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2月13日訊 (記者 梁辰 馬浩哲 陶麗嬌)12月12日至13日,北京,來自中外翻譯界的350餘位專家學者集聚一堂,參加由中國外文局、中國翻譯研究院主辦的首屆翻譯人才發展國際論壇。會上,眾位專家學者暢所欲言,就跨文化翻譯、翻譯人才培養與終身教育等問題發表各自的看法,進行了熱烈的交流。他們說:
國際著名翻譯理論家安東尼·皮姆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中國網]
安東尼·皮姆(Anthony Pym)
國際著名翻譯理論家、歐洲翻譯研究學會主席、斯坦陵布希大學特邀教授
跨文化翻譯研究的重要性日益顯著,如何有效克服文化差異在翻譯中的瓶頸,是日後研究並需要長久突破的問題之一。
此次翻譯人才論壇的召開具有重要的意義。我非常願意與中國的翻譯大家和學者共同研究、合作,尋求更好的多語言翻譯解決方案。
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副主席、AIIC專職口譯員委員會副主席安德魯·康斯特布爾在會上發言。[中國網]
安德魯·康斯特布爾(Andrew Constable)
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AIIC)副主席
為培養翻譯人才需要加強多方合作,包括各國院校間的合作、世界各大翻譯組織之間的合作、以及企業和用人單位間的合作,為人才的成長創造更多機會。
瑞士日內瓦大學校務委員會國際關係高級代表、國際翻譯院校聯盟(CIUTI)榮譽主席漢娜·李豔綺在會上發言。[中國網]
漢娜·李豔綺(Hannelore Lee-Jahnke)
國際翻譯院校聯盟(CIUTI)榮譽主席
翻譯人才有多種成長發展道路,每個人要選擇好最適合自己的規劃,通過多種形式的終生教育來不斷提升自己。
在中國,通常從大學才開始進入外語的專業學習,在掌握了一門外語之後,才能進入翻譯課程的學習。而這對於一名立志成為翻譯的人才來說,有些太晚了。但可喜的是,我看到現在中國政府已經對翻譯事業更加重視,並在2007年由國務院批准設立了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所以我認為現在中國加強青少年乃至兒童的外語教育已經時機成熟,讓孩子們更早地接受正規的外語教育,有利於在中國培養出更多的高級翻譯人才。
國際翻譯院校聯盟(CIUTI)前秘書長馬丁·傅斯恩在會上發言。[中國網]
馬丁·傅斯恩(Martin Forstner)
國際翻譯院校聯盟(CIUTI)前秘書長
終生教育可以給院校培養出更多的翻譯教學人才,他們會懂得正確的教學理念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俄羅斯國立莫斯科大學高級翻譯學院院長、創辦人、榮譽教授,國際翻譯院校聯盟副主席尼古拉·加爾博夫斯基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中國網]
尼古拉·加爾博夫斯基(Nikolay Garbovskiy)
俄羅斯國立莫斯科大學高級翻譯學院院長、國際翻譯院校聯盟(CIUTI)副主席
我們在長期教學中認識到,外語專業和翻譯專業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專業,有著完全不同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技巧。同樣,聯合國和外交部對翻譯的要求也是大相逕庭,應引導學生及早明確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
此次論壇對培養世界級翻譯人才有重要意義。翻譯機構應該把培養翻譯人才,不斷提高翻譯人員的水平作為主要任務。我非常願意同中國同行合作。
法國巴黎第三大學、巴黎大學高等翻譯研究院(ESIT)、巴黎高等商學院教授韋遨宇在會上發言。[中國網]
韋遨宇
法國巴黎第三大學、巴黎大學高等翻譯研究院(ESIT)、巴黎高等商學院教授
翻譯人才的培養和翻譯質量的提高,是確保中國「一帶一路」戰略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中國企業國際化,走出去的有力保障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