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膽小不敢說話的孩子,是天生性格內向還是父母的教育出了問題

2020-12-23 糖糕媽媽育兒說

5歲的侄女,在家裡是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能說會道,可是見到外人卻不吭聲,也不敢打招呼,我這個舅媽基本上半個月就要見一次,每次見面小姑娘都不會大方的禮貌問好,而是直接去找弟弟玩耍。二姑子說孩子性格就這樣,有點膽小內向。有時候開玩笑說:跟我一樣,嘴比較硬,不愛叫人。

我記得我的外甥小的時候特別調皮,可是嘴巴很甜,每次見面都非常有禮貌,小姨喊得可親熱了,我都忍不住要抱抱他。4歲多的時候還跟我單獨坐了2個小時的大巴車去濟南玩。問題的關鍵是,我這個小姨每年只有過年才能見到他幾面,外甥跟我卻特別親。

上面這兩個例子有的讀者可能會說,這是血緣關係。我經過觀察確定,不是。因為我的外甥不管見到誰都能有禮貌的打招呼問好。而我的侄女是不管見到誰都不打招呼,越讓她喊她越不吭聲。

這是孩子典型的不善於表達自己。

小孩子在3歲左右的就已經處於社交的萌芽狀態,他們開始渴望與外界交往,如果孩子變得不善於表達自己,那極大可能是由於他們的生活環境造成的。

現在社會的居住環境,很多人連居住多年的鄰居都不來往,不認識,所以父母不善於交際,不喜歡與陌生人交往,就可能造成孩子長久獨居,缺少同齡朋友,逐漸形成孤僻性格,在陌生環境就很難表達自我。

如果孩子在家裡很活潑,到了外面卻不愛說話,可能因為孩子在家裡經常聽到父母的誇獎讚揚,或受到長輩的嬌慣溺愛,他們在熟悉的環境中能夠自信的表達自己,犯了錯誤也不唯唯諾諾,有時甚至還會胡攪蠻纏,可是一到陌生的環境或者見到陌生的人,就會感覺到自己不如別的小朋友,自信心受到打擊,就難以表達自己了。

中國的家長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不尊重孩子,以孩子小為理由,不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孩子一開口,就被大人擋回去:小孩子懂什麼,玩你自己的去。很多家長對孩子要求嚴格,經常要求孩子像大人一樣做事。孩子的心智畢竟還不成熟,過於嚴格的要求會讓孩子不知所措,經常告誡孩子這不準動那不準碰,這個不要問,那個不要管。對於還有著強烈好奇心的孩子來說,他們正是通過說,通過不停的參與,才能動用到很多大腦區域,活化了很多神經元,他們能把看到的聽到的說出來,那就是他看懂了聽懂了,那個知識就是他的了。家長人為的阻斷了孩子學習鍛鍊的機會,壓制了孩子的好奇心,長久下去,孩子自我表達的欲望和能力也就喪失了。

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大的,作為父母,我們要讓孩子享受到充足的自由和愛,讓他們放鬆的遊戲,自然的與人交往。同時我們也要以身作則去影響孩子。在孩子面前以開放的心態表達自我,多鼓勵孩子的進步,強化孩子的優勢行為。鼓勵孩子大聲說話,給家人講故事,多帶孩子到外面去,去不同的環境,見不同的人,孩子的視野開闊了,知識豐富了,就會變得自信開朗,一個自信開朗的孩子是能夠勇於表達自我的。

相關焦點

  • 從膽小內向,到大方開朗!解決娃內向問題,父母該學會這樣做
    文丨超人奶爸plus(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媽、寶爸們轉發分享)孩子的性格有一半是天生的,有一半是源自於後天環境的培養,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較外向,但是經歷的事情多了可能會變得內向起來,有些孩子天生內向,但是被父母培養可能會變得大方開朗。
  • 從膽小內向,到禮貌大方!我學賈靜雯的方法,解決了娃內向的問題
    二寶上幼兒園已經兩個月了,一開始幼兒園老師說她既膽小又內向,更不喜歡和老師交流。但最近二寶卻發生了驚人的變化,進教室門前她會主動和老師打招呼,遇到問題也會第一時間尋求老師幫助。2、 後天養育的錯誤或許孩子的性格在母體內就已經註定,但生活中父母的養育方法也很關鍵,有一些孩子並不是天生的膽小內向,而是父母錯誤教育方式所導致。
  • 孩子從膽小內向到自信大方,賈靜雯的教育方式,堪稱「科教書」
    有的父母總會問,為啥自家的孩子害羞膽小、有點內向,別人家的孩子總表現得落落大方,很自信、開朗。每當這個時候,家長就在想自家的孩子是不是某些方面出了問題,事實上這不是問題,膽小內向在孩子中很常見,可愛的咘咘也不例外。
  • 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孩子膽小不自信,怎麼辦?
    在家長眼中,自己的孩子各方面都是最棒的、最優秀的。但在有些親戚、朋友的口中自己的孩子是內向、性格害羞的。儘管外人的評價並不一定準確,但家長也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比較內向、不愛說話、不擅長交流等。
  • 從膽小害羞,到禮貌大方!想解決孩子內向的問題,家長要用對方法
    如果父母帶著孩子出門,碰到了熟人。孩子不敢打招呼,父母會覺得自己的丟了面子,然後數落孩子,說他們沒膽子碰見熟人偶讀不敢打招呼。長此以往,會讓孩子覺得自卑。有的孩子性格文靜,喜歡在室內。父母逼迫他們去室外,會破壞其內心安全感,影響到心理的健康發育。02 家長要用對方法,娃從膽小害羞,到禮貌大方!那如果父母解決孩子內向的問題,讓孩子養成禮貌大方的性格,要怎麼做?不妨看一下賈靜雯的做法,或許可以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參考。
  • 大人經常嚇孩子,易致其性格內向懦弱,聰明的父母不會這樣
    生完二胎都已經過去三年了,兩個孩子也都能互相幫助,這讓我省心不少,這兩個孩子的性格真是不一樣,老大安靜穩重,老二每天上躥下跳,親戚朋友都說老大的性子最好改改,所以每次見面基本上都會開玩笑嚇唬一下,剛開始我還能接受,但後來慢慢察覺大兒子面對這些玩笑非常牴觸,甚至不願意和開玩笑的人說話
  • 孩子膽小又不敢說話,單鼓勵是不夠的,三個技巧讓他們變得有勇氣
    生活中,跟這個小孩子性格相類似的人,數不勝數,他們不敢說話,害怕見到陌生人,害怕出現在陌生的場合,特別是有些孩子,在白天的時候看著是個安靜不愛說話的孩子,但是到了晚上就是一個"小惡魔",哭鬧不止,很多家長都會認為這是因為孩子膽小,所以就鼓勵孩子勇敢點,可是盲目地鼓勵,讓孩子大膽點,只會加深孩子的恐懼,要解決問題,首先要知道孩子為什麼會膽小。
  • 小孩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是怎麼改變的?主持人小尼告訴你
    小尼小時候是個性格特別內向的孩子,不敢抬頭和別人說話,上課的時候不敢舉手發言,人多的時候喜歡躲在後面。爸爸媽媽看到他這麼內向,像個小女生,很著急,就想辦法去改變他,重塑他的性格,平時逼著他和別人去交流,逼著他參加集體活動。他媽媽曾單獨找班主任,請老師多給他鍛鍊的機會,開始老師讓他發言,他竟害羞地鑽到桌子下面去了。
  • 孩子膽小、動不動就被嚇哭?學會4個方法培養出勇敢、自信的孩子
    萌萌是一個4歲的小女孩,在媽媽眼裡,她是一個特別膽小愛哭的孩子。 有一次,很多小朋友在玩滑梯,萌萌不敢上去,媽媽再三鼓勵,她才慢吞吞地爬上去,可是坐在上面卻又不敢往下滑,最後哭著讓媽媽抱了下去。
  • 孩子內向≠性格缺陷,父母做好這4點,內向的孩子不吃虧只會更成功
    是啊,誰不喜歡嘴甜會說話的人呢?不然你看為什麼上學的時候那個活潑的孩子總是人緣更好;工作的時候會說話自來熟的人也更容易受到領導和同事的喜歡。很多父母對自己內向的孩子恨鐵不成鋼,想著法子讓孩子變「外向」。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 孩子太內向怎麼辦?父母做好這4點,孩子性格更開朗
    其實,對於孩子內向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父母疏於陪伴 很多父母都忙於工作,忙著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卻忘記了孩子也需要陪伴
  • 孩子膽小懦弱,不一定全是性格導致,可能是「自然缺失症」作祟
    文丨小熊娃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孩子的性格如何是父母非常在意的一件事情,如果孩子性格是大膽自信,父母自然是開心的,可如果孩子的性格是膽小懦弱的,那麼家長們將會非常的頭疼,因為想要讓一個懦弱膽小的孩子變得自信和大膽,是需要耗費非常大的精力。
  • 孩子膽小、不敢講話?專家:父母4招引導最有效,讓孩子勇敢開口
    有的孩子出門無論是熟人還是剛見面的都會很熱情的跟別人打招呼。而有的孩子卻有些"拿不出手",見了熟人不好意思打招呼,有時候就算家長在身邊跟著讓他跟別人說話,都會小聲細語的說完,躲到家長身後。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只是有些害羞,並沒有太當回事。但隨著孩子的年紀增長,這種害羞並沒有改善多少。
  • 孩子沉默寡言?父母了解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鼓勵孩子愛上表達
    朵朵上課從來不敢舉手,不敢站在全班同學面前發言,不愛跟人來往,也不喜歡跟人打招呼,總是一個人呆在角落。對此,朵朵媽媽很擔心,孩子這種沉默寡言的性格,將來會很吃虧。一方面,語言是跟人打交道的工具,會說話的孩子也會交朋友,人脈對將來的生活和事業都很有幫助;反之孩子不愛說話就沒人認識,也難以交到朋友。
  • 孩子害羞,不敢說話,他們的世界你懂嗎?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奧莉小時候的性格有些慢熱,見外人容易害羞。鵬哥在一個採訪裡就說過,帶著她參加活動也是為了多鍛鍊她的膽量。膽小害羞,似乎是很多中國孩子的一個通病。前陣子我朋友芳提起她的侄女,從小學習成績很好,但一直內向害羞,見外人從不敢說一句話。
  • 性格內向的人擺地攤如何克服說話少的毛病?
    性格內向的概念: 指生活中和工作中不善於表達自己。其醫學定義在此不是筆者要說的。但在生活中筆者是要嘚吧嘚吧滴。性格內向的表現與其人成長的環境有關係。與其人受教育的程度有關係。假如成長環境父母不善於交流,則其孩子也會受影響。父母不善於表達可能與他們的文化程度有關係。但自從改革開放以後,沒文化的父母就很少了。只不過所擁有的文化或高或低而已。2. 其本人的生活環境與自我意識。人受教育是自然的。但「自我教育」就需要「自覺性」。比如有的人知道自己的短板,就會加強針對性訓練,讓自己的短板降低或消除。
  • 孩子內向、自卑,想讓他們變得自信又開朗,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
    活潑、自信的孩子往往更受親朋好友喜愛,長大後也會更討領導歡心,面對同等條件,活潑自信的人更容易得到機會。所以,很多父母都會因自家孩子內向膽小而擔憂,怕孩子很難交到朋友,怕孩子被欺負,怕以後在社會上不好生存,孩子什麼事都不願意跟父母說,長時間如此,萬一孩子心理出現問題怎麼辦,這些問題,無疑牽動著每個父母的心。
  • 孩子膽小、不自信怎麼辦?家長用這3招,讓孩子變得強大
    在生活中,看到同齡的小夥伴,這類孩子也不會輕易地主動和他們一起玩耍,而是內心有著強烈的距離感,當父母離開自己身邊時,他們的安全感基本上也就沒有了。多數的家長認為,孩子膽小和不自信的表現,是由於性格的原因,便會認為自己的孩子天生如此,所以很容易就忽略了孩子的真實想法和內心感受。
  • 性格內向的父母,怎樣培養出開朗自信的孩子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本身性格內向,這也就導致了孩子也是孤僻、不自信。那麼,應該怎樣培養出開朗自信的孩子呢?老任給廣大父母支幾招內向的父母該如何培養開朗自信的孩子呢?希望父母們能做到以下幾點:1、父母要學會開朗一個充滿開朗的生活環境,孩子也會具備陽光的心態,不僅僅是源自父母的培養。活潑、好動、喜歡語言表達,這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還是孩子性格的暢快、豁達、不倔強、不抱怨,喜歡與他人交流。
  • 孩子遇事總是膽小逃避?可能養成了「迴避型人格」,父母要警惕
    我天生就比較內向,不太喜歡熱鬧的環境,面對陌生人是能正常交流的。但每次爺爺都逼著我跟人打招呼,我要是不願意就當著所有人的面說我:「你這孩子怎麼這樣,見人又不說話,打個招呼不會嗎?」這樣的次數多了,每次看到家裡來人,我都提前回自己的房間,假裝睡覺、學習,讓他們別打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