,包括買入中國石油H股的股票、買入韓國埔項制鐵的股票、買入日本最大的5家貿易公司等等,我們都不難看到「低買、高賣」的投資技巧。對於近千億美元身家的投資大師來說,買賣的價格和估值都如此重要,我們市場上的投資者,又怎麼能得意洋洋地宣稱「我們投資不看估值」呢?

絕不追高:比亞迪曾經是一隻慫股

在市場上的許多投資者,往往喜歡追逐熱門的股票。如果一個股票過去3個月漲了30%,那麼它看起來有點吸引力。如果3個月裡漲了50%,那麼它值得研究。而如果一個股票在過去半年裡漲了200%,那麼不少投資者可能想都不用想,就會感受到買入的衝動。

但是,當巴菲特在2008年買入比亞迪股份的時候,比亞迪股份的股票卻是一隻經典的慫股。當時,這家公司的股價從2007年10月31日的18.09港元,跌到2008年9月24日的7.81港元,跌幅達到57%。(此處為前復權價格,因此2008年9月24日的7.81港元前復權價格,基本相當於當時巴菲特買入的8港元)

在這家公司的股票下跌了57%以後,巴菲特在芒格的建議下,花大手筆買入了這家公司。反過來,看看今天的市場,我們的投資者有多少在那些下跌了一半以上的股票裡掘金?又有多少人在追高最近的大熱門股?

義在利先:對短期利潤視而不見

對於巴菲特在2008年買入的比亞迪,市場上最大的一個疑惑就是,為什麼在2009年的大漲中,他不把比亞迪的股票賣了?

在2009年10月23日,比亞迪股份的股價漲到83.11港元(以2020年10月29日計算的前復權價格),是巴菲特買入價格、即7.81港元前復權價格的10.6倍。彼時,比亞迪的PB估值也飆升到了13.8倍。對於這樣一筆一年賺了9倍的交易,為什麼巴菲特不賣?

有人也許會說,戰略投資往往有限售。但是,根據當時比亞迪公司的公告,「認購股份於其後銷售或出售時,不須面對任何禁售限制或任何其他限制。」這也就是說,巴菲特的股票在當時是並沒有限售的。

另一種解釋,是巴菲特買的太多了,賣不掉。但是,比亞迪股票在當時的高價持續了整整半年,而從2009年10月23日到2010年4月7日、也就是股價的高位區域裡,根據Wind資訊的數據,成交金額達到整整502億港幣。對於巴菲特18億港幣的買入金額來說,這個成交量足以讓他從容的賣掉自己的持倉。一般來說,有經驗的交易者都知道,賣掉成交量10%的持倉並不算太難,而18億港幣只佔502億港幣的3.6%。

還有一種解釋,是巴菲特非常看好比亞迪的未來,即使賺了10倍都不賣。但是,從比亞迪公司後來的股價走勢上,可以看到這種解釋其實不太站得住腳。在2009年的股價高點以後,比亞迪公司的港股價格在之後的11年裡一直沒有再超過這個價格。直到2020年隨著股價的一波大漲,股票價格才再創新高。而且,對於任何投資來說,1年賺10倍、公司估值在2009年最高點達到13.8倍PB、107倍PE(Wind資訊數據),都是一個值得賣出的交易。

那麼,為什麼巴菲特不賣呢?難道他糊塗了?

巴菲特絕對不糊塗,這是一個生於1930年、在資本市場的起起落落裡打拼了無數個春秋,從盈虧的血海刀山裡走出來的人。我們都能看到的、以及被後來十幾年股價證明了的、明顯的賣出機會,這樣一個經驗老道的人,不至於看不到。巴菲特沒有賣出的唯一可能,來自於他和芒格對投資中的企業家精神的理解。

一方面,對於巴菲特來說,當時他投資比亞迪的投資額大概相當於當時的2.3億美元。而在2009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總資產就達到2000億美元,巴菲特本人的淨資產大概在400到500億美元。也就是說,比亞迪並不是巴菲特的一個大頭寸。客觀的說,在一個不大的頭寸上,貫徹涵蓋企業家精神的投資,相對比較容易。如果說巴菲特的總資產在一年內翻了10倍、而他在極度昂貴的估值下還不賣出,相對來說就更難理解。

而另一方面,在巴菲特中後期的投資中,他「伴隨企業共同成長」的理念,開始替代早期的「純粹買賣資產」的理念。在這一理念下,巴菲特提出了許多伴隨企業成長的行動綱領,包括「買入以後絕不幹涉企業運營」、「做企業最好的陪伴者」、「幫助企業家的商業成長,而不是只賺金融利潤」,等等。

在這一伴隨著企業家精神的投資宗旨之下,當巴菲特在2008年買入了王傳福的比亞迪公司一部分股份以後,他一定是看中了比亞迪這家企業、和其中蘊含的企業家精神。(巴菲特在一些場合也表達過類似的言論。)客觀來說,同時由於這不是一個太大的頭寸,因此在面對短期到來的10倍漲幅時,巴菲特選擇了商業中共同成長的義、而不是金融投資中的利,也就可以理解了。

賣出這個賺了哪怕10倍的頭寸,對巴菲特來說是九牛一毛,但是對比亞迪來說,卻是缺少了一位重量級的財務支持者。在自己的小利、和朋友的大義之間,巴菲特選擇了義。

在歷史上,選擇義的商人,絕不止巴菲特一個。在南懷瑾先生非常推崇的韓國歷史小說《商道》裡,18到19世紀的朝鮮權臣樸宗慶,在宴會上問自己的賓客:「有誰知道,每天進出平壤城崇禮門的,一共有多少個人?」大家眾說紛紜,但是沒人說得準。後來,一代大商人林尚沃說,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利、一個是害。這些人要不對大人你有利,要不有害,僅此而已。

樸宗慶非常滿意,便問林尚沃,那你是姓利還是姓害?林尚沃說小人既不姓利、也不姓害,小人姓義。我永遠與大人休戚與共,無論利害。由此,林尚沃通過樸宗慶,成為了朝鮮的一代巨商。

在歷史上,林尚沃確有其人。而有意思的是,這位畢生貫徹「義在利先」的朝鮮巨商林尚沃,死時身邊只留下20元,其餘財產全部捐獻給了國家。而沃倫﹒巴菲特也承諾要把自己99%的遺產捐獻給慈善基金。這兩位成功的商人之間,遠隔數百年的時空,卻又如此相似,實在發人深省。

從巴菲特對比亞迪的投資中,我們可以學到如此眾多的價值投資理念。這些理念中,沒有一條和今天我們在市場上看到的「追熱點、炒估值」相吻合,卻給價值投資大師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財富。而在獲得了這些財富之後,巴菲特卻又沒有將這些財富用在個人享受上,而是讓它們流向真正對人類社會有益的事業。

這堂深刻而又鮮活的投資課程,值得我們每個價值投資認真學習。

(作者系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資官)

相關焦點

  • 比亞迪徹底火了!股價暴漲超300%,巴菲特又一經典投資:12年豪賺近20...
    巴菲特經典戰役:買比亞迪12年豪賺近20倍浮盈330億2008年9月29日,股神巴菲特投資的旗下附屬公司MidAmerican(中美能源控股公司)宣布,斥資2.3億美元(18億港元),以每股8港元的價格,認購了比亞迪公司2.25億股的股份,約佔比亞迪本次配售後10%的股份比例。
  • 比亞迪市盈率近140倍,是巴菲特成功的「異類」?
    巴菲特投資比亞迪(002594.SZ,01211.HK)H股過去12年帳面回報超過20倍,這是又一個價值投資成功的案例麼?現在比亞迪逼近140倍的市盈率,對過去三年淨資產收益率都不足8%的比亞迪來說,處於怎樣的價值區間?
  • 劉明達:巴菲特寡頭投資既能長期堅持 又能及時調整
    他表示,巴菲特的寡頭投資,實際上2008年巴菲特老先生,一方面是賣出了他重倉持有的中石油,當時引起國內的投資者的非議,事實上我們看到這麼多年過去了,中石油一跌再跌。時間證明,這位老先生對於投資的長期見得是十分正確的。
  • 他,芒格口中的中國巴菲特,傳聞中的巴菲特接班人
    苦心鑽研兩年後,李錄用省吃儉用的錢,小心翼翼、千挑萬選地買了人生中第一隻股票,等到畢業的時候,他已經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覺得自己可以退休了。但李錄從巴菲特那裡,學到了最寶貴的經驗——逆向思維。他決定再賭一把,重倉購入幾隻股票。這個決定,給他和投資人帶來了數倍的回報,也讓他終於在華爾街站穩了腳跟。
  • 巴菲特的偶像,是個小球童,從他身上股神學到了投資和成功的秘訣
    巴菲特成功的秘訣是什麼,這要從巴菲特的偶像說起。巴菲特的個人偶像是一個叫艾迪·貝內特的棒球球童。球童就是幫運動員拿拿球桿,做做雜務,沒什麼技術含量。艾迪的厲害之處在於,幹著和別人差不多的活,但拿著遠高於他人的薪水。
  • 巴菲特最新訪談:回復投資卡夫失利及投資蘋果等問題
    巴菲特第一次談到了卡夫亨氏的投資失利,談到了如何看待蘋果股票,談到了美國國運,以及永不過時的價值投資。本次訪談非常長,我們羅列了一些簡單的訪談精華,如果沒有時間可以看下面幾條訪談精華:1. 美國國運是這次巴菲特股東信中最重要的部分,事實上巴菲特從去年夏天剛開始寫股東信的生活,就把美國國運列為最後一章。
  • 巴菲特:穩賺不賠的投資不在股市,而是這個,很多人卻沒意識到
    也許很多人都覺得這些小成就與巴菲特的「股神」之名比起來,實在是黯淡無光,但巴菲特卻驕傲地說道:「我們幹的都一樣!」在巴菲特看來,這些表現出自身個性、獨一無二的孩子們,才是自己最成功的一次投資成果。那麼巴菲特究竟是如何教育出這些優秀的孩子呢?其實很簡單,只不過父母往往不上心。
  • 巴菲特「嘴巴生意」:自己愛吃什麼,就投資什麼,看完恍然大悟
    「股神」巴菲特可以說是最成功的投資人之一,其飲食習慣卻並不是很健康。巴菲特喜歡喝喝汽水、吃漢堡、很少吃青菜,但是他依然高齡長壽,現在足足90歲了,仍然精力充沛。股神巴菲特他也是一個性情中人—喜歡吃什麼,就投資什麼。因為自己喜歡喝可樂,便投資了可口可樂公司。
  • 巴菲特選擇CEO的標準,我們能從中學到些什麼?
    巴菲特自己曾表示,這些CEO中的一位可能將成為伯克希爾的下一任CEO,而巴菲特管理CEO的方式跟他管理投資組合的觀念也十分相似,他從來不會在不考慮管理者的情況下投資一家公司。「很不幸,你們的董事長並不屬於第二類人,儘管我們已充分認識到必須將重點放在第一類公司,但真正命中的概率卻是小之又小,我們說得比較好聽。」
  • 陳思進對話何剛:巴菲特投資觀真知or偽善
    主持人:陳老師的觀點是巴菲特沒有什麼特點,凡是搞金融的那點道理都懂的,他之所以賺這麼多錢,主要因為他有一些內幕消息以及他投資了很多媒體,能夠控制媒體對他的報導;何剛老師的觀點,巴菲特的這套投資理論還是有它一定道理的,整體來說如果堅持去遵守的話,普通人是可以跑贏大盤的,但是不能讓你掙到大錢,我們今天共同探討一下這個話題,有請陳老師您先開始。
  • 巴菲特持倉的「新能源汽車」龍頭股!
    「比亞迪」這隻個股,是我龍頭股票池中比較看好的個股,在我心中,它和我目前持倉的寧德時代同樣重要。並且在我自己篩選的「新能源汽車」股票池中,只選了三隻個股,分別是寧德時代、比亞迪,以及特斯拉。因為它們未來的股價的盈利空間具備很強的投資確定性,所以我自己也是在擇機建倉。
  • 鄭重看股:比亞迪業績大爆發 股價暴漲之後還有無投資機會?
    來源:鄭重微言鄭重/文疫情期間失利頗多的股神巴菲特,除了投資蘋果暴賺外,現在又增加了一隻股票:比亞迪(01211.HK)。按照目前港股比亞迪155.80元/股的股價,持倉12年間,這隻股票的股價暴漲近20倍,巴菲特帳面淨賺超過40億美元。2008年,巴菲特以每股8港元投資比亞迪股份2.25億股。這是他投資的第二家中國公司。美銀證券剛剛上調比亞迪目標價至183港元/股。
  • 「股神」巴菲特的告誡:未來穩賺不賠的投資不是股市,而是這個
    在他的小兒子大學剛畢業時,向他借一筆錢,但是巴菲特直接拒絕了,小兒子彼得氣得只好跑去銀行借錢;後來他的小兒子對這段回憶說道:「在還貸的過程中,我學到的遠比從父親那裡接受無息貸款多得多,現在想來,父親的觀點對極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彼得逐漸意識到父親的苦心:輕易得到的便不會珍惜。
  • 巴菲特告誡年輕人:想成為有錢人,只需要這3種投資,你知道嗎?
    巴菲特曾說過:「如果你還沒找到一個睡覺還能掙錢的方法,你將工作到死。」現在每個人都想當個「斜槓青年」,聽起來有點難,但並不是,有很多人都通過自己的努力擁有了「睡後收入」。很多人都覺得自己辛辛苦苦的賺錢,卻只在溫飽的那個水平,又怎麼得到「睡後收入」,巴菲特說,如果能整合自己的能力、資源,通過正確的投資手段,就能實現「錢生錢」和「睡後收入」。
  • 從「撿菸頭」買股,到長期價值投資,巴菲特成功:這3位功不可沒
    查理·芒格,是一個96歲的智慧老人,比巴菲特相比要大幾歲,但是為人非常低調,他習慣站在巴菲特身後,充當那個「我沒有什麼好補充的」的幕後智囊。直至現在,巴菲特仍然堅持格雷厄姆的「安全邊際」理念,而且他認為自己從老師那學的最重要的一課是:「購買那些價格大大低於價值的股票」,從老師身上,巴菲特學會了獨立思考,而且杜絕了在股市中隨波逐流的愚蠢。
  • 為何巴菲特等投資大師都長壽?
    4月14日,巴菲特曬出一張其佩戴比亞迪生產的口罩照片,並配文「我的目標是長命百歲,目前為止進展還不錯。」許多人都想不明白:巴菲特已經89歲了,而且得過前列腺癌,他為何就精力不衰,而且還堅信自己能夠繼續幹下去呢?
  • 巴菲特是怎樣煉成的?兩萬字深度起底股神傳奇人生(下)
    在中國,巴菲特最有名的投資是買中石油和比亞迪。中石油的股票曾經坑了很多中國投資人,網上流傳著「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滿倉中石油」的段子。而巴菲特投資中石油,卻大獲全勝,以5億美元進來,4年後以40億美元退出,狂賺7倍。比亞迪則是巴菲特2008年買入,現在還大量持有的一隻股票,年化收益率也高達20%多。
  • 理性的力量:五維模型透視巴菲特投資人生
    從這位傳奇人物的身上我們能夠學到什麼?今天我們嘗試用五維模型來透視巴菲特的投資人生,希望能儘可能接近真理並有所收穫。圖:巴菲特投資人生五維模型 「五維」指的是天分、出身、導師、搭檔和終身學習,其中天分和出身個性化色彩較濃我們放在後面討論,先從巴菲特的兩位泰鬥級導師和最佳搭檔說起。班傑明·格雷厄姆生於1894年,是公認的金融分析開山鼻祖。
  • 巴菲特:真正穩賺不賠的投資,其實是這個,大部分人都忽視了
    有著「股神」之稱的巴菲特可算是一個傳奇人物的存在:5歲開始做生意,11歲就購買了人生第一支股票;13歲就開始投資實業;16歲就擁有了多達40英畝的農場;34歲個人財富高達400萬美元;64歲坐擁一個價值230億的財富王國……可以說巴菲特憑藉著獨特的投資策略,為自己和其他投資人都創造了巨額財富
  • 巴菲特給當代年輕人的忠告:穩賺不賠的投資不是股市,而是這個
    他在5歲時就有了生意頭腦,11歲就買了人生中第一隻股票,在34歲的時候,個人財富就達到百萬美元;64歲打造了一個價值230億的財富王國……早已功成名就的巴菲特,曾說出了他能如此成功的原因:有這樣一種投資,低成本高回報,可以說是穩賺不賠,那就是——大量的閱讀,不斷投資你自己。有些人曾私下請教巴菲特,為何他的眼光能這樣精確,能看穿哪個公司的未來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