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篤信掐訣念咒,傳統文化背後的迷信,不可信!

2021-01-20 酒歌說文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其中神秘文化佔據了很大的比例。

所謂神秘文化,就是內含神奇隱秘之色彩的文化習俗,如術士巫師、隱者仙人、秘籍禁書、陰陽五行、奇門遁甲、煉丹佔星都屬於其中。

在以《封神演義》、《西遊記》為代表的奇幻小說中,往往有道人、巫師、嘴裡「念念有詞」,手裡不斷變化各種指訣,而後點燃符紙,以劍指天虛畫幾圈,頃刻間上天入地、隱形變化、移山倒海呼風喚雨。

這些道人、巫師所念的「詞」,燒的「紙」,所變化的「手型圈」,便是人們常說的「掐訣念咒」。

相對於以儒學為核心的上流文化,符咒文化主要流傳於民間,也被稱為俗文化。

和其他的神秘文化一樣,符咒文化從古至今一直備受爭議。經學之人從中窺見了傳統智慧;而迷信之人則將這種縛身枷鎖視為圭臬。更加可氣的是,一些招搖撞騙之徒藉此宣傳迷信,混淆視聽,毒害民眾,攫取不義之財。

對於這種俗文化,很多有學之士三緘其口,選擇了忽視。反而助長了奸佞小人的氣焰,將這種傳統文化變得更玄乎,更神秘化。成為社會一大毒瘤。

掐訣念咒的產生與原始人對自然的崇拜有關。繼而衍生出一種特殊的,基於語言魔力的文化。一群赤手空拳,膀大腰圓的勇士虔誠的跪倒在巫師面前,接受某種巫法的加持,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獲得神靈的保佑,以最小的損失圍捕到兇猛的野獸。

當進入農耕時代後,古人對自然的原始信仰,決定著他們將一切歸根於靈魂、鬼神在其中主宰。認為善神給人以風調雨順,給人豐收;惡神給人以天災人禍。於是便有祈求善神、詛咒惡神的述求。

當巫師或者法師「掐訣念咒」之後,如果獲得了豐收,人們往往作出了錯誤的聯想,歸功於神靈的保佑,認為這些好結果都是咒語的作用,而有人生病,如果連醫生也束手無策,同樣也歸功於有妖魔鬼怪作祟。咒語可以給人類帶來幸福或災難,甚至可以支配鬼神和自然。

這種對自然的信仰崇拜,讓咒語成了一種作用於特定目的,有著不可抵禦的強大力量的言語。

咒語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反覆吟誦,以此重複強調,避免鬼神「聽不見」或者忽視。

二是詞義生澀難懂,沒有任何可解釋性,凸顯超脫人類語言的神秘感。

三是音節具有節奏性,和詩詞一般,多講究合轍押韻,一來便於記憶誦讀,二則表現對神靈的崇敬。

四是念咒過程中,大多伴隨著各種儀式動作。例如「禹步」等類似的舞蹈動作,同時豐富的面部表情,一加強氣氛渲染,增強效果。

根據道教典籍記載,咒語的結構,一般是從呼喚鬼神之名,例如常見的「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中間述說對鬼神的要求和命令,末句以「如律令」作結,含有明顯的祈請、敕令的性質。

從功能上看,道教和佛教的許多經文都可視為咒語。因為持念這些經文,也能通神而得到神的護佑,避邪得福。所以在《道藏》的很多經文中常有「念誦此經,則可受十方帝君和神將護佑,消災納福,除罪升天」之類的說法。

其次,《道藏》的不少經文中也多有持念神名鬼名等而可「驅使鬼神,降邪伏魔」之說,《三國演義》、《西遊記》中也有「呼名落馬」之說。

所謂神秘文化背後都有傳統的淵源出處,但歸根到底仍然屬於迷信的積垢,真正解讀它還需要從歷史和科學角度批判解讀。如果不能正確引導,已經破除的封建陋習很容易捲土重來,這是相當危險的,值得每個有志之士警惕。

在此,小編鄭重提醒,本文的目的只是為了揭露符咒文化,掐訣念咒一些鮮為人知的知識。堅決反對有人藉此蠱惑封建糟粕學說。

原創不容易,更多資訊請關注「酒歌說文」,為您提供更多有趣的人文知識以及傳統文化。反正不要錢,多少學一點。

相關焦點

  • 421文檔的怪力亂神背後,談談關於迷信那點事
    當然,迷信並非娛樂圈獨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迷信,在科技發展迅猛的今天,迷信依然是一種普遍存在。從古至今,迷信一直伴隨著人類,就算是堅定的無神論者,也很難說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恐怕是大多數人的想法。
  • 8種日常的傳統都存在迷信,看你了解多少?
    每一種文化中都存在著迷信,它們旨在幫助我們把積極的東西帶入我們的生活,要麼召喚好的方面,要麼避免壞的方面,在現代社會,大多數人都知道老婦人的故事和針織衫是不真實的,與此同時,我們經常不假思索地相信實踐中廣為接受的迷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稱之為傳統,這些迷信的習俗深深植根於我們的生活和文化中,過了一段時間,甚至沒有人質疑我們為什麼要實行這樣的傳統,所以這裡有一些迷信
  • 西方那些神奇的傳統文化,了解一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在閱讀世界史類作品時,我們常常會遇到上述這樣奇特的傳統或者節日,會看到:西方君主因為某種傳統或迷信而做出奇怪的決定;會發現:某些特定的動物被賦予神性從而成為常用的圖騰,這些現象背後其實都有著深厚的文化淵源。
  • 金光咒與訣
    金光咒與訣金光咒: 天地玄宗,萬氣本根。廣修萬劫,證吾神通。三界內外,唯道獨尊。體有金光,覆映吾身。
  • 天地神通指,一掌握乾坤|道教掐訣結印細說(附道教常用指訣)
    肺氣通右目,訣用酉文,取西氣行事。腎氣通耳,訣用子文,取北氣行事。會此之道,參此之理,則二氣不在二氣,而在吾身。五行不在五行,亦在吾身。吹而為風,運而為雷,噓而為雲,呵而為雨,千變萬化,千態萬狀,種種皆心內物質之。」
  • 中國人為什麼沒有信仰,還能那麼團結?
    其實,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也有關於"神"的部分,比如財神,觀音菩薩,玉皇大帝等等。 儘管如此,與西方很多國家甚至像印度等亞洲國家比、宗教在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從來沒有暫居過統治地位。可能有人會說儒教不是一直是我國曆朝以來的主流信仰嗎?但其實儒教不具備宗教的兩個特徵:迷信和來世。
  • 文化|中國人為什麼沒有宗教信仰?
    經常聽到外國人說到中國人的文化時,說中國人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他們說錯了嗎?其實客觀地講,並沒有錯。從世界歷史上來看,200多個國家,絕大部分都有屬於自己的宗教信仰:以色列有猶太教;印度有印度教;歐洲還有基督教;另外,阿拉伯世界也有屬於伊斯蘭教的信仰。唯獨中國,在幾千年的歷史中,竟然沒有形成統一的宗教信仰。
  • 信佛人念咒,為什麼不靈?因為念的音不準,鬼神聽不懂……
    所以古大德教導我們放生,我們放生之前,一定要給所放的這些生物,念咒給它聽,念經給它聽,念佛號給它聽,有好處。可是古人給我們說的一句話,我們要記住,「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愈是精簡愈有受用。經麻煩,那麼長;咒是總經的意思,很少的言語統統都包括了,我們不懂,鬼神能懂。
  • 無獨有偶,費老說:「算卦可信嗎?」
    本世紀以來,《周易》已越來越在國際上顯示出中國人的 智慧光芒。時至今日,中國人應在這塊特有的民族文化寶地中,開發出最有價值的寶藏。佔筮作為中國神秘文化一個重要門類,源遠而流長。幾千年來,它在中國皇帝到奴隸的人群中間包括文臣武將、讀書人、隱居者、俠客、商賈、僧道、各類技藝人以及人口最多的廣大農民的文化心理上,都或深或淺地刻上了印痕。
  • 為什麼取名火神山和雷神山?命名背後的文化寓意,雷火消金。
    湖北乃古楚之地,在楚文化傳說中,楚國人被認為是火神祝融的後代。 在全國上下齊心抗擊「新冠」的當下,田兆元認為,不該把「雷神山」「火神山」的命名看作是一種迷信,「把火神、雷神理解成迷信就太膚淺了,它說明我們在抵抗疾病的過程中,一方面講求科學
  • 越南人到中國打工,未到半月崩潰警告:中國人的「慢慢來」不可信
    中國龐大的市場,為他們提供了很多可供選擇的就業崗位同時中國的工資待遇算是比較中等的,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文化也讓很多國家充滿了好奇,於是人們也不惜從自己的國家漂洋過海過來務工,並且感受一下中國的文化。這似乎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情,於是在國內的很多工廠其實你都會看到有外國人的影子,這名越南男子也跟很多人一樣,對中國文化充滿了好奇與嚮往,於是來到了中國的一家工廠。
  • 中國人的基礎文化和傳統信仰,一字說盡
    中國人的基礎文化是道文化,即根文化是道文化。中國人的傳統信仰是道。其他的文化比如儒、兵、陰陽、縱橫、農工等文化,都是在道文化根基上生長出的枝幹和枝葉。由於枝繁葉茂,有時會讓人誤認為這些枝葉就是中國的主要文化,但深刻研究這些繁枝茂葉,便會看到中國文化的主幹和根基——道文化,也會明白中國人的傳統信仰,其實可以用一個字概括,就是「道」。中國的傳統信仰——道,源自人們對自然、社會和自身的探索。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使中國先人認識到,凡事皆有規律方法,也使中國先人認識到掌握事物規律方法的重要。
  • 3倍速的中國人背後——是文化浮躁
    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明顯不對稱的情況下,人們開始用浮躁的文化來營造一種表面的繁榮,例如各地政府為了短期內提高知名度,而熱衷於舉辦各種「節日」——啤酒節、草莓節、荷花節等。文化賦能,終須沉澱實體經濟現代普遍的文化浮躁,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媒體的推波助瀾,既讓一些幸運兒一夜成名,也放大了一小部分人的成功事跡,讓大多數勤勤懇懇工作的人產生割裂感,認為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無意義的,「既然每個都有暴富的機會,那為什麼不能是我?」
  • 中國人愛用圓桌吃飯?用圓桌除了是傳統還有哪些鮮為人知的說法?
    小編發現中國人特別喜歡圓形,吃飯的碗用圓形,筷子也是圓形。自古以來,圓就是中國人鍾愛的形狀,甚至我們吃飯用的餐桌也大多是圓形。雖然現在西方文化的傳輸,也使的除了圓形餐桌之外,還有各種方形的餐桌,不過很多中國飯館裡還是喜歡用圓形來作為主基調的餐桌,除了這是古人流傳下來的習慣之外,還有哪些原因?
  • "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肉?原來李時珍早就已告訴我們答案,古人試過"
    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肉?據我知道,中國上下五千年,在這悠悠的歷史長河中,流淌著我國的傳統文化。
  • 在禮敬傳統文化中前進
    ,中華文明綿延五千餘年而不衰,豐厚的傳統文化正是前人留給今人的豐厚的精神文化遺產。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如何禮敬優秀傳統文化呢?   禮敬優秀傳統文化,要在學習中理解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精髓,人們可以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但是,傳統文化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內涵,我們必須認真學習,才能深入理解、好好把握。
  • 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的肉?原來李時珍早已告訴我們答案,古人試過
    國上下五千年,在這悠悠的歷史長河中,流淌著我國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