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出行CEO崔大勇:安全合規是基礎 但B2C要成功遠不止於此

2020-12-23 中國經濟時報

 

  背靠中國一汽、東風汽車、長安汽車等車企,同時,又擁有阿里、騰訊兩大巨頭股東,T3出行(下文簡稱『T3』)自從去年7月登陸南京之後,先後已經在武漢、廣州等11個城市上線運營。

  和滴滴C2C不一樣,它是屬於B2C模式。但B2C的網約車模式在國內市場發展的並不順利,同樣背靠車企的曹操出行、首汽約車均從去年開始加大力度布局加盟商,轉型做類似滴滴的模式。此前,首汽約車CEO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B2C的模式的確有很多坑,想要獲得成功的挑戰非常多。

  日前,T3出行CEO崔大勇接受了界面新聞記者採訪。

  談及C2C和B2C的模式問題。他認為,B2C不一定意味著就是成本重,成功與否不在於模式,而是在於規模,他認為只要成功搶佔20%以上的市場份額,就能活下去。他表示,接下來3年,T3計劃投入100億人民幣去搶佔30%的市場。

  另外,談到為何騰訊、阿里在投資滴滴後,還要投資T3。他表示,到無人駕駛時,沒有製造能力或者運載工具能力就很困難,純撮合C2C就會喪失控制力。所以,阿里和騰訊認為這個賽道還有一個玩家能贏,就是OEM。

  他表示,這兩年會迎來網約車市場的拐點,大量的定製化網約車即將出現在市場上,T3的在定製化車型將在明年3月份批量上線。他希望,通過前期數據的積累,T3在未來能成為無人駕駛的核心運營商。

  20%以上市佔率才能活下去

  界面新聞:今年的目標是在每個進入的城市達到20%的市場份額,完成度怎麼樣?

  崔大勇:在已經上線的這11個城市中,基本達成了目標,其中武漢、長春、已經超20%,目前,南京市佔率在16%以上。

  界面新聞:很多人認為T3是通過補貼才拿到這個市佔率。

  崔大勇:也不能說沒有補貼,但補貼不是最重要的手段,靠資本的力量獲得市場份額那是過去的打法,當時是比錢的多少,誰有錢就贏。

  現在,國家要求出行平臺要三證合規,出行行業原來從比錢大小的邏輯,變成了現在比誰安全、合規、服務好,這個要素發生變化了。運力合規是T3的優勢。

  界面新聞:價格戰有標準嗎,補貼多少就會被認定為是過度價格戰?

  崔大勇:價格戰很容易識別,我認為10%多的補貼率是合理的,但如果你50%的補貼,那就是非正常的,這方面政府有很敏感的識別度。

  界面新聞:合規是緊箍咒,這個窗口期有多久,如果窗口期足夠長,對堅持做合規的平臺會不會是壓力?

  崔大勇:我判斷窗口期是3年,也就到2022年或者2023年。在武漢,T3直接投入6千多臺車,市佔率已經達到30%,這些車子都是合規運力。

  界面新聞:目前盈虧情況怎麼樣?

  崔大勇:現在是投入期。

  界面新聞:剛剛你說窗口期是3年,是不是意味著3年之內T3都會是比較難受的。

  崔大勇:這3年之內都是屬於投入期,要不斷的擴市場、拉新、促活,肯定會投入。預期是投入100億元去搶佔整個網約車市場接近30%的份額,做到B2C第一,行業第二。

  界面新聞:為什麼目標是接近30%?

  崔大勇:相比滴滴,T3 最大的問題是,因為車輛密度不夠,司機接駕時間較長。我們測算過,在一個城市達到20%以上的的市佔率時,在接駕時長上才會跟競爭對手接近。

  同時,只有達到20%以上,後面的很多商業場景才可能去實現。

  T3是另外一個賽道

  界面新聞:首汽約車、曹操都轉型成為了「滴滴」模式,是不是意味著,直營的模式其實走不通?

  崔大勇:不能從結果倒推,把歸因歸到模式問題,裡面因素很多,和B2C或C2C沒有直接關係。達到20%以上的市佔率,運力有保障的情況下,司機單量才能吃飽,平臺才能活下去。比如優步和Lyft,Lyft用了5年時間佔到了15%以上的市佔率,才活到了今年,所以在北美市場變成了兩個平臺共存,其他小平臺根本活不了。

  達到一定的市佔率,這才是根本,不是B2C成本就一定重,就活不下去。

  界面新聞:阿里和騰訊當年支持快的、滴滴是為了推支付,T3的部分股東(主機廠)訴求是什麼?

  崔大勇:為了無人駕駛。車企提供的車,經過T3所產生的數據,能對他們進行反哺。

  界面新聞:目前,這些數據會共享給T3的股東?

  崔大勇:是商業化的合作,不是給,涉及到他們各家車的數據會給,別的數據我們商業合作。

  界面新聞:阿里和騰訊也是滴滴的股東,為什麼還要投T3?

  崔大勇:它們先押注了網際網路類型的賽道,這個賽道已經贏了,滴滴已經成了頭部公司。從無人駕駛的終局來看,他們認為這個機會屬於OEM。只有這個賽道有勝出的概率,它才能押注,否則它不會投的。

  界面新聞:你是說OEM做網約車?

  崔大勇:這是阿里和騰訊投了滴滴還願投T3 的原因。往後走,尤其走到無人駕駛領域,沒有製造能力或者運載工具能力就很困難,純撮合C2C就會喪失控制力。所以,他們認為還有一個賽道能贏,就是OEM。

  單個OEM做網約車,成功概率極低。因為需要大量的錢,就必須跟社會上的資本融合,而且產業鏈也能跟著賦能。

  界面新聞:T3會造車嗎?

  崔大勇:不會,大股東已經是OEM了,T3不會造車。

  界面新聞:如把車子當作移動空間,T3會這方面有探索嗎?

  崔大勇:現在T3的車輛是完全自己掌控的,包括整個運營服務的過程。到無人駕駛階段,客戶在車上40分鐘到50分鐘,這段在封閉空間的商業價值還是蠻大的。現在,T3已在車載廣告等增值服務方做探索,但只是小的嘗試,沒有大規模推。

  2022年以後,會大面積嘗試生態鏈經濟,現在集中炮火做份額。

  界面新聞:為什麼?

  崔大勇:小的時候沒必要做,分散精力。30%的市佔率才有可能進行延伸。

  界面新聞:做移動空間,也能增強用戶體驗。

  崔大勇:這個對車有要求,真正的增值體驗是在無人駕駛之後,有司機在車上和沒有司機在車上,乘客放鬆度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沒有司機,這就是是一個敞開的空間,不管打遊戲、看廣告,還是休閒娛樂,都會很放鬆,那時商業變現的潛力更大。

  界面新聞:會有過渡階段嗎?

  崔大勇:會有的,現在T3也在做嘗試了,比如車載大屏、後車窗的投影、車上張貼廣告等,但這些還不夠,它最大的價值是車輛的埠和整個生態鏈連接。

  「無人駕駛運營商」

  界面新聞:三年後,你希望T3成為什麼?

  崔大勇:現在努力於成為最值得信賴的出行服務公司。終極目標是無人駕駛時代的核心運營商。

  界面新聞:這是兩個不同的戰略目標,如果讓你劃界線,拐點是什麼時候?

  崔大勇:以2027年為拐點,只有獲得了乘客的信任才能成為無人駕駛的核心運營商。

  界面新聞:有些無人駕駛的項目已開始小範圍的落地了,會擔心時間差嗎?

  崔總:不擔心,因為T3的目標是做平臺端,平臺端和車有本質的區別。三大OEM做的都是單車智能加平臺的智能,T3做的雲端調度和客戶服務,這個能力是需要積累的。

  界面新聞:滴滴的數據積累強於T3,同時它也做無人駕駛,這兩個維度一起,優勢會不會延續到無人駕駛?

  崔大勇:無人駕駛場景下私家車的比重會銳減,會低於40%。那時候本質的運營一定是B2C,一定是B端的車輛提供這種服務,私人不會買。那時車輛是沒有司機的,車子都在大街上漫遊,需要的是雲端控制平臺。

  界面新聞:可以理解成未來100億的投入,是為獲得數據為下半場的無人駕駛做準備嗎?

  崔大勇:不能全這麼理解,新入局者成長是必須付出代價的,這是符合客觀規律。T3入局時就瞄準了「自動駕駛運營商」的目標。當下,需要建立公眾對T3的信任,和自身的能力。

  界面新聞:有在嘗試做定製車型?

  崔大勇:明年3月份會批量上線,跟3大OEM廠合作的,今年年底會量產。會有電動滑門、一鍵式換氣、司機的座椅可以按摩等。

  界面新聞:這會是網約車賽道的拐點嗎?

  崔大勇:是拐點,它是無人駕駛之前過渡期的核心拐點。

  界面新聞:滴滴也今年將推出定製化車型D1,他們會不會有先發優勢?

  崔大勇:不會,即使D1上來也是很有限的,因為純定製化網約車和C2C模式有本質性差別,私家車加盟不可能強制更換。

  界面新聞:意思是明年定製車型會覆蓋到T3全部車輛?

  崔大勇:對。如果那個車競爭力強,可能後面的車全用它。

相關焦點

  • T3出行CEO崔大勇:市佔率是B2C模式成功的根本 未來要搶佔30%市場份額
    但B2C的網約車模式在國內市場發展的並不順利,同樣背靠車企的曹操出行、首汽約車均從去年開始加大力度布局加盟商,轉型做類似滴滴的模式。此前,首汽約車CEO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B2C的模式的確有很多坑,想要獲得成功的挑戰非常多。   日前,T3出行CEO崔大勇接受了界面新聞記者採訪。   談及C2C和B2C的模式問題。
  • 做無人駕駛時代的運營商 訪T3出行CEO崔大勇
    但從2018年以後,國家加大了行業安全合規的推進力度,整個網約車市場底層的商業邏輯開始發生了變化。也就是在這個時間,OEM端就看到了市場機會很大,這是第一。《中國經營報》:T3出行當時是攜百億資金進入的出行市場,為什麼是100億?你們當時是如何評估網約車市場進入門檻的?崔大勇:網約車是一個比較重(資產)的市場,需要大的資金、大的人力投入,需要有平臺規模上的效應,所以當初我們在做出行方案時,團隊做了一個基本測算,即在網約車行業,生存的基礎是市佔率必須要達到行業15%以上的份額,只有這樣,企業才有存活下去的可能性。
  • T3出行CEO崔大勇:一歲半的T3出行緣何快速躋身行業第二
    訪T3出行CEO崔大勇   後來者的籌謀   我們估算在全國範圍內推進整個業務,從市場的開拓、拉新到達到一定的市佔率,基礎的資金量至少需要籌備100個億。但從2018年以後,國家加大了行業安全合規的推進力度,整個網約車市場底層的商業邏輯開始發生了變化。也就是在這個時間,OEM端就看到了市場機會很大,這是第一。
  • T3出行CEO崔大勇:網約車市場將是「3+X」競爭格局
    但與此同時,它對於安全與合規方面的掌控不足,尤其是私家車端司機,很難確保它的服務標準化、規範化和安全合規化,這是它的缺點也是它的天花板。2018年,行業內發生兩起重大安全事故,中國網約車市場的競爭邏輯產生改變:大家更注重安全合規和服務品質。這意味著,網約車的商業規則發生了本質改變。從這個角度出發,對於以主機廠為背景的平臺,就帶來了競爭上的優勢。
  • T3出行崔大勇:「安全+健康」成行業標配 安全合規運力之爭凸顯
    無論是從需求端還是行業端來看,「安全+健康」都將成為共享出行新標配,出行行業已從流量之爭轉向安全合規運力之爭。作為國內唯一一家基於車聯網的出行平臺,T3出行持續向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合規、健康的出行服務,不斷踐行「成為最值得信賴的出行服務企業」的企業願景。基於車聯網模式,T3出行交出了防疫「新答卷」。
  • 深耕安全模式,T3出行能否跑贏網約車「馬拉松」?
    那麼,除了資本的全力助攻外,「含著金湯匙出生」的T3出行在技術和平臺兩方面還有哪些突出優勢?這可能要深入探究T3出行的整體技術能力是如何將「安全解決方案」落實到位了。倘若,要總結出一個2019年網約車領域的關鍵詞,那一定是「安全」。
  • 背靠大樹的T3出行會成為下一個滴滴嗎?
    但此前投入的100億還未見盈利,CEO崔大勇又要再投100億擴張規模,重資產模式下的戰略擴張或將帶來未知的考驗:快速擴張下成本增加和品質服務管理之間的平衡問題,以及商業模式本身缺乏靈活性導致其對虧損的把控力低所暗含的隱患。 崔大勇並不認可這一點,他表示成本重與否的關鍵在於能不能達到一定規模,他認為眼下規模擴張比考慮營收更為要緊,計劃接下來三年投入100億去搶佔30%的市場。
  • T3出行發起成立鰲頭聯盟 助推蘇州成為自動駕駛規模商用之城
    12月18日,T3出行、蘇州高鐵新城、江蘇大運集團戰略合作發布會在蘇州舉行。 蘇州市相城區區委書記顧海東、蘇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張焱等政府領導以及江蘇大運集團董事長單建華、T3出行CEO崔大勇等企業領導代表出席發布會。  會上,蘇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張焱表示,此次鰲頭聯盟的成立以及三方戰略合作,將為蘇州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建設營造好環境、創造大舞臺。
  • 上線一年衝入2020年度中國新經濟獨角獸TOP100榜單 T3出行憑什麼?
    車聯網「一鍵三聯」 解決安全焦慮這個在出行領域的「後浪」,在出行賽道取得高速發展的同時,又登上36氪中國獨角獸榜單,背後的底氣是什麼?答案是T3出行對安全和用戶體驗的重視。安全是網約車最基本的服務。另外,T3出行的車輛均配備一鍵報警按鈕,遇到緊急情況,司乘可瞬間報警,平臺會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讓安全「觸手可及」。得益於此,在累計訂單量突破1億單的背景下,T3出行重大責任安全事故為0,用戶服務滿意度位居行業前列,V.D.R安全防護系統更是幫助5位T3出行司機挽回了生命。T3出行CEO崔大勇表示,預計到2020年底將開通20座城市,讓安全出行惠及更多用戶。
  • T3出行加速網約車業務與自動駕駛生態聯盟
    T3出行CEO崔大勇說:「自動駕駛是網際網路出行的3.0階段,而車聯網是實現自動駕駛的唯一路徑。T3出行會依託車聯網技術所積累的數據、場景優勢,做中國自動駕駛時代的核心運營商,成為產業鏈各類玩家加速自動駕駛落地的助推器,讓自動駕駛時代更快到來。」
  • T3出行崔大勇:我太難了|穿越2020之軒轅大學跨年演講
    從今天開始,我們依次刊發這次跨年演講系列,這一次刊發的是T3出行CEO、共享出行創變者崔大勇的跨年演講。「不管是疫情,還是生活,今年真的萬事開頭難。」回看2020,T3出行CEO崔大勇不禁感慨「太難了」。
  • T3出行推出高端網約車產品 攜紅旗H9提供品質出行新選擇
    紅旗H9迎駕上海灘 引領國潮新風尚作為出行領域的新晉「獨角獸」,T3出行首次布局高端業務線,打造了一款具有差異化的產品。T3出行 CEO崔大勇表示:「我們是第一個將紅旗H9這樣具有國民認知度的中國豪華車品牌,納入高端網約車市場的出行平臺。T3出行在上海市場要用國車提供國賓級服務,打造國潮出行。」
  • 上海「尊享」國賓級體驗 T3出行引領國潮新風尚
    T3出行 CEO崔大勇表示:「我們是第一個將紅旗H9這樣具有國民認知度的中國豪華車品牌,納入高端網約車市場的出行平臺。T3出行在上海市場要用國車提供國賓級服務,打造國潮出行。」 (T3出行CEO崔大勇介紹T3出行尊享產品) 作為中國自主第一豪華車品牌,紅旗已經成為國人心中公認的「國車」,更是備受年輕一代認可的汽車「新國潮」。
  • T3出行涉足高端網約車市場,未來3年將投30億元扶持計程車?
    值得一提的是,在用戶體驗方面,T3出行尊享不僅上線了一對一專屬客服,並在車上提前準備了包括蒸汽眼罩、一次性口罩、暖寶寶、零食包等各類「補給包」。此外,T3出行尊享基於車聯網的V.D.R安全防護系統,也從人、車、路多方面守護用戶出行安全。
  • 嘀嗒出行CEO宋中傑:三重車主審核機制,保障安全真順風
    在此基礎上,嘀嗒平臺還會通過乘客在實際合乘中的投訴反饋,在核實情況後將對車主進行相應的扣分直至封禁帳號處理。」宋中傑說。  安全標準制定還在深入。今年8月底,第二屆中國順風車健康發展法律論壇宣布成立順風車法律及標準化工作委員會,年內將會同全國性法律研究、道路運輸、環境保護、公共安全等機構出臺首部順風車聯合團體標準。
  • 出行安全的背後與管理密不可分
    「出行,本該安全」,這是楊笠代言T3出行宣傳海報上的一句話。在攜手百位職場女性探討出行安全的脫口秀現場,楊笠說:「黑夜給了我們黑色眼睛,是用來尋找生活的,而不是用來盯住風險的」。T3出行高舉出行安全的大旗,讓我們意識到,原來出行安全的話題仍在持續。
  • 嘀嗒順風車發展始終圍繞保障用戶出行安全
    順風車主必須以自我出行為目的為前提,不以盈利為目的,而是以順路合乘分攤出行成本為目的。而非法營運車輛則沒有自己的目的地,他們的目的地就是乘客要去的地方,動機是賺錢,非但不能減少在路上的車輛,甚至還會加重交通負擔。
  • T3出行+周冬雨:線上線下整合營銷,戶外廣告精準發力
    8月18日,T3出行正式官宣籤約周冬雨為首位品牌代言人,由周冬雨為網約車出行安全發聲。作為90後小花中唯一一位「雙金」影后,周冬雨個性且演技精湛,擁有廣闊的年輕粉絲用戶基礎。對於首次啟用品牌代言人,T3出行首席營銷官李東表示:「我們看重她身上的個性、率性和思想,希望通過與周冬雨聯手,為網約車行業的安全發聲,為用戶,尤其是女性用戶帶來安全可靠的出行,共同推進行業進步。」