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重新定義汽車行業?不講武德?

2021-01-22 郎club


2021年元旦期間,熱點新聞之一就是特斯拉Model Y的大幅降價,同時特斯拉自己也對外宣稱,其後面主要靠的是軟體和服務,這商業模式確實和蘋果很像,似乎汽車行業的蘋果正在崛起。但是,不知道傳統汽車行業的巨頭如大眾、通用、和豐田等百年老牌龍頭對此會怎麼想,「這年青人不講武德,竟然要重(妄)新(圖)定(顛)義(覆)汽車行業。」


一、蘋果的商業模式創新

在iPhone問世後,對於手機產業,不僅硬體(手機)是產品,手機裡的軟體、服務和平臺也變成了產品,這是賈伯斯在商業模式上的創新。蘋果公司的目前主要有兩個贏利路徑:一是靠賣硬體產品來獲得一次性的高額利潤;二是靠賣音樂和應用程式來獲得重複性購買的持續利潤,以及獲得運營平臺的報酬。


1、硬體上垂直一體化

(1)首先是設定標準選擇供應商。蘋果不參與任何製造環節,卻設立標準、管理流程,讓供應商嚴格遵守。

(2)其次,將關鍵零部件買斷、由供應商進行組裝、生產。由此保持產品的高性能,讓競爭對手難以複製。

(3)最後,找供應商研發設備,並且獨佔設備使用權。


2、軟體和平臺成為核心競爭力

蘋果目前已更多的偏向於提供軟體和平臺來彌補收入增長動力。從2018年期,蘋果不再公布iPhone等硬體產品的銷售數據,轉而關注包括App Store、Apple Music和Apple Pay等在內的服務業務。App Store和Apple Music就是一個大的產品渠道,任何產品只要想到達手機端客戶手中,都得通過iOS的這些平臺。此外,蘋果的服務還有Apple TV +、iCloud、AppleCare、授權 (18年穀歌支付了近95億美元的流量獲取成本)和其他服務(Apple信用卡、Apple News +和 Apple Arcade)等。在2019年,蘋果的軟體和服務收入達到460億美元,收入規模僅次於iPhone銷售收入。隨著存量用戶的增加和訂閱率的提升,預計2025年,蘋果服務收入突破900億美元,利潤將突破500億美元。


二、特斯拉的商業模式

華爾街的大空頭一直看空同時也在做空特斯拉,但是在過去一年他們在這方面損失了470億美元,大家都表示不服氣,要再較量幾輪,比較,特斯拉的盈利模式確實有些亂入,它似乎正在通過靠軟體賺錢來重(妄)新(圖)定(顛)義(覆)百年的汽車行業,後生小輩確實不講武德。


1、靠賣碳排放積分

近年來歐洲、美國和中國的環保法規都越來越嚴苛,車企要滿足排放法規的要求就需要生產銷售足夠的電動汽車,否則兩條路——要麼交高額罰款,要麼從其他車企那裡買積分。而特斯拉這種純電動車企,手裡握著大把積分,這些年在這方面就沒少賺錢,包括通用汽車和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等都是特斯拉碳排放積分的客戶。


售賣碳排放積分目前支撐著特斯拉微薄的純利潤收入,可謂是名副其實的「賣碳翁」。特斯拉在2020年上半年的賣碳收入已經飆升到7.82億美元了,預計2020年全年能突破10億美元,而且這些可都是純利潤。但是,「賣碳翁」的好景應該持續不了太長,畢竟其他車企也在加速推出純電動汽車,此外,售賣碳排放積分的道德性和合理性目前也遭到了包括史丹福大學教授、歐洲政客、和很多企業高管的駁斥。


2、靠駕駛軟體功能賺錢

特斯拉的Model 3,如要基本功能的自動駕駛,得加2.78萬元人民幣;而要具備「完全自動駕駛能力」,就得選擇價值5.6萬元的高級自動駕駛(FSD)。購買了全自動駕駛功能自動駕駛的消費者,後續還可以免費升級相關的軟硬體,以獲得最新的自動駕駛功能。


同時,只要通過軟體升級,特斯拉的續航裡程會得到提升,百公裡加速也會變得更快等等,而這些僅僅只需要通過空中升級(On the Air, OTA)就能實現,這在以往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有一天,特斯拉說,需要付費才能升級,也不要奇怪,甚至這可能是必然發生的事情。


3、靠娛樂服務賺錢

通過OTA(On the Air)的方式完成更新完軟體後,特斯拉還能通過音樂、短視頻、電影、遊戲等娛樂服務賺取額外利潤。比如,特斯拉目前就為中國的用戶提供了騰訊視頻和愛奇藝等視頻服務,以及喜馬拉雅的音頻服務等娛樂服務資源,此外,還新增了《茶杯頭》的遊戲主題版本,此前,特斯拉推出了遊戲服務。在國外,特斯拉則提供了Netflix、YouTube等服務。


4、靠能源產業鏈賺錢

現在特斯拉不僅僅是車企,更是一家能源企業,它做的是能源的全產業鏈。特斯拉能源有3個業務,分布在產業鏈上、中、下遊,包括能源收集業務,即太陽能屋頂;能源存儲業務,即Powerwall;和能源應用業務,即新能源汽車。


三、特斯拉汽車降價的理由

本輪特斯拉降價會以犧牲硬體產品(汽車整車)的質量為代價嗎?背後的理由是什麼呢?


1、特斯拉本輪降價的來源

目前而言特斯拉的質量沒有降低,畢竟特斯拉目前主要是在中國產,而國產的產品質量不輸於國外。而此輪(2021年元旦)大幅度降價的來源主要是:

(1)國內人工費用低於國外人工費用。參考Model 3,國外曾有機構分析,Model 3在美國工廠光是人工製造成本就高達1萬美元,換算成人民幣就是6.5萬元。

(2)Model Y的車型目前可以做到一次成型,節約了人力和時間成本;

(3)Model Y吃了Model 3的福利。上海的特斯拉工廠由Model 3打了頭陣,而Model Y目前和Model 3共同享有了75%的零部件,Model Y可以說省去了大量的開發費、工廠建設費,同時還有前站打出的品牌支持等。

(4)各種汽車進口稅的減免。進口汽車的價格構成為報關價+關稅及其他+車船+增值稅,差不多在30%左右。而隨著Model Y在上海工廠的生產,這對應的進口稅基本就沒了。


2、特斯拉未來的降價空間

畢竟作為消費者,誰都願意廠商能夠再讓利,比如說兩千元的iPhone和20多萬的Model Y,那麼,Model Y後面還能降價嗎?比如說降到25萬以內?這會影響車子的質量嗎?Model Y還會有什麼降價空間嗎?

(1)從零部件下手,由進口零件,實現國產化。國產化後的零部件,相較於歐美,省掉的仍然是人工、製造以及原材料,國內的價格確實要優於歐美。

(2)從電動車成本大件下手,也就是電池。效仿Model 3,採用磷酸鐵鋰電池,降低電池容量,降低續航裡程。當然,磷酸鐵鋰電池不論是在加速還是巡航方面要遜色於原先的三元鋰電池。

(3)提供更加簡化版配置的版本,當前Model Y均為雙電機,但是百公裡5秒俱樂部,到底有多少人需要?所以可以再拿掉一個電機,提供單電機版本的非性能版。

(4)基於特斯拉現有體量和銷量,對零部件供應商議價能力強勢有力,反饋到整車上來。就像Model 3之前動不動就隨時來個一兩萬的降價,Model Y在後面也能做到,畢竟Model 3已經做好了鋪墊。


林百盛  交易經濟學家

透過市場行為、背後邏輯、多維觀察剖析資本市場流動真像、交易經濟學家、職業投資人、現任私募基金經理、中國證券市場衍生品交易師、中國證券市場對衝交易師、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師、曾在臺灣中國科技大學、輔仁大學講授金融交易與衍生品實務課程。


相關閱讀

林百盛:喝下他!就擁有身分地位美麗!

林百盛:物流行業值得投資的故事?

林百盛 最新武器曝光,殺傷力無以倫比!

林百盛 :它,開始收割全球財富!

林百盛 :美國選總統,我們選什麼?

林百盛 :疫情、脫鉤之下,如何才能昨天ICU、今天KTV!

林百盛 :吃著吃著居然看到錢了?


相關焦點

  • 重新定義汽車軟體,華為特斯拉誰是最後贏家?
    從這句業內流傳已久的老話中,不難看出汽車軟體標準的重要地位。大眾CEO赫伯特·迪斯甚至認為,軟體將佔據未來汽車創新的90%。 在「軟體定義汽車」的今天,汽車軟體標準成為汽車行業技術的新高地。 汽車軟體行業資深從業者江冉告訴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為了讓汽車像智慧型手機一樣統一作業系統,基於AUTOSAR的車載軟體系統逐漸被業界認可。
  • 汽車行業相關特斯拉概念股
    特斯拉作為汽車行業的巨頭,在美股不是很理想的時候其概念股都能處於上升狀態。相關特斯拉概念股有:1、澳洋順昌:2020年1月8日公司在互動平臺稱:公司金屬材料主要應用領域為汽車行業和IT行業,公司直接或間接向包含特斯拉在內的眾多下遊汽車廠商零部件配套企業供應金屬材料。
  • 歐皇科技「不講武德」刷新行業年會最高水平 他人需「耗子尾汁」
    但對於整個三輪車行業來說,歐皇此舉,就有點「不講武德」了,這場三輪行業史上最高級別、最高規格的會議一舉拔高了三輪車行業內企業年會的水準線,這讓一向你追我趕、不甘人後的一眾三輪車企業又有了追趕的目標。既然是「家庭盛會」,愉悅的氣氛是必不可少的,而會議之後的晚宴是重頭戲,歐皇專程邀請了相聲界的三位大師級人物——李金鬥、李偉健、侯耀華與經銷商見面,開啟了一場笑逐顏開的歡聚會,再次刷新了電三行業年終盛會的最高水平。歐皇年會的規格,從三位大腕身上就可看出一二。
  • 拒購特斯拉、搖擺六年 蘋果汽車有沒有顛覆行業的實力?
    要實現這一切,也少不了蘋果這些年在智能IOT和智能生態方面的布局,正因為這樣,給了蘋果造車的底氣。正如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對媒體表示,蘋果公司領先的技術優勢,將重新定義汽車,並實現與其他同行產品的差異化。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對於汽車業務相關的研發和專利申請基本都爆發在最近幾年,並且呈加速狀態。
  • 年輕人不講武德,Model3雖然破了銷量記錄,但銷量屈居第三
    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勢頭也越來越強勁,11月份新能源汽車零售量達到了16.9萬輛,同比增長136.5%。特斯拉作為新能源的領頭羊,其旗下的Model 3車型銷量更是達到了21604輛,這也是Model 3首次銷量突破兩萬輛。Model 3的價格已經下拉到25萬起步,這也是促進該車型銷量大漲的因素之一。
  • 常德人究竟講不講武德?
    太極大師馬保國的一句「年輕人不講武德,偷襲我這個69歲的老人家」最近火了,很多人都在模仿這個句式。 年輕人不講武德是什麼梗和意思 年輕人不講武德:這句話是太極大師馬保國說的,現在被用來形容年輕人很猛。
  • 大司馬和faker中路對決,馬老師不講武德偷襲,重新定義單殺一詞
    近日,FAKER與大司馬上演了一次中路對決,這場娛樂賽吸引了許多玩家的目光,大家不僅可以再一次看到大魔王的風採,馬老師的瓜皮操作同樣是看點十足,誰也不知道這樣的對線組合會迸發出什麼樣的火花。瓜皮操作可能會遲到,但是永遠都不會缺席,馬老師在拿藍的時候,不小心點了一個爆炸果實反向讓藍,讓對線的難度猛增。其實大家的心裡也明白,馬老師和FAKER存在著巨大的實力差距,只要能單殺一次他就算是完成任務,FAKER黑屏的一幕終於出現了。
  • 年輕人不講武德 釣魚人也不講武德
    年輕人不講武德! 曾幾何時,這句話風靡全網。這原本只是在網上對於某位「高手」的調侃。那麼四眼今天帶各位喜好釣魚的朋友來看看釣魚界不講武德場面:不講武德場面一:垃圾隨手扔每當釣魚佳季來臨之際,河邊密密麻麻全是釣魚的朋友,好不熱鬧。為了魚獲,為了能夠在朋友面前炫耀自己的技術和本事每個釣魚人之間都在暗暗較勁。似乎,只有魚獲,才能有優越感!
  • 拒絕收購特斯拉、搖擺六年、加速研發,蘋果汽車有沒有顛覆行業的...
    這讓其錯失了最佳造車時間窗口,而這個機會卻被特斯拉抓住了,並像昔日賈伯斯開啟了智慧型手機時代一樣,馬斯克也用特斯拉引領了新能源造車行業的崛起和智能汽車時代的開端。要實現這一切,也少不了蘋果這些年在智能IOT和智能生態方面的布局,正因為這樣,給了蘋果造車的底氣。正如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對媒體表示,蘋果公司領先的技術優勢,將重新定義汽車,並實現與其他同行產品的差異化。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對於汽車業務相關的研發和專利申請基本都爆發在最近幾年,並且呈加速狀態。
  • 理想們不講武德,威馬好自為之?
    此前,威馬曾定下過兩個目標:做智能汽車普及者、成為全球範圍內第一個盈利新造車勢力。要做普及者就必須有足夠的規模,但從銷量上看,威馬距離「普及者」還有很遠的距離,不過鑑於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與燃油車行業相比也存在巨大的差距,任何一家新勢力單靠自己的力量成為普及者也是不現實的。
  • 軟體定義汽車時代 傳統汽車如何突圍?
    如果說在特斯拉誕生後的12年中,傳統汽車廠商在漠視和猶疑中「沉睡」,那麼現在,是時候清醒了,軟體定義汽車的時代來了。汽車廠商的焦慮與枷鎖長久以來,汽車被認為是機械硬體產品,當它被交到消費者手中時,汽車廠商的服務就結束了。
  • 軟體定義汽車丨產業重新分工和洗牌期將加速到來?
    我個人一直從事軟體行業,我做作業系統做了20多年。四五年前,我在行業很多論壇裡就說我們要用軟體重新定義汽車,當時這個概念還是非常萌芽的階段,但是沒有想到,今年成了軟體定義汽車真正意義上的元年。但反過來思考,軟體並不是全部,正如現在行業中有人說架構定義軟體、軟體定義汽車,其實在這個架構潛在期還有一個就是規劃,如果你沒有規劃好根本談不上價格,沒有價格也談不上軟體,所以規劃是第一位的。過去不管講軟體還是系統,其實是技術堆迭,但這不夠,我們要不斷提升用戶體驗,加強技術創新,從反方向促進技術創新。從這一點來講,軟體定義汽車狹義的時代即將過去,我們會迎來軟體定義汽車的廣義時代。
  • 蘋果造車供應商爆單,軟體定義汽車逐漸成為行業共識
    業內指出,除了品牌效應外,藉由智慧型手機等產品成功的銷售模式,蘋果首款電動車Apple Car預期最快兩年內將對特斯拉造成威脅。 根據供應鏈透露,臺灣汽車零組件廠由於擁有車電、動力馬達、電池、充電與車身系統等完整的供應鏈,且歷經特斯拉多年磨合,使得蘋果優先選擇臺灣工廠進行合作。
  • 智能汽車的定義是什麼?特斯拉或許能給你答案!
    從網際網路到人工智慧,從功能手機到智慧型手機,再從傳統燃油汽車到智能電動汽車……這一切的轉變都來自於科技的突飛猛進。而提到智能電動汽車,特斯拉恐怕最有發言權。今日,特斯拉在天府之國成都舉辦了一場小型「T-talk」活動,圍繞著特斯拉是如何以軟體驅動硬體、協同定義汽車,提供更獨特的人機互動體驗展開了分享。
  • 汽車行業前瞻報告:軟體定義汽車,E-E架構是關鍵
    3)基於中央計算平臺+區控制器方案(即車中只有一個中央計算平臺,代表如特斯拉方案,該計算平臺為最高決策層,而區控制器受中央計算平臺統一管理,有利於協同各域統一執行)。中央計算平臺+區控制器方案,滿足集中化需求,儘量平衡成本。區控制器是以物理區域來定義的控制器,典型代表如特斯拉。
  • 重新定義「高端智能電動車」,長城汽車有什麼底氣與底牌?
    重新思考「智能汽車」 今年以來,特斯拉狂飆突進,蔚來、理想、小鵬們奮起直追,造車新勢力們在資本市場掀起一股巨浪的同時,銷量也在穩步增長,這一切都為智能汽車開闢了更大的想像空間 李鵬認為,蘋果的成功在於iPhone用OS(作業系統)、價值鏈和生態三大底層能力,重新定義了智慧型手機行業。而汽車作為最大的移動智能終端,要想邁入真正的智能時代,也必須重構這三大底層能力。
  • 蘋果將重新定義電動車行業麼?(上篇)
    除此以外,還有報導稱,蘋果在美國設立汽車組裝廠,並開始與全球汽車電子供應商展開初步合作洽談,蘋果目前正在與臺積電合作,共同開發自動駕駛晶片。以上的消息一出,不少的其他國內汽車部件供應商也放出消息稱蘋果汽車大訂單將至。種種跡象都表明蘋果正在深入介入電動車研發製造的領域,要動特斯拉$特斯拉(TSLA)$ 的奶酪。蘋果造車的消息真是一波接一波,滔滔不絕。
  • 年輕人不講武德是什麼梗出處在哪 馬保國不講武德梗為什麼這麼火
    年輕人不講武德是什麼梗出處在哪 馬保國不講武德梗為什麼這麼火 最近年輕人不講武德的這個梗瘋狂的在B站和抖音上刷屏
  • 理想:重新定義召回
    自從新勢力造車企業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之後,很多原本定義無比清晰的詞彙也在一次次「創新」中被重新定義了。比如蔚來CEO李斌就大言不慚的說過「燃油車能去的地方,電動車都能去」,重新詮釋了「哪都能去」的定義。
  • 斥責「不講武德」的馬保國才最不講武德,像他這樣的騙子還有很多
    近段時間,在武林界,有位自稱武術「大師級」人物馬保國,憑藉著自己過硬的「武德」——打不還手,被打倒也不碰瓷訛人的高超「武德」火了,而一句「年輕人不講武德,耗子尾汁」的高超「武德話語」引爆網絡。這個被馬保國被斥責不講武德的年輕人,就是業餘搏擊愛好者王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