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發明了火藥,為什麼清代中國的火藥武器卻大大落後了?

2021-03-05 天下成均

眾所周知,中國人在唐朝已經發明了火藥,在很常的時間內中國的火藥武器都在不斷發展,入近代之後,西方「船堅炮利」的列強來到中國時,清代中國竟然幾乎抵抗的能力。魯迅就曾說:外國用火藥製造子彈禦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事實真是如此嗎?實則不然,中國在明代火藥武器技術並不落後,入清代之後才開始真正的落後。現在人分析中國近代武器落後的原因,很多時候就簡單說:清朝政府不重視。造成中國近代火藥武器落後的原因也確實誠如此說,但關於清廷不重視的原因卻語焉不詳,筆者擬對此加以詳細的分析。

一、明清鼎革時代雙方對於火藥武器的引進與使用

1522年,葡萄牙船隊闖入廣東新會,試圖在華武力佔據據點,但不久即被明軍所擊敗,

並繳獲兩艘戰艦和20 門艦炮,這種炮被明軍稱之為佛朗機。鑑於佛朗機較之中國傳統的火器已經略有優勢,明廷於是下令仿製,並於隔年後仿製成功,隨即便裝備北方各邊關要隘部隊。當時明朝軍隊除使用仿自歐洲火繩槍的鳥銃以外,還創製了手銃、快槍、連子銃等槍械。

圖1,佛朗機火炮示意圖

1620年代,明廷又從徐光啟、李之藻之請從澳門購買了近30門西洋大炮 ( 英國早期加農炮) ,並聘請23名葡萄牙籍炮師來京傳授制炮、用炮技藝,並幫助造炮練兵。明廷甚至還聘請湯若望以西法督造戰炮。明廷除引進西方先進火器、工藝和軍官外,還積極吸收、創新,到明朝後期,中國已能製造虎蹲炮、旋風炮、發射爆炸彈的系列火炮等輕型火炮,以及大將軍炮、威遠炮、攻戎炮、千子雷炮、百子連珠炮、滅虜炮等大型火炮。

可見明廷是極力引進的火藥武器的,中國的火器製作和使用是接近西方的先進技術的,明軍當時也把火藥武器視為對付清兵的利器。為了對付明軍,滿清的皇帝起初也極重視火器的製造。1631年,明軍負責火器製造的孔有德、耿仲明率部叛逃後金後,帶去了大量的炮手、工匠,明軍此後逐漸喪失了火器優勢,而後金以此為基礎,於同年鑄成紅衣大炮,即紅夷炮。此後。清軍在火器上已經不落後於明軍,而在騎兵和重步兵上又遠勝於明軍,所以明朝軍事上的失敗,實際上已經是一種必然。入關之後,隨著國內戰爭的進行,清廷也一度在利用、改進火器。

二、清代火藥武器的落後的直接原因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英國派出的都是現代化的戰艦和火炮,而滿洲八旗仍以 「弓馬」為根本,大刀長矛弓箭等冷兵器仍是主要兵器,而綠營軍的火器更是粗劣不堪,一些滿族將領更視洋槍大炮為妖術、視軍艦為怪物,乃至使用 「驅邪」的馬桶和穢物對付英軍。由是清軍完全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歸根到底,這與康熙中葉清代火器發展停滯和乾隆之時火器水平的下滑有直接關聯。究其原因,略有以下五點:

(一)承平日久,軍事需求不足

清初「以弧矢定天下,而威遠攻堅,亦資火器」,一度十分重視西方火器技術,但在平定三藩之亂、臺灣歸順之後,清政權已經鞏固,社會比較穩定,即使有小規模的起義和叛亂,也無法對擁有絕對優勢的朝廷軍隊構成嚴重威脅。長期的和平環境導致軍事體制日漸僵化、軍紀軍備廢弛,對先進武器裝備的需求大大降低,從而影響國防科技與武器裝備的傳承、創新、引進和應用,以致諸如紅衣大炮等先進火器技術日漸失傳。

(二)、坐井觀天,過於強調騎射傳統

努爾哈赤所創建的八旗軍在憑藉熟練的騎射在對明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滿清入主中原之後,八旗軍士除作戰外,便不再承擔賦稅、服勞役,即所謂「兵丁等平時職業,惟在騎射當差。耕種之事,非其所素習」。清中葉之後,特別是乾隆年間,由於國家承平日久,文恬武嬉,「射箭,箭虛發;騎馬,人墜地」。乾隆皇帝眼見如此,十分著急,他給出的解決之道卻是令軍隊加強騎射,他強調「馬步騎射。系我滿洲舊業。王公等宜各令其屬上緊學習」,甚至連軍事官員的選拔也是以騎射技能作為主要的參考。當時,西方國家實際上早已完成了熱兵器的普及,冷兵器幾乎已經被淘汰殆盡,但乾隆皇帝對於此卻不甚注意。

圖2,清軍的火炮部隊與火槍部隊

([法]郎世寧:《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局部,1777年)

當時清軍包括八旗部隊和綠營兵兩種,八旗已全然腐朽,已無實際作戰能力,乾隆皇帝固然重視騎射,但也是爛泥扶不上牆。綠營成為清廷作戰的實際力量,但由於綠營兵多為募得,亦年久腐朽,士兵們訓練不濟,常拉不開弓,清廷不得已使之改配火槍,至清中葉綠營中持火藥武器者已經常常達到50%以上。按理說這個比例也不低了,但為何打不過西方列強呢,原因也出在武器製造上。

(三)腐敗落後,軍械生產的不濟

至康熙中葉,清王朝朝開始奉行保守火器機密政策,確立了朝廷對兵器研製進行嚴格的保密管理制度,嚴格禁止和嚴厲查處私人研製火藥槍炮。當時,清廷規定宮內造辦處、景山和鐵匠營等炮廠所制槍炮專供皇室和八旗兵使用,擁有先進火器的鳥槍營、火炮營歸八旗部隊所有,由漢人將士組成的綠營軍則配備相對落後的武器裝備。朝廷一方面在重要省份發展火槍,另一方面又「以滿洲夙重騎射,不可專習鳥槍而廢弓矢,有馬上槍箭熟習者,勉以優等」。通過上述政策的實施,滿族人得以壟斷了先進軍事技術與武器裝備,但卻常常棄之不用,此舉既限制了先進武器推廣使用,也壓制了軍事技術創新和武器裝備研製。因此,到了清朝中期,很多火器技術及製造工藝已開始倒退甚至失傳。如中國明末就曾引進的「開花炮彈」,清初也曾在軍中大量使用,但由於長期封鎖與閒置,但一百多年後,技術甚至退化到林則徐和造炮專家黃冕都不知其為何物的地步!

圖3,乾隆十三年鑄鐵質「神威無敵大將軍炮」

(北京萬隆拍賣有限公司「2009大型藝術品拍賣會」所拍文物供圖)

各生產槍炮的兵工廠由於是封建衙門式的管理模式,在清代吏治昏暗的背景下,更是成為尤為汙濁之處,其所生產的槍炮很多都不合格。以火炮為例,當時由於鑄炮技術滑坡,鑄炮材料不達標,鑄炮過程偷工減料,導致配發清軍的火炮不僅極為落後,更是非常容易炸膛。一旦炸膛,就會釀成數名士兵傷亡的慘劇。當時的士兵普遍視點炮為畏途,便紛紛偷偷地減少了火藥的填充量,以犧牲射程和威力的代價,換得自身的安全,而將領們為保全下屬的性命,對此也多是默許。至鴉片戰爭(1840)年前後,英軍火炮的射程已增至2000~3000米,已是清軍火炮理論射程遠一倍以上,實際上作戰中由於前述原因的存在其威力和射程相差只會更大,因此清軍只能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

(四)重道輕器,視科技為淫巧

與西方人極為重視戰爭與科技不同,清代中國由於文化高壓和閉關鎖國,中國的普通士人夜郎自大,甚至終演變為 「重道輕器」的荒謬思潮,他們視西方先進科技為淫巧,極力排斥。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時,仍有劉錫鴻等還在認為:「抵禦英夷不恃乎船械,摧勁敵不系乎戰具……仁義忠信可遍令人習之,機巧軍械萬不可多令人習之!」荒謬至此,科技焉能長足進步。

戎裝的乾隆皇帝(1711-1799)和華盛頓(1732-1799)

二人是同一時代的人物,乾隆皇帝披甲持弓,仍然是古代騎士的打扮,

而華盛頓軍裝倚炮已經是現代將軍的裝束了。

(五)滿漢畛域,防民甚於禦敵

清代之所以強調騎射,而不主動發展火器是與當時的政治背景有極強的關係。滿清以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他們在人口上不佔優勢。騎射既是古代戰爭中一重要的攻擊手段,更是一種專精的技能,較好地騎射能力是尤賴長時間的鍛鍊才能獲得,一般缺乏鍛鍊的漢人百姓,上了戰場之後,很難拉開需要上石的力氣的重弓,更遑論騎射了。滿人不事勞作,又自小便專事訓練,自然可以熟練地掌握騎射技能,漢人中能有此種能力的人少之又少,故而滿人能夠在掌握騎射人數上佔據優勢,在對漢人的戰鬥中取得主動,繼而達到更容易地、更長久地統治中國的目的。

與騎射需要長期鍛鍊力氣、訓練騎馬、射箭等技能不同的是,火藥武器的發射不需要什麼力氣,任何一個身體無障礙的人,在進行簡單地列陣、射擊、行軍訓練之後,數日之後便能夠上戰場自主地點燃導火線,發射丹丸,擊斃前敵。如果放任火器發展的話,滿人的騎射便在漢人的槍炮列陣面前將不堪一擊。滿洲貴族便出於狹隘的私心,遏制了火槍技術的發展。

相關焦點

  • 為何中國人發明火藥1000多年,卻遲遲找不到黑火藥的精確配比?
    為什麼有人說中國人發明火藥1000多年的時間,卻遲遲找不到黑火藥的精確配比?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其中之一是火藥。中國火藥的發明和利用原因中國火藥的發明其實是在煉丹道士們,無意中偶爾利用了不同的配方發現的,當然這裡面也經理過反覆的嘗試,在不斷的試驗中,最後大家都將配方穩定在一個比例上。就此中國的火藥出現,不過當時的火藥出來,大家並沒有考慮到戰爭用途,更多也就是放個鞭炮圖個開心,因為這樣的火藥確實性能和殺傷力非常一般。
  • 中華古代發明:火藥,偶然的發明改變了全世界
    四大發明指的是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重大影響的四種發明,分別是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我們講過了造紙術和指南針,這節課我們來聊一聊中國四大發明中的火藥。提到火藥,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過年的時候放的爆竹了。宋朝的王安石有一首《元日》,就提到了春節期間放爆竹的熱鬧場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 火藥是誰發明的?什麼情況下發明的?火藥發明的目的是什麼?
    火藥是我們熟悉的四大發明之一,但是,火藥到底是誰發明的,是在什麼情況下發明的,發明火藥最開始的目的是什麼?這個事就不知道夥伴們知不知道了!咱們今天就來好好聊聊發明火藥這個事 火藥的發明可以說是誤打誤撞,而且可以說是一行搶了另一行的飯碗。 首先為什麼要發明火藥?您要是單純的以為是為了製造武器,那就錯了,大錯特錯!發明火藥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求長生!
  • 發明火藥
    火藥是中國古代煉丹家發明於隋唐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藥的研究開始於古代道家煉丹術,古人為求長生不老而煉製丹藥,煉丹術的目的和動機都是超前的,但它的實驗方法還是有可取之處,最後導致了火藥的發明。    煉丹家雖然掌握了一定的化學方法,但是他們的方向是求長生不老之藥,火藥的發明是副產品。
  • 中國人只會用火藥造鞭炮嗎?歷史真相原來是這樣!
    有一種流傳甚廣的說法,說中國人發明了火藥,卻只會用火藥造爆竹,西方人用中國人發明的火藥把中國人打敗。這種說法的潛臺詞是,中國人自己發展不出科學技術,這種在西方非常流行的說法也影響到了很多的中國人,特別是那些和西方有接觸的人,這些人把西方人的牙慧當成真理,眾口鑠金,幾成定論。
  • 火藥的發明及影響
    火藥的發明及影響。我國古代的時候,煉丹家在煉丹過程中發明的。人類最開始使用的火藥是一種黑火藥,火藥的發明是我國勞動人民在1000多年前運用智慧所發明出來的。火藥的發明震驚於世界,後代人稱火藥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可見火藥的地位是有多高。它使人類進入了火器時代,我要在化學研究上也很有地位。
  • 【英翻】為什麼發明火藥的中國人在公元1500年之前沒有發明突擊步槍(連發速射步槍)
    為什麼發明火藥的中國人在公元1500年之前沒有發明突擊步槍(連發速射步槍)?這真是一個引人入勝的問題,它引出了一個更大的問題: 為什麼中國早期的技術更先進,到19世紀歐洲國家反而能在技術和政治上佔據主導地位?
  • 中國人發明了火藥,為何後來又受制於西方?
    而自鴉片戰爭後,中國已經遠遠落後於西方。清末,中國因為慈禧太后的無能昏庸,受到西方各國的欺凌和羞辱。那麼,中國未能及時跟上西方科技發展的原因是什麼呢?原因很多,也眾說紛紜。有專家稱,如果從軍事方面分析,也許能追溯到康熙皇帝的一些決定,從那之後和接下來閉關鎖國等一系列錯誤決定,讓中國的發展和西方列強迅速拉開差距。
  • 作為濟源人,我剛知道火藥是在王屋山發明的!
    文/姚景強 李立政火藥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也是我國成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的標誌之一。眾所周知,火藥是中國人發明並從中國走向世界,但未必知道是在王屋山發明繼而走向世界。本文從多角度、多側面進行探索論述,揭示了由我國古代煉丹術而引發的火藥的發明對人類文明和世界的貢獻,並且揭開了火藥從王屋山走向世界的千古之謎。
  • 明代那些令人聞喪膽的火器,誰說中國人發明火藥只會做煙花?
    明代的海船製造已經相當的發達,海船上就裝備了這些火器(明末年間,鄭成功率水師海船收復臺灣,曾用這些武器痛擊荷蘭侵略者)。明代的爆炸性火器已經相當發達,具體有兩大類:一類就是地雷,品種繁多,有石頭雷、陶瓷雷、生鐵雷等數十種;另一類就是水雷,有水底雷、水底龍王炮和混江龍等 。根據大量的史實證明,中國是世界上最先發明和使用"兩雷"的國家。
  • 破解中國發明火藥做煙花,歐洲卻將其升級成火炮,改變世界的秘密
    眾所周知火藥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同樣也是人類最具開創性的發明,火藥的發現和運用深深的改變和影響了這個世界的歷史進程和發展。火藥最早是在中國被發現的,同時也是最早運用火藥的民族,而且也比西方更早的將火藥運用到軍事領域,從煙花到火炮,火藥的運用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摸索過程,那麼它是如何一步一步開啟熱武器時代的呢?從煙花到火炮,火藥又是如何演變為戰爭武器的呢?
  • 《文明6》火藥歷史背景一覽
    火藥歷史背景一覽火藥所屬:科技時代:文藝復興注釋:火藥,即可以引發火花和爆炸的一種化學爆炸物。直到17世紀中期,火藥一直都是唯一的化學爆炸物。火藥一般由硫磺、木炭和硝酸鉀混合組成。火藥被認為發明於7世紀的中國,源於煉丹術。煉丹術則起源於很早的時候。其中,「火法煉丹」就是其中一種。
  • 中國千年前就發明火藥,流傳到明朝的時候,已經是無敵般的存在了
    根據《範子葉然》的記載,中國春秋時期就已用於民間民生,範子計然則稱「硝石出隴道」。我們國家最早見到記錄火藥配方的書,大約是在八九世紀出版的。書本上說「用硫磺、雄黃合硝硝石,與蜜燒之」,就會出現「火燒手面,火燒房」現象。「密」在這裡就是蜂蜜的「蜜」。蜜加熱可制炭。
  • 聞名於世界的火藥,居然是這麼得來!中國古代發明點事(一)
    聞名於世界的火藥,居然是這麼得來!中國古代發明點事(一)眾所周知的黑火藥是古代中國人一項極為有名的發明,關於黑火藥的組成,大家想必應該是知道一些的,它的主要成分包括硝石、硫磺及木炭等。而這麼一項發明後來在軍事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這也對世界文明進程的推動起到了極為重要作用。
  • 中國一千年前發明火藥,流傳到明朝的時候,已經是無敵般的存在了
    火藥的發明時間,至今已不可考。 據《範子葉然》的記載,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於民間民生應用,範子計然說「硝石出隴道」。我國現在看到的第一部記載火藥配方的書,約成書於八九世紀。書中說「以硫磺、雄黃合硝石,並蜜燒之」,會發生「焰起,燒手面及火盡屋舍」的現象。這裡的「密」應該是蜂蜜的「蜜」。
  • 古代中國只將火藥應用於鞭炮?淺析中國歷史中的火器槍炮發達史
    書中「火槍」、「炮風」等字眼明顯可見,由此說明,中國的火藥武器,早在宋元時期就已經有了相當的發展。當代許多人可能都認為火藥發源於中國,但火藥武器是近代歐洲才發展起來的,中國在這方面一直落後於歐洲,中國的火藥技術也只會應用於鞭炮的製作等等。
  • 火藥發明前人們怎麼放爆竹 火藥發明前人們用什麼放爆竹[多圖]
    螞蟻莊園火藥發明前人們用什麼放爆竹?放爆竹是過年過節經常會用到的,那麼在古代的時候,也就是火藥沒有發明之前大家是用什麼放爆竹的?這個問題讓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回答,今天就和遊戲鳥小編一起來討論吧。古詩有雲「爆竹聲中一歲除」,火藥被發明前,人們怎麼放「爆竹」?
  • 為什麼歐洲人在得到火藥和火器技術後能夠超過中國?
    神機統以點鋼箭做投射物,借火藥爆發飛出殺敵。嘉靖年間,神機統被尹耕改為發射鉛彈。很多人認為神機統是自越南之役所得,但據查,明軍在初入越南時便已裝備並使用神機銃。 為了應付日益繁重的對外戰爭,永樂皇帝朱增設兵仗、軍器二局,大大提高了火器的製造數量。如水樂四年(1406)記載,朱棣「命兵仗局造統一萬七百,(神機)箭十有二萬五千備御邊之用」。
  • 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與洛陽密切相關
    火藥的發明是人們長期煉丹,製藥實踐結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煉丹術中很重要的一種方法就是「火法煉丹」。它直接與火藥的發明有關係。
  • 解密中國古代火藥技術:滿清真耽誤了明朝火器發展?
    而清朝由於「以騎射為本」,導致清代重騎射而輕火器,加上清朝又閉關鎖國,在火器發展上遠不如明朝,嚴重製約了我國火器的發展,事實上清朝真的是造成中國火器落後的「背鍋俠」嗎?那麼我們首先從火器應用最基本的東西-火藥開始講起。黑火藥    火藥技術相關簡介    火槍、火炮的應用離不開火藥這一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