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個階段、三個人,看清臨危受命的中芯國際,為何成為天選之人

2020-12-23 Tech道觀

在華為全球尋「芯」的道路上,中芯國際可謂是可以依靠的康莊大道,自從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升級以來,已經過了一段時間了,中國也採取了必要的措施來支持華為。其中,中國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上海集成電路基金II向中芯國際注資160億的消息,讓我們不禁思考,中芯國際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臨危受命,成為拯救華為的天選之人?

第一階段:封鎖中成立

2000年前後,全世界迎來10年的經濟爆發期,全球的通訊產業蓬勃發展,特別是在美國,那時候有個詞叫做科網泡沫,美國通訊技術的大發展,帶動了上遊的半導體行業的增長。1996年,巴黎籌備委員會通過了一個瓦森納協定,該協定要求那些生產高科技電子設備的國家,不允許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高精尖的產品,那時候的封鎖也非常嚴重。

不過,我們國家也意識到集成電路半導體技術的重要性,但相關人才和技術的缺乏,使得半導體技術長期處於原地踏步狀態,此時,第一個人出現了——張汝京。張汝京是生於南京的臺灣人,早期在德州儀器的半導體部門工作,後來德州儀器將DRAM部門砍掉,於是49歲的張汝京回到臺灣的正大,但當時的正大集團在沒有和他商量的前提下就賣給了臺積電,所以,張汝京帶著他的團隊出走,來到了內地。

張汝京回到內地,碰上了一個人——江上舟,那時候的江上舟是第一批的中國海歸,然後張汝京把他介紹給當時的上海市市長,當時浦東大開發只有通用汽車和909工程,所以三人一拍即合,開始建立中芯國際。那時候正是因為瓦森納協議的存在,於是通過引進來,走出去,讓外資佔據大部分股權,籌集了10億美金,但是16個股東都比較分散,這也為第二階段埋下了隱患。

第二階段:動蕩中追趕

當時的大環境是3G牌照、家電下鄉、通訊產業大發展,中芯國際還與臺積電打了一場官司,臺積電說中芯國際侵權,那時候有點割地賠款的意思。隨後張汝京離職,第二個人——邱慈雲上任,上任之後,邱慈雲把整個中芯國際的局勢穩定下來,而且由於臺積電的入股,整個的股權結構由原先的分散慢慢向集中化轉變。

後來,邱慈雲讓整個中芯國際前進的步伐放緩,不追求高製程工藝,只要求把現在的步子走穩,所以那時候的很多IC設計訂單,又重新回歸了中芯國際。所以在中芯國際創立以來,4位CEO任職期間,邱慈雲在任時期的中芯國際股價收益是正數的。不過也正是因為步子放得緩,投入相對比較少,所以和臺積電之間的技術差距也開始拉大。

第三階段:挑戰中受命

從2016年至今,第三個人出現——梁孟松,梁孟松執掌的中芯國際開始擴大產能,但遇到的瓶頸就是技術積累的不足。梁孟松不但在臺積電參與過130納米向28納米進化的全過程,而且也在三星工作過,所以,他的出現解決了很多瓶頸性的問題,使得中芯國際真正掌握了從低到高,全部的一些包括當時流行的28納米和14納米的運行製作流程。

隨後,梁孟松也給整個中芯國際奠定了未來,產能隨著中芯南方12英寸廠的產能爬坡而增長,特別是現在良好的技術儲備過程。所以,他的技術,帶來了整個中芯國際的技術崛起。

總結

中芯國際一路走來,與臺積電確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坎坎坷坷,歷經了磨難。通過不斷地向大廠學習來茁壯自己,未來,只要加大投入,只要不斷地進行學習,目前的技術落後不怕,依然具有很大的後發優勢。中芯國際是中國晶片製造領域的代表企業,希望在如今的環境下,帶著國人與國家對你的支持,儘早實現7納米N+1工藝,為中國科技添磚加瓦!

相關焦點

  • 中芯國際回歸A股創科創板記錄 揭秘中芯國際背後的三個臺灣人
    6月10日晚間,上交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公告,已經確定於6月19日審議中芯國際首發申請,如果順利獲得通過,將創造國內最快登陸A股市場紀錄——18天完成註冊上市流程,中芯A股市值有望突破2000億人民幣,成為大陸半導體「帶頭大哥」。 中芯國際的成立,還要感謝美國和臺灣,因為中國晶片快速崛起的背後,離不開一群在美國留學、工作過的臺灣人。
  • 「三架馬車三條路」解決中芯國際困局
    來源:觀察者網「三架馬車三條路」解決中芯國際困局原創 鐵流 科工力量日前,臺積電前COO蔣尚義又重新回到中芯國際任職,隨後,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在董事會上提出辭職,但暫時未獲批准。2017年11月,2017年11月,梁孟松擔任中芯國際聯席CEO,帶領的2000多位工程師,日以繼夜、賣命拼搏完成了中芯國際從28nm到7nm工藝的五個世代的技術開發。按照梁孟松的說法,這是一般公司需要花10年以上時間才能才能完成的任務。
  • 中芯國際連發6個公告
    隨後,中芯國際今天在開盤前再次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已知悉梁孟松有條件辭任的意願,目前正積極與後者核實其真實辭任之意願,任何該公司最高管理層人事變動,以公告為準。受此消息影響,中芯國際A股今天盤中跌逾9%,港股停牌。
  • 4000億巨頭中芯國際人事大地震!
    他在信中大致意思如下:蔣尚義離開臺積電欲回歸中芯國際一事直到12月9日才被董事長周子學告知,作為聯席CEO的梁孟松竟然毫不知情,如此重大人事調整竟然沒人跟他知會一聲,讓其非常「錯愕與不解」,他認為,自己已經不被公司尊重與信任!
  • 中芯國際內鬥的背後:蔣尚義為何而來,梁孟松為何要走?
    這也是為何在2017年,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遠赴韓國將其請至中芯國際擔任聯席CEO,希望其帶領中芯國際突破14nm工藝的關鍵。 2016年12月,蔣尚義首次加入中芯國際,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一職。由於與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有約定,即在中芯國際期間「不做先進工藝、不可以和臺積電起競爭衝突」。因此,在中芯國際期間,蔣尚義並未參與中芯國際的研發。 2019年6月,中芯國際公告稱,蔣尚義因個人原因和其他工作承諾,將不再連任。
  • 中芯國際發生了什麼?
    據報導,當時中芯國際相關負責人(滑稽)曾告訴記者,梁到中芯絕對不是為了錢,20萬美金現在招個資深VP都不夠,主要還是梁和中芯有著共同的夢想或目標,希望繼續在產業裡發展下去,中芯也能夠提供更大的空間。總之,這世上滑稽的事很多。這是卸磨殺驢嗎?還是矛盾爆發?
  • 昨夜,擺在中芯國際面前三張「紙」,今早,港股停牌A股大跌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林堅 陳鋒 北京報導12月15日晚間,中芯國際(688981.SH)大事頻發,可以說「內憂外患」都擠在一個晚上來了。總的來說,就是有三張紙擺在了中芯國際面前。
  • 落後就要挨打,中國半導體希望之星中芯國際的未來在哪裡?
    也同時在去年的5月,中芯國際突然從美股退市,雖然中芯國際自己都發公告說退市跟華為和貿易制裁無關,但是各大媒體依然覺得就是因為華為而退市的。而今年僅僅19天,中芯國際就完成了A股科創板的過會流程。過會的意思就是IPO申請通過,這個速度形容為坐火箭也不為過。對於投資者來說,更是一個許久都未遇到的狂歡了。
  • 中芯國際的劫數
    然而,因為與臺積電曠日持久的官司成為壓倒張汝京中芯國際生涯的最後一根稻草。當年,雙方官司戰局一路延燒到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法院,最終在2009年和解,但中芯卻付出兩億美元費用的慘重代價。隨後,張汝京為此引咎辭職,孤臣無力可回天,未獲得董事會的支持。
  • 中芯國際領航國產晶片產業的創新發展
    鄭明月中芯國際晶片產業發展概況發展歷程: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簡稱:中芯國際或公司)註冊地為開曼群島,主要生產經營地址為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路18號,是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位居全球第四位,也是中國大陸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研發實力突出
  • 中芯國際即將踏上新的徵途
    近期中國半導體產業圈傳出了一個重磅消息,那就是主導技術為先的梁孟松要離開中芯國際,而擅長管理的蔣尚義則出任中芯國際的副董事長。 為此很多網友表示,梁孟松在中芯國際做出的戰績是「有目共睹」的,中芯國際在這個時候選擇從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守,我們且不說此舉是否明智,但我們不妨看一下26年前聯想公司的例子! 柳逆之爭?
  • 弘纏院:中芯國際未來將何去何從?
    梁孟松覺得非常的"錯愕與不解",覺得"已經不再被尊重與不被信任"事實上,由於蔣尚義回歸的消息已有傳聞,業界更為震驚的是董事會上梁孟松提出辭職之事。媒體報導,在對蔣尚義入職中芯國際的董事會表決中,梁孟松投出了一張無理由投棄權票,這在中芯國際的公告中亦有體現。
  • 29天閃電通關!中芯國際獲科創板註冊批文,機構稱未來市值可達6500億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孫翔峰 楊潔 6月29日,證監會發布公告稱,按法定程序同意中芯國際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從IPO申請獲受理到證監會同意註冊,中芯國際僅僅用了29天的時間,刷新科創板紀錄。5月5日,中芯國際「官宣」在科創板上市;6月1日,遞交的科創板上市申請被上交所受理;6月4日,上交所對中芯國際發出首輪問詢,公司於6月7日披露回復,用時僅四天;6月19日,中芯國際過會;6月29日,獲得證監會註冊批文
  • 中芯國際人事地震:梁孟松去留關鍵時刻 誰將主導7納米?
    真實性辭職之意願」。之後,蔣尚義曾擔任臺積電董事長顧問、中芯國際獨立非執行董事及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執行長。   這是蔣尚義第二次加入中芯國際。   2016年12月至2019年6月,蔣尚義曾加入中芯國際董事會,擔任獨立董事。2019年,蔣尚義曾短暫入職「爛尾」的武漢弘芯項目擔任總經理。然而不到一年,他便離開。2020年11月,蔣尚義曾通過律所發表聲明,稱因個人原因辭去一切職務。
  • 中芯國際:無奈的內訌
    而圍繞著中芯國際所形成的央企股東、地方政府股東、主權基金股東、臺資股東、美國股東,利益訴求各不相同,中間夾雜著中國政府意志、財務投資人意志、產業投資人意志、創辦者個人意志,在各方意志無法取得平衡之時,內訌變得無可避免。
  • 中芯國際「師徒大戰」開打
    回頭來看 15 日發生在中芯國際董事會上的梁孟松「辭職風暴」,是不是感覺仿佛昨日才發生類似的事件而已。   業界高層認為,這次有個很大的不同點是,中芯國際聘請來擔任副董事長的蔣尚義輩份與資歷都比梁孟松高非常多,梁孟松不應該以「既生瑜、何生亮」的心態來看此事。這和當年梁與孫元成的競爭不一樣。
  • 傳蔣尚義回歸中芯國際,任職副董事長
    「現在中芯國際的先進位程技術已經做到 14nm、N+1、N+2,相信在中芯國際實現我在先進封裝和系統整合的夢想,可以比在弘芯快至少 4 ~ 5 年。」對於在臺灣被許多人形容為「叛徒」,蔣尚義強調,當初離開臺積電就說得很清楚,第一,不挖角臺積電的人,第二,不洩漏臺積電機密;且武漢弘芯做的事根本傷害不了臺積電,不解外界為何要把他說成是叛徒。
  • 中芯國際鬧「內訌」:究竟是誰導演的一齣戲?
    有29家機構進入了戰略投資者配售名單,光是戰略配售的金額,就已超額完成中芯國際此前的募資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國際上市首日,最高價至95元/股,較發行價上漲246%,這個價格也成為上市後最高價,此後一路走低,今天收盤於55.2元/股。 蔣尚義是什麼人?
  • 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宣布辭職!一山難容「三虎」!
    摘要:12月15日晚間消息,中芯國際於今日召開臨時董事會,會後發布公告,宣布獲委任蔣尚義為公司第二類執行董事、董事會副董事長及戰略委員會成員,自2020年12月15日起生效。而與此同時,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被曝在董事會上提出了辭職!不過,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並未當場批准。
  • 19天過會市值6000億,中芯國際是怎樣煉成的?|知料
    雖說目前中芯國際技術還落後於代表世界水平的臺積電2-3代,代差需要用十年以上的時間去追趕,中芯國際已經是大陸地區最先進晶片製作工藝。這也表明中芯國際在二級市場的增長邏輯不僅是技術,也蒙上了更多大國博弈的因素。這足以讓中芯國際成為科創板上最特殊的一個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