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九洲
由於其身上存在諸多謎團,當人們談論起董源時,更傾向於把他看作一個概念而非獨立個體。回溯歷史會發現,董源在藝術史上的形象,千餘年裡歷經五次變化,每個時期的解讀都不盡相同。
第一個階段,大約在米芾之前,董源還沒有被發現是一個極其優秀的畫家。北宋藝術史家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並沒有給予董源多好的評價。直到米芾,才在《畫史》中高度評價他,「唐無此品,格在畢宏之上」,為其張目。
第二個階段,北宋晚期開始重視董源,《宣和畫譜》有關他的詞條已比較詳盡。但是從所記載內容來看,他還是一個面目不清的畫家,龍、牛都畫得很好,著色山水最為著名。後世最重視的「一片江南」的水墨山水,反倒沒有被提及。
第三個階段,是元代的第一流專家,趙孟、湯垕、黃公望等人,他們看了董源的一些山水畫真跡,描述其有兩種風格:一種是「大青大綠」的著色山水,另外一種是水墨山水。他們認為,沒有董源,中國山水畫就該是另一番景象了。
第四個階段,就是董其昌的貢獻。在明代晚期,已經缺乏公認的董源真跡了,董其昌從《瀟湘圖》《半幅江南》入手,後來又把《寒林重汀圖》《龍宿郊民圖》拉進董源繪畫範圍,重新構建其歷史形象,並推崇至山水畫南宗的宗師地位。
第五個階段,20世紀書畫鑑藏領域的方家確認《夏景山口待渡圖》《瀟湘圖卷》《夏山圖卷》為董源的可靠風格。20世紀晚期,圍繞山水畫稀世名品《溪岸圖》的論爭中,有關董源的多面形象成為現代學術問題。(劉九洲,藝術史學者、《宋畫全集》副主編)
· 推 薦 閱 讀 ·
《 遊 觀 》 徵 稿
本平臺特別推介是面向有一定藝術成果的書畫藝術家們推出的推介載體,您可預約藝評,約訪,約拍等。該版塊為符合平臺要求的藝術家們進行不定期推介。
遊觀推介是為了《遊觀》MOOK(雜誌書)的成書進行前期收稿,首期內容正在策劃之中,您也可以直接預約上稿。
平臺推介歡迎藝術家們自由投稿,要求:
1、提供藝術家個人照片,簡介,不低於20幅的作品圖片;
2、1-2篇原創文稿(藝術家自己或評論人針對作品的評論或賞析解讀);
3、所有圖片最小不能低於500K,最大不能超過5M;
4、在其他平臺原創刊發的,請加「遊觀」為白名單後,再進行投稿。
5、來稿必復。
E-mail: 117812897@qq.com
《 遊 | 觀 》
策展|評論|文房|MOOK|VIDEO|文本
主 編:朵慶彥(汲雲軒)
手機|微信:18436146185
投稿郵箱:117812897@QQ.COM
聯繫管理員|YOUGUANART
關注遊觀,了解國粹
/
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協調
本號所登載之文章,除部分原創外,版權屬於原作者。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處理。圖片除平臺拍攝及相關作者提供外,其它圖片均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號不對其來源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